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硬寨,打呆仗”背後的經濟邏輯

一提到曾國藩,大家就會想到一句話:“結硬寨,打呆仗”,意思是說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的訣竅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取巧,不投機,始終掌握戰略主動,這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不過,仔細想想“結硬寨,打呆仗”這種打仗的方法其實是違背軍事常識的。

一般來說,在戰場上,攻守雙方,心急的是進攻一方,防守一方反而不著急。為啥呢?因為攻城這事其實很危險。長時間攻不下來戰略要點,會延誤整個戰場形勢,更麻煩的是,敵方援兵隨時可能趕到,自己被人反包圍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到時候外面的援軍往裡攻,城內的守軍衝出來,內外夾擊,可就是大敗啊。

也就是說,樂於“結硬寨,打呆仗”,不怕耗時間的,一般都是防守方,很少見到曾國藩這種進攻一方卻要去“結硬寨,打呆仗”的。

那麼,曾國藩為什麼會採用這種怪異的戰法呢?

說到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太平軍其實在湘軍之上。在幾次硬碰硬的對決中,湘軍都是慘敗,以至於曾國藩屢次要自殺。

但湘軍在一個方面明顯優於太平軍。實際上,說太平天國就敗在這上面,也不誇張。

湘軍的優勢就是糧餉充足,太平天國卻始終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糧餉供應系統,各軍所需糧餉,要分頭自籌,一旦進入戰場,就不再有後勤補充。

這樣的結果就是,兩軍一旦開仗,即使初期太平軍憑藉戰鬥力取得優勢,也很難持久,戰事一拖延,糧餉就供應不上,不管打贏打輸,都要撤離。

湘軍這邊呢?卻是糧餉源源不斷運上來,暫時被打敗,沒關係,回去吃飽了明天接著打。所謂“屢敗屢戰”的背後,不僅有主帥的頑強意志,更重要的,是大兵們能按月領銀子,天天吃飽飯。

實際上,即使在缺糧的情況下,太平軍也有過不少頑強作戰、繼續堅守的例子。

相比之下,湘軍這邊只要供應出現問題,立刻士氣低落、紀律鬆懈。

有一次糧餉短缺,軍中不得不喝粥度日,曾國荃急得團團轉,說:“一月不破城,必成瓦解之勢。”正因為糧餉極為重要,所以曾國藩對籌餉官紳大加讚揚,說他們的功勞不比前線的官兵小。

可見,湘軍之勝,其實主要勝在經濟上。而太平天國之敗,主要也是敗在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財政制度,停留在“遊寇”狀態。作為湘軍主帥,曾國藩不僅在政治、軍事上有過人之處,在經濟上,也是個理財高手。

從湘軍的成立、發展、壯大,到最終戰勝太平軍,解甲歸田的整個過程中,曾國藩出色的經濟才能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說起來,曾國藩的經濟能力,也是被逼出來的。

太平軍來勢兇猛,咸豐皇帝不得不允許曾國藩在湖南組織軍隊,可是錢肯定是沒有的。

一方面清朝當時財政很緊張——長江下游的財賦區都已失陷,另一方面,鑑於明朝的歷史教訓,清廷不敢在國內加捐加稅。對曾國藩組織軍隊,清廷是隻給政策,錢,你自己想辦法去吧。

正規國家撥款沒有,曾國藩只好到處想辦法籌錢。

先是在湖南、四川等地向鄉紳勸捐,找人家伸手要錢,口舌費了不少,但效果不大。有一次還惹了禍,一個大貪官的孫子找到曾國藩,說願意捐錢,條件是給他爺爺翻案。

曾國藩明知那個貪官一點也不冤,但看在錢的份上,硬著頭皮向朝廷上書,提請翻案。咸豐皇帝看了大怒,給了曾國藩一個“降二級留用”。

四處討錢不易,曾國藩又心生一計,向朝廷要了四千張空白監生資格,出售給湖南士紳。對士紳們來說,這種功名很有吸引力,“賣文憑”的錢解了湘軍創立時的燃眉之急。

但這些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打仗還是要有穩定的收入。

當時,湖南、江西等省的財政都很緊張,應付日常開支已經費勁,再供養湘軍,實在為難。既然如此,曾國藩就上書朝廷,不給錢,那就再給個政策吧,讓我開收“厘金”,朝廷同意了。

