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人生“卡”住了,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路”

35歲,人生“卡”住了,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路”

我遇到很多30-35歲之間的朋友,他們最苦惱的問題,大概就是這三個方面:感情、職業規劃、自身發展。

其實,這三方面有一些共通性,就拿這位朋友舉例吧!

在這位朋友的描述裡,好像所有東西都「卡住了」,各個方面都找不到突破口

但她已經對所有事情給出了一個預設方向:如何遇到適齡單身男、如何提高英語能力、怎樣獲得考取證書的動力⋯⋯

這些問題倒是不難回答。但請先和我一起做一個想象(假設你就是這位朋友):

你參加各種聚會、報名了鋼琴班,認識了幾個新的異性,但實際上你對這些「興趣」班興趣缺缺,每次去之前都要強打精神,應付對方談起鋼琴的興致勃勃;

你找到練習口語的夥伴,堅持早起了兩個多月,口語終於有所進步,職業選擇確實有所增加。但你依然沒有從中發現感興趣的新工作,口語計劃也暫且擱置;

你買了一大堆MBA的資料,想激勵自己好好考試,但你每天都在和自己作鬥爭,絲毫感覺不到學習的快樂,這些資料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 另一種可能:

你認真想了幾天,發現自己從小就很愛畫畫,於是買齊了需要的畫具,走進了繪畫課。學習過程中,你每天都沉浸在進步的快樂裡,還結識了同樣愛好畫畫的新朋友,漸漸地,你們從聊畫畫,到約會、談心⋯⋯

你雖然不想學英語,倒是覺得法語很好聽。於是你從頭開始,試著學習法語,發現自己竟然進步很快,雖然過程中也有倦怠,但也堅持了下來;

你先把MBA的計劃擱置,回想自己工作的這些年,在哪些方面格外突出:原來你格外擅長說服別人!經你手的單子,成交率都非常高。於是你靜下心來鑽研起了「說服的藝術」,在一次談判中大放異彩,還因此升了職。

升職後,你意識到自己確實需要更多管理知識,於是再次決定備考MBA。這一次目標清晰,不再需要逼自己坐在書桌前,主動學習的過程,也是「吸收營養」的過程。

相信說到這裡,你也明白了我的意思:與其按照別人口中所說的「正確」路走,不如先捫心自問,這是我想要的嗎?這些真的適合我嗎?

當一個人可以忠於自我,善於利用自己的性格優勢,進而去實現更多挑戰,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這時才會更有動力。

有句話這樣講,「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當你打開了思路,不再跟隨別人指出的「成功的路」,不再把成功定義為固定的某一種,你會發現,其實選擇很多!

而在這些選擇裡,選擇自己想要的、符合自己優勢的,你會發現人生走得更順,也更容易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