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定要考名校吗?

吕修东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研究生教育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资源整合能力越强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上就会更有保障,所以考研要尽量选择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名校。当然,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研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读研,所以即使是普通高校,也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人才。

在考研目标学校的选择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重点的考虑因素包括学校整体能力、学科能力、行业能力,另外地域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这对于未来的就业会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比如计算机专业选择一线城市的优势会相对多一些。

学校的整体能力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整体能力比较好的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会有更多的优势,也能够整合更多优秀的导师资源和课题资源,一些重点大学往往都有级别比较高的实验室(国家级、省部级),这些实验室会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当然,随着近些年来考研竞争日趋激烈,重点大学的考研竞争往往也比较激烈。

具备较强学科能力的高校(一流学科)也可以重点考虑,虽然一流学科高校在整体资源上与名校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具体学科上也有较强的实力,部分学科往往也是学校重点打造的学科,在资源整合能力上也会比较强。另外,学科能力较强的高校往往会有特定的行业资源,这些行业资源会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较大的帮助,不少曾经的“部属高校”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目标学校的选择还应该考虑一下地域问题,尽量选择未来就业目标城市的高校。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IT人刘俊明


已个人例子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本人本科湖南一个一般二本院校,很想回去复读,但父亲不让,家里条件不太好,不愿让我复读,早点出去早点工作。

第一次考研去,报了华南理工大学,初试前10名,一共录取40人左右。之前已经了解部分985高校会排斥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但内心还是不愿意相信,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复试的时候老师只问了我本科哪里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出来的时候心已经凉了。

后来有去考博,导师推荐去了中南大学,但是自己还报了南京大学,毕竟还是有个名校梦。哪里晓得,面试的时候老师同样问了我本科院校是哪里,笔试成绩第一名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铩羽而归……

等到博士毕业,面试了好几家高校,稍微好点的高校都要查“三代”,本科、硕士、博士都会去了解,有的甚至明文规定本科必须为211高校。

其实,一路走来,内心都还是抱有希望的,但现实不得不让你相信,高考的确是很重要,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去考研活着工作,心态一定要好,得学会接受现实。最后,祝你成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方便的话给个关注,谢谢您~


DS二当家


考研的话,建议考名校,因为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意义不是特别大,既然又要拿出来2-3年时间继续学习,为什么不拼一把呢?

其原因分析大致如下:

第一、总体来说,考名校研究生的难度比之高考直接考难度小了很多,因为名校本科最优秀的出国读博士了,还有部分直接保送的,剩余参加入学考试的基本是外校学生;

第二、名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来说还是公平的,初试信息网络可查询到的居多数,复试有笔试的有面试的,即使是面试相对普通院校也是公平的,所谓的名校歧视普通院校学生是不够客观的,毕竟每年还是有不少三流、四流学校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读研究生,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大学本科结业,依然考上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名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不会内部划重点,但是,很多普通学校都是会提前划重点的,这个是事实,没有内部信息,考普通院校研究生还是很难的。我有一个专科朋友考一个普通高校研究生,就是靠冒充学校学生得到了重点,后来还考了第二名;

最后,针对考名校研究生,补充说明三点:

第一、初试专业课即使再公开透明也不要大意,该联系往届考上的学长还是要联系,获得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专业课方面;

第二、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考名校研究生,目标不妨远大,讲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老师们还是看重这一点的;

第三、初试考完之后就要开始准备复试,不要等待成绩出来再准备,那时已经有些晚了,高手之争,有时候就是差在这个时间差。


浅叔熬鸡汤


主观上来讲,这也不一定,毕竟每年还有那么多人去了相对来说并不好的高校读研,关键还是自己,如果自己不够努力,即使再好的学校也不能让你有所成绩。

但是客观上来讲,去特别好的高校还是非常有优势的。首先就是资源优势。每年国家财政都会向这些高校倾斜。比如北京大学国家财政2018年拨款53.44亿元,清华大学50.83亿,这是一般的学校不可想象的。另外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名牌大学居多,清华大学10个,浙江大学10个,而一般的大学普遍没有,要有顶多1个,而且还是少数。还有就是国家实验室,那更是少之又少。

并且,名牌大学优秀学生比较多,试想周围都是比你优秀的人,你会怎么办,肯定会让你也受到感染,而努力学习。去听听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公开辩论赛,那里可谓是高手如云,让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力。

最后就不得不探讨一下就业了,不可否认,现在的校园招聘,好一点的企业都会选择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或者选择他们的几率会更大一点,这一点对于今后的人生很重要。

所以,如果你自认为你是一个学霸或者只是想读一个研究生学历,那么学校层次可以忽略。但是如果你不仅是一个学霸,而且还想使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那么一所好学校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就业优势也明显。

以上是我的观点,你们认可吗?欢迎留言点评。



摩尔福斯


说到考研,很多小伙伴都会想考985、名校,对于20考研的小伙伴来说到现在也没有想清楚,磕名校风险太大,普通学校又不甘心。今天湿兄就和大家分析一下,要不要死磕名校。

一、为何扎堆考名校?

