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陕西婆娘(《面案上的雕塑节选》)


闲话陕西婆娘(《面案上的雕塑节选》)


此文为《面案上的雕塑——陕西面花文化研究》一书(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段,专写关中陕北的农村妇女,因此,诸位大虾最好不要对号入座。嘿嘿嘿嘿

关中人把女人称作婆娘,陕北人则称作婆姨。

陕西的女人比较有名,是因为它的历史原因。

陕西历史上有几个女能人,这里得说一说。

一是姜嫄,就是《诗经》里说的后稷他妈。姜嫄因踩了大神的脚印而生了他。生了后稷后,她感觉不祥,所以想扔了他。可是后稷却受到各种动物的保护,牛羊不踩踏,鸟儿还用翅膀保护着他。母亲发现了他的神异,所以又把他捡了回来,取名为弃。就是他成为了周室之祖,成为稼穑能手,周王朝因此崛起关中。

二是“周室三母”。

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从此称为周族。后稷的妻子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儿子。她能够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而且太王每遇到大事,必定同她商量,她没出过一件坏主意。这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其品德的贤良而成为周王朝的太母。

太任,西伯侯季历的妃子,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她生了三个儿子,古公却把王位传给了三子昌,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得知此事后,就流亡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给弟弟让位。《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言她:“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是说太任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她主持后宫立身端正,宫廷上下肃穆祥和。太任怀孕的时候,眼不看邪曲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从不歪着身子睡觉,也不偏斜着坐、跛着脚站。切割不正气味不良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夜里就让乐师朗诵诗歌。姬昌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太任教他一,他就知道十。人们赞叹说,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

太姒,周文王之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被人们尊称为“文母”,在《诗经》和《列女传》中都有对太姒的诸多赞美。武则天时期太姒被上谥号文定皇后,陵曰德陵。

三是女修,因为吞吃了玄鸟的卵而生下的秦人的祖先。

这些伟大的母亲,成了后世美好德性的化身。

可还有两个女人,一个叫褒姒,一个叫貂蝉,却是坏女人中的数。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一个大美女乞降,就是褒姒。周幽王爱如掌上明珠,并立为妃,宠冠周王宫。次年,她生下一子,名伯服(一作伯般),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周平王),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

褒姒自不爱笑,周幽王为了取悦她,烽火戏诸侯,拿诸侯国的军队开玩笑。他纵情淫乐,不理朝政,吃喝玩乐,让周王朝的气数很快就完结了《诗经•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貂蝉并无历史史料记载,一说她是山西忻州人,一说她是河北邯郸人。但陕西一句“米脂婆姨绥德汉”,把吕布和貂蝉就都归了自己。她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能歌善舞色伎俱佳,可却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不由自己做主,又当不了烈女,被后世人称作红颜祸水。她的悲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女人的悲剧。所以,元杂居《关公月下斩貂蝉》中,关羽为了避免重蹈董卓、吕布的覆辙,最后将貂蝉斩首。

作为西北部的中心,陕西人自然有其代表性。他们多是纯朴憨厚、果敢坚毅的人,是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人,是诚实正直,坦荡豪爽的人。男人粗犷豪放,热情耿直,胸怀宽阔、忠诚仗义。女人心灵手巧、聪明伶俐、干练泼辣、吃苦耐劳。

无论在关中大地,还是陕北高原,每个村都有他们的能行人。

这里说的能行,是说她们不但有本事,而且声望高。在中国农村,尤其是以前的中国农村,没有一个较好的声望,村里人是瞧不起你的。而我们说的“能行人”,无论做针线活,还是种庄稼;无论是做饭烧菜,还是处理邻里纠纷,都是村里的行家里手。她们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干部家属,有的还是一般普通群众,但她们都有自己的绝活。这些女人的人缘极好,不管穷人富人,她都能看得起。谁家孩子结婚,她忙里又忙外,既帮人家裱房子,又帮人家接媳妇;既给人家做炊饭,又给人家当说客,可谓忙得不亦乐乎。谁家屋里老人去世了,她忙得给老人穿老衣,安排后事,年轻人对风俗不懂,她便自然当起顾问,安排按风俗行事。谁家孩子病了,她掌握好多偏方,往往一试就灵;谁家媳妇生小孩,她就成了接生婆,孩子出生后,她还要给孩子剃头;谁家孩子要找对象,她又是媒婆。总之,农村人生活中能遇到的事,她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她们总是十分的忙碌,而且不计报酬,从无怨言,乐此不疲。

有的“能行婆娘”甚至比男人都行,她们上山能砍才,下地能打井,上树能摘桃,下河能抓鱼,甚至连打石头,开拖拉机机的事都能干。笔者幼时,曾亲眼见过农村妇女把男人摔倒在地上不能动的。文革时有首流行歌《延河畔上的女石匠》,就说了一群女人破山开石,建设家园的事。

笔者曾经为写《陕北剪纸美学》采访过剪纸大师高凤莲。她就是村里的一个女能人。在她的一生中,除了会计之外,把所有的村干都当过了。发洪水了,坝快垮了,她纵身一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豁口,才保住了生产队的坝。男人没出息,她自己去黄河边背粮贩粮,却邻县贩猪,种西瓜,栽果树,男人所能干的活,她都干过。而接生、说媒、侍候月子,她又是女人中的好手。家里门外,一人当家,她凭着这样的拼劲,把几个孩子拉扯大,还过上了好光景。

