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老鼠對人類有危害,科學家為什麼不想辦法滅了它們?

小春城興義市歡迎您


簡單的說:“人類為什麼能在地球上生存”?

在依靠智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保持地球上各物種之間的生態平衡。

雖然有的物種對人類存在危害,但是某一物種的滅絕直接影響到生物鏈之間的微妙關係,所以如果完全滅絕它們可能會給人類生存的環境帶來不可預料的失衡。

也許在幾十年之內,失去幾個物種對人類的生存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從長遠而言:“如果人類不注重環保地球,毀滅地球的就是人類自己”。






茂盛9


有幾次,我家室內,不知怎麼飛進了蝙蝠,我用網具捕捉到,看見蝙蝠這模樣,我想一腳把其揣死,後爾,記得童年時,聽奶奶說過,這東西,這東西夜晚專門去捉蚊子吃,認為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又把它放回大自然。小時候,我奶奶喜歡養貓,因為家裡養了貓,家裡的穀子和紅署隨便亂放,要不然,都會被老鼠吃掉。有一日,我在家裡捉到只老鼠,我想把它弄死扔掉,奶奶說,把它放生,留給貓吃,貓是專吃腥食東西。如果你趕盡殺絕了老鼠,我們養不這隻貓。


1方方肖通勇


蝙蝠和老鼠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對人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威脅。另外老鼠還通過它的活動,汙染我們的食物、水源,破壞農作物、啃食傢俱、衣物等,嚴重影響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不想辦法把它們消滅掉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老鼠。“除四害”這項工作,其實從建國以後全國上下都在實施,“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人們消滅老鼠的各種招法其實已經都用上了,但是老鼠的數量就是沒有減少,主要原因在於老鼠的繁殖能力太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太高,人們消滅的老鼠數量,在短期內就會被它們強大的生命力和新生力量所填補,科學家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另外,從生態系統的角度考慮,地球的任何生物,在一個或者多個生態鏈中,都會佔有特 定的生態位,扮演著一定的角色,老鼠也不例外。假如老鼠消失了,那麼以老鼠為食的動物,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就會在短期內面臨著食物短缺的問題,數量也將下降,直到找到新的代替老鼠生態位的動物作為食物來源,那麼作為替代者的生物也將面臨數量下降的情況。同時,老鼠經常捕食的昆蟲類動物的數量將會大大增加,從而也會影響農作物和林木資源的生長,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再來看一下蝙蝠。雖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大量對人體致病的病毒,但由於它們的活動方式是夜間活動、白天休息,活動區間是一些懸崖峭壁、洞穴和角落,與人們的活動區域已經沒有太多的重疊,一般情況下不會直接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更重要的是,蝙蝠不是一種有益動物,它們經常以危害農田作物的害蟲為食,對植物花粉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醫學上免疫、病毒等方面的重點研究對象,因此根本沒有必要消滅它。但是,現在由於人類的慾望特別是食慾的推動,很多地區的人們也把手伸向了蝙蝠,把它們作為餐桌上的食物,造成了世界上蝙蝠數量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更為嚴重的是引發了一些病毒在人體的感染和傳染疾病的傳播,真的是人為的災難呀。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這裡你犯了一個錯誤,蝙蝠這種動物,是我們生態鏈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夜間行動的有害昆蟲,都是蝙蝠消滅掉的。因此,如果你要把蝙蝠消滅了,那麼可能會有更大的災難。

蝙蝠本身並沒有錯,它長得不像食物,晝伏夜出,居住在野外的洞穴中,基本上不跟人類接觸。而且它身體內的細菌和病毒,都是自己攜帶,通常也不會傳播給人類。其實人身上也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只不過隨著進化,這些細菌和病毒同人類達到了共同友好生活。同樣,蝙蝠身上的各種病毒、細菌,也已經和蝙蝠達到了和平相處的情況。

而且蝙蝠你看它那個長相,長得多猙獰啊,長得就特麼不像是食物,結果一些傻逼,一群傻逼,還要去找刺激,那麼多美味不吃,非要去吃野生動物,非要去吃蝙蝠。最後導致病毒傳染到人身上,這能怪蝙蝠嗎?

