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小犯错就该被原谅吗?你怎么看?

蓝风


不该。

熊孩子是怎么练成的??

就是犯错之后轻而易举被原谅养成的。

有多少未成年做一些对他人造成巨大伤害的事的,

就是年纪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教育。

总觉得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年纪大点自然就懂啦。。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很不好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太强。

对他人做一些伤害的事,在他看来无关紧要。

所以孩子从小犯错就要改正,就要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指路人,孩子不好的就是要指正。

难道要长大啦别人教他做人????

所以犯错就是犯错,犯错就要承担,

没有谁愿意为你自己犯得错买单。

未成年法是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

不是保护孩子让他人收到伤害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AAA奔跑的小蜗牛


年纪小犯错就该被原谅吗?

小错误就该被原谅。

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到家,小女儿九岁了,在写作业,我洗洗手准备去做饭,顺手去拿摇控器开电视,按不开电视,坏了,我喊老公快点来,电视摇控器打不开,老公说,你看是不是摇控器电池不行了我把电池取不来,又换上新的,还不行,我仔细检查摇控器,发现有裂缝,定是摔坏了。

我就问,谁把摇控器摔了,咋不说呢?

都说没有,就小女儿没吭声,我们都知道是谁了。

吃过晚饭,她乖乖的坐在我身边,怯怯的说“妈妈,我错了,我把摇控器摔坏了。”

承认错误知道改正就该被原谅。

年纪小犯错就不代表都能被原谅,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橡皮和作业本,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个文具盒,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孩长大成小伙子了,便开始去偷更大的东西。有一次,他被当场捉住,反绑着双手,被押送到刽子手那里。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这时,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一句话。他母亲马上走了上去,儿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犯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使母亲致残。儿子说道:“我初次偷小东西交给你时,如果你能打我一顿,今天我何至于落到这种可悲的结局,被押去处死呢?”慈母多败儿呀!




珍爱生命快乐生活


年纪小犯错就该被原谅,你怎么看?

我小时候记得是小学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啾啾”,孩子一起出的成长,是不懂得任何道理的,而且一起出的错误,也是很小的,不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吃饭前不会去洗手,吃完饭,饭碗的饭粒不打扫干净 …………这些都是小毛病小错误 ,但这些小错误长久下去就会养成习惯 ,①不整洁②不讲卫生③不爱惜食物…………像这样的毛病,要及时纠正孩子,引导教育。当然不至于责罚。也不赞成不了了之的原谅。

因为孩子从小在父母身边,在不会做事的情况下,都是父母替孩子做,孩子不懂得责任,也不懂得应该怎样做。全靠父母一点一点的引导他告诉他们,他们才能懂得。这样下去才能在他们身上养成,稳固的良好习惯。习惯都是从小事开始培养的,而且年龄越小越好培养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发现他有了坏的习惯,就要及时纠正他 ,如果他有错误的想法,我们也要告诉他们如何才是正确。就像一棵小树,想让他挺拔屹立的成长 ,当它长出小的枝杈,就要帮它修剪掉 ,只有这样他才能一直向上长,直到长成苍天大树。

因此不赞成不了了之的原谅,我们必须引导纠正他们的错误,然后告诉他们如何才对,让他们从小知道是非。

如果是打坏什么东西 ,丢了什么东西,这种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说说也就原谅了。


莲花澜倪


如果道歉有用,还要法律干什么!

犯了错误该不该被原谅,跟环境境遇性质后果因由有关,而年纪小只是代表一种客观因素,不是原不原谅的绝对理由。

近年来,有很多孩子自残或者伤害别人的行为,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生死攸关的程度,很多都是有积累日久的成因,甚至可能都是小错误的膨大所致。

小错不管,大错隐患,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很多年少的孩子,或者自身观念或者遭遇不幸或者管教不足,可能是有意或者无意,可能嬉闹或者恶作剧,可能无知或者莽撞,结果犯了错,捅了篓子。

不论后果如何,作为家长都应该引以为戒,有针对性的教育归拢孩子,切不可过度的严惩或者不了了之。

孩子嘛!