名校自身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

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

1.高考历史问题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另一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多小伙伴高中就想去名校读书,但是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双非院校,大学四年努力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梦寐以求学校的研究生。

2.就业现实问题

也有不少同学,毕业季投了几个月简历之后,才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的。因为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如果有985、211和双一流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考研也是很无奈的一个选择。

3.从众随流心理

也有小伙伴是这样说的,“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

4.名校头衔价值更大

还有的同学,连本校保研都放弃了,就是为了考北京的名校。觉得不考个名校,考研就没有意义,读研出来也没有很大价值。


二、名校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

扎堆考名校的直接后果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少的可怜的录取名额,千万人争的头破血流,用"惨烈"来形容也不为过。

1.录取分数线太高

好学校录取分数线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也相应的水涨船高。一些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更是高的离谱。比如今年金融的分数线,很多好学校400分以上才能进复试。

2.专业课要求更高

名校对专业课的要求更高。就拿经济学来说,普通院校的指定参考书目可能只有2-3本,而名校的参考书普遍都有4-7本,在同等的复习时间里,要消化这么多书,还要考出高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3.保研/推免趋势上升

各高校,尤其是名校近年的保研/推免比例逐渐加大,有些甚至占到了招生总额的一半。这对参加统考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实际通过统考通道的招生人数减少,报考人数却越来越多,报录比严重失衡。

4.应届生复习劣势

很多二战、三战的同学都是认定名校考研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死磕名校!就考研内容熟悉程度,应届生是有一定的劣势的,必须加倍努力才能弥补这种劣势。

三、死磕名校,到底值不值?

@只狼

在奋斗的年纪为了梦想疯狂一把才对得起我的青春。而且考上名校,眼界、圈子、资源都会不一样,我愿意为了梦想付出任何代价。

@鬼晓得

从理智和现实角度,我不是很赞同死磕名校。能考上名校固然好,但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学习基础。如果基础不好,非要冲名校,在复习中一次次的挫折,尤其到备考后期,精神压力过大,很容易导致心态失衡。

@你不够骚

很多同学只看到名校的光环,忽略了很多问题。比如名校也有弱势学科,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相对薄弱,实力甚至不如某些普通院校。而且名校毕业证并非就业的万能通行证。企业选择人才更加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不只关注毕业院校。所以,名校毕业生就业同样面临着压力。

各位小伙伴在考研择校过程中,应该慎重对待"名校情结"。报考名校,有利于提高学习动力,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建议大家准确的认识自己,找准定位,同时充分掌握院校资料,理智分析自己与名校之间的差距,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研师兄考研


方向要比努力重要。


不一定非要报名校的,名校固然好,但是正因为这些学校的“光环”太多,导致很多人都去报考,但在追求名校梦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个都能被录取,往往越好的学校其淘汰率越高。


注意,我说的是淘汰率,不是报录比。



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全国考研的平均报录比已经超过3:1,也就是至少每三个人中才能录取一个。名校的报录比往往在10:1以上,而一些不公布报录比的名校,真相更为惊人,能达到20:1,甚至30:1。拿2019年武大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硕研究生举例,其复试淘汰率就达到将近3:1,远超平时复试淘汰率的1.2:1,而初试的报录比官方并未公布。但是从复试的情况来看,可知初试的惨烈程度。



但同时, 也存在一些名校可能报录比并不是很高,比如北大。但是你敢说其淘汰率不高吗?其实在报名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一大批了。试问来自普通本科甚至二三本的同学,敢去报考北大吗?至少我作为本科211的学生,当初是不敢报考清北。

所以,像清北这种顶级名校,早在报名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一大批,但凡经过深思熟虑后敢报考的,绝不是一般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考研绝非一定要报考名校,而是要量力而行。


在考研面前,没必要故作低调、更不要装高调,你必须要正视自己的实力,根据自己的水平来报考合适的学校。也许你看到过一些“三本逆袭985”、“普本三跨成功上岸”等等类似经验贴,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幸存者偏差。


所谓幸存者偏差,就是只看到了事情的结果,而没注意到事情的过程。那么在考研当中,就是你只看到了这个人逆袭成功、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结果,那么他为之付出的努力你能想得到吗?以及能够成功逆袭的你觉得是个例还是大多数?无数向他一样的人,也想在考研中逆袭,但是最终结果就是折戟失败!你看到的只是最终活下来的一两个幸存者而已!



