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上下班都是7公里路程,听说短途伤发动机,我这种情况对发动机影响大吗?

WANGZHI36388716


理论上来说,长时间短途行驶的确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影响,不过你每次上下班都是7公里,如果在一般的路况,7公里发动机早已达到工作温度,属于正常的使用,并不会带来过多的影响。



一般来说,长期短途行驶对发动机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低温冷启动磨损、积碳等方面。

发动机的磨损主要发生在低温冷启动和低温运转区间!

当发动机长时间停放以后,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在重力作用下会回流到油底壳,相对来说,一些润滑表面处于乏油润滑状态,冷启动瞬间,由于缺乏润滑,处于干磨状态,会导致磨损增大,机油流动性越差,磨损相对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油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的机油,冷启动磨损较小。


考虑到热胀冷缩,在设计时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的匹配间隙必须优先考虑的是在工作温度的正常工作间隙,因此, 在发动机水温较低的时候,其阻力和磨损程度会相对严重一些,根据实验,发动机在低水温工作和工作温度相比,其磨损大约相差5倍左右。

低温运转时,发动机没有处于最佳工况,积碳较多

发动机在低温启动瞬间,燃油雾化效果差,属于加浓喷射,混合器浓度较高,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些积碳,对于进气歧管喷射的电喷发动机来说,会使一些汽油蒸气残留到进气歧管内壁、进气门背面等,而对于缸内直喷车型来说,低温运转时积碳会更加严重。


缸内直喷发动机在低温时,有可能导致“机油增多”

此外一些缸内直喷发动机在气缸温度较低的时候,雾化的汽油接触到低温的气缸内壁会产生“湿壁”现象,这些汽油会通过活塞环的刮除动作附着在活塞环上,会和机油混合,最后被带回曲轴箱,,而发动机在低温时,曲轴箱强制通风并不会工作,这些掺入的汽油就会混合到机油内,进而产生机油增多现象。机油增多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增加发动机曲轴箱的压力,降低机油润滑效果。

综上所述,尽量减少发动机低温环境冷启动和低温行驶对延长发动机的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有好处的,回到问题里,你每次行驶7公里,虽然距离不长,但是车是用来为人服务的,总不能为了车不被磨损把车仍在家里吧。

降低发动机低温行驶磨损的一些方法:

1、尽量使用符合发动机要求的最低粘度的全合成机油

低粘度机油拥有更好的流动性,全合成机油允许以更低的粘度获得更好的润滑效果,如果长期短途行驶,建议使用。此外,低粘度机油的热传递能力更好,可以使发动机更快的被热车,减少低温工作时长。

2、如果发动机允许,使用较高标号的汽油,提升汽油的辛烷值,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更高,理论上可以使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升,这样,发动机可以迅速升温,降低磨损。


众口说车


我上下班路程更短,来回只有2公里。当初买车是为了给我对象上班用,结果她学完驾照表示不愿意开,加上技术也不行,拖拖拉拉的也没练,然后就彻底的放下了,现在基本就不会了。无奈,只得我开吧,可是上班地方离家里又特别近,每次车还没热就到地方了,但是老不开吧,也不行,车开不坏能放坏,索性我每天早上开出来,晚上再开回去。

经常跑短途我们这叫拱地头子,特别是冬天,经常遇到不升挡的情况,开始我以为车有问题,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车不热的原因,后来我就有意识的原地多热一会儿车。

3年我才跑了1w多,跑的少油耗却很高,发动机长时间达不到工作温度,汽油燃烧不充分,缸内积炭肯定多,时间长了肯定影响发动机做功,动力就下降,车跑起来不顺畅,有挫车的感觉,燃烧不充分,尾气排放可能就不达标,年检还是个问题。我现在换机油都是按时间来换,有时间还是多跑一下高速,高转速拉一拉。

不过,汽车不会向你想象的那么娇贵,该咋开还是咋开吧


艺宣琴行吉他教学


上下班十公里左右,刚买车的时候喜欢往返开车,可是过了新鲜劲儿就不想开车了,又买了一台自行车,每天早上骑车上班感觉更轻松。

回答你的问题,短途开车确实是有点伤车,长期市内行驶走走停停容易造成发动机、火花塞、进气门等积碳。

我不是专业车行的,回答这个答案是因为我自己的车况,才一年多的车,怠速抖动,上坡加速无力,开始我以为是加的油不好,后来一个朋友开我车出去办事,回来跟我说我的车有积碳,已经给我处理了,让我试试,果然车变得轻快多了。

再说了,你通勤只有7公里,你可以试试自行车通勤,很舒服的!


