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的發展歷史進程中,比較厲害的坦克裝甲是什麼?

朕要爆發了


目前來看,還是喬巴姆裝甲的防護能力最好,而且沒有什麼後遺症,美國的貧鈾合金裝甲的防護能力也是不錯的,但是由於有一定的輻射性,如果裝甲塊被擊碎的話,粉碎的裝甲塊容易造成環境的汙染。


這個是喬巴姆裝甲的結構想象圖,到今天喬巴姆裝甲依舊是英國的高度機密,所有的結構配方都是猜測出來的,據一些見過喬巴姆裝甲的人說喬巴姆的表面不象鋼鐵,更像是混凝土。

目前,世界上的第三代坦克的基礎裝甲都是複合裝甲,結構都和喬巴姆差不多。

反應裝甲一度被叫做主動裝甲,

這種使用鈍感炸藥破壞反坦克武器穿甲作用的裝甲屬於一次性使用的裝甲,而且是特別適用於老舊坦克的改裝。不過由於是一次性使用,所以反覆抗打擊的能力不行。
披掛了反應裝甲的59D坦克。

坦克主動防禦系統目前是坦克防護的發展新方向,但是主動防禦系統對於高速穿甲彈的防護能力目前還是0。這就是說坦克的烏龜殼還必須要能夠扛揍。

現在由於各種複合裝甲的發展也是達到了一個物理上的極限,所以各個國家現在都開始研製主動防禦系統,這些主動防禦系統類似於軍艦上的末端反導系統,作用也差不多,很多技術也是相同的,但是目前的主動防禦系統一個是還沒達到當初預想的防禦效果,還有一個是這些主動防禦系統只能夠對飛行速度較低的反坦克導彈或者火箭彈作出反應,但是目前對於坦克威脅最大的穩定翼脫殼穿甲彈還是反應不過來的。


紅色手電筒


美國研製出了一種鋼複合金屬泡沫(CMF)材料,其強度足以粉碎穿甲彈。

2018年7月4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CSU)教授兼首席科學家拉比伊(Afsaneh Rabiei)博士和他的團隊與美國陸軍航空應用技術局(AATD)合作開發了一種Composite Metal Foam(複合金屬泡沫,縮寫:CMF)材料。這項創新技術對未來裝甲戰車的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這種革命性的新材料複合金屬泡沫(CMF)比傳統鎧甲鋼板的性能要強大得多。試驗證明,其強度足以粉碎穿甲彈。並且,其瑞士奶酪般的結構特性,使鋼CMF比普通金屬要輕很多,比現在最新坦克裝甲的重量要輕65%,例如,美國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重量超過60噸。也就是說,可以將12噸的平均裝甲重量減少到只有4噸。這樣一來,坦克就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或者節省大量油耗。同時,這種瑞士奶酪般結構,使炮彈穿過鋼CMF所需的時間是一塊類似的不鏽鋼的兩倍。

複合金屬泡沫(CMF)是由一種金屬在另一種金屬的固體基體內形成的空心小珠,如鋁內部的鋼,與以前的金屬泡沫相比,其強度和密度比增加5-6倍;CMF類似海綿泡沫的小孔能很好的吸收撞擊能量,其吸收能量的能力可提高7倍以上。

在一項實彈測試中,一顆 .30口徑M2裝甲穿甲彈,以2,780英尺磅(3769焦耳)的能量打擊一英寸(2.54釐米)厚的鋼複合金屬泡沫(CMF)板時,穿甲彈被CMF板粉碎。

為了測試其鋼製CMF原型,拉比伊(Rabiei)團隊將鋼CMF板放在鋁製防撞板後面18英寸(45.7釐米)處,然後以1524米/秒的速度向鋁製防撞板發射23×152毫米高爆炸性燃燒彈(HEI),鋼製CMF板不但承受了爆炸壓力,還承受了炮彈和鋁製防撞板產生的銅和鋼碎片(如下圖所示)。

另外,測試還證明,這種材料能為坦克內部人員提供很好的保護,使其免受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的影響。因為一些爆炸會產生衝擊波,而這些看不見的能量波會對大腦造成傷害,而CMF就能避免這種傷害。測試還表明,CMF具有很強的隔熱性能,其隔熱性是典型不鏽鋼材料的兩倍。

目前,美國加緊鋼CMF材料在軍事應用中的開發。美國陸軍航空應用技術局(AATD)已經將這種實驗材料應用在悍馬軍車上。美國陸軍正在考慮將其作為下一代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裝甲的替代品。


血色黃昏的黃昏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現在就牛逼的是電磁裝甲。

什麼是電磁裝甲?

這是一種還在研究的裝甲。

早在80年代,美國麥克斯韋實驗室即開始研究電磁裝甲。

到了90年代,電子裝甲技術逐步發展,成為可行技術。

到了1992年波灣戰爭和冷戰後時代,美國陸軍實驗室在給國會的21項《國防部關鍵技術計劃》中將電磁裝甲提上加強力度研發項目中。

2000年以後,電磁裝甲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但體積過於龐大,需要很大電能,難以用於坦克。

電磁裝甲分為兩種:

被動式電磁裝甲:兩片間隔距離的裝甲板各自通電,成為兩極,當穿甲彈熱金屬流衝入時等於接通電路,大電流脈衝通過金屬射流,引起射流的磁流體力學的不穩定噴散造成其殺傷力減弱,對翼穩脫殼穿甲彈也有一些干擾削弱效果。

主動式電磁裝甲:主動式概念為車上載有某種感應器,當感應到炮彈接近時,電腦自動啟動將外層鋼板(或某種攔截物)通電透過電磁力彈射出去,打飛或打偏來襲炮彈,一切都在很短距離和很短時間發生,又稱為磁浮裝甲。


現在複合裝甲的研究已經很成熟,想要性能有很大突破不太可能。

西方三代主戰坦克已經突破60噸大關,俄羅斯最新主戰坦克也超過了50噸,中國99A主戰坦克戰鬥全重也接近60噸。

這基本就是坦克的上限了。即便如此,目前很多民用橋樑和公路,坦克是不能通過的。

相反,電磁裝甲的潛力巨大,才是未來。

按照美國陸軍評估,如果配備電磁裝甲,可以將現代主戰坦克戰鬥全重降低50%。未來主戰坦克配備電磁裝甲之後戰鬥全重,可以控制在30噸以下,它的防護能力卻與60噸重的M1A2主戰坦克相當。

