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蒋蓝: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蒋蓝

彰显硬语盘空的大力

蒋蓝: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云中记》,阿来著,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

2019年阿来满60岁,他回望的却是10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他看摄影家的灾区重建照片,看到了一个老人的背影,因为老人必须离家迁居,他有了莫名的感伤。他把描述的空间,放在地震波及强烈的高山村寨,定名为《云中村志》,后来在编辑建议下才改为《云中记》。阿来提倡作家要追求有难度的写作。《云中记》的文体明显比《尘埃落定》更收敛,更节制,但更有力量,具有鹰翅一般硬语盘空的大力。小说主角阿巴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进入生活的新事物,他在灵魂安放与现实巨变之间奔走,从而决定了小说的曲折走向。阿来一方面表达了传统的消逝,但他让阿巴接受了新的、更好的明天。当代很多作家“珍惜”自己,缺失于当下,这是当代文学的隐痛。阿来一直希望把这几十年的变化付诸笔端,这体现了他的现实勇气与文学自信。

莫斯科的找寻

蒋蓝: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金色俄罗斯丛书(12):莫斯科的小提琴》,(俄)安德烈•普拉东诺夫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

“金色俄罗斯丛书”一直在默默推出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作品。什克洛夫斯基的一句话有助于读者加深认识:“认识俄罗斯之路是一条艰难之路。而普拉东诺夫熟悉这条路上的每块石头和每个转弯。”

12个短篇,展示不同的孤儿,大体通过三种寻父路径渴望实现他们对世界的领悟:寻找精神之父,完成拯救的使命;寻找记忆之父,循着血脉追思过去;寻找全民之父,顺应当下潮流面对茫然无措的现实……作家创造了独有的系列寓言,通过孤儿的视觉表达了对现实的质疑,对过去的追思和对未来的追寻。特异的题材,就决定了普拉东诺夫远非仅仅想书写诗意人生之辈。奇特的是,海明威在荣获诺奖时说过,普拉东诺夫对自己的创作影响最大。20世纪初,俄罗斯蕴积的那种狂飙突进的精神力量,在普拉东诺夫的作品中找到了出路。而俄罗斯道路的最深层次和悲剧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庸常生活的特异叙事

蒋蓝: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月落荒寺》,格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9月

与阿来反复聆听莫扎特的《安魂曲》而写《云中记》不同,听德彪西《月落荒寺》,空灵而诗意,但这与格非的语境无关。尽管他在小说里插入了大量的音乐、美术话题,似乎过多。四月初的下午,中年知识人林宜生与楚云穿过小区到马路对面的茶社喝茶,十字路口发生了一场车祸……这似乎暗示了故事的三个脉络:京城精英分子的庸常世界中,生活也并不高明。女主角楚云的不明身世,更为《月落荒寺》增添了不少撩人色彩。这体现了格非的小说观,那就是刻意回到神秘中审视当下的生活。而在庸常生活中勉力前行,也昭示了中年的价值尺度。

从《江南三部曲》到《望春风》,从《隐身衣》到《月落荒寺》,具有连续性,他融入了自己的叙事意图,以及对不断变化着的世界的多向度反思。格非说:“我觉得作家要有能力分析当今的现实,同时通过他的艺术手段把这样一个现实以特殊的修辞呈现出来。”这,我完全赞同。

“正写”题材与女性叙事

蒋蓝:我的2019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从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林雪儿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涉及面较为广阔,真实地再现了包括马边县在内的乐山历史和地理风貌,以及参与脱贫的纪委干部、群众的群体形象。小说中本地元素十分突出,不仅提到乐山大佛、王浩儿、绿心路等乐山人耳熟能详的地名,还把在马边脱贫路上牺牲的干部王川等人物故事融入其中,涉及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

“正写”未必就不能出好作品。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在结构上近似非虚构小说。吉尔伯特的非虚构之作《万物的签名》贯穿了这部小说的诸多细节,也成为林雪儿埋伏在小说里的一根硬刺。她时不时要掏出来,刺激一下主角。女性作家书写的一系列事件、冲突、地点、村落、植被、季候等等,具有明显的性别赋予的柔情与细腻,她激活了、丰富了、细化了这些真实的元素。或者说,她笔下的时代涌现出来的非虚构力量,已经比虚构还要精彩。

蒋蓝,散文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