在旧时代,妇女地位比较低下,加之生活贫困,农村妇女们往往肩上挑着繁重的家务负担,还要忍受婆婆、丈夫的严厉指责,她们大多数都会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上当官的做娘子,跟上杀猪的翻肠子”的生活态度,逆来顺受,听天由命,以劳苦和勤奋为人生的基本底色,生儿育女,喂猪打狗,终其一生。

作为陕西人,笔者对陕西女人的总结是如下几个字。

一蛮。陕西人说女人时,有时说她是蛮婆子。最古老的“蛮婆”意,是指那些算卦为生的女人。陕北人也有把说媒的女人称作蛮婆的。相传李世民时代,从南方迁来一批女巫,以改变当地的风水。后来这些女巫就在北方住了下来,成为算命一族。现在在甘肃的凉州,还有这批人,但已为数不多。后来,渐渐地算命女这层意思被人淡忘了,刁蛮的意思却升了上来。尤其陕北,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民族大融合区域,所以这里的女人多少都会沾有游牧民族女人的气息。我这里说的蛮,一是力气大。她不似南方女人的小巧玲珑、弱不禁风,而是虎背熊腰、虎虎生风。在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域,男女双方都要有力气能吃苦会干活才好,女人在家里所干的活,并不一定比男人少。有时候男人力气不行了,生了病了或者受了伤了,女人就要顶上去,不然一家人就没法生活了。笔者小的时候,从榆林迁来一家人,女的高大威猛,男人相对弱小,家里一里发生矛盾,总是女人占上风,不断上演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邻里们嘲笑。至今客居于关中地区,所见也多是巾帼不让须眉。所以,陕西女人少了些江南女子的纤弱妖巧,却多了些豪放侠气,她们真的是“伟丈夫”。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在漫长的农耕文化下,耕耙耧锄,送粪播种,哪一样离开女人也是不行的。所以,使蛮力,用蛮劲,女人并不一定会比男人逊色。

二泼。比起蛮来,泼就有凶悍的意思在其中了。陕西人喜欢油泼辣子,爱油泼面。如果你感受不到“泼”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一下烧红的油浇在辣子上的那种感觉。我们说瓢泼大雨,就是如瓢浇下的水一样倾在地上,当然有摧枯拉朽的阵势。如果把这个字再加上个妇字,哪就不只是凶悍了,还有不讲理的意思在其中。陕西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对自己的父母可以说是孝敬有加,对自己的儿女当然也是舔犊情深。这样看来,他们本是贤淑温柔的女人啊,可是,一旦对外,一旦自己家的利益受到伤害,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这时她们会站在大街上,与对方大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恶心骂什么。中国社会的家庭单元制,在陕西保留得相对完整。相比之下,陕西男人们则更加木讷、敦厚和温婉些,遇事不愿斤斤计较,不愿论个高低深浅,可女人却不行,今天我的地让你占了半垄,明天柴被你偷了一捆,那就得和你死一回人。这些敢恨敢爱的女人,这些刁钻不讲理的女人,有时丈夫惹恼了她们,也要被骂个狗血淋头的,那个泼劲,悍劲,非北方男人根本就撑不住。

三憨。一般讲,憨就是傻、愣的意思。陕西人常自嘲为“关中愣娃”。这中间就不全是贬义了,还有朴素、直爽、厚实,心底实在的意思。陕西的女人们,就是这样的一群憨直、朴实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电影《秋菊打官司》,女主人公秋菊,就是要个说法,钱可以不要,物可以不要,说法却不能不要。陕北人把女人叫作“憨婆姨”,说“十个女人就个憨着”,都表达的是女人心眼不够的意思。心底实在,没有太多的拐弯,没什么花花肠子,所以好哄,两句甜言蜜语她们就会心花怒放的。这是一群把生命、热情和心血都贡献给了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子女的女人,所以她们是心地善良的,没有防备之心的,以心比心朴实厚实的人,相信别人一如自己般纯净如水,相信只要把心给你,你也会同样相待。这是中国古人的忠勇精神、侠义作风。有时为了一口气,一口喝了农药;有时听了一句话,把所有的钱都双手奉上。这样的人,说憨也真的憨,说傻也真的傻。但是,与其说憨,说缺心眼,不如说她们诚实善良,不如说她们透明纯洁。这样的傻,永远是需要的,珍贵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就系悬在这样的“憨”“傻”之上。

四巧。“巧”是心思灵敏,技艺超群之意。凡是说巧,都一定和手艺有关。手艺好,主要是心灵聪慧,没有灵敏的心智,手上是跟不上的。想的好,再加上不断训练,手上做出的活就让人赏心悦目了。无论是枕头顶,孩子们穿的兜肚,还是脚下垫的鞋垫,都要绣上刺绣;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好看的窗花,蒸出惹眼的面花;衣服破了,剪一块布补上,这哪里是补丁,简直就是贴画;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茶饭做的令人叫绝。会吃,会穿,把生活装点的令人赞叹的,正是陕西的婆娘们。按说,这里的人们生活并不富裕,可她们却穷则思变,把贫穷的生活修饰得花样百出,让人流连忘返。前面我们说,村村都有能行人,一个人的手艺就是这个女人的威望所在。而这个女人因为自己的手艺,可能会让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子都发生了变化。以前面说过的高凤莲为例,因为她,整个家族都有了大改观。她的剪纸被国内外的博物馆广泛收藏,仅中央美术展览馆的一次展出,展馆方就给她出资八十万。因为她,村上修了柏油路,停车场,不断有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带动了当地人致富的各种产业。

要说陕西女人,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特点,但笔者认为,这些黄土地上的婆娘们,就是这样一群质朴、善良、泼辣,心灵手巧的人,正是她们,把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艺术之根。

闲话陕西婆娘(《面案上的雕塑节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