這是什麼概念?對於性能提高是巨大的。

目前解放軍在電磁裝甲研究方面也有突破。


薩沙


按目前來看,以下三種坦克算是最頂尖的了(純屬個人看法)

No.3:“ZTZ99A”主戰坦克(中國)

ZTZ-99A主戰坦克是我國在99式坦克的基礎上研製的全新主戰坦克,由於換裝了火控系統、信息化平臺、新型底盤和動力系統,其裝甲防禦能力、信息化作戰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No.2:“M1A2”主戰坦克(美國)

M1A2主戰坦克是美國陸軍的主要的主戰坦克。車輛配備了先進的車際信息系統和戰場管理系統。裝有全新的裝甲和電子設備。M1A2坦克是M1A1的第二階段改進產品,首輛於1992年出廠,1993年開始裝備部隊。配備車長獨立熱像儀與車輛資訊系統,還有其他高科技電子設備。最新型號M1A2SEP。

No.1:“豹2A7”主戰坦克(德國)

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公司研製的最新型“豹”2A7主戰坦克在薩托里防務展上首次對外公開展出,該坦克採用所有可能升級,戰鬥全重達67噸,適於傳統軍事作戰和城區作戰。

以上便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性能突出的三大主戰坦克!可能很多人會質疑中國99A主戰坦克的實力,畢竟很多數據都是通過測評得出,並沒有接受過實戰的考驗!但我們也要相信以中國的實力,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製造研發出更多的優秀軍備!


餓貨是二貨


貧鈾裝甲、喬巴姆一類的裝甲就不說了,各位瞭解的可能很多了,那麼我們就來談談現代坦克裝甲中的“外掛”——爆炸反應裝甲。隨著反坦克彈藥技術的不斷進步,單單依靠增強坦克基體裝甲的方法顯然技術困難很大(堆厚度已經到達極限),所以技術人員就只能另闢蹊徑,期望通過外在能量反應來抵禦來襲彈藥。

▲外掛了爆炸反應裝甲的T-72UA1主戰坦克

其中研究通過炸藥能量來抵禦來襲彈藥的技術產物就是爆炸反應裝甲,這項技術當然也受到各“坦克大國”的重視,蘇聯很早就開始進行相關研究,但是世界上的第一項爆炸反應裝甲專利是Manfred Held博士於1970年在德國註冊的,而後Manfred博士受邀加入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究團隊,開發“夾克衫”爆反裝甲,在八十年代成為世界上首個投入實戰的此類產品。

▲披掛“夾克衫”爆炸反應裝甲的以色列馬加奇-3坦克

蘇聯研發的“接觸-1”爆反裝甲與“夾克衫”類似,並不斷升級改進,後來俄羅斯裝備的“接觸-5”爆反裝甲號稱可以抵禦美軍120mm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顛覆了人們關於爆反一般用於抵禦聚能裝藥戰鬥部的傳統印象。

▲爆炸反應裝甲模塊及其內部裝藥

雙層爆炸反應裝甲對來襲彈藥侵徹體的影響

目前,爆炸反應裝甲通常包括單層爆炸反應裝甲和雙層爆炸反應裝甲,其中單層爆反的作用方式較為簡單,其中金屬板的材料和厚度,夾層炸藥的能量、裝甲斜置角度均對來襲彈藥均能射流的干擾明顯。


▲烏克蘭“利刃”單層爆炸反應裝甲模塊及其內部示意

但是,近年來雙層爆炸反應裝甲一期更強的作用成為爆反裡的高端貨,”雙層爆反“由上下兩組反應裝甲,按照一定的角度(α),以一定的間隔距離(△)組合在一起,如下圖所示:

▲雙層爆炸反應裝甲安置示意圖

當圖中的α角度為0°時,稱為“雙層平行爆炸反應裝甲”;當α>0°時,就是“雙層楔形爆炸反應裝甲”(對於雙層楔形爆反的結構還有其他設計方案)。來襲彈藥沿彈軸線方向攻擊雙層爆反,當侵徹體經過上層爆反時,引爆其中的炸藥,爆轟產物驅動1板和2板運動;剩餘的侵徹體繼續運動引爆下層爆反,爆炸驅動3板和4板運動。其中2板和3板在運動過程中會發生碰撞、粘合,結合為一體後用於下層爆炸的力量更為強大驅動粘合在一起的2板、3板沿X軸正向飛離,直到板子下沿完全飛離彈軸線,1板最早飛離彈軸線,4板則被壓緊貼合在坦克表面,而爆反裝甲對來襲彈藥侵徹體的干擾主要來自於這些飛板作用。

▲單層爆反和雙層爆反射擊試驗

如上圖所示,利用125mm坦克炮,發射3BM42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靶距150米,炮口初速1700米/秒,設計後效果如下圖:

▲爆反裝甲試驗結果

雖說“芒果”彈的性能比較一般,但是150米的炮靶距離,在經過爆反以後完全無法擊穿基體裝甲板,只是在上面留下了“淺淺”的痕跡,雙層爆反背面的痕跡更潛,足以說明現代爆反對於穿甲彈還是很有幫助的。


裝備空間


T-34坦克

T-34坦克是舉世公認的現代坦克鼻祖,事實也正是如此。在T-34出現之前,各國的坦克設計思路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英國人會把坦克分成跑得快的巡洋坦克和重甲的步兵坦克兩種,法國人一直在雷諾和其它類似步兵坦克的重甲型號上踱步不前,德國人雖然更先進一些,但他們的坦克也不過是火柴盒一樣,六面裝甲都是平直的大方塊,而且因為前置驅動,目標很大,只有蘇聯人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T-34所裝備的傾斜裝甲、柴油發動機、寬闊的履帶、以及低矮的後置驅動佈局,都成為了日後坦克發展的標準。而且因為極為平衡的性能,T-34幾乎可以擔負一切坦克所能擔負的任務。可以說,一戰時的Mk.I是坦克時代的開端,而直到T-34,才為坦克定義和技術走向的爭議畫下了階段性句號。可以說,二戰之後的所有坦克,都是T-34或是直系或是旁系的子孫輩!