蝙蝠是沒有錯的,錯的是一些管不住自己嘴的大傻逼。

而且滅絕蝙蝠,只會造成更大的生態問題。


老鼠這種動物,那就確實討厭了,偷吃糧食,傳播細菌病毒,引起瘟疫,而且還喜歡跑到人類居住的地方搗亂,確實應該消滅。不過,老鼠的繁殖力和生命力太強大了,想要消滅他們,太困難了。


人體探索者


老鼠是一種令人心生厭惡的小動物。它在在自然界中有眾多的天敵,老鼠被貓吃掉,被蛇吃掉,被貓頭鷹吃掉。由於老鼠傳染疾病,偷吃糧食,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此人類對它也是“恨之入骨”,想盡了各種辦法消滅它們。但是老鼠家族依然是“人丁興旺”。老鼠怎麼就消滅不掉呢?

老鼠曾經給人類帶來的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歐洲曾經因為老鼠經歷了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在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中世紀歐洲發生了一次極為慘重的大瘟疫。這次瘟疫叫做“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後來人們發現,造成這次瘟疫的罪魁禍首就是老鼠。

老鼠對人類危害很大,但是要消滅它們並不容易。老鼠是地球上生存能力最強的動物之一。它們的數量龐大。據有關專家計算,地球上可能有150億隻老鼠。這可是世界人口數量的兩倍啊!地球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老鼠?老鼠家族“人丁興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鼠能生,繁殖能力極強。

老鼠的繁殖能力有多強悍?母老鼠懷孕21天就可以生小老鼠,一窩數量5到10只,一年能生6到8次。因此一隻老鼠一年最多能生80只老鼠。而它的後代長到兩三個月就可以生小老鼠了。這樣算下來,一隻雌性老鼠在一年內就可以讓老鼠家族的數量增加上千只。老鼠的這個繁殖速度是不是很嚇人啊。

老鼠不但能生,其它生存本領也是極強的。老鼠天生會打洞,會攀爬會游泳,食性很雜什麼都吃。更令我們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研究表明,老鼠的很聰明,它們的智力幾乎和人類相當。難怪有時候老鼠夾子,老鼠藥都不管用了。

老鼠繁殖能力這麼強,智商有很高所以人們要徹底消滅它們並不容易。我想科學家也是束手無措的。澳大利亞氾濫成災的兔子,科學家們不是沒有想辦法,但人類不還是最終無計可施。

至於近期蝙蝠對我們的危害,完全是由於人的咎由自取。如果我們不吃野生動物,蝙蝠身上攜帶病毒再多再厲害,它傳到人身上的機會是很小的。希望這次災難過後,人們能夠吃一塹長一智,千萬別好了傷疤忘了痛。

目前,老鼠的數量在人為的干預和自然天敵的干預下不會顯著增長的。只要我們做好日常的防護工作,應該是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多麻煩的。在網上曾看到一種叫做“三吱”的菜。老鼠這種動物連現在的貓都嫌棄了,人去吃它幹什麼呢!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野生動物了。

我覺得科學家要做的不是想怎麼去消滅老鼠和蝙蝠,而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學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朋友們覺得呢?


