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現在怎麼樣了?普通中國百姓能用上自己導航嗎?

夢想141490312


導航已變成我們出行、生活必不可少的導索工具。也可以說,沒有它,我們在陌生的城市裡就是一個“盲人”。導航軟件已變成我們手機必備、常用軟件。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谷歌地圖、凱立德導航、圖吧導航、悠悠導航地圖……,這些導航軟件不僅為我們提供路線,還提供就餐、住宿、購物甚至加油站、銀行、企業、景區、車站等生活便利位置信息。


要實現精準導航,除了“百度、高德”這些地圖服務軟件外,還需要一個“實時定位”設備。汽車、輪船、飛機、高鐵等這些就需要一套設備系統來定位,國內常用的是美國GPS,一種以空中衛星為基礎的高精度無線電導航的定位系統,能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間都能夠提供準確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確的時間信息。現在,我們中國有了和GPS實現相同功能的衛星導航系統,它叫北斗。

當然,我們手機可以通過4G或5G來實現定位,但定位精度差異大,有時候差異幾百米,主要是三大運營商的基站覆蓋面較廣,有時候一個扇區覆蓋半徑較大、距離甚至達到幾公里。因此,手機導航常常是無線網絡與GPS協作完成精準定位。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衛星導航系統。

  •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主要服務於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提醒:市場上常見的“北斗導航APP”、“北斗APP”並非指專屬的北斗導航,這只是一個類似於“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的應用軟件。
  •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普及應用到我國的生產、生活、軍事等領域。比如:

1、病毒疫情事件中,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高精度定位建設;無人機的精準物資投送;無人送貨車、自動引導車、物流配送車的高精度定位等;

2、在農業上,無人機、智能播種機和智能採收機可以自行完成對農田的精準施藥、施肥、播種、、採收等作業環節,從而實現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智能管理。

3、北斗導航還助京張高鐵完成高鐵的“到點自動開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停車自動開門”等功能;

4、在軍事衛星、導彈、航天、航海方面,也有許多應用……


小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普遍應用到了我們的交通、農業、林業、漁業、公安、電力、防災減災、軍事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你可能就要問了,既然已普及應用,我們為何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呢?

  • 要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還得有一個北斗終端。簡單說就是一個接收北斗衛星導航信號的定位及導航的終端設備。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空間端、地面端都有了,我們要得到應用,還得有一個用戶端設備,也就是北斗終端。

  • 針對手機,就是要有集成的內置”GPS或北斗“定位芯片。


手機何時能支持北斗導航呢?

手機要支持北斗導航,首先要有支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內置硬件芯片。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表示“國內外主流芯片廠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系統的通導一體化芯片。”,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申請進網的116款手機支持北斗定位的有82款,北斗定位支持率達到70%。說明支持北斗定位的手機越來越多。

  • 手機不支持北斗導航。許多手機(特別是2018年前的手機),在“位置信息--定位服務”中,除了使用WLAN、藍牙或移動網絡進行定位模式選擇外,只有GPS可供選擇,說明該手機不支持“北斗定位功能”。

  • 較多手機已在“規格參數”中標明是否支持北斗導航。比如下圖已標明,該手機不僅支持北斗,還支持GPS、GLONASS的定位功能。

  • 另外,現在市面上許多新上市的手機,已基本支持北斗定位功能。這種情況,需要用戶在手機“位置信息--定位服務”中進行選擇。現在國內較多手機商已表明其手機支持“北斗”定位,主要是從內置芯片的功能上實現,在操作界面,有“GPS”和“北斗”可供選擇。


小結:由於我們常用的手機芯片主要是高通(小米、Vivo、Oppo、三星為代表)、Exynos(三星)、麒麟(華為),美國GPS應用較早,都集成並支持GPS的定位功能。北斗應用較晚,因此手機支持北斗導航也很快會普及應用。(提醒:由於蘋果手機及芯片的特殊性,蘋果手機目前不支持北斗導航功能)


技術普及:衛星導航技術。

衛星導航技術就是利用衛星對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用戶進行導航定位的技術,實時對國家領域、領空內的物體和物質進行全天候、高精度的監督、監控、監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1、導航衛星。導航衛星系統是由多顆導航衛星構成空間導航網。

2、地面臺站。通常包括跟蹤站、遙測站、計算中心、注入站及時間統一系統等部分;

3、用戶定位設備。通常由接收機、定時器、數據預處理機、計算機和顯示器等組成。它接收衛星發來的微弱信號,從中解調並譯出衛星軌道參數和定時信息等,同時測出導航參數,再由計算機算出用戶的位置座標和速度矢量分量。常見的用戶定位設備如“單人設備(手機或單人終端)、車載、艦載、機載、彈載和星載”等多種類型。


總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運行,對我國在軍事作用及民營服務方面巨大戰略意義,一方面是國家安全,讓我們不再受制於別國的定位系統;另一方面,將會在交通、農業、漁業、公安、防災減災和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重要作用。


我是“阿哥說科技”,歡迎點評和關注!