总之,考研是一个自我进化、自我成长的过程,甚至经过它能够实现蜕变。但是,不一定非要打肿脸充胖子,认清自己,量力而行。


“方向要比努力更重要”,只要确定了合适的目标,正确的方向,才能增加你成功的几率,这样你努力也更容易上岸。如果你本来的方向就错误,随随便便去挑战名校的高峰,最终即便你努力了,也很有可能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考研大事记



我觉得研究生要么不考,如果要考,最好选择名校,也就是常说的985或者211,否则考研的意义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点,如果你本科就读学校的名气本来就不大,研究生还是准备考一个普通高校,难道不觉得后悔吗?高考已经错过了一次改变自己的机会,难道准备错过自己的第二次机会吗?我觉得作为年轻人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次,不努力哪来的回报,况且就知道自己真的不行吗?

第二点,名校的光环在哪都行得通,毕竟平台摆在那,名校意味着更好的师资力量,名校意味着更好的学习环境,名校意味着更好的人脉关系等等;名校毕业往往就是实力的象征,就业时尤为突出,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面对如此多的大学生,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择谁?大型企业甚至国内500强很多时候只会去名校定点招聘,如果是非名校毕业,可能连投简历的资格都不会有。

第三点,名校大部分都位于大城市,大城市也就意味着工作机会多,选择范围也比较广,找工作时也相对公平一些;如果是普通高校,往往在小城市,小城市的就业需求不高,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岗位都被人情垄断了。


综上所述,还是努力拼搏吧,只要认真复习,我相信一定能考上好学校的!


0爱生病的体育老师0


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呢?你为什么考研呢?

不是想学到更多的知识或者为了更好的就业。


之前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张雪峰老师不去名校宣讲?回答是考研肯定要往高的地方走,名校的学生考研在本校就可以,985学校的同学考研?还能去哪里,还去985吗?名校的同学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而有些二本三本的都不知道考研的报名流程。所以张雪峰老师多在二本三本学校宣讲。

想考名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名校情结

很多二本三本或者大专的学生,很遗憾自己没有真正上一个“大学”,所以我们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而这些名校,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有收获。

更好的就业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只要985、211工程大学毕业的,一些不起眼的普通院校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即使能力再强,可能也会因为学校的问题拿不到面试资格。所以很多人考研考名校是为了可以选择更好的工作。

弥补高考遗憾

也许我们在高考的时候,有特别想考的学校,但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没考上,然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复读(我一高考完因为身体原因就去住院了所以没有去复读)现在在普通二本学校就读,深深的体验到了普通学校与名校的差距,决定考研。

高考是一群人的奋斗,考研是一个人的奋斗,需要极强的自律,我们能看到网上很多三跨考取985、211大学的经验帖,从普通学校逆袭的例子很多。

我的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MJC05新媒体采编实务,有没有研友呀~考研路加油!


Andi学姐


感谢你的提问。

答案是肯定的,进入名校读研是许多考生梦寐以求的事。在名校读研,各种机会要超过普通高校许多,比如出国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等,自己的发展机会要大得多,为什么不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帮你分析一下。

1. 名校名师多。

在名校里,你的导师有可能是院士、国家级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硕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杰青、百千万人才等等。他们学识卓著,在他们的研究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跟着这样的导师,你学习的机会多,能尽快的掌握国际前沿学科知识。同时,如果你将来想读博士,可以一直读下去。



2. 名校得到的锻炼机会多。

在名校,由于导师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望较高,资源较多,他们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项目以及横向项目较多。参加项目多,你的锻炼机会就多,你的水平、能力提高的就迅速。这一点是普通高校望尘莫及的。



3. 名校更重视学术成就。

同普通高校相比,名校更重视学术成就。名校对老师的学术水平要求高,所以老师更专注于学术论文的写作、专著的撰写以及项目的申请与结题等。以上这些研究还可以申请国家级,省级科技奖、教学成果奖等。而同时这些材料要是又是评职称所必须的。因此他们既做了科研完成了国家的任务,同时又为申请职称准备了材料。


孙启耀英语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