“厘金”就是收買路錢,在交通要道設上關卡,商人每過一道關卡,按貨值繳納1%(一釐)的稅,所以稱為“厘金”。1%看上去不多,但問題是每過一道關卡就是1%,過上一二十道,稅也就繳了10%到20%了。

1861年,湘軍攻克安慶,控制了長江水道,在水道上收厘金就更方便了,厘金成了湘軍主要的軍餉來源。

因為打仗急需錢,湘軍收的厘金往往很重,五里一卡,十里一局,但大多數國內商人還是寧可走湘軍控制的地方,這是因為,如果走其他地方,遇到了太平軍,那就不是繳稅的問題了,而是會被沒收全部貨物。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厘金雖然在打敗太平天國上作用巨大,不可替代,但也成為國內工商業的沉重負擔,並且破壞了中央統一的財政制度,為後世各地軍閥割據埋下了禍根。

曾國藩自己也深知厘金的危害,攻下南京以後就上書建議朝廷廢除厘金,恢復對軍隊的正規撥款制度。

不過,請神容易送神難。以清廷的弱勢和財力,想讓各地政府放棄這筆大收入,太難了。實際上,厘金制度此後長期延續,一直到1931年才由蔣介石宣佈廢除。

曾國藩的算盤能力,還不僅體現在籌款上,他在解散湘軍的過程中,也做了很好的制度創新。

要知道,軍隊平定了一場大亂,往往是另一場大亂的開始。

比如東漢末期的黃巾起義被剿滅,結果就招惹起袁紹曹操這樣的軍閥坐大。唐朝末年,朱溫鎮壓了黃巢農民軍,但隨後順手就把唐朝給結束了,自己當了皇帝。

所以,太平天國被滅之後,其實清代朝廷的另一場危機也在萌芽中。

因此,怎麼裁撤曾國藩的湘軍,就成了大難題。甚至可以說,裁軍之難,不亞於當初的建軍。

打了勝仗的軍隊,胃口變得很大,不讓他們撈個盆滿缽滿,大兵們是不肯善罷甘休的。本來是手執武器、人見人怕的虎狼之兵,回家可就成了老百姓,必須抓住這最後的機會能撈盡撈。所以,裁撤軍隊往往需要花一大筆錢。

對這個難題,曾國藩也找到了高招。

第一招是讓朝廷的戶部出面擔保,把拖欠湘軍的軍餉、應發的獎賞等等,轉成20年的期票。退伍湘軍憑此期票,20年內可以持續從地方政府領取本金和利息。這裡面隱含的意思就是,20年內您要是造反鬧事,這期票可就成廢紙一張了。

至於20年以後嘛,各位也就年事已高了,想造反想鬧事也無能為力了,這是在時間上把這批人鎖死。

第二招是在空間上把這批人鎖死。曾國藩拿出庫存的幾百萬兩銀子,買下大量的海鹽,分給退伍湘軍折抵軍餉。當時湖南鹽價是沿海地區的10-20倍。退伍湘軍只要把這些鹽帶回家一賣,就可大賺一筆。這其中顯然也包含著大家都老老實實地販鹽賣鹽,誰也別鬧事,悶聲發大財的用意。

隊伍散了,人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沒有戰鬥力了,朝廷的危機也就解除了。

表面上的智慧和力量之爭,其實背後全是財政制度和資源獲取能力之爭。看歷史博弈,要看到這一部分,才算是看到了底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