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啥意思?

以前的时候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们的农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农民种地也更多地依靠经验,经过代代的积累,农村就流传着很多的农谚和俗语,这些农村老话对于指导农业实践有着很大的帮助。现在农村老人还经常说一句“二月没九,饿死猪狗”,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也是跟农田的收成有关系呢?

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啥意思?

“二月没九,饿死猪狗”中“九”其实这是“数九”的意思,每年从冬至当天就开始数九了,这个过程是从“一九”到“九九”共八十一天,期间寒极转暖,寒消暖长,也就是说天气会逐渐变冷再变暖和。每年冬至农历时间都不尽相同,最早可能是农历11月初一,最晚可能是11月三十,人们觉得要是农历二月份之前数九就早早结束的话,那就会有“饿死猪狗”的情况了,其实就是指影响粮食收成。

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回暖,地里的害虫也会早早大量繁殖,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最后的粮食收成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再遇到倒春寒的话,农作物的产量更是会大打折扣了。而希望冬天的时间长一点是因为冬天的寒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害虫的滋生。这是对农民的播种极其有利的。

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啥意思?

那么今年二月有“九”吗?相信这是很多人会问的一个问题,2019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农历11月27,已经是月尾了),数九“一九”到“九九”是在2019年12月22日到2020年3月11日这段时间,而2020年3月11日是庚子年鼠年二月十八,所以今年二月是有“九”的,农民朋友不必因此担心。

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啥意思?

当然有人也会质疑这样的俗语如今还有没有其道理,其实,我们知道即使现在农历二月没有“九”也很难出现“饿死猪狗”的情况,很多在农村流传的农谚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不再被相信使用,如今农业气象以及农业技术都已经很先进,农民朋友可以据此做好准备。“二月没九,饿死猪狗”,你觉得这句俗语有道理吗?你怎么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