阿哥說科技


手機使用北斗導航,需要下載北斗導航的地圖軟件,打開地圖以後就可以使用北斗導航。

目前,大多數國產手機都支持使用北斗導航,尤其是使用華為麒麟芯片、高通芯片、聯發科的芯片的手機都是支持北斗導航的。但蘋果手機是拒絕支持北斗導航的。GPS和北斗導航是兩個不同的導航系統,前者是美國的,後者是國產的。

開啟GPS只是打開了GPS導航系統,不是打開北斗導航。目前,GPS和北斗是相互兼容的,如果你使用了GPS導航,信號也有可能是北斗傳過來的。

擴展資料

支持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手機:

1、華為系列:p20、榮耀v10、nova3e、nova2s、p20pro、mate10pro、mate10、p10、p10lus、榮耀9、榮耀暢玩7x、mate9pro、mate9,暢想7lpus、榮耀8、nova2,榮耀v9、nova、榮耀8青春版、nova2plus、暢想8、榮耀v8,暢想7s、nova青春版,暢玩7c、麥芒6、麥芒5、note8、p9plus;

2、小米系列:mix2s、mix2、mi6、mi5s、mi5、note5、5x、紅米5plus、紅米note4x、note3、max2、紅米5、note2,紅米4a、max,mi5c;

3、一加系列:5t、5、3、3t

4、三星系列:galaxy系列s8、s7、note8、s7eege、s8+、s6edge+、s6+、c9pro+、c7、W2018;

5、魅族手機系列:魅藍e3、e2、pro7plus、pro7;

6、努比亞:z17、z17mini、z17s、v18、n3、z11、m2。



當今世界


北斗導航系統的功能與目前我們熟知的GPS(美國開發)是基本相同的。衛星定位系統都是分為軍用和民用兩部分的,北斗導航系統也有民用通道,軍用的精度遠高於民用。與我們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就是這個民用部分。而目前GPS幾乎壟斷了全球定位系統的民用部分,幾乎所有手機、汽車的定位採用的都是GPS系統。中國開發和建設北斗導航系統,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軍事用途,當然民用用途的控制力和能力也是能夠減少受到美國牽制的重要方面。試想,如果美國突然關閉了國內GPS的服務(還可以干擾信號提高信號誤差、故意發送錯誤信號等),那我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導航無法使用、定位分享無法實現、可能吃個飯都找不到餐館了。當然,這些都是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層面的。

如果是我們的生活體驗層面,從短期看,很多手機可能依然會使用GPS定位,即使切換到北斗定位,在二者定位精度類似的情況下(精度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軍用方面,民用方面的進度原本就差與軍用,美國GPS民用精度一致為10m,而軍用精度可能有釐米級,所以北斗和GPS未來能提供的民用精度可能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我們的使用體驗上是不會有明顯的感覺的。如果能夠同時使用北斗和GPS定位系統,那麼在一些信號特別差的地方,可能因為可以收到更多衛星的信號,而提高定位精度。在無人區探險的應用中,我們目前主要用到的是離線地圖+GPS定位系統,如果將GPS系統更換為北斗導航系統,我認為影響與在非無人區的影響是類似的。

GPS vs 北斗導航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上世紀60年代起步,目前長期維持在32顆衛星狀態,衛星已更新到了第三代。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北斗一號(靜止軌道衛星,亞太地區區域性導航)的研製工作1994年開始,2003年完工;北斗二號系統(全球定位)2007年開始正式建設,北斗三號2015年發射第一顆衛星,到2020年,北斗系統將有35顆衛星處於工作狀態,從而實現全球定位。


殘酷de寵溺


很榮幸能在此答題解惑,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在逐步完善,預計2020年北斗全球導航系統將全面建成。北斗衛星在2017年靠著之前積累的技術和操作經驗,厚積薄發,開始進入高密度發射狀態,截止到目前已知在軌衛星達53顆,目前,所有國產手機均支持北斗導航,而且已經在潛移默化的使用中。



