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佈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探測到