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論心靈:心靈是一種物質,物質也是一種心靈

上回說到柏格森要解決身心問題,但到最後也只是講了兩個概念——純粹記憶和純粹知覺。這回先說結論,在柏格森的理論中,心靈和身體是一種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的東西,這像極了我國的陰陽理論。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交泰才能化生萬物,這對一箇中國人來講是很淺顯的道理。在太極圖中,陰極而陽,陽極而陰,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是一種既簡單又玄妙的存在。外國人不懂,非要用很複雜的理論來描述它,待走到路的盡頭,難道不是同一站嗎?

柏格森論心靈:心靈是一種物質,物質也是一種心靈

柏格森之前的一些哲學家倒是想著一條道走到黑,他們要麼把物質當成純物質,要麼把心靈當做純心靈,再或者把二者當做是互不交叉的平行體,總之非要給它們區分的明明白白才開心,結果當他們想要把身體和心靈聯繫起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理論不兼容了。柏格森指出,當一個人把身體和心靈當成是本質上不同的東西時,他將面對三重無法解釋的對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他無法解釋一個能佔據空間的物質如何對無法佔據空間的心靈產生作用。

柏格森論心靈:心靈是一種物質,物質也是一種心靈

是電流嗎?或者是神經元的跳動?當科學家把一個人解剖開來以後,他能找到使這個人活動的指揮中心嗎?目前還不能,也許永遠也不能。柏格森認為人無時無刻不活在綿延之中,當他感知外物時,他對這個物體的一切感知,包括對這個物體的純粹知覺以及當時的情感全部以一種綿延的方式存在。假如這個人在感知外物時能完全切斷個人情感,那麼這個感知也叫純粹知覺幾乎完全等於外物,而不是作為一個映像存在於大腦之中。換言之,人對外物的感知並非依賴於人的大腦而存在,這個感知與外物類似,是一種客觀存在。

當這種客觀存在加入記憶以後,它就開始向心靈的方向進發了,走到盡頭就是心靈,也就是說心靈和物質是一條路的最兩端,而我們活在路中間。那種試圖將這條路攔腰截斷的努力是無法成功的,因為心靈和物質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

柏格森論心靈:心靈是一種物質,物質也是一種心靈

心靈、物質、記憶、綿延,到底是怎樣聯繫起來的?柏格森的圓錐圖形正可以完美表達出他的思想。如下圖,圓錐體SAB代表了一個人全部的記憶,圓錐的底部AB代表過去,頂部S代表現在,P平面代表這個人當下接觸到的宇宙,隨著時間的推進,S點不斷向前衝刺,SAB圓錐體也越來越大,表明他的記憶越來越多。這裡要引入理智的概念,當這個人在S點遇到新情況時(事實上,他每時每刻都在遇到新情況),他的理智在SAB這個圓錐體裡不斷上下運動尋找跟當前場景類似的記憶,以尋求最合適的應對策略,同時他這次的處理方式又通過綿延的形式保存了下來。也就是說,一件事發生了以後它並不是隨時間流逝了,而是成了綿延,而綿延又反過來是個體進行決策的基礎數據庫。

柏格森論心靈:心靈是一種物質,物質也是一種心靈

這裡出現了理智這一概念,柏格森認為人的理智是心靈製造出來用於處理物質世界的產物,理智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人更加適應環境,活得更加舒服,因而從理智那裡演化出來的各種概念無一不是為了更好的應付物質世界,至於人的內心世界,則很難用理智來描述。內心世界應該用心去理解,用直覺用感悟。

結論:理智用於理解物質,直覺用於理解心靈,而心靈和物質之間也並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在我國的文化中,心靈虛無縹緲,屬陰,物質看得見摸得著,屬陽,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柏格森論心靈:心靈是一種物質,物質也是一種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