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說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來此感化孩子

《說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更有道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孩子固執逆反,不管怎麼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是不聽,您會不會也用這樣的套路:想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批評,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和孩子說我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卻這樣不懂事,以來此“感化”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說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來此感化孩子


思想家盧梭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家長也許會有這樣的困惑:如果講道理孩子不聽,除了生氣或感化他,還有其他方法教育孩子嗎?家長使用蠻力強迫孩子接受家長的道理,是思維懶惰和粗糙的表現,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問題之扣越系越緊,越系越死。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式,變通一下,效果會更好。文中案例有位四歲孩子的家長諮詢孩子不聽話、愛哭怎麼辦?原來這孩子總是在晚上臨睡前要下樓玩,無論家長怎麼解釋孩子都不聽,哭著要下樓。這位家長按照作者尹建莉老師說的做,結果讓這位家長意想不到。他少說多做,儘可能地傾聽孩子的意見,孩子的哭鬧次數大大的減少了。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說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來此感化孩子


老師給了家長三條建議:一是“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二是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的價值觀;三是切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上少講道理,行為上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夠明白道理。如果家長覺得自己不知如何說,什麼都不說比胡說要好得多。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說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來此感化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