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案件,并非所有财产都扣押,应严格区分财产性质|刑事辩护

大家好,这是胖乎律师的经济金融犯罪解读专栏。

作者:王科栋律师,北京合弘威宇律所事务所刑民交叉部律师,专注于职务犯罪、企业家经济、金融犯罪、涉黑犯罪辩护。

王科栋律师辩护团队办理了众多重大职务犯罪(厅级)、经济金融犯罪(涉案百亿)和企业家、股东经济纠纷系列案件。

导语:涉案财产的审查是非法集资案件审判中的一大难题。非法集资案件通常是一些涉众型的经济犯罪案件,通常案情复杂,涉及人数众多、金额重大。

因此,大量非法集资案件中,涉案财产的处置上,哪些是违法所得,哪些是合法财产,二者的区分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关系到集资参与者、被告人,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权利。

本文将重点解读,目前非法集资案件中涉案财产的处置:查封扣押、解封退还,以及罚金处罚等相关问题。

非法集资案件,并非所有财产都扣押,应严格区分财产性质|刑事辩护

一、法律规定中:涉案财产如何处置?

《刑诉法解释》第364条规定:

“法庭审理过程中,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及其孳息,应当调查其权属情况,是否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产。”

同时又规定:

“经审查,不能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产的,不得没收。”

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中对于涉案财产处置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权属情况,分为违法所得和非违法所得,其中违法所得部分要依法进行追缴。

在非法集资案件中,通常侦查机关会将与案件有关的财物进行查封和扣押。比如说:

  • 涉案公司的对公账户;
  • 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账户;
  • 实际控制人名下相关资产(动产/不动产);

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相关规定中也强调两点:

  • 首先是不能轻易把所有财物都变成涉案财物;
  • 其次是对于查明后与案件无关的财产,要及时退还(三日之内)。

对此《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2010年印发),在2015年修订后,对于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等程序,做出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规定:

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等程序,严禁在刑事案件立案或行政案件受案之前对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扣留等措施。

如果经查明被处置的财物确实与案件无关,应在三日内解除措施,并退还当事人。

非法集资案件,并非所有财产都扣押,应严格区分财产性质|刑事辩护

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如何区分?

非法集资案件中,往往涉及人数众多,金额重大。对于资金流向的查明往往也是费时耗力。这也导致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两个问题:

  • 一是大部分案件涉案财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损害了众多参与受害人的财产权利
  • 二是查扣的涉案财产中,合法/非法部分混杂不清;——损害了被告人、相关第三人的财产权利

各地法院在审理非法集资案件时,多在判决主文中采取笼统表述的方式,如“查封、扣押的赃款、赃物,予以追缴,返还集资参与人。其余赃款、赃物继续追缴,不足部分,责令被告人退赔”。但对于查封、扣押的财产中何者系可以直接处置的违法所得,何者属于权属待定的财产等均未解决。

而绝大多数案件,公安机关查扣的财产均权属不清,有的涉及利害关系人权益,有的存在轮侯查封,有的还涉及民事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十分复杂,

很难在案件审理时一并查清,只能笼统下判,但笼统下判的结果导致后续处理时遭遇更大的障碍。

非法集资案件,并非所有财产都扣押,应严格区分财产性质|刑事辩护

三、律师辩护:如何证明合法财产是关键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严格区分涉案财产中合法/非法部分,既能保障参与受害者的财产权利,也同时保证了被告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利。

与盗窃、抢夺等犯罪不同,大多数非法集资案件中,被告人将集资款用于投资、置业、经营,集资款的流向十分复杂。通常涉及刑事民事关系、利害关系人权益等诸多问题。

那么,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证明涉案财产中的合法部分呢?

通常有两个原则标准:(以涉案房产为例)

  • 一是时间上,证据(房产证、银行流水等)能否证明被查封房产是在涉案期间购买;
  • 二是来源上,被查封房产是否来自继承或赠与、或者其他非购买途径;

很多案件,涉案财产被查封扣押后,在证据方面只有查扣清单,却没有对于相关财产的权属性的实质证据。

这对于被告人来说是显失公平的。相当于这部分财产的举证是存疑的,无法从法律上确定这些财产就是应当追缴的非法所得。

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司法运作效率,对于财产的认定问题,通常需要各个部门的合作支持。比如银行、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等等。

再一个需要注意的2个很关键的问题:

1、通常在非法集资案件中,除了对违法所得的追缴,对合法财产的退还,还有罚金处罚的问题。

此时被告人的合法财产,应当承担罚金处罚的同时,对于追缴不足的部分也要进行补充。

2、对于无法确定权属性质的财产,也就是暂时没法查明是合法还是非法财产部分,如何处理呢?

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权威解读中对此问题也指出:对于在判决时确实难查清财产性质的,不宜简单地判决返还被告人,可以暂不判决没收,待查清后再作出处理。

非法集资案件,并非所有财产都扣押,应严格区分财产性质|刑事辩护

四、总结

非法集资案件中财产处置问题,通常十分复杂。总体上从司法角度保障公平的做法是:

  • 对于违法所得部分要大力追缴,以保障参与受害人的财产权利;
  • 对于合法部分要进行保护退还,以保障被告人和第三关系人的财产权利。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非法集资案件表明,涉案财产的区分和处置都是疑难点。方式方法或许不难,但是回归案件本身,涉及大量的资金流水、刑民关系,通常调查取证上耗时费力。

此时最关键的:就是事实和证据的问题。即结合专业的法律依据,进行相关证据的挖掘。

非法集资案件,并非所有财产都扣押,应严格区分财产性质|刑事辩护

本文为办案之余普法系列文章,多为办案所感,仓促行文,旨在传播法律,为大众提供有帮助的内容。并非专业探讨,力求简单浅显,如果纰漏或晦涩难懂,还请谅解,私信联系提出建议。

专栏作者:王科栋律师 北京合弘威宇律师事务所

专注于职务犯罪、企业家经济、金融犯罪、涉黑犯罪辩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