中國北斗導航既保留了傳統衛星導航的優點,又具備自身的“特點”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獨特性在於根據自身的需求定製屬於我們自己的衛星。跟其他國家衛星的不同點在於:北斗導航具備三種軌道,第一個是在赤道上面的地球同步軌道,主要負責電文傳輸,這個是其他國家導航衛星不具備的。第二個是橢圓軌道,主要是對我們國家地區的定位精度增強提高。第三個就是大圓,這個是負責提供給全球用戶使用的。其中,電文傳輸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所有通訊設備全部中斷,唯有北斗導航系統能發電文,通過地面站將電文發送出去,電文的形式就是類似於現在的短消息。



北斗導航在漁業領域應用很發達

現在中國大部分漁船都加裝了北斗導航系統。其中大多數漁民都是為了能使用電文功能,在海上距離陸地幾千公里,根本沒有網絡通訊信號可言,唯獨用北斗導航自帶的電文發消息。哪怕要求漁民用GPS他都不會,因為GPS本身不具備這個功能,只用北斗。緊急情況下可以發消息通知漁政/海監救援,這點非常重要。



國產手機都可以使用北斗導航,但國外手機不行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北斗導航並不是一個App。我們平時所使用的地圖導航軟件本身並不能完成定位系統,需要通過手機裡的芯片去連接衛星,然後才能獲取自身的定位。手機平時能不能用上北斗導航和芯片本身有很大關係,如果有這個芯片,平時我們使用地圖導航的時候就已經用到了北斗導航,只是沒有注意到變化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國外手機通常都沒有安裝此款芯片,因此不支持北斗導航。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北斗導航系統已逐步趨於完善,並在2020年下半年將向國外世界一流衛星導航衝擊。此外,因GPS發明早,使用久的緣故,大多數手機廠商和地圖導航都習慣用GPS取代現有衛星導航系統,畢竟這是全世界通用的標準。


科技世紀


眾所周知,全球有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以及中國北斗,它們都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而北斗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北斗尚未問世以前,我國一直採用美國GPS,長期受制於人總歸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正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北斗誕生了,北斗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截止到2019年12月16日,我國共發射53顆北斗衛星。據悉,今年還會繼續發射數顆北斗衛星,屆時北斗全球系統建設將全面完成。說起我們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首先得了解北斗的性能。北斗衛星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現已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衛星導航系統是全球性的公共資源,我國堅持與人共享,與其他衛星系統攜手與共,共同發展。如今,中國與俄羅斯、美國以及歐盟在衛星導航方面都有著密切的合作。事實證明,中國北斗正在崛起,各方面毫不遜色其他衛星導航系統。

很多人不解,我們何時能真正用上北斗呢。事實上,我們早已用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個多月前,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笑著回答這一疑問: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現在絕大部分的智能手機都用到了北斗。此外,他還曬出北斗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週年的“成績單”。隨後他解釋道,幾乎智能手機都會用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手機終端不會體現出現,而是在芯片裡。眾所周知,美國衛星導航系統名為GPS,而GPS的全稱就是全球定位系統,久而久之人們誤以為GPS只能是美國衛星導航系統。冉承其還提到,我們現在手機使用的導航系統是多系統融合的,其中就有北斗。“在性能使用上,北斗是世界上最好的導航系統之一”。冉承其呼籲手機廠商、地圖軟件製造商應該根據衛星導航的情況做適應性調整,建議把把“GPS信號”改成“衛星導航信號”。雖然北斗距離我們遙不可及,但事實上北斗就在每個人身邊,看不見摸不著不一定代表它不存在。


南北大庫


全球定位衛星導航系統主要有4種,分別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歐洲的伽俐略衛星導航系統(GNSS)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940年世界大戰,德國飛機從400公里飛到英國上空,每次都能夠準確飛行到具體位置,後來英國在墜毀的飛機上發現了類似北斗的終端。所用的產品是兩個地基服務站發射無線電波在空間行程交匯點,定位飛機的位置。
(1)1990年至2000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基本上完全是美國GPS的天下。
這裡就得提到美國天寶公司,在衛星導航沒有完善就考慮民用化,開始研發地面接收設備,在1989 年,Trimble 成功併購了 TAU 公司的導航系統部,並開始開發差分全球定位系統 (DGPS) 技術,為車隊管理市場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
(2)2000年至2010年
2000年後,歐盟開始謀劃伽利略系統,中國也加入到開發伽利略系統中,在經歷過2003至2006蜜月期,因為歐洲主要考慮導航系統在中國的使用,可能有很大的經濟收益,基本參與只是偶爾參觀現場情況和學習基本的通信知識,國家領導人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開發自己的北斗系統,2007開始發射北斗2號衛星,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與伽利略賽跑,搶佔頻率資源。因為國際電聯只有5段衛星導航頻率供使用,採用先發射先使用,而其中有4段頻道被美國和俄羅斯佔用,所有有中國北斗和歐洲的伽利略搶佔頻道資源的事件。下面是行業裡面幾個在導航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馬超,30歲時創立南方測繪,把實現測繪儀器的國產化作為自己的目標,見證了中國測繪地信產業從零開始二十多年的產業化進程。引進、消化,然後生產這種思路,從光電儀器的市場來看,90%的市場都被國內主力測繪地信企業佔據。在衛星導航這一領域,隨著北斗系統的建設和板卡技術的發展,國產化率也達到80%以上。


