病房有个“刺猬”女孩:“护士妈妈”渡劫也渡爱

2020年1月28日,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西安市第二医院护士秦悦琴随援鄂医疗队来到武汉。在武汉第三医院隔离病房里,她遇到一个名叫张燕楠的年轻女患者。奇怪的是,张燕楠对秦悦琴的关爱不屑一顾,还抗拒治疗,这让秦悦琴困惑不已。

原来,这个刚在武汉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曾遭受过巨大创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她的心更难承受厄运之痛,在绝望中消沉。

真相刺痛了一颗母亲的心,秦悦琴伸出了爱的双臂……



隔离病房里,有个女孩像刺猬般扎人

2020年1月23日,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医院护士秦悦琴,在看到卫健委招募赴鄂医护人员的通知后,果断报名。

1月28日,秦悦琴随陕西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1月30日,秦悦琴和几名同事进驻武汉第三医院隔离病房,这里住的都是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

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秦悦琴注意到一个名叫张燕楠的年轻患者几乎从不说话,大多时候,她都呆呆地看着天花板。秦悦琴看到她就想到自己19岁的女儿。每次上班,她都会主动和张燕楠说话,可张燕楠总是一言不发,看都不看她一眼。

有一次,秦悦琴发现给张燕楠分发的盒饭,她没吃几口就撂在了一边,秦悦琴劝慰道:“姑娘,这个病要靠患者的抵抗力和病毒抗争,要好好吃饭呀!”

张燕楠瞪着秦悦琴,拖着因为呼吸窘迫而有些吃力的语气说:“不想吃,不要你管。”秦悦琴觉得这个女孩如此消极,心理脆弱,不利于战胜病魔,可与她又无法沟通。她还注意到张燕楠几乎不跟亲友联系,她的家人呢?

晚上休息的时候,秦悦琴和女儿视频,看着女儿的笑脸,白天张燕楠那张苍白、冷漠的脸又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向辅修心理学的女儿询问张燕楠如此消极的心理原因,女儿说张燕楠可能对这个病很恐惧,又得不到关心,所以才会像刺猬一样,逮谁扎谁。

第二天上班时,秦悦琴发现张燕楠眼睛通红,像是刚刚哭过。秦悦琴很担心:“情绪低落,又不好好吃饭,会导致病情加重,你父母会担心的。”

张燕楠似乎被这句话刺痛了,挥手把水杯打翻在地,冷冷地说:“不要你多管闲事,你走开。”

同事觉得张燕楠性格实在乖僻,对秦悦琴说:“这姑娘太古怪了,你越关心她,她越让你下不了台,就别自讨没趣了。”

秦悦琴叹了口气:“还是个孩子,而且看上去没有亲人交流,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安慰。”

2月2日,与张燕楠同病房的一个女孩给妈妈打电话撒娇,张燕楠呆呆地看着她,眼神里有落寞也有羡慕。

这一切都被秦悦琴看在眼里,她觉得自己读懂了张燕楠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

秦悦琴朝张燕楠走近几步,装作看不到她脸上的戒备,说:“我前天和我姑娘视频,她和你差不多大,还跟个小孩儿似的,还跟我告爸爸的状。”

秦悦琴还提道:自己这次来武汉本来是瞒着母亲的,可是母亲似乎和自己心有灵犀,看着电视上穿着防护服忙碌的医护人员,母亲流着泪说:“我的小琴也去武汉了吧,也这么累,这么危险啊。”

秦悦琴对张燕楠说:“别管孩子有多大,这当妈妈的呀,什么时候心里头搁的都是孩子。”张燕楠静静听着,忽然插了句嘴:“那可未必。”她终于开口,这就可以沟通了。秦悦琴说:“姑娘,我想听听你这个‘未必’是怎么回事。”

