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能有400億嗎?

2010年1月4日,《阿凡達》在中國內地正式公映。

上映數月的《阿凡達》最終獲得了13.6億的驚人票房成績,將內地影史票房紀錄提高了2.6倍,這還不包括當時影院以及系統瞞報的各類數據。在《阿凡達》的助力下,內地銀幕數增幅大幅提速。同年,《唐山大地震》《讓子彈飛》《非誠勿擾2》的票房成績也都超過了4.5億。2010年年度票房大盤首次超過百億,同比增幅首次超過50%,中國電影票房正式進入全速時代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能有400億嗎?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似乎是十年一個輪迴。十年後的2020年1月,新冠肺炎大規模爆發,1月25日大年初一起,這個原本有望衝擊16億+最高單日票房記錄的日子,絕大多數影院受疫情影響只能選擇關門歇業。截止目前2020年票房大盤僅有22.42億,中國電影市場瞬間回到了2009年的產值水平。

2020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還能擁有多大的餘量呢?

電影院何時能復工?

雖然從本月初開始,絕大多數電影公司都從線上辦公轉為了線下/分批次辦公,但是根據多家沒有劇集、綜藝等其他項目的公司反饋說,儘管已經逐步恢復辦公但其實公司並沒有多少工作能夠真正地有效推進,這一點在宣發公司中最為明顯。很多宣發公司現在仍然保持著線上辦公的運作模式,效率較慢的部署著預備定檔暑期檔的影片的宣發策略,但是因為仍然有著4個多月的窗口期,因此很多公司也處於甲方乙方都不急的狀態。

“主要是能讓我們手上有點兒事兒做”一位營銷公司職員對拍sir表示。

而對於產業下游的影院、院線來說,尤為如此。

我們曾在一個多月前估計電影市場會在3月底或4月初逐漸復工。目前看來疫情情況也的確在逐漸好轉,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近一週,非湖北日增確診病例一直維持在20人以下,甚至多日低於10人,湖北地區日增確診人數也終於跌破百人,按照這種情況良好地發展下去,非湖北地區的影院完全可以在3月底到4月初逐步復工。

然而目前仍然有兩個重要因素阻礙著影院的正常復工。

一個就是境外攜帶者的不斷增加,近一週包括浙江、北京、甘肅等地都有境外輸入病例確診的現象發生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能有400億嗎?

另外一個就是目前網絡輿情對於電影院復工這件事,仍然抱有極大的反對意見。2月中下旬的《電影院復工準備》以及《北京影院復工指引》都在互聯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持反對意見的佔大多數。而經常被輿論綁架的地方政策也具有極大可能性因此向輿論傾斜,目前很多省市都已經頒佈了5月1日之前不允許影院、KTV等娛樂場所開業的通知,很有可能也是根據這條原因。

可以說,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以及部分省市電影局對影院復工的支持,原本是帶有好意,但是客觀上可能卻起到了反作用,讓電影市場的復甦延後了。

目前來看,電影院究竟何時能正式復工,已經不是國家電影局統一說了算,而是一個複雜的需要各部門之間來回協商反覆博弈的一個過程。結合目前的疫情、輿論以及政策環境,電影院預計在4月底到5月初正式迴歸的幾率較大。

這也就意味著電影市場至少要停擺三個月了。

內地影市到底會倒退多少?

今年1月底時,THR曾經發表分析文章稱,肺炎疫情將對2020年的內地電影業造成10億美元的損失。

而根據拓普數據統計,1-2月受疫情影響,內地影市或損失115億票房成績。而即便不包括影院的非票房收益。現在來看,中國電影受到的損失也遠遠大於這個。

雖然從2月初開始,各地都在頒佈政策,複製包括影院在內的影視公司,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種金額量級的扶持對於目前影院來說,可謂杯水車薪。扶持力度最大、最公開透明的廣東省,宣佈分配資金4888萬元,扶持影院1337家,但去年僅廣州一座城市2月單月票房就高達3.1億元,各家影城收到了補助金額基本都小於正常放映普通週末一天的營業額。

可見,相比直播賣貨、賣電影卡以及庫存爆米花,儘早開業才是影院最迫切的需求。

目前僅僅中國內地市場就已經造成了至少20億美元的票房損失,我們也預測全年票房大盤總計會有至少40-50億美元的虧損(277億-346億),這也是考慮到目前內地影市仍然會有一個月左右的空窗期,再加上正式復工後仍然需要1-2個月的窗口期才能夠恢復到正常運轉的情況。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能有400億嗎?

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2020年中國內地票房大盤,如果保持去年的5%-6%的增速,會有大概670-690億的票房成績,目前來看可能最終僅有380-400億左右的票房成績了。

報復性觀影不存在?

你的電影打算幾月上?

接下來我們就來逐月分析。

首先,在4月中下旬的某個週五,疫情後的首批電影公映。可以肯定的是,影院重新開業的那個週末會有不少影片統一被安排公映。一方面,多部影片可以緩解單部影片率先定檔公映的輿論壓力,另外多部影片統一公映也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帶熱市場。

當然,也有一部分聲音表示在影院復工初期不會有片方願意影片定檔,這個時候就只能依靠進口分賬片了。先不說電影局有著進口片檔期的決斷權,根據內部人士透露,不少好萊塢公司的內地辦公室都已經重新調整了上半年的宣發策略——即便好萊塢北美本土受到的波及較少,但是他們也明白中國電影市場在復甦初期的市場容量極為有限,因此降低了不少影片的宣發預算。同時,如果用幾部“炮灰片”的獻祭換取暑期檔甚至第二年影片的同步待遇,也是一筆十分划算的交易。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能有400億嗎?

而5月、6月仍然會是進口片的主戰場,《花木蘭》《黑寡婦》《速度與激情9》《神奇女俠2》《壯志凌雲2》等進口分賬大片的票房大盤貢獻率將會超過70%,《黑寡婦》10億+、《速激9》20億+的票房體量將會是這兩個月的主要戰鬥力。

來到7、8月暑期檔,由於今年從小學到大學的開學延期2-3個月,因此對於暑期檔這一全年最長檔期的附帶傷害也是巨大的,即便傳說中的報復性觀影真的存在,規模也會被全面積壓。儘管如此,暑期檔仍然會是內地影市恢復正常大盤運轉的關鍵檔期。

同時,這也是春節檔撤檔影片最好的檔期。雖然可能像目標成績30億+的頭部影片在暑期檔反而無法做到火力全開,但是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頭部影片動輒3、4億甚至5億+的製作成本,也會附帶一定的資金壓力,能夠儘早選擇一個檔期公映,緩解項目的資金週轉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如果大規模停工導致原本準備定檔暑期公映的影片進度延後的話,好萊塢大片和春節檔積壓片會成為暑期檔的主流。

而作為去年票房增量的最關鍵檔期——國慶檔的情況今年不容樂觀。首先原本預計國慶公映的大體量獻禮片因為疫情原因無法正常開機,其次在當前的特殊輿論環境下,主旋律電影不見得能在短期內重新像去年國慶檔那樣引發觀眾共鳴,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成績。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能有400億嗎?

最後我們預測,2020年電影票房大盤在390億左右,相比去年641億票房成績下跌40%,大盤成績處於2014年與2015年之間。而例如項目期延後、觀影人群流失這類疫情對電影市場的附加影響,甚至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