兔斯基聊科學


我是擁有100多種病毒的蝙蝠之王。為什麼人類不殺蝙蝠呢?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蝙蝠是各種病毒的自然宿主。自然宿主意味著病毒可以長期存在於生物體內,既不被宿主破壞,也不破壞宿主。所以在自然條件下,蝙蝠可以攜帶多種病毒而不會生病。據科學家稱,在300多隻蝙蝠中發現了4100多種病毒,其中大部分不感染人類。然而,一些病毒已經打破了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界限,導致人類感染:例如埃博拉病毒,它不會導致蝙蝠生病。所以問題是,為什麼蝙蝠不被病毒感染?事實上,這可能與蝙蝠的飛行能力有關。我們知道蝙蝠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他們的身體上覆蓋著一層皮膚膜。當它們飛的時候,它們可以通過敲打它們的皮膚膜來飛。雖然人類製作的電影和蝙蝠一樣,但它們不能通過皮膚飛行,因為飛行消耗的能量是陸地的3-15倍。為了飛行,蝙蝠每單位時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新陳代謝。新陳代謝越快,體溫就越高。我們知道大多數哺乳動物的體溫在38℃以下,而蝙蝠的體溫在40℃以下。如果人體溫度長期保持在40℃左右,雖然可以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但會損害人體的其他機制,因此會出現高燒“腦燒傷”。但蝙蝠很幸運,它們的細胞能夠更有效地自我修復。當他們的免疫系統識別出一種病毒時,它不會猛烈地抵抗它,而是緩慢地。另外,在高溫環境下,雖然病毒可以存活,但它不能繁殖,所以蝙蝠可以攜帶病毒,但它們不會生病。蝙蝠病毒是如何感染人類的?家裡有很多病毒。不同的病毒可以感染不同的宿主。例如,雖然噬菌體是一種病毒,但它的宿主是細菌,因此人們可以利用噬菌體來治療由細菌引起的疾病。不同病毒感染不同宿主的原因是,如果它們想入侵生物細胞,就需要通過細胞表面的受體。受體是鎖,病毒外殼是鑰匙。只有找到匹配的鎖,病毒才能通過受體進入細胞。我們知道,生物關係越遠,遺傳相似性就越低,同一類型的受體就越低,這就導致病毒可以感染動物,而不一定是人類。然而,病毒會變異。一旦變異成可以感染人類的病毒,病毒就會從動物上傳到人類身上,引起人類疾病。幸運的是,病毒的突變沒有方向,就像“盲貓捉死老鼠”一樣,病毒進化感染人類的概率很低。儘管這些病毒中的一些已經從動物感染進化為人類感染,但它們不會傳播到人類,例如狂犬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病例。但病毒很少,不僅從動物到人類,而且人與人之間,如艾滋病、埃博拉、非典等。一旦病毒進化成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功能,病毒可能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最終導致全球爆發。在紀錄片《為什麼病毒是致命的》中,科學家將捕捉一些蝙蝠進行實驗。但每次實驗後,它們都會把蝙蝠釋放到大自然中。在紀錄片中,他們說:病毒和蝙蝠的共存已經存在了幾十萬年,這是一條自然規律。雖然蝙蝠身上的病毒會引起人類感染,但這不是蝙蝠的錯。我們知道蝙蝠在自然生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殺死昆蟲並幫助花授粉。有些植物果實只能通過蝙蝠的消化道發芽。一旦人類大規模消滅蝙蝠,將導致當地生態系統的失衡。此外,即使沒有蝙蝠,病毒在自然界也無處不在。即使它們不通過蝙蝠,它們也會感染人。所以這不是殺死蝙蝠,而是阻止它們。目前,防止人類病毒復發的方法是收集足夠的病毒樣本。一些大型實驗室將在生物體內收集病毒並對其基因進行排序,這樣當病毒有一天在人類世界流行時,人們就不會對此一無所知。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早發現、早分離。例如,當第一例艾滋病出現時,如果人類能夠更早地意識到它的存在,那麼我們就可以停止它的傳播鏈,也許艾滋病不會參與人類世界。智能寫作機器人


觀看新聞資訊


這個問題有點偏激了哈,畢竟對人類有危害的動物多了去了,食肉動物不須多數,就單說我們常見的“農村三霸”(公雞、土狗、大鵝)對人都有威脅。雖然,人類站在了當今食物鏈的最頂端,但是總不至於對人類有威脅的動物全都滅乾淨吧。下面,我們從食物鏈關係以及可行性兩方面來探討一下題主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老鼠和蝙蝠對人類的危害

老鼠是“四害”之首,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動物,不論是在農村還是鋼筋水泥的城市中,總是不缺乏老鼠的足跡,它們即使在下水道中都能長的白白胖胖的。

老鼠對人類的主要危害可以總結為兩點。第一點就是破壞,老鼠無孔不入,而且與人類比鄰而居,因此無論是吃的、用的、甚至是電線都會被它們咬壞。對農業以及工業都有極大的危害。

第二點,由於老鼠經常出入下水道等細菌滋生的地方,所以它的身上攜帶著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比如鼠疫、霍亂、出血熱等等,一旦它們接觸了人的食物就可能將這些病菌帶到食物上,從而對人產生威脅。

至於蝙蝠就無需多說了,相信這次疫情已經給大家足夠多關於蝙蝠的科普了。蝙蝠確實是許多病毒的中間宿主,而此次的疫情可能就與蝙蝠有關。

既然老鼠和蝙蝠對人類威脅這麼大,為什麼不滅絕它們?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雖然蝙蝠和老鼠長的有點像,但是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老鼠是齧齒目,蝙蝠是翼手目),而且蝙蝠與老鼠不能混為一談。

因為老鼠對人類沒有任何的好處,但是蝙蝠不同。首先它晝伏夜出,而且棲息地也大都離人類很遠,並且蝙蝠的(食蟲蝠)主要食物為昆蟲,從食性上看,蝙蝠還能幫助人類除掉害蟲,再加上它不主動與人接觸。因此,蝙蝠實際上是一種“益獸”。

我們不能因為蝙蝠是病毒的宿主,而且由於人主動與其接觸造成傷害,就把蝙蝠滅絕。這是扯淡。

因此,蝙蝠我們就不討論了。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吃野生動物,不捕殺它們。

我們重點說一下老鼠。既然老鼠如此可惡,為什麼不滅絕它們呢?

