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路證券:互聯網券商競爭加劇,找準自身優勢才能活下去

近些年來,隨著大量內地投資者開始關注港美股投資,加上港美股券商成立機制靈活,允許非持牌券商與持牌券商合作開展證券經紀業務。催生出盈路證券、富途證券、老虎證券、華盛證券等一大批互聯網券商。

廣闊的市場需求及靈活的准入門檻,為互聯網券商的出現創造了條件,但同時也為它們帶來比A股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只有手握優勢,並學會利用優勢,不斷做大做強的券商,才能笑到最後。

已經上市的富途證券,除了維護現有的C端業務,正在藉助騰訊系的背景和技術優勢,通過IPO分銷和ESOP(企業員工持股計劃)開發B端市場。並在今年5月份上線了企業服務新品牌“富途安逸”。

華盛證券則藉助新浪微博的社區優勢,走出一條“社區+券商”的發展路徑。藉助微博KOL的影響力,華盛證券在新浪微博培養了一大批港美股資訊頭部流量。其資訊月閱讀量近23億,觸及粉絲達6000多萬,讓華盛成為當前C端的有力競爭者。

相比之下,盈路證券則走向另一條突圍之路。

盈路證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新西蘭註冊金融服務商,具備一賬戶港美股交易資格。盈路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發展迅速。與美國知名上市券商IB(盈透證券,美股代碼:IBKR)屬於深度戰略合作關係,還有紅杉資本、華興資本、君聯資本、險峰長青等資本巨頭投資和戰略合作。券商背景和資本實力,不亞於富途、華盛等頭部互聯網券商。

但跟富途和華盛不同,盈路證券並沒有選擇與其他券商直接開展流量競爭。而是打算通過眾包模式,憑藉自身券商優勢和技術優勢,與有流量、有用戶,但缺乏資質的機構合作,聯合開展港美股交易業務,以互聯共贏的態度,來應對行業競爭。跟富途一樣,這種經營策略也是以B端服務為主,但相比之下,盈路的競爭壓力會小很多。

富途所開展的IPO分銷和ESOP業務,只要具備一定的規模和技術,其他券商也能參與,准入門檻相對較低。未來很可能也會陷入跟當前C端一樣的流量競爭,這對券商而言,會嚴重壓縮盈利空間,不利於長遠發展。比如老虎證券就是富途的有力競爭者,IPO分銷很早就是其主營業務,ESOP也是老虎正在發力的方向。

而盈路選擇與機構合作,僅提供券商資質和功能支持,以及技術支持,則可以有效避開流量競爭。在降低競爭壓力的同時,還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券商功能開發和完善,進一步增強券商優勢,反哺眾包業務。雖然盈路選擇的路其他券商也能走,但在券商功能和背景等硬實力上,盈路則已經掌握了先發優勢。

前面提到,盈路證券與IB及紅杉資本、華興資本等資本巨頭屬於投資和深度戰略合作關係,背景實力不俗。此外,盈路也是目前功能最為豐富的券商之一。

除了支持港美股、港美股ETF、港股打新、渦輪、牛熊證等常規交易,還支持港股打新暗盤交易和碎股交易。並專為短線投資者推出日內融服務,即日內短線融資交易。為了確保投資者交易安全,日內融所選成分股均為知名度高、流動性強、業績亮眼的優質股。這類股票容易把握行情,且不易被莊家操控。

此外,盈路證券也是目前唯一支持人民幣出入金,不需要香港等外地銀行賬戶的券商。這一點對內地投資者來講,相當實用。其他如老虎、富途等,入金支持內地銀行,但出金仍需境外銀行賬戶,體驗較差。

從這些方面來看,盈路可以說是目前最懂內地投資者的券商之一:有背景,夠安全,功能豐富,還支持人民幣出入金。憑藉這些優勢,盈路比其他券商更容易獲得投資者和機構的青睞,也更適合開展眾包業務。

而且,這套解決方案,不僅可以讓盈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券商優勢,擴大服務範圍,提升品牌價值。還能讓更多有意參與港美股的機構,開發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的證券交易產品,增強市場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內地投資者參與港美股的熱情,並推動整個券商行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