天性使然,记吃不记打,更不能惯的无边无际。

否则不是坑了孩子就是坑了父母,更多的是都坑。

有些错误,不给孩子深刻的教训,绝对记不住。

自己的过错自己承担,既是规矩自己,也是面对世界的勇气。

当然,孩子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可能完全一个模板下来,当父母的有多上心,日后就会有多收益。

起码能多活几年。





风雨的节奏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年纪小犯错就该被原谅么?以下有三个观点。

第一.这个要看他们犯了什么错,事情大不大,酌情定夺,不能盲目下结论,比如五岁的孩子犯了错,你想生气能生气了么,他可不会因自己犯错,而听你话的,因为他太小了,也记不起事,不管他干什么,做什么事,过了一会就记不得了,这个时候你只能在旁边说一下,不要搞了,声音说大了,小孩以为你在乱叫什么,吵死了[我想静静]

第二.年龄大一点的十岁左右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这个时候你把自己的态度端正了,问他为什么要犯错,下次还敢不敢再去做了,孩子回答说,下次不敢了,再也不去做了,也可以去原谅,只要不撒慌,这样小的孩子可以去教他怎么做,以身作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第三.如果是个快要未成年人犯错了,这个必须严厉管教,不能给他有侥幸的心态,如果事犯的有点大,让他认错,知错,改错,悬崖勒马,还是个好孩子,可以原谅他这一次,如果他还犯第二次,坚决不原谅,有第二就有第三次犯错,让他彻彻底底死了这个心,让他自己知道,这一次你说的不原谅他,估计就是真的,让他自己感觉到怕,从心里畏惧你,让他再也不会犯错了。孩子们不管犯什么事都要看看事的大小,事的严重性,能不能原谅,也不能犯点小事就不原谅了,这样做也是不对的,这样多伤孩子们心啊,从正确的角度,带领他们走向光明大道,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飞飞和你打电话


我觉得是否原谅一个人犯的错与年龄无关,而是与事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犯错,但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超乎道德,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大部分都是可以将功补过获得原谅。但是一旦超出了法律范畴,越过了道德底线,势必不能轻易原谅,而且要严肃处理。

前段时间就有个孩子因为犯错上了网络热搜。事情发生在柳州市的一个小区,时间二月底。当全国全市乃至全民都在为了有效控制病毒扩散,克服困难,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偏偏有这样一个孩子不知道出于何种心理往楼梯里面吐口水,要知道病毒能依靠飞沫快速传播,而且电梯还是封闭空间。孩子的行为已然对全楼的居民构成了危害,给社会带来恐慌。这种错误你们觉得可以因为他年龄小就轻易原谅吗?显然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因为一个15岁的孩子已经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德国心理学家普遍认为,4~5岁是培养孩子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最重要的时期,因此,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对于孩子犯的一些小错,比如贪玩打碎了贵重物品、 因为喜欢同学的东西偷偷拿回家、因为害怕被责罚而撒谎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家长、老师的教育引导,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这些都是可以原谅的。

记得自己小时候做了错事,亲戚总会劝说“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长大就好了”,这句话使我免受了很多责罚,以至于长大后没有人再用这句话为我开脱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呢。现在想想,这句话完全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小时候犯的错并不会因为年龄增大了就不犯了,而是因为在成长中,我们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形成了判断对错的能力,减少了犯错。

总之,年龄小不应该成为犯错的借口,而原谅与否也取决事情是否严重,是否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否违反法律违背道德,是否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等等,不能一概而论。



夏语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曾看过一部电视,里面有句话说的挺好的。“小孩子手中拿起屠刀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再是小孩了”。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犯错甚至犯罪的年龄段也在不断降低,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总是打骂,对孩子多加引导,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多加赞美。

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





三石影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管年龄大小都有犯错误的可能,但是犯错了就要负责任。错误能不能原谅,主要看几个方面:一是错误的大小,错误太大了不管大人小孩都无法取得受害者的原谅。第二,看犯错误是不是主观故意,主观故意的行为很难得到对方的原谅。三是犯错后能不能及时认识错误,反省自己错误,积极弥补造成的损失。四是,犯错后是主动承认还是逃避责任,所谓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所以犯错误不能因为年龄小就被原谅,如果没有控制行为能力,应该由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


二来着


简单的用对与错来区分世界是不可取的。




user5362265661239


年纪小犯错误不存在原谅不原谅,毕竟年纪小心智不全,有些环境事情没有接触过,遇到事情难免手足无措,只是在犯错误以后要有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毕竟以后路还长久!人生古稀,前十年少小,后十年古稀,中间只剩五十年,又分日夜,余二五年,所以人一生剩余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寥寥无几,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岂不是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