LHC否極泰來


在坦克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中,彈與甲的對抗就一直是經久不衰的話題,在火炮穿甲能力不斷上升的時代中,裝甲防護能力的提升則是必要的做法,而在裝甲防護能力的提升過程中,確實出現了幾種不可不說的厲害裝甲,也正是因為這些裝甲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坦克攻與防之間的平衡博弈。

一:傾斜裝甲,傾斜裝甲的出現為坦克裝甲重新定義了一個高度,那就是在相同厚度的裝甲為前提,將裝甲傾斜則會獲得更大的厚度,而且還增加了跳彈概率。

二:複合裝甲,在傾斜裝甲已經無法滿足坦克防護能力的時候,複合裝甲的出現獲得了另外一種全新思路,那就是利用各種硬度普通的材料,將其壓至到一起,利用不同的硬度來消減炮彈的穿甲動能,而複合裝甲的巔峰則是美國的貧油裝甲。

三:爆炸式反應裝甲,雖然複合裝甲的防護能力非常優秀,但高昂的製造成本與複雜的佈置難度卻限制了複合裝甲在坦克上的佈置率,基本上只有正面才會佈置複合裝甲,但是大多攻擊卻來自裝甲薄弱的側面。也正是基於此爆炸式反應裝甲應運而生,爆炸式反應裝甲利用再被擊中時所發生爆炸的動能,以此來抵消炮彈的穿甲動能。另外爆炸式反應裝甲造價低廉、佈置簡單,所以不僅是新型坦克會裝配爆炸式反應裝甲,就連一些舊型號老坦克也同樣裝備了爆炸式反應裝甲,以此來增加這些老坦克們的防護能力。

四:主動防禦系統,主動防禦系統的出現是因為目前反坦克技術的日益提升所導致的,以至於讓坦克設計師們覺得,只是單純的被動防禦已經不足以保護坦克,所以才會將主動防禦系統提上日程。主動防禦系統是一套完善的系統,一旦檢測到有反坦克火力逼近,主動防禦系統會在炮彈接觸到坦克之前發射霰彈或破片將來襲炮彈提前引爆,而被消弱動能的來襲炮彈再用身上的反應裝甲硬抗,可謂是防護能力得到了成倍提高。


九品侍衛


要討論裝甲,就得跟彈種一起來說,離開矛談哪種盾好沒有意義。剛開始坦克都是勻質裝甲,能增強防護力的就是三個辦法,簡單粗暴的就是加厚加厚再加厚。還有就是改變鋼的材質。再有就是設計一定的角度和外形,提升坦克的防彈外形,形成跳彈,被打中也不易擊穿。

這個過程中,攻擊坦克的除了火器上做文章,就是彈上做文章。發展出來了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穿甲彈就是突出一根長釘一樣的鋼心,能量高度集中與一點,擊穿裝甲。破甲彈則是彈頭有一個凹槽設計,擊中爆炸時裝藥能量擊中於凹槽焦點,融化裝甲,裝甲溶液在高壓下在車體內噴射形成射流殺傷人員和裝備。比如反坦克火箭筒就是這個原理。碎甲彈則類似於《拯救大兵雷恩》的橋段,彈貼上裝甲以後爆炸,震碎坦克內壁,形成破片傷人。為應對這樣的威脅,最出名的是喬巴姆裝甲,在鋼架中夾如耐高溫的材質,高溫無法融化鋼甲形成射流。還有就是反應式裝甲,讓你還沒貼上來,我自己先在外圍爆炸,引爆你的彈頭。敘利亞戰場常見的坦克外圍還有很多外掛,就是這種類似的作用。


田老大camp1


第一 導語

眾所周知,坦克就是一個鐵甲將軍,如果喪失了防護力,那麼就好比在“裸奔”,在戰場上將會是“一事無成”。所以,裝甲一直都是坦克的重中之重,其重量一般佔據著坦克重量的50%甚至是70%。

如今,在世界上擁有幾種防護力特別優秀的裝甲,如:“喬巴姆”複合裝甲,其防護能力可以到1+1+1>3的效果,還有具有火爆脾氣的反應式裝甲,可以將破甲彈破甲彈或反坦克導彈的破甲能力降低50-90﹪。但是,這些裝甲在下面這一種裝甲面前就要“俯首貼臣”,它就是堅強“核”心——貧鈾裝甲!

第二 貧鈾裝甲的性能

鈾,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燃料之一,而貧鈾就是製造製造鈾燃料過程中,經燃燒後產生的鈾雜質。但是貧鈾本身的硬度並不是很高,必須加入其它成分製成鈾合金。把鈾合金製成網狀結構,嵌入鋼質基體內做成裝甲塊,然後再嵌入坦克外殼,就成了著名的貧鈾裝甲。

根據數據顯示,貧鈾裝甲的密度達到每平方釐米18.7g,是鋼鐵密度的2.5倍,對於抵抗現如今主流的坦克彈藥——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能力相當於6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抵擋空芯裝藥破甲彈能力相當於13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

第三 貧鈾裝甲有多厲害

貧鈾裝甲是在1988年研製出來的,所以在不久之後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之中經歷過實戰的檢驗。

在海灣戰爭之中,美軍的M1A1坦克因為裝備了這種裝甲,其在戰爭中沒有一輛坦克被擊毀,且當時的“一代天驕”蘇聯的T-72坦克發射的125毫米炮彈也是不能擊穿。眾所周知,一枚穿甲彈的破甲能力是其口徑的5-7倍,所以,這一枚可以擊穿625-875毫米的炮彈卻是在裝備了貧鈾裝甲的美軍的M1A1坦克面前表示出“無能為力”,這也就證明了,美國製造的坦克領先於蘇聯製造的坦克,這對於蘇聯來說,相當於一個驚天噩耗!

除此之外,由貧鈾製造出來的貧鈾彈也是無法擊穿貧鈾裝甲。

在海灣戰爭之中,發生過幾起友軍誤傷事件,友軍之間相互攻擊的事情即使在當今的戰場上也是時有發生的,其造成的傷亡甚至比敵人造成的傷亡還要巨大。但是,這次發射的120毫米貧鈾穿甲彈對於貧鈾裝甲也是“無能為力”!