還有中海達 廖定海、司南導航 王永泉、華測導航 趙延平、北斗星通 鄒光輝、合眾思壯 郭興平 姚明代言任我遊
(3)2010年至2020年
2009年,啟動北斗三號系統建設;2018年年底,完成19顆衛星發射組網,完成基本系統建設,向全球提供服務;計劃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全面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北斗三號系統繼承北斗有源服務和無源服務兩種技術體制,能夠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定位、測速、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短報文業務由100萬擴容到1000萬)、國際搜救服務,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還可享有區域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8ac18e8826648b686e0707bbf07336c\

北斗人圭


其實,你一直用的定位就是北斗。

你手機使用的是什麼定位,GPS或者北斗,是看你手機配置的定位芯片,定位芯片可以解譯出衛星信號,然後提供給定位軟件,比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

而為什麼現在大多數定位軟件還是顯示是GPS呢?

這只不過是定位軟件的習慣罷了,一直以GPS來表示衛星定位。

對於普通人使用來說,北斗導航已經非常成熟,完全能滿足普通人的需求。相對於GPS北斗還能傳短訊信,可謂一大亮點,但是在高精準層面上還要多追趕。

但是,我們的北斗在極短時間內就完成GPS要很多年才達到的成績,有足夠信心相信我們的北斗將很快代替GPS。


三鍋小皮世界


簡單聊聊我瞭解到的信息:

1.關於應用:

咱們的北斗導航真是太低調了,我一直都覺得它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平時咱們都感覺不到,手機其實早就支持北斗導航了。去年年底北斗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週年,我記得還開過發佈會。但是報道不多。

另外以這次新冠疫情為例,新聞說北斗也在應用,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基於北斗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時間。

還有上百架10公斤至1.5噸載重無人機根據需求將一線急需的醫療和防疫物資在北斗的定位導航下,精準的送到醫護人員手中。

疫情期間,面對迅速增長的物流配送壓力,全國各地數十萬臺北鬥終端也進入物流行業。目前,基於全國2600個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天候高穩定性運行,服務可用性高達99.99%,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2.關於發展情況

現在北斗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只是全球覆蓋還差點,衛星剛發完。2月25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47、48、52、53顆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接入系統,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2020年6月前,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斗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可能慢慢的,老外就會大肆報道北斗導航了[呲牙]


數科世界


北斗導航簡稱是BDS,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也是世界上第三個形成自己成熟穩定全面的全球定位系統。

到目前為止,現在在建的北斗三號衛星系統,預計需要35顆衛星,截止2018年11月19號,三號系統已經發射了19顆衛星。如果包括以前建設的一號二號系統的話,已經發射了43顆。可以這樣說,北斗導航系統幾乎覆蓋了全球,而預計到2020年就可以完成部署。

根據瞭解,我們現在的電子製造業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生產北斗數據的芯片,可以想象在幾年後,我們的生活中將會覆蓋了我們國產的北斗系統,讓GPS成為過去,再一次為了我們的技術人員點贊。


囉嗦的老鄔


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北斗衛星建設規劃

  • 2000 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
  • 2012 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 計劃在 2020 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

北斗二號發展狀況

目前,正在運行的北斗二號系統發播B1I和B2I公開服務信號,免費向亞太地區提供公開服務。服務區為南北緯55度、東經55度到180度區域,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 米/秒,授時精度優於50納秒。

總結

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們人類發展的共同財富,是提供全天候精確時空信息的空間基礎設施,推動了知識技術密集、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日益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所以說待北斗衛星系統進一步完善後,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捷。我們自主研發,當然就可以用我們自己的導航系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