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 提高产蛋率是关键

蛋鸡产蛋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要想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或稳定产蛋高峰期,就需要给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有一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努力提高饲料效率,搞高蛋鸡的抗病能力,从而稳定产蛋率和产蛋高峰期,降低饲养成本。

蛋鸡养殖 提高产蛋率是关键

具体注意事项:

一、进鸡不能过晚

一般在育成鸡生长发育良好的情况下,17~20周龄便可转入产蛋鸡舍,不可过晚。如果进鸡过晚,会使部分已开产或接近开产蛋鸡,由于转群应激而影响产蛋量。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的调控包括鸡舍的温湿度、卫生以及通风性能等。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助于鸡群生长发育,相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及产蛋性能。鸡舍的卫生条件也是重中之重,鸡舍内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过多释放氨气,同时每天清洗饮水器,定期消毒水槽、食槽,每周一次带鸡消毒。每两天清除一次天花板、窗户、铁丝网等处的灰尘,并根据气温变化和鸡舍内的环境条件调整通风。

蛋鸡养殖 提高产蛋率是关键

三、严格把控饲养密度

不同品种对鸡舍的要求不同,每平方米鸡舍,白壳蛋鸡6.2只,蛋种鸡和褐壳蛋鸡5.4只。如采用栅网一垫料鸡舍饲养密度可增加20%~40%。

四、做好记录

鸡场应对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内容包括蛋鸡总数量、产蛋数、死亡淘汰数量和喂料量,记好这笔账,才能进行前后对比,并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出蛋鸡的生产性能和所需营养的情况,并可以根据相关数据找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饲养管理措施。同时工作人员应勤加观察鸡群的健康与采食情况,及时淘汰病鸡、停产鸡。观察鸡冠的颜色、粪便、呼吸、蛋壳颜色以及光照、喂料、饮水系统运转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蛋鸡养殖 提高产蛋率是关键

五、喂料技巧

在蛋鸡的饲养过程中,预混料不可少,预混料营养全面,是由蛋鸡生长发育必须的各种单项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人工添加的各项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组成。但在预混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把好质量关,选择预混料时应注意比较维生素、氨基酸等的营养指标,较高的维生素及氨基酸能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及抗病力。饲料配方设计冬季需要比其他季节的能量要高,使用预混料时需要调整大料配方以满足蛋鸡的需要,一般添加1%的油脂、降低0.5%的石粉替代玉米。

蛋鸡从进舍起每天喂料1~2次,以当天光照停止3~4小时前采食完全天饲料为宜。在每吨饲料中加维生素C50克,可使母鸡提高产蛋率11.7%,饲料消耗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