第四 譭譽參半的貧鈾裝甲

為什麼說貧鈾裝甲譭譽參半?其原因是因為其主要的材料是鈾,會造成輻射,對於在坦克艙內的裝甲兵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害,為此只能是減少貧鈾裝甲在坦克上的使用。

雖然美國官方聲稱一輛坦克上裝備的貧鈾裝甲只是2-3噸,而且其造成的輻射微乎其微,在坦克艙內待上3天也不如做一次X光所受到的輻射量大,但是這些都還需要時間慢慢地進行檢驗。

第五 總結

世界上沒有無往而不利的矛,筆者我相信,在未來一定會製造出防護能力更加強悍的裝甲來武裝這為鐵甲將軍!

好了,這就是筆者我的觀點,喜歡的朋友點個贊,有更多好意見的朋友可以提哦!
最後,你看得了多遠的過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遠的未來,歷史雖然沒有一定的規律,但是有一定的蹤跡可究。

【作者:太陽知識局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太陽知識局


英語“tank”一次原本指儲藏液體,氣體的容器和大罐。這是坦克在首次參戰前英國為了保守這種武器存在秘密而取的代號。伴隨著坦克在一戰謝幕時的摧枯拉朽,坦克這個名稱就被世界各國沿用至今。

二戰前各國的探索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機槍火炮的大量投入使用,戰爭很快由運動戰轉入陣地戰,新型的以工事塹壕,鐵絲網組成的立體堡壘群取代了,傳統的步兵野戰模式。這些複雜的工事動用機槍和火炮進行防守,使得進攻一方即使付出慘重代價依然難以突破,依託機槍,火炮和永備工事的陣地戰成為了那個時代屠宰生命的工廠。舉一個例子,1916年爆發的索姆河會戰中,7月1日英國第4集團軍(由羅林森將軍指揮)在馬裡庫爾至埃比泰恩僅僅25公里的正面,由於採用密集隊形突擊, 遭到德軍馬克沁重機槍的強大火力殺傷,一天的損失就達到了將近57000人。

1917年的西線戰場某地,塹壕縱橫交錯。雖然地面上已經被炸得彈痕累累,但即使這種強度的火力仍然難以撼動塹壕陣地的防禦。

重機槍是那個時代最強的殺人武器沒有之一

基於戰爭的現實,協約國集團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機動,又擁有防禦力和進攻力的武器來打破僵局。同樣在索姆河會戰中,1916年9月15日,一種可怕的陸地巡洋艦登上了歷史舞臺。

英國馬克-1型坦克

在當天的戰鬥中48輛發出轟鳴聲的怪物衝進了德軍的陣地,雖然最大速度只有6公里/小時,越野時甚至只有3公里/小時,但這個怪物卻可以撕裂鐵絲網,碾碎戰壕;機槍和榴彈爆炸的碎片也奈何他不得,它的火炮和機槍卻又令敵人無法靠近。就這樣曾經統治一戰的陣地塹壕戰模式就轟然倒塌,坦克成為了陸地戰爭的主力。

繼英國第一次使用馬克1型坦克之後,法國於1917年研發了著名的FT-17坦克,這種坦克配備了可以旋轉360度的炮塔,奠定了坦克的基礎外形,成為一戰後各國坦克設計的標杆。

法國的FT-17坦克(FT的意思就是French linght tank的縮寫,法國的輕型坦克)

坦克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即走上了分水嶺,英法兩國在一戰付出了巨大傷亡,由於戰爭損耗國力大為下降。同時又通過凡爾賽條約對戰敗國德國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和限制,使得英法曾經的敵人德國一時間不足以再成為禍患。籍由此英法放棄了一戰中執行的突破進攻思想,而轉為執行防禦戰略。

同時受制於一戰後技術條件的限制,作為進攻力量的坦克發展也受到了相當的制約。比如ft-17僅擁有35匹馬力的發動機;一門短管37mm炮,和最厚僅有22mm(最薄處6mm)的裝甲。

作為FT-17的繼任者10年之後1927年法國推出的NC-27坦克,除了在裝甲(最厚34mm,最薄18mm),和採用了新的彈簧懸掛系統,其性能並未有太大進化。遠遠不如ft-17剛剛出現時那樣給人帶來驚撼。

日本曾經購買過NC-27坦克並將其投入侵華戰爭

這是由於在當時,構成坦克的裝甲火力機動三大要素的相互取捨成為了矛盾——擁有了機動,就很難擁有較好的防護;防護較好的坦克,就很難擁有更高的速度。而將更大的發動機和更厚的裝甲同時堆積在一輛坦克上,又會使得重量飆升,價格和成本又水漲船高。過高的重量在當時是致命的,當時的坦克懸掛系統難以承受過高的重量,如果加重坦克勢必會令其可靠性直線下降,失去實戰部署的價值。 在技術和戰略的雙從制約下:英法根據傳統的“步兵”,“騎兵”分類的概念將坦克按照執行任務的不同分為了協同步兵作戰和機動作戰兩大類,並相應的提出了步兵坦克(Infantry tank)和巡洋坦克(cruiser tank)的設計思想。根據這一概念,步兵坦克突出裝甲防護,火力和機動居於次位;巡洋坦克則將機動性放在首位,並適當兼顧火力。

1942年的北非戰場,英國軍隊的十字軍2巡洋坦克。十字軍坦克(Cruiser tank,代號為 Mk VI 或稱為A15巡洋坦克)是英軍在二戰前期最為吃重的巡洋坦克,一共生產了 5300餘輛。因為武器和裝甲厚度的不同這兩坦克可大致分為1,2,3型,其中2型生產量最大也最為有名,1,2型裝備了2磅炮(40mm),而3型換裝了6磅炮(57mm)。這種坦克最重的型號也只有20噸,最高時速卻可以達到42公里,是英軍在廣袤沙漠機動作戰的利器。

和十字軍配套的是瓦倫丁步兵坦克,這輛坦克一共有11個型號,從1940年第一輛加入英軍,到1944年停產為止英國一共生產了8275輛,這種坦克裝備和十字軍相同的2磅或6磅炮(後期型裝備了75mm火炮),重量為16-18噸,防護也並不比十字軍出色多少。但由於它的設計便是用來伴隨步兵的,因此瓦倫丁卻只有區區24公里的最大時速。由此可以看見英國的坦克設計思想在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之間劃出的涇渭分明的紅線。

