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时,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女性被视作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作用就是传宗接代,在家相夫教子。在出嫁前,女子不能随便出门抛头露面,否则会影响寻找夫婿;结婚之后也需要服侍夫婿,照顾家人。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经常有战乱发生。战争最终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老百姓在战火中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换取粮食,有的家庭就会把自己家的女儿卖给别人换取食物和钱财。

直到现在也仍然有些地方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尽管是自己辛苦养大的女儿,但是嫁给别人之后就变成了外人。民间有句话说:“三十晚上无外人”。

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三十就是马上到来的除夕夜,而外人,就是嫁出去的女儿。这句俗语可以说是将重男轻女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家中的儿子就是宝贝,而结婚之后的女儿就变成了外人。

中国有句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像现在许多年轻的夫妻都不想过早的要孩子,因为有了孩子就会束手束脚,想做什么还需要优先考虑孩子。过去的女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嫁人,大概在十八岁之前就会生育。

假如要是嫁给男方后,超过一年没有生育孩子,可能就会遭受到婆家的冷眼。由此看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女子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且还是外人家的工具,否则在娘家的地位也不会如此低下。

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许多地方之所以不让女子在大年三十呆在娘家是因为过去的传统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国老百姓都处于饥荒状态,所以他们早早将自己家的女儿嫁出去,不仅能够换到彩礼,还能少一个人,少吃许多粮食。

而大年三十是一年仅有一次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要做许多丰盛的食物。倘若要是在这一天女性留在娘家过夜,必然会吃掉许多食物,这样家中的男性就会少吃,所以人们才不愿意让女儿在大年三十留在家中。

还有一种更荒谬的说法是讲女性如果在这一天回家,会分走家中男性的好运气。他们认为过年是喜庆的日子,在过年的时候天上的神明会给下界散发运气,而女性属阴,假如家里女性太多,则会影响财气。

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没错,女性结婚之后的确大部分时间都与婆家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利益之间的牵绊也更加深。但是娘家毕竟是女子前半生的归宿,倘若把女儿撇开,岂不是太过冷血无情?

倘若要公正一些评价,关键看婆家和娘家的关系怎么样。如果条件允许,两家一起过年也不是不行。或者看女子想要在哪里过年,和另一家商量好就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意了。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文化底蕴多么深厚自然不必多说,但是却因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而思想落后,古代老百姓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而不自知。

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没错,但是也需要擦亮眼睛去分辨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精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古人的愚昧无知。

春节原本就是一家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日子。如果因为外嫁的女儿是否能够在娘家过年而起了矛盾,那这样的春节还有何意义?

如果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向家中的老人请教一些类似的俗语。了解一下过去人们的思想,不断反思才能够不管进步。关于文中这句俗语你们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

农村人说:三十晚上无外人,啥意思?三十晚上女子可以待娘家吗?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温端政主编《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俗语大辞典(新1版)》、温端政主编《俗语10000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