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針對官員使用的專有名詞,叫作致仕。放在現在來看,

致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退休。在古代封建官僚體制之下的致仕,在一位官員的宦海生涯之中佔據有了重要的地位。

一般來說,古代官員的致仕年齡在七十歲。如果官員存在特殊情況,比方說身患重疾時,退休年齡便可以相應提前了。而官員致仕後所享有的福利和待遇,也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響。影響因素包括,官員退休時的官階品級,受皇帝的恩寵程度等等。

致仕最先起源於西周時期,在漢朝時期逐漸發展為了一項法令明確規定的政治制度。而這一項政治文明在歷史的傳承與積澱之中,於唐朝時期形成了一整套的官員致仕的待遇體系。這項體系囊括的內容多種多樣,包括了唐代官員退休後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生活待遇、身後待遇等等。

而在唐王朝的這套完整的致仕制度體系下,在確保唐朝官員的退休生活能夠得到保障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古代的致仕制度的進步與發展,從而更深層次地完善了中國古代的官僚體系。今天,我們則一起走近唐朝時期的致仕制度,來看看唐王朝官員退休後的生活。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一.政治待遇

中國古代是一個絕對的皇權社會,皇帝作為國家的擁有者和管理者。但是封建帝王在面對面積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的一個國家時,單獨靠一人或者皇族的力量進行治理未免不現實。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選擇將國家內擁有者豐富文化與學識的一部分高級知識分子,納入國家權力的運營體系。而被納入皇帝羽翼之下這批人,也就成為了古代封建體制中的官僚分子了。這批人員在官職任上時,接受皇帝的任命,享有著一定的權力和較高的社會地位。

而國家為了防止這批官員在退休之後,在無權力掌控與無較高社會地位的當下現實之中,和從前生活相比較,從而形成落差,因此制定了相應的官員退休制度,給予致仕官員在退休之後相對優越的政治待遇。接下來,我們便來一一介紹唐代官員致仕後所享有的主要幾項政治待遇。

1.贈予官階

古代官員在任職的期間,是協助封建帝王的國家管理者與治理者,手中掌握著一定程度上的實質權力。而在這一基礎上,衍生出的官員退休後的福利,便是官階的贈予了。享有官階的官員雖然不再擁有治理國家事物的實質權力,但是代表著國家對退休官員名譽和地位的一種認可。

而在官階的贈與上,在不同的離職情況下也存在著不同的贈予方式,而在唐王朝時期,對待官員的致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了。

(1).本官致仕

在唐王朝時期所有的官階贈予方式中,本官致仕是最為普遍且常見的一種。本官致仕也就是說,官員在退休時所被贈予的官階,和這位官員在退休前,所被任命的官職和持有的官階保持一致。

這種贈予官階的方式通常發生在一位官員正常退休的情況下,可謂是無功也無過。但是這項官階贈予方式,再後來也逐漸演變為了皇上打壓權重官員或者政治立場相敵對的官員的一種手段

,在強迫官員離職的同時,贈予其相應的榮譽官階。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2).加散官官階致仕

加散官官階致仕,也就是以官員退休前的官職官階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授予退休官員同品階或者更高品階的散官。散官實際上也沒有實際職務,但是這一官階的授予對於唐朝退休官員的意義卻十分重大。

散官作為表示官員等級的一種稱號,對於區分官員的等級高低,退休後享受的政治待遇級別具有著重要的意義。一位退休官員所加有的散官品階更高,那麼相應情況下,他在退休生涯中所享受的待遇便也更加優厚。因此,在中國古代的唐王朝時期,對退休官員授予散官官階是提高他們晚年生活水準的一項重要政治手段。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3).加職事官官階致仕

加職事官官階致仕和加散官官階致仕存在著一定的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同樣是以官員退休前所任職的官職作為基礎,再增加相應的官職授予官階。但是職事官本身和散官便存在的一定的區別。