法國也採用了和英國相似的設計理念,有所不同的是法國將坦克分為輕型坦克和騎兵坦克(Cavalry tank)和重型坦克,在法國軍隊序列中輕型坦克負責索敵偵查和壓制小股輕裝步兵;如同英國,法國軍方也認為坦克應分工為步兵坦克與騎兵坦克,而負責突破與滲透的任務就交由騎兵坦克來完成;而掩護步兵的即是由披掛重裝甲的重型坦克來完成。

著名的S35騎兵坦克,這種坦克是法國設計用來對抗德國中型坦克的,它擁有一門47mm火炮,最高時速高達40公里,重量約為18噸。

而法國的B1型坦克作為重型坦克擁有最大28噸的重量除了擁有一門47mm火炮外,車體還有一門75mm榴彈炮用來攻堅目標和支援步兵,和英國一樣擔任掩護步兵任務的b-1的最大速度只有28公里/小時。

但英法的這套理論卻有其先天的缺陷。坦克原本作為進攻兵器而被研發的,英法卻反其道而行之,試圖將步兵坦克作為防禦性武器而分散部署給步兵部隊,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之間天然的速度差距又會使雙方難以進行作戰協調,只能因地制宜各打各的。同時分散在步兵部隊的步兵坦克又往往由於地形限制和自身速度較慢,在一些惡劣地形中甚至行進速度比步兵更為緩慢。

本專欄作者Lee General曾在前文《帝國的末日榮光》中介紹過傳奇的英國軍事家富勒,正是由於富勒對坦克武器在戰役中的探索引領了蘇德兩國對戰爭模式的進一步開拓,併為後來主戰坦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不過遺憾的是,富勒的工作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思想僵化的英法兩國的注意。

作為法西斯的策源地,納粹德國由於一戰結束後被限制軍備,無力發展步兵坦克/重型坦克,因此德國以中型坦克為主確立了自己的坦克設計思想。希特勒納粹德國成立之後,德國重新開始擴軍備戰。這時候納粹德國的將軍古德里安等人根據富勒的研究提出了閃電戰的概念,閃電戰依託步兵的摩托化和機械化,利用高機動牽引車輛/裝甲載具來武裝步兵,使其擁有更高的速度;坦克被集中使用而不是分散配屬給步兵部隊。利用新編成坦克師,機械化師的強大機動性能在敵人未反應之前便能尋找突破口,將其分割包圍,直至殲滅。與英法不同的是德軍的新型閃電戰作戰模式中,具有高機動力的機械化摩托化步兵被大量引入,因此也就不再存在坦克需要慢下來掩護步兵的情況。性能指標也不可避免向火力與機動傾斜,高速成為了德軍坦克主要設計理念。,

三號坦克是德軍用來執行突擊和反坦克任務的坦克,它只有約15噸重,裝甲並不足以抵擋應發的反坦克炮,但最高速度卻可以超越40公里/小時。裝備有一門37mm或50mm反坦克炮,後期型也有裝備短管75mm炮用來支援步兵。

1937年入役的四號坦克當時被德軍用來壓制敵人步兵,裝備的短管75mm炮能使它發射大威力彈藥。

憑藉著密切配合的三號和四號坦克組合,德軍猶如勢如破竹,在戰爭的初期迅速擊潰了仍然堅持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思路的英法聯軍。在實戰中由於出色的機動性和集中使用坦克的裝甲師/裝甲軍編制,德軍往往能在面對英法的巡洋坦克時擁有數量優勢,對陣步兵坦克時又能取得機動優勢,既能從容面對敵人坦克又能壓制步兵。一時間德國以閃電戰模式迅速擊潰歐陸諸國,並將戰火推向了蘇聯邊境。同英法一樣,德軍的戰法也並非完美無缺。

德國以一國之力要對抗整個歐洲,顯然僅憑藉德國的國力也無法做到將所有的部隊全部摩托化或機械化(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軍團尚且仍然沒有完全淘汰騾馬作為運輸工具,更遑論二線部隊),這使得高速的裝甲兵部隊在進攻中實際上仍未能解決後續步兵的脫節問題。(敦刻爾克作戰中德軍就因為裝甲部隊和步兵脫節,錯失了殲敵良機);其次是過分依賴裝甲部隊的高速突擊而輕視炮兵和前線空軍的打擊。這使得一旦德軍作為拳頭的裝甲部隊進攻受阻,將會撼動整條戰線。

和德軍類似,蘇聯的大縱深理論也脫胎於富勒的理論,蘇聯的優秀軍事家圖哈切夫斯基等人又根據蘇聯的國情進一步發展,在作戰上更加註重廣袤的領土上的機動作戰和戰線維持。和德國人將裝甲師作為拳頭不同,根據蘇軍的作戰理論,蘇軍以集團軍規模諸兵種合成部隊作為戰役主導力量。在作戰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支援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蘇軍往往在進攻開始階段就以大規模高密度的炮兵、航空兵火力對敵軍防線部隊進行密集火力打擊。隨後步兵和機械化步兵作為作為先導進行突破,炮兵和航空兵則根據戰役態勢發展全程支援密切配合。達成突破後,蘇軍的裝甲師,裝甲軍隨即投入戰鬥,擴大突破口並繼續對敵軍縱深進行突破。同時,蘇軍大兵力佈置後備梯隊,如果進攻部隊發現敵軍出現崩潰和退卻跡象便出動第二梯隊或者之前的步兵、坦克隊改變任務轉為追擊集團向敵人發起迂迴進攻以達成全殲敵軍大兵團的目的;如果進攻受阻,蘇軍則可以收縮兵力,利用後備梯隊重新佈置進攻或防禦維持戰線。

作戰思想誕生武器裝備,當大縱深戰略被確立為蘇聯的主要戰略思想之後。一件跨時代的武器也隨之孕育而生,那就是T-34坦克。早期的T-34坦克,採用76.2毫米 F34型坦克炮。炮塔前裝甲厚70毫米 ,側裝甲厚52毫米。車身前裝甲厚47mm,但是由於t-34系統性的傾斜佈置裝甲,使得其車體正面等效約為70mm, 動力系統採用5 00馬力的V2型12缸氣冷柴油機, 最大公路50公里/小時,不帶副油箱可行使400公里。