滅鼠從人類出現開始就一直在進行,時至今日,滅鼠依然沒有停止。但是,即使在各種滅鼠工具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也做不到將老鼠滅絕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數量。老鼠是現存所有動物中分佈最廣的,僅在我國就有超過人口總數4倍數量的老鼠。如此龐大的數量註定滅鼠就是件困難的事。

其次是繁殖能力。據調查,一隻成年的雌性老鼠一年可以生育8次左右,每次平均會有5只左右的小老鼠,也就是說一隻老鼠一年就能夠產下40多隻後代,而且老鼠的成熟很快,一隻剛出生的老鼠僅需要3個月左右就具有生育能力。這就是老鼠在如此滅殺的前提下依然能夠保持種群數量的主要原因。

最後是棲息地。如果所有的老鼠都在人類的居住地出沒,想要滅絕它們還是有可能的。但是,與人類比鄰而居的老鼠只是眾多老鼠中的一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在野外。這也就成為了滅鼠的最大障礙之一。


其實,從食物鏈的角度出發,老鼠是眾多動物的主要食物,比如黃鼬、蛇類、貓頭鷹等等,一旦老鼠滅絕,以老鼠為食的動物必然會受到影響,進而可能會影響整個生態的平衡。

總結

滅鼠雖然一直在行動,奈何老鼠隱蔽性強、繁殖能力強、生存能力強、基數大,讓人頭大。這也使得讓老鼠滅絕成為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於蝙蝠,我不想多說,你懂得。


獵奇動物社


滅鼠一直在進行,但蝙蝠的益處遠遠大於它的害處,但消滅蝙蝠並不是個好主意。

因為新冠病毒的原因,蝙蝠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動物,不乏一些吸流量的爆款文章,將蝙蝠描述為邪惡的病毒炸彈,這種單一的描述方式,近乎於洗腦,讓人們無法客觀看待蝙蝠在生態系統乃至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正面價值,實際上由於人類的活動,許多地方的蝙蝠已經趨近於滅絕,而從長遠的利益來看,保護蝙蝠而不是殺滅蝙蝠對我們更加有用。


實際上,如果人類不去和蝙蝠之間發生各種“親密接觸”,蝙蝠攜帶的病毒對人類幾乎沒有危害,蝙蝠攜帶的病毒溢出的人類社會中,常常涉及非法的野生動物販賣過程中或者與傳統習俗密切相關,如果我們離蝙蝠等野生動物遠一些,我們本不會遭此大難,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遠離蝙蝠和野生動物,而不是去消滅它們,這是短視的行為,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只會得到更加糟糕的後果。


蝙蝠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圖示:抓魚的蝙蝠


作為唯一飛上天空的哺乳動物,蝙蝠在物種進化方面取得了讓動物學家們驚訝的多樣性,它們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一個大類,至少有1240種之多,要知道整個哺乳動物也只有大約5-6千種,而上千種蝙蝠它們的食性也多種多樣,包括食蟲、果食性、蜜食性、雜食性和食肉性(比如抓魚吃),其中食蟲和果食性以及蜜食性和人類生活和生產關係最為密切,也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對蝙蝠的瞭解越多,蝙蝠的價值就越是顯眼,許多科學家呼籲加強大眾對蝙蝠的認識,保護蝙蝠免遭滅絕的命運。


  • 食蟲蝙蝠的益處:控制昆蟲數量,尤其是農業和果樹害蟲,順帶降低蟲媒傳染病發生率,如瘧疾、登革熱等等

圖示:夜飛的蝙蝠通過超聲波定位空中的蟲子


大多數種類蝙蝠的食物是夜飛的昆蟲,這其中包括許多種危害人類農業生產的害蟲。作為夜飛昆蟲的主要捕食者,蝙蝠在控制昆蟲種群數量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隻常見的小型棕色蝙蝠,大概在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吃掉1,000只蚊子,這意味著野外蚊子的數量受到蝙蝠的強力控制,而這可能降低了一系列通過蚊子傳染的疾病的爆發率。