首先,二者之間稱號的功能不同,散官表示官員的等級,而職事官則具體表示官員所任職的職務。其次,二者間授予稱號的方式也存在不同,職事官往往是由君主直接進行任命。並且,職事官在授予官階的過程中,與散官存在的最大區別便是,所加的職事官的品階可能高於退休官員原有的官階,也可能低於退休官員原有的品階。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4).職事官同階遷移

職事官在官員退休時,被作為官階授予的情況中,還存在著一種比較特殊的可能,那就是職事官同階遷移。這一項授予官階的制度是專門針對退休前官職本就是職事官的官員的。當一位職事官退休時,他除了享有本職官階外,還會被授予另一職事官的官階進行加贈。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5).恩命贈官

而也正如先前所提及的,古代中國作為一個皇權社會,除卻以上四種在嚴格制度規定下的官階贈予方式外,還存在一種特殊的官階贈予方式,那便是恩命賜官了。恩命賜官受到皇權的干預和影響,是在皇帝主觀意志下,對於退休官員的一種恩寵,以顯示皇恩浩蕩。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二.經濟待遇

對於唐王朝時期的官員來說,退休後在政治地位上的優待無異於是官員們自身享有的榮譽的一種保障。但在唐朝完善的官員退休制度體系下,國家除了對退休官員政享有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視外,也注重提高退休官員的經濟待遇,為退休官員晚年的物質生活的保障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1.賜予半祿與料。

唐王朝時期,在任官員的俸祿一般以俸錢、俸料、職田、祿米等形式發放。而在官員退休後,朝廷則會根據退休官員的官階品級發放相應的俸祿、俸料。而在中國當代的退休金制度和唐朝時期補給退休官員的舉措在制度設計上十分相似。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2.普恩賜物

唐朝時期的退休官員們,除了能夠得到每月固定發放的俸祿和俸料外,還能夠在朝堂的一些特殊時期,如舉行大典或重要儀式結束後,獲得皇帝的賞賜。而皇帝通過這種方式,也得以彰顯帝王對待退休官員的一種恩德。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三.特殊禮遇

唐朝官員在退休後,往往能夠享受到豐厚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然而除此之外,在部分高品階的唐朝退休官員中,他們的退休禮遇在政治和經濟方面優待的基礎之上,還會相應得享有一定的特殊禮遇。

1.贈給交通工具等。

中國古代官員,正常情況下是七十歲退休,然而,部分朝廷重臣在皇帝的挽留之下,退休年齡可能還會在一定期限內延長。等到他們真正退休時候,往往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在此基礎上,朝廷會賜予官員相應的交通工具,來輔助其進行行動

在唐王朝的歷史記載之中,賜予官員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几杖,馬匹,小輿這三種。幾是一種小桌子,可以方便老者借力支撐身體重量,從而避免將全身的重量施加於下半身之上。杖也就是手杖了,可以幫助老者在行走過程中很好地保持身體的平衡。

而馬匹,小輿,都是作為一種代步交通工具被授予,更足以顯現被授予這些物品的官員,在皇帝心中的恩寵程度。一般情況下,官員前去覲見帝王時都需要步行,而在一些官員尚在任職期間,由於年老身體不便,且德高望重,會被皇帝特許乘坐小馬,輿車這種代步工具,代表了古代皇權體系之中,官員所獲得了無上榮譽。而這份恩賜也往往會持續到這批官員退休之後。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三.小結

致仕作為中國古代封建官僚體系中的一項傳統政治制度,其起源歷史悠久,在歷史的漫長髮展中,傳承至唐王朝時期,並且於唐王朝的發展與繁榮中,致仕制度也於唐朝時期形成了完整的申請和實施體系。

唐王朝時期的致仕制度,以其規範性和完整性,保障了唐朝致仕官員在退休之後,所享有的政治優待和經濟優待。在這一制度的影響下,退休官員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中仍然深受帝王恩德的影響。最終,唐王朝時期的發達完備的致仕制度,在體現皇權恩寵對退休官員的優惠待遇的同時,也激勵著在職官員盡心其職。

唐朝公務員退休後福利如何?物質與精神雙重保障,滿滿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