天才設計師科什金和他的T-34坦克

由此,一戰後以來一直困擾坦克設計師的機動火力防護無法取得平衡的問題終於在蘇聯天才一般的設計師科什金的手中得到了完美解決。為了適應蘇聯大縱深戰略對坦克行程的要求,科什金創造性的使用了柴油機,由於柴油機擁有比傳統四衝程汽油機更高的效率,更加省油,並且柴油更難以被引燃令T-34坦克擁有驚人的行程,即使被敵人擊中也難以起火燃燒。而另一方面傾斜的裝甲使得水平射來的敵方炮彈容易滑向一邊發生跳彈;即使命中仍然需要穿過相當於T-3裝甲厚度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使得T-34用較少的裝甲即可以獲得更大的防護。火力上蘇聯挑選了F-34型76.2mm坦克炮,在稍後的T-34/85坦克上蘇軍更是將85mm的反坦克炮搬上T-34,使得T-34在機動,防護,火力指標上均壓倒了德軍三號和四號坦克。

三號和四號坦克裝備的37mm,50mm反坦克,四號坦克的75mm短管炮均在T-34面失去了作用很快便被T-34掃入了歷史的垃圾堆。為了應對蘇軍T-34,德軍慌忙中為四號坦克安裝了75mm長管反坦克炮,又推翻原來研製35噸級中坦的計劃,研製了虎式和豹式坦克。豹式和虎式雖然在單車性能上取得了優勢,但卻在更深遠的戰役層面上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滅亡。

德國為對抗T-34研製的豹式坦克,同樣採用了傾斜式裝甲,但是戰鬥重量卻達到了44噸,整個戰爭期間一共生產了約6000餘輛。

大名鼎鼎六號坦克虎式,雖然厚重的裝甲和88mm火炮,卻只有1355輛的總產量,重量卻高達57噸,在東歐泥濘的雪地裡顯得步履蹣跚。

反觀蘇聯,T-34雖然性能上遜於虎式坦克與豹式坦克,但是其卻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根據蘇聯的記錄1940-1945年蘇軍共生產了39665輛,其中能夠對抗虎豹坦克的t-34/85的產量,1943年12月批准生產便達到283輛,1944年全年就達到11000輛,超過了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總和。蘇軍慣常以集團軍級別重兵集團發起攻勢,作戰規模的增大也極大彌補了蘇軍T-34坦克在單車性能上對虎式豹式的不足,最終這種傳奇的坦克帶領蘇軍攻入納粹德國首都柏林,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戰後之路

二戰結束之後,戰爭並沒有結束,戰時並肩作戰的東西方陣營又陷入了冷戰。隨著鐵幕的降下,坦克這一進攻兵器成為了各個大國發展的焦點。

首先便是蘇聯,蘇聯在二戰末期的1944年根據T-34的使用情況研製了T-44坦克

T-44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1.8噸,全長7.65米,車體長6.07米,全寬3.2米,全高2.46米,乘員為4人(車長、炮長、駕駛員和裝填手)。相比於T-34坦克,t-44坦克進一步簡化了車體結構,降低車高,縮小車體外形。該車最大的特點是採用功率為388千瓦(520匹馬力)的V-44發動機,發動由傳統的縱向改為橫向,變速裝置也更為緊湊,從而縮短動力系統佔用的空間增大了車內戰鬥室的大小。

但此時二戰已接近尾聲,勝券在握蘇聯對於新型的中型坦克已經失去了熱情,1945年t-44全年僅生產655輛,到1947年為止一共生產了1823輛,相比於前輩t-34而言產量少得可憐。

1945年初,蘇聯開始在 T-34/85坦克和T-44坦克的基礎上試驗加裝l00mm炮 。這裡的100mm坦克指的就是在二戰中聲名赫赫的蘇聯D-10反坦克炮,這種火炮倍徑53.5倍,其發射的炮彈能在2000米距離擊穿125mm垂直裝甲;1000米距離能擊穿30度傾角的160mm鋼板,強大的威力使得德軍對SU-100坦克殲擊車聞風喪膽。戰後為坦克換裝這種武器便被蘇聯提上了日程。

擁有D-10反坦克炮的SU-100當年能在大於1000米的距離摧毀德軍的虎豹坦克。

經過試驗發現,裝備100mm炮的T-44坦克戰鬥室空間過於狹窄。為此,第183廠設計局針對 T一44坦克設計 出一種直徑達1.825米的新炮塔座圈 ,並對車體進行了必要的改進,採用了新型行星式變速箱和單銷式履帶。1945年下半年,對新車的設計工作最終完成,選定D-10T型火炮成為新坦克的主要武器。1946年,新坦克亮相。這種坦克就是T-54型坦克 ( 又稱為T-54-1坦克),項目代號137工程 。蘇聯第183廠自1947年至1949年批量生產該型坦克 。1950年,儘管設計沒有最終完成,但新生產的坦克還是開始試裝備蘇軍裝甲師中的王牌部隊。之所以如此緊迫的研製和批量生產 T-54 坦克, 主要原因是二戰後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嚴重對立趨勢加劇,促使蘇聯需要加強常規武器裝備建設,保持在坦克領域內對西方國家的競爭優勢 。

早期的T-54-1坦克仍能看出T-44留下的痕跡

後續型號開始炮塔形狀發生變化

T-54坦克在設計理念上已經開始向現代的主戰坦克靠攏,它仍然試圖維持裝甲,火力,機動力的平衡,火力也開始向蘇軍的重型坦克接近。

蘇軍戰後裝備的IS-3坦克,裝備D-25T坦克炮,不過該炮穿深並不強於D-10T。T-54在性能上已經和它非常接近,機動能力遜色的重型坦克被取代已經是時間問題。

T-54坦克最終於1951年完成設計定型,在此期間,T-54坦克還進行了兩次 比較大的改進, 形 成了3種預生產型車 。 蘇聯將這3種預生產型T-54坦克分別稱為T-54-1、T-54-2和T-54-3,西方則按年代稱之為T-54-1946、T-54-1949、T-54-1951型坦克 ,但其137工程代號始終沒變。

T-54坦克上安裝主 要武器是1門口徑為100mm的改進型D-10T線膛炮 ,身管長為56倍口徑,實際發射速度為7發/分。炮閂為橫楔式。搖架為圓筒形鑄件,藉助於2個耳軸連接在炮塔支架上,炮身位於搖架內,後坐時炮身沿搖架內壁的軸瓦滑動。反後坐裝置由液壓駐退機和液氣復進 機組成,正常後坐長度為 490-550mm,新的火炮還裝有一門炮口抽菸裝置。