澳大利亞堅果農場附近覓食的多種蝙蝠,狹蝙蝠,無蝠,小無尾蝠,長鼻蝠和黃色小蝙蝠等的糞便進行基因測序研究,發現其食物殘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農業害蟲。根據多項研究的評估,吃蟲蝙蝠每晚需要吃掉自身體重70%的昆蟲才能避免被餓死,畢竟飛行是非常耗能的一件事,而一些懷孕的雌性蝙蝠更是需要吃掉和自身體重相等重量的昆蟲才能順利生下正常的小蝙蝠,而這意味著蝙蝠消滅的昆蟲數量非常驚人。在南非有一個知名的蝙蝠洞穴De Hoop,這個洞穴是南非已知的最大型蝙蝠棲息地,每年估計有超過30萬隻蝙蝠聚集在洞穴中,這些蝙蝠平均每年至少吃掉100噸昆蟲。

圖示: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佈雷肯洞穴(Bracken Cave)


美國德州的佈雷肯洞穴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蟲蝙蝠棲息地,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聚集地,因為蝙蝠是哺乳動物喔!聚集在此的無尾蝙蝠的數量超過2000萬隻。這些蝙蝠主要吃玉米穗蟲和棉鈴蟲蛾,每晚要吃掉近226.8噸重量的昆蟲,它們是當地主要的農業害蟲。這些蝙蝠讓當地農民節省了不少殺蟲劑費用,同時也間接地保護了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現在不都流行無農藥的有機食品嗎,但如果沒有生物防控病蟲害的手段,無農藥農業很容易就被農業害蟲搞得顆粒無收。


  • 蝙蝠也是主要的授粉動物

開花植物有數十萬種之多,它們的花粉通過多種手段進行傳播,而蝙蝠則是主要的授粉動物之一,這大概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新信息,提到授粉人們大多想到的是蜜蜂和蝴蝶,但除了蜜蜂和蝴蝶之外,蝙蝠和一些鳥類也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主要的參與授粉的動物。


約有三分之一的蝙蝠是食果或和花蜜攝食者,考慮到蝙蝠的種類多達1240種,1/3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在食果或食蜜的過程中,它們傳播了多種開花植物的花粉並幫助它們撒播種子。在熱帶地區,許多開花植物都依賴蝙蝠授粉,這些植物已經進化出專門在夜間釋放強烈的氣味以吸引蝙蝠前來的特徵,此外蝙蝠也是許多樹種的主要種子傳播者。

圖示:非洲象徵猴麵包樹


非洲猴麵包樹依賴蝙蝠授粉,這些標誌性的樹具有文化和美學上的重要價值。它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生命之樹”,因為這些樹為人們提供住所,水和食物以及其他動物。

圖示:非洲贊比亞卡桑卡國家公園中的果蝠


在非洲贊比亞的卡桑卡國家公園(Kasanka National Park)中,聚集著地球上最多的果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蝠棲息地!每年10月至12月,大約五百萬到八百萬只黃色色的大型果蝠遷徙到kasanka國家公園越冬,這才是非洲最大規模動物遷徙,只不過少人關注,人們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到壯觀的塞倫蓋蒂草原上的陸地哺乳動物的大遷徙上。


除野生開花植物外,人類種植的至少450種商業植物也從蝙蝠的授粉行為中獲益,包括香蕉,桃子,番石榴,芒果,鱷梨,無花果,棗,木瓜,杏仁,腰果等水果。而據全球糧食安全機構的專家們估計,在113種主要糧食作物中的87種依賴於昆蟲,蝙蝠和鳥類的授粉,而全世界大約1/3的糧食產量依賴這些動物多方面的參與。


希望這篇簡短的介紹,能讓更多人瞭解到蝙蝠的益處,正確權衡蝙蝠的利弊。


裸猿的故事


一個物種能在地球生存那麼多年,一定有它的道理!這也就是存在,即使合理。如果人類刻意為了自己,而去傷害其它物種的話,那麼一定會自食其果!並且我們人類也沒有權利去毀滅另一個物種。我們人類只要不闖入它們的生活領地,不要打擾它們,就行了。
最後希望我們能平安度過這次可怕的疫情。


凡中心


1.蝙蝠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五千萬年,人類未出現時,鼠類已經存在了四千七百多萬年,我想說的是,兩者均是生存的高手,不是想消滅就能讓其滅絕了的。

2.蝙蝠同樣是植物傳粉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生態角度來說,其所處的地位相當重要。

3.在蝙蝠數量豐富的地區,它們對農林業的害蟲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這不僅有利於農林業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減少了由於農藥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環境汙染。

4.在生物學,仿生學以及生物鏈的作用自不必說,請自行百度。

這段時間蝙蝠是熱門,老鼠在此就不多說了。

最後說一句,蝙蝠並不會主動招惹人類,難道我們不應該想一想那些吃這玩意兒的奇葩是否同樣有一定的責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