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蟬——被滿清統治者用極其殘酷的手段殺死的巾幗英雄!

杜金蟬,捻軍女兵總首領,是大漢盟主張樂行的第二夫人。祖籍江南,因家境寒苦,隨家人遷居皖北,落戶在雉河集郊。乳名大金,賣給張老家樓院財主家當丫環後,因其嗓子好,改名大蟬嫁樂行時,將新舊名聯在一起,取學名“杜金蟬”(亦稱杜金蟬)。

金蟬本為農家女,勤勞儉樸是美德。操持家務,接待客人,樣樣處理得很好,頗受樂行和家人喜愛。金蟬性格爽直,胸懷開闊,仗義疏財,不亞鬚眉。在樂行朋友及張氏宗族中,無不欽佩、尊重她,稱之“奇女子”。張家晚輩統稱她“三嬸”或“王奶奶”。

金蟬敬佩丈夫的為人。她不僅是家庭中的賢內助,而且還是大漢盟主的好參謀。志同道合,甘苦與共的生活考驗,使夫妻間更加相互信任尊重。

據張老家一帶老人傳說,樂行起義,張家氏族中田產較多的人都不同意,害怕丟產坐牢。樂行愁眉不展,金蟬好言相勸,曉之大義,鼓其勇氣,促其早成大業。樂行終於振臂一呼,樹旗抗清,金蟬應記一功。

咸豐三年,安徽巡撫周天爵親赴張老家再次勸降。來人在堂屋客廳談話,杜金蟬在廚房做飯。樂行後到廚房,杜金蟬委婉勸告拒投,句句成理,樂行很受感動,反清之志遂堅,躲避不見周天爵,以示決絕。

杜金蟬一貫支持樂行正確的主張,咸豐七年,正陽關失守,捻軍退守六安,形勢逆轉,革命漸趨走向低潮。革命隊伍內部,發生了思想混亂。部分高級捻軍首領反對聯合太平軍,強烈要求主力撤回皖北。加之苗沛霖北襲雉河集,鄉戀濃烈,復仇心盛,北歸呼聲益高。樂行堅決主張聯合,但患難以說服捻眾。在樂行召開的一次軍事會議上,杜金蟬慷慨陳辭,說道:氏…··諸堂主強推以為盟主,騎虎而又欲下之,可乎?今日之事,勿庸多言!”眾人聽了十分感動,遂不再議。

慷慨一八六二年冬,僧格林沁集大量精兵駐毫境。戰雲密佈,一場決戰勢不可免。樂行對於能不能打心懷顧慮,猶豫不決。杜金蟬擊節說道:“好盟主!擁眾百萬,不能一戰,何以為人!”字字現珠,錚錚金石音。每讀至此,總為巾幗女傑折服。

次年初,雉河集保衛戰失敗。樂行及二子殉難。杜金蟬不久也被撲就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黃旗捻軍女旗主杜金蟬雖在敵人屠刀下犧牲了,但她浩歌千古唱,光彩照人間。 滿清朝後期,政治腐敗,貪官汙吏橫行。由於西方對清朝不平等條約上,讓清朝賠償的鉅額黃金白銀,使得清朝國庫日益空虛, 為了償還西方條約上的鉅額賠償,清政府不得不從民間搜刮民脂民膏,從而加緊了對民間的掠奪。這個時候,清朝底層的老百姓因為不堪忍受高度的壓迫,而紛紛揭竿而起,舉行起義。捻軍起義無疑是這些起義中規模最大的。

而其中有一位叫杜金蟬的女性,是捻軍首領張樂行的夫人。杜金蟬自幼習武,為人樂善好施,常常幫助窮人弱者,她性格非常直爽,頗有英雄好漢之風。她帶領捻軍反抗清朝腐敗的統治,在她帶領下捻軍轉戰多地,多次挫敗清軍,捻軍所到之處開倉放糧。她深受百姓愛戴。後來由於太平天國被清朝滅掉後,清朝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到了捻軍上,所以捻軍遭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捻軍抵擋不住清軍的反撲,而節節敗退。杜金蟬後來不幸兵敗被俘。

清兵俘虜杜金蟬後對她進行了自人類有史以來最殘暴的揉虐。由於杜金蟬長相貌美,所以清朝官員命令清兵先不分晝夜對她輪姦三日。三日後臨刑當天,清兵將杜金蟬的兩隻乳房割了下來,隨後將她釘在木驢上游街三個時辰,隨後在對她進行寸磔。寸磔是凌遲中的一種,也是凌遲中最殘暴的一種手法,就是一寸一寸地割肉。劊子手殘暴地對杜金蟬進行寸磔,整個臨刑過程進行了兩三天時間。臨刑過程中,杜金蟬的慘叫聲響徹大街小巷。

常言道:殺人不過頭點地。而滿清王朝對造反者的殘暴程度達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尤其是對待女性方面。在清朝女性犯了法不僅僅要受酷刑,而且還當眾凌辱。這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

滿清朝後期統治是多麼黑暗和暴力血腥。怪不得在杜金蟬被屈辱處死後不到50年的時間,腐朽沒落慘無人性的滿清王朝就壽終正寢徹底完蛋了,也是對杜金蟬和她的夫君張樂行等英雄們的一點安慰和報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