動力上T-54坦克上安裝1臺V-54型V形12缸水冷柴油機 ,在2000轉/分時額定功率為520匹馬力,足以支持T-54以50公里/小時的高速行進。坦克車體為裝甲鋼板焊接結構,車體正面甲板有較大傾角,炮塔由鋼裝甲鑄造呈半球形,這樣的形狀有較好的防彈性能。車體和炮塔的設計形式可保證合理地使用所有的車內容積和增強整車的防護力。 車體前部首上裝甲板厚為100mm,傾角為60度,車體側裝甲板厚為80mm;車體後裝甲板厚為60mm;車頂裝甲板厚為30mm;車體底裝甲板厚為20毫米。炮塔正面裝甲厚為205毫米,炮塔側裝甲厚130mm,後部裝甲厚60mm,頂部裝甲厚為30mm。

T-55的差別和T-54差別很小,以至於我們一般都將兩個型號合起來稱為T-54/55

同時期西方最先進中型坦克則是美國的M-46巴頓和英國的百夫長坦克,這兩型坦克對比T-54明顯落後。

百夫長巡洋坦克MK3型,1948年投入量產主炮為一門20磅炮(83.4mm),前裝甲118mm,使用650匹馬力發動機,但是由於其重量達到了約52噸,最高速度僅35公里,顯得笨手笨腳。

M46巴頓坦克,該型坦克由M26潘興升級而來。正面也佈置了102mm前裝甲,使用90mm火炮,戰鬥全重44噸,810匹馬力,最大時速48公里/小時。(圖為被志願軍繳獲的M46巴頓坦克)

M46巴頓看似擁有了較高的紙面性能,但卻是以犧牲整體可靠性來獲得的,其在朝鮮戰場上以故障多而聞名。在與志願軍楊阿如車組的戰鬥中,一次便被該車組駕駛的T-34-85坦克擊毀6輛,一仗成就了一個奇蹟。

楊阿如車組的T-34-85坦克,這輛車曾經一戰中擊毀6輛M46坦克。拙劣的可靠性使得M46在對抗已經過時的T-34-85時尚且如此費力,對抗蘇聯的T-54的結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T-54再一次在火力機動防護指標上領先於同時期的西方,同時作為蘇聯應對新一輪世界大戰的產物,T-54技術狀態穩定,隨時都可以由上至坦克工廠下至拖拉機工廠和重型機械廠大量生產。更重要的是因為它代表了當時和以後很長一段時期內坦克設計的最高水平,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戰坦克發展的方向。T-54和它的改進型T-55坦克的總生產量達7萬餘輛,現仍有2.4萬輛在62個國家服役,是世界上生產量最多的坦克,其中約5萬輛由前蘇聯生產,其餘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等國按照許可證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多次局部戰我們都可以 看到T-54/55系列坦克的身影。在坦克發展史上具有豐碑式的作用。

主戰坦克的誕生

50年代隨著英國L7型105mm線膛炮的投入使用,美國根據M46在朝鮮戰場上的經驗教訓進行升級,開發了M47和M48,並也開始在M48坦克上使用105mm坦克炮。這使得盟軍儘管系統整體性能仍然不足,但火力已經開始快速接近蘇聯。

1955年期開始在英軍服役的征服者重型坦克,作為百夫長巡洋坦克的搭檔,這種重型坦克擁有厚重的裝甲和一門120mm的大口徑坦克炮,能輕易擊穿T-54的前裝甲。雖然仍未走出巡洋坦克配重型(步兵)坦克的窠臼,技術的進步仍然令他擁有最高34公里/小時的速度,足以和百夫長並肩作戰。

裝備了l7型105mm線膛炮的百夫長坦克

鑑於此,蘇聯決定重新研製一輛新型坦克取代t-54系列,新的坦克要求要全新的車體和新的火炮(new tank with new gun)以求全面壓倒北約。於是著名的下塔吉克生產集團,根據新的生產任務要求拿出了代號為140工程的樣車。

新的140工程車採用了6對負重輪設計,引擎的安裝方式也做了全新的佈置,全新設計的液冷TD-12引擎不是垂直裝入車體,而是和車體呈53度傾斜角進行安裝,這種做法進一步降低了全車的高度,改善後部射界和視野。

新的100mm d-54線膛炮也首次安裝使用

而作為140工程的競爭者,著名的蘇聯首席坦克設計師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也拿出了自己的產品——430工程試驗樣車。這位1902年出生的資深設計師參與了BT系列、T-34、T-44和T-54的設計和改良,在二戰中為蘇聯的勝利而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蘇聯當時最優秀的坦克設計師

莫洛托夫的430工程樣車,使用和140工程相同的主炮。430工程採用先進的4TD引擎,這種引擎是世界第一款水平對置的兩衝程柴油引擎,這使得430工程在動力的功率可靠性仍能保持的情況下,動力艙的體積大幅縮小,和140工程一樣430工程也採用了6個小直徑負重輪。

不過這兩型由於相較於以前的T-54/55系列並沒有太大提升,都遭到了蘇聯軍方的否決。但這一次較量的結果卻使得蘇聯得出了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中型坦克取代重型坦克是完全可能的結論。坦克部隊如果只使用中型坦克作為主力使用將會大幅度提升後勤的通用性裝備的可靠性。至此蘇聯決定拋棄昂貴的重型坦克的設計,轉而生產一種能夠在戰場上能夠大量生產大量補充的坦克武器。

165工程樣車依然採用了D-54TS線膛火炮,這種新坦克在T-54B的基礎上拉長了車身,並擴大了炮塔座圈,重新根據140工程的設計又製造了一個新的炮塔。新炮塔在140工程的基礎上,將指揮塔的基座和炮塔鑄造為一體,提高了整體強度。不過就在此時,1958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參觀了彼得羅夫設計局新設計的T-12“輕劍”100mm滑膛反坦克炮。參觀過程中,這門炮發射HEAT的高穿深給赫魯曉夫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T-12 100mm滑膛炮至今仍然在俄軍中服役。

HEAT彈藥又叫空心裝藥破甲彈它利用炮彈中錐形藥罩在爆炸時會形成高速的金屬噴流,來穿透裝甲。HEAT彈藥雖然在85mm炮時代就以存在,但是由於線膛炮發射的炮彈會高速旋轉,導致金屬射流飛散從而令威力大打折扣。新的T-12滑膛炮取消了膛線,使用彈翼來穩定破甲彈令威力大大提升,同時新的的安定翼脫殼穿甲彈(APFSDS)的引入也使得跳彈的機率大幅減少。