乡野小韩


确实短途行驶对发动机有比较大的危害,目前的车大部分都是属于直喷发动机,如果经常短途行驶,发动机未进入最佳的工作温度就已经到达目的地,会使得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时间长了积碳会比较多。并且发动机是由铁和金属构成,在使用过程根据升温降温会热胀冷缩,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时候内部零部件才是最佳的工作间隙。如果是寒冷的冬天,短途行驶还会出现机油增多!时间长了导致机油润滑效果降低,导致发动机磨损增加!

所以我建议大家使用车辆尽量不要短途行驶!如果你想让你的发动机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尽量不要短途行驶!如果你就当车是一工具,坏了就修,或者换车等等,那就无所谓了。

回到提问者提出的问题,上下班7公里,已经不算短途行驶了!这种里程下,足够让发动机到达正常的工作温度,发动机是相对处于健康的工况下运转!只要不是行驶里程小于一两公里都没太大问题,如果冬天比较冷,可以适当增加热车时间!


爱车的超哥


我觉得对车主心理的影响比对车的影响更大。换句话说就是“你不用想太多,该怎么开就怎么开”。

短途行驶对车辆有什么影响?

确切地说人们普遍认为的对车有影响的因素主要发生在冷启动到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之间这段时间,因为水温低发动机并没有进入最佳运行状态,比如喷油会加浓,油耗高,换挡生涩,噪音大,这些都会让人们觉得对发动机不好。

再就是电瓶可能会充电不足,比如行驶5分钟可以把启动消耗的电量补充上,但是你每次只开3分钟,那么长时间下来电瓶电量可能越来越低。

事实上我们并不用担心

我们一直以来都被舆论所左右,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今天就来仔细思考一下,举个例子:早上张三和李四同时开同样的车走同样的路,张三跑了100公里,而李四只跑了10公里,李四的车真的损害更大吗?并没有。因为他俩在跑前10公里时发动机的运行状况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低温,只是李四跑完10公里就停车了,而张三则又多跑了90公里。从这点来看李四的车还少了90公里的磨损。到底谁磨损更大呢?这一点我们想说明的问题就是冷车启动后不管跑多远,发动机都要经过从低温到正常工作这个过程。只是短途行驶时这段时间占总行驶时间的比例更大,所以短途行驶危害论就比形成。


再说电瓶的问题,虽然每次都短途行驶,可能会造成电瓶长时间无法充满,但是现实中我们几乎不可能天天都只跑那么短距离,比如我每天都只开3分钟,电瓶电量越来越少,就在电瓶快不行的那天我刚好有事多跑了点路,而这段时间刚好把电瓶充满,一切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作为工具来说汽车并不是为了某种特定工况而设计的,只要车况完好,保养到位,没有故障,你只管用就行了。


爱车大家说


看了很多答案,感觉大家对车还是不熟悉啊!各位车主回家翻翻车子的使用手册,不论是哪一时代的车,都会把短途行驶列为困难的使用工况,跟堵车、高灰尘地区并列,建议缩短保养间隔。原因就是短途行驶对机油的耐久性伤害较大,主要就是温度的激烈变化。短途行驶,机油快速升温,但还没到工作温度,一熄火,温度就下来,这对机油有不良影响,很多车子如果自带保养提醒功能,都把冷启动次数列为关键参数,冷启动次数越多,保养周期就越短。

车厂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尤其日系混动,发动机运转时间只有正常车的一半,更难升温,就开始使用0w20这种超稀机油,一方面升温快,二方面冷启动时保护的能力也比较强,还有降低油耗的功能,也大幅减低短途行驶的损害。但温度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本田的机油增生,就是低温下发动机热不起来,导致汽油混合,所以短途行驶刚好又在东北冬季使用,那就雪上加霜了!

德国车发动机,都是设计在高油温状态运行,如果短途行驶,油温上不来,烧机油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随着新世代涡轮发动机的面世,应该也能改善,但温度对发动机来说就是避不开的问题……

回到题主的问题,7公里到底算不算,首先要先看环境温度,如果都在20度以上,以现在新型发动机来说,问题不大,如果是日系可以用0w20机油的车就更加不是问题,我自己在上海上班的路程就是7公里左右,车已经开了5万,一样1万保养一次,也没见什么问题,但如果温度都在0度以下,又开的是德国车,哪还是要注意一下发动机有没有开始明显烧机油,或者缩短保养周期,另外原地热车实在没什么用,我的车自带油温表,在原地热5分钟都比不上开个2分钟的油温,启动以后赶快开起来才是正确的用车方式。