看全副武装的秦悦琴,对自己吃力地说着话,护目镜上的白雾一次次凝结又消散,张燕楠似乎在一瞬间有许多话要说。


有“护士妈妈”在!打开心结远方有亲妈

通过张燕楠断断续续的诉说,秦悦琴得知,23岁的张燕楠老家在湖北省十堰市,小时候父母离异,她由父亲带着,和母亲几乎断了来往。

一年多前,张燕楠的父亲因病去世。去年大学毕业后,她在武汉找到工作,男朋友却和她分手了。几个月后,她又遭遇这场疫情,成了病人。

看着痛哭的张燕楠,秦悦琴心痛地隔着手套摸了摸她的头发,安慰道:“别难过,把病治好了,以后还有大把美好前途等着呢。”张燕楠噙着眼泪,似乎若有所思。

2月3日,张燕楠体温一直居高不下,尿血、便血等症状也陆续出现,被病魔死死攫住的她意识逐渐模糊,不断发出痛楚的呻吟声。

秦悦琴给她插上氧气,用温水为她擦拭身体降低体温。

张燕楠在迷迷糊糊中发出呓语:“妈妈,妈妈……”她手在胸口拼命抓挠。秦悦琴想安抚她,不料张燕楠一把扯住她胸前的防护服。

一旦防护服被扯破,意味着秦悦琴在病魔面前裸奔,她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秦悦琴顺势侧下身子,靠在张燕楠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说:“孩子,不要怕,妈妈在这里。”

张燕楠迷迷糊糊地问:“是妈妈?”秦悦琴把她的手握在自己手里,轻声说:“是妈妈!”在她轻柔的安抚里,张燕楠逐渐安静下来,昏睡过去。

第二天晚上,张燕楠清醒过来,她用微弱的声音说:“秦阿姨,我昨天晚上梦见我妈妈了。”

秦悦琴笑笑,说:“你想妈妈了吧?那就给妈妈打个电话吧,她一定也很惦记你。”

张燕楠的目光又黯淡了下去。“我没告诉她我生病,她离婚后,几乎就没来看过我。她再嫁后,又有了妹妹……秦阿姨,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

秦悦琴喉咙一梗,含泪笑道:“当然可以呀。不过楠楠,我也是妈妈,我相信,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妈妈。你妈妈一定有苦衷,你多体谅她。”

张燕楠叹息着摇摇头,闭目沉默。

秦悦琴的心很沉重。她想如果能联系到张燕楠的母亲,对她的恢复肯定会有所帮助。

秦悦琴设法向张燕楠要到她母亲刘新宇的电话后,马上打电话给刘新宇,说了张燕楠眼下的状况。

刘新宇目前在深圳,因为关系疏离,她平时不敢主动和女儿联系。武汉爆发新冠肺炎后,她惴惴不安地问女儿,女儿冷冷一句“好着呢”,她只能暗暗在心里祈祷女儿平安无事。

如今听到女儿染病,刘新宇痛哭失声,恨不得马上飞到女儿身边。

秦悦琴劝她:如今武汉封城,来看望不现实,让她先与女儿联系,别的以后再说。

刘新宇感动地说:“我女儿遇上您,是她的福气。”

秦悦琴笑道:“我和您一样,都是母亲。”

2月5日,刘新宇发语音告诉女儿,当年自己提出离婚,她爸爸心存怨恨,她每次想看女儿,她爸爸总是竭力阻挠。

为了不破坏爸爸在女儿心里的形象,她只能三缄其口。后来,她也回来找过她爸爸几次,想见见女儿,却被断然拒绝。她在深圳再嫁有了小女儿后,给她取名思楠……

听着母亲满含热泪发来的语音,张燕楠觉得她就站在自己面前。她隔着口罩亲吻着手机里母亲的头像,喃喃说:“妈妈,我一直都在想你……”

秦悦琴目睹了这一切。她抽空打电话给刘新宇:“燕楠已开始打开心结。你要多安慰鼓励她。”


渡过危机平安回家!因为爱所以强大

在一开始的欣喜过后,张燕楠慢慢冷静下来。之前,她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然而,当她和母亲终于冰释前嫌,她是多么渴望坚强地活下去!

2月7日晚,张燕楠直直盯着疫情死亡数字,恐惧让她的呼吸更加困难,她大口地吸着氧,忍不住嘶哑地叫起来:“救我,我不要死……”

秦悦琴本来已经下班,正准备脱防护服,听到情况后,她飞奔回来。张燕楠的氧气已被她自己扯掉,输液管脱落,人也半滑到床下,秦悦琴扑上前抱住她,大声喊道:“是秦阿姨。听话,别动!”

听到秦悦琴的声音,张燕楠慢慢平静下来,旁边的护士连忙和秦悦琴一起把她抬上病床,并迅速为她重新插好氧气,扎好输液管。

秦悦琴放缓语气,柔声地安抚她:“楠楠,你要相信秦阿姨,相信医护人员。你这么年轻,免疫力又强,咱们一起把病毒给消灭了,好不好?”

张燕楠抬起头,看着秦悦琴坚定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

为了安抚她的情绪,秦悦琴按照刘新宇的嘱托,为她找来了日记本和小猪玩偶,让张燕楠像小时候一样,每天把自己内心的恐慌都写下来,借以释放心理压力。她还把小猪玩偶送到张燕楠面前:“你妈妈说,你小时候总要抱着猪玩偶才能睡着。我找来这个未必像,希望你抱着它也能好好睡觉。”

张燕楠的眼泪夺眶而出:“秦阿姨,您真像我妈妈……”秦悦琴的心,疼了一下。

与此同时,刘新宇也每天给女儿发微信,给女儿唱歌,一起回忆女儿儿时的趣事,并告诉女儿:“有秦阿姨这样的医护人员保护你,妈妈放心。”

在秦悦琴和刘新宇的共同鼓励下,张燕楠积极配合治疗。因为生病,她几乎没有味觉,却强忍恶心慢慢进食。脱氧后,她又遵照医嘱,扶着床沿,一步步挪着走动。她还积极帮别的病患宽心解忧。看到张燕楠的情绪积极乐观,秦悦琴放心不少。

2月11日,张燕楠在吃到秦悦琴带给她的橘子后,惊喜地说:“我能尝到甜味了,这是我吃过的最甜的橘子。”味觉的恢复,意味着身体的全面好转,秦悦琴很为她高兴。张燕楠笑嘻嘻地撒娇说:“秦阿姨,我想喝妈妈炖的萝卜牛腩汤。”

第二天,秦悦琴按照刘新宇所说的做法,用来时带着的炖煮杯炖了萝卜牛腩汤,带给张燕楠。张燕楠开心地喝着汤,告诉秦悦琴,她和妈妈约好了,疫情结束后,要和妈妈一起去马尔代夫旅游。

2月14日,张燕楠第二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符合出院标准。

2月15日,张燕楠康复出院,秦悦琴给她送上一束鲜花,说不要忘了和母亲的约定。

张燕楠说:“秦妈妈,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会永远记着您,记着我们之间的约定。”

[编后]

针对文中张燕楠的遭遇,上海社会心理学学者叶君博士指出:张燕楠幼时遭遇家庭变故,成年后遭受失去父亲和爱情的打击,继而感染上新冠肺炎,恐惧、焦虑和绝望之下,对医护人员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然而,在有医者父母心的秦悦琴的关心、爱护下,她不但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亲情,渡过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并顺利战胜了病魔,走出了隔离病房。

叶君博士说:新冠肺炎来势汹汹,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慌。特殊时期,除了要做好病毒防护外,人们的心理防护也同样不容忽视。

面对疫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疏导情绪,增加心理免疫力:

1.承认自己很害怕,面对疫情恐慌在所难免,正视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是心理疏导的第一步;

2.重视亲情的作用,多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不安,正确看待别人的戒备,提醒自己这种戒备心理针对的是病毒而不是自己,多从自爱、爱人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情绪缓解;

3.规律作息,注意防护,相信疫情终将被战胜!

病房有个“刺猬”女孩:“护士妈妈”渡劫也渡爱


【致敬!】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每一位公民的防守,共同形成了一道大武汉的生死防线。我们在此致敬每一位在封城之战中付出努力和生命的人们,医生、市民、军人、警察、志愿者、坚守在岗位中的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