中國生產的85mm線膛炮發射的破甲彈,由於該炮彈發射時高速旋轉,其威力並不大。

但T-12的炮彈實在太長,1.2米長的定裝炮彈要從狹窄的炮塔中塞入炮膛幾乎是不可能的。設計局方面不得不另闢蹊徑,解決辦法就是將D-54TS 100mm線膛炮去掉膛線,擴膛到115mm這才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於炮彈縮短的同時擴大了直徑和發射藥的重量,與藥室容積和T-12保持了一致。並且由於制退器會阻礙新開發的APFSDS出膛後的脫殼動作,所以同時省略了炮口制退器。這樣世界上第一門用於量產的滑膛坦克炮U-5TS就誕生了。

新的火炮被正式賦予2A20的代號投入量產

世界第一款投入實戰的APFSDS炮彈BM-3型前方的頭罩由軟金屬製成可避免跳彈,發射時這種長杆一般的炮彈並不旋轉,像飛鏢一樣藉由尾翼來保持穩定。

HETA彈種代號為BK-14,也擁有尾翼

這兩種彈種成為了新的火炮最初的炮彈。

新的2A20(U-5TS)和D-54TS的發射穿甲彈時的穿深對比,雖然在對抗垂直目標的時候穿甲能力下降,但在對抗大傾角(使用傾斜裝甲的坦克)目標的時候卻更加優秀。而大傾角目標此前引起的跳彈問題幾乎是無解。值得注意的是BM-3僅僅是最初型號,蘇聯此後又發展了多型彈藥,使得穿深遠遠超過了傳統線膛炮的次口徑穿甲彈(apds)炮彈。而當時作為對比的D-54TS炮彈已經到了它的極限。

蘇聯後續對115mm炮彈的發展

隨後換裝了新炮的165工程改名為166工程並開始量產,這也就是世界上後來大名鼎鼎的T-62坦克。與前代的T-54/55坦克相比,T-62坦克的主要優點是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時,標準化程度更高,從而減輕備件供應,和後勤負擔,並且操作簡便,使部隊乘員訓練難度降低。為蘇聯備戰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提供了可靠保障。蘇聯一直生產它直到1971年才停產,一共生產了超過20000輛。它參與了從中東衝突到布拉格之春,再到中國東北的珍寶島之戰.....幾乎所有冷戰的重大事件和軍事行動,直到今天T-62仍在一些國家服役。

1962年T-62參與紅場閱兵

但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T-62定型之後,落敗的430工程也並沒有停止發展。莫洛佐夫又在430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迭代,改進炮塔使之能容納下115mm滑膛炮。此後他又大膽創新研將複合裝甲和自動裝彈機的概念引入了坦克。新改進的坦克改名為432工程。

博物館中的432工程,今天依舊能感受到當年的尖端科技氣息。

432工程明顯小於美國的M-60巴頓坦克,這在戰場上可以提供更加優良的隱蔽性能,並且更難以被炮彈擊中。

自動裝彈機的應用省去了一名裝填手的同時,同時通過分裝彈藥的方式解決了t-62坦克炮彈過長的問題令新坦克即使在行進中仍能以高速裝彈。

旋轉式裝彈機令T-64不至於出現西方坦克裝彈手在完成數次裝填後會因為體力下降而使得裝填速度下降的問題。

裝彈機工作原理

同時在設計時由於已經考慮到的滑膛炮使用的新APFSDS彈藥和HEAT彈藥所帶來的威脅,莫洛佐夫大膽的設計了一種複合裝甲來抵消這種威脅。

432工程的裝甲並非單純的裝甲鋼,在裝甲中間還是用了特種鋁合金材料澆築的夾層,這樣可以提供大幅度衰減金屬射流,使得坦克免於遭受HEAT但中的破壞。

歷史證明莫洛佐夫是有先見之明的,當時美國已經在研究滑膛火炮,圖為美國原形坦克T95上的T208型90mm滑膛炮。不過歐美正式研發完成則要等到70年代中期德國的120mm滑膛炮。

在提升裝甲的同時火炮也更新為新的115mm 2A21型滑膛炮,再加上1臺700馬力的 5TDF柴油機,使坦克單位功率達到19.5馬力/噸,公路最大速度提高到70公里/小時。這一系列革新性的設計令蘇聯軍方大獲驚喜,他們立刻就將這輛坦克投入了量產。

量產型的T-64坦克

1963年10月,哈爾科夫75號廠出了第一批批量生產的 “432工程”坦克。雖然該車還沒有裝備部隊,蘇聯仍然稱其為批量生產因為該車已有了一定的生產量 。1964年10月,生產出了54輛坦克 ,到1965年該坦克的數 量已經增加到 218輛。“432工程 ”坦克部隊試驗進展 十分順利,蘇聯 部長會議批准該坦 克定 名為 T-64主戰坦克 (當時稱 為中型 坦克 ),從1966年12月30日裝備部隊 。l 967年1月2日蘇聯國防部確認該坦克作為部隊裝備。T-64主戰坦克的批量生產延續到 1969年。

自此紅色帝國蘇聯一馬當先,在西方各國之前首先確立主戰坦克,確立對歐美近10年的優勢。蘇聯總師莫洛佐夫所領導研製的這輛坦克可以和T-34問世時的轟動相媲美。T-64採用的設計方案不但在蘇聯坦克的設計史上是全新的,即使在世界坦克史上也是獨一無二。至今T-64的設計思想仍然影響了後世的坦克,其身上的設計思想後來被引入到T-72,T-80等坦克之上,並伴隨著戰爭影響了西方後來的坦克設計思想,確立了主戰坦克在現代陸軍中的地位 。

縱觀全局坦克作為一種進攻型作戰兵器,出現百年來極大的改變了戰爭的模式。從衝破塹壕戰的鐵絲網,再到二戰鋼鐵洪流的對決,再到冷戰前期蘇聯一馬當先的超越,所折射無一不是軍事大家高瞻遠矚;天才設計師的巧妙匠心;以及一個又一個創造歷史的優秀士兵.....正是他們在這一百年間塑造了這個陸戰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