thomaslin


我每天上下班加起来就8公里不到,就这样开了快3年了,才一万多一点里程,前段时间把节气门拆洗了一下,拆下来看看,积碳也不多,正面一点没有,主要反面有一点,可以说根本不影响,反正洗了我开起来也没有任何区别,至于发动机积碳,倒没有用内窥镜看过,新车到现在开起来也没什么太大区别,我一直用全合成机油,半年2000公里就给换了,因为保养手册明确写明长期短途行驶机油更换时间里程减半,还有空气滤芯,保养时候都一起换掉,虽然看上去不脏,换就换了,也没几个钱,还有我开车一直保持良好习惯,冷车启动等怠速下来后慢慢开,转速不超2000,千万不要去大脚油门,至少在水温没有正常之前,就是短途开油耗高了点,现在平均油耗9个左右,现在天热空调一开,10个。。。偶尔跑跑高架只有5个油,管他去呢,多少油耗都要开,还有电瓶,之前5月保养时候叫他们检测过,良好,一点问题没有,刹车油含水量0,良好,防冻液干净,良好,什么烧机油,机油增多,漏油啥的一点没有,反正良好的保养加良好的驾驶习惯,让汽车延年益寿


我在等妳...


我认为每天行程在7公里(如果是单程7公里,那么每天在14公里),对于汽车发动机来说不存在什么损伤,也没有多大不利影响。

首先,发动机这个汽车上最重要的部件,走到今天已经可以轻松应对各种长短途行驶所带来的影响了。发动机真的没有那么娇气,频繁短途行驶不会损伤发动机,但肯定会产生一些小问题,比如积碳,不过我们只需要在常规保养期间对发动机进行检查,清理积碳等就可以避免出现更大问题。



其次,7公里行程对于汽车来说根本不算短途出行,在我们身边单程两三公里的比比皆是,也确实没有因此而废掉发动机的例子。我也见过很多每天上下班不到1公里的,照样开车往返,身边同事就有几个这样的,开了好多年一切正常。当然,如上所说,长此以往肯定有一些小问题,但不影响日常使用,平时注意观察车辆有没有异常,及时消除小问题就可以了。


最后,不要过分相信所谓短途伤车的网络言论,汽车发展到今天,至少百年历史,各个零部件都经过了长时间极端环境下测试,不会因为短途出行而出现故障,所以说7公里行程是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猫眼看車


首先,买车就是为了方便我们的日常出行,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车主爱车心切的心情同为车主也能够理解,但是没有必要过度爱惜,否则就失去了买车的意义,短途行驶确实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但是你需要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不能短途行驶?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让水温上升达到发动机工作的常规温度,如果经常短途行驶的话,水温常常达不到正常工作的标准,会使车辆容易积碳,对车辆零部件造成损伤,甚至使机油液位上升,尤其是在冬天温度低的环境下,之前本田机油门事件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引起的。

不能短途行驶那我怎么办?

很多朋友买车就是上下班通勤使用,题主的距离是7公里,但也有很多朋友每天上下班距离还不到7公里,难道车就不开了吗?所以短途行驶对发动机造成损害这种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难道离得近的真的要像下面一位幽默的朋友所说早上起来先跑个十几公里热热车,磨合磨合零部件再去上班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的造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车辆不会那么不耐用,所以正常开即可。

一些小建议

短途行驶对于车辆肯定是有损伤的,但没有去担心的必要,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降低短途行驶对车辆的损伤:

1.开车前原地热车30秒,记住:30秒足够!看到很多人说热车2分钟、3分钟的,这样非常容易造成车辆积碳!

2.车开走之后,以低速行驶为主,低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发动机转速不要超过2000转,等到水温上升得差不多了即可正常驾驶!

总结

短途低温行驶对发动机是有影响的,但不必过度担忧,掌握小编教您的技巧可以有效减少损害,7公里的距离也不算短了,所以放心大胆地开吧,祝您用车愉快!


一号车评人


现在汽车的普及程度很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车主朋友都会驾驶车辆进行长时间的行驶。像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车一族只是把车辆当做极其普通的工具,上下班的路程很短。我最近就遇到了一位车主,三年的时间只行驶了一万多公里,平均一年才3000公里左右。

车辆的主要用途就是遮风挡雨,但是距离短,公里数肯定也是跑不出来的。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就是短途伤车,而伤的无外乎就是发动机和蓄电池了。短途行驶首当其冲就是积碳会增加较快,汽油良好的雾化混合也需要合适的温度。外界温度低,汽油喷射时的雾化效果不好,就会大量凝聚在进气门和进气管道处。短时间的行驶也会使发动机因为润滑效果差而导致异常的磨损。再有就是发动机的水管处或者密封处多使用密封圈,短途行驶的只要表现就是水温刚刚上来,就需要熄火了。这样就会造成橡胶件过早的损坏。当然,经常短距离的行驶也会使蓄电池一直处于非饱和状态。每次的启动都需要消耗整车大量的电量,而经常的短距离行驶,根本不足以是蓄电池达到饱和状态,长此以往会大大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蓄电池的设计寿命为两年,只有在实际使用中良好的使用习惯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建议一个礼拜左右,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跑跑高速,除了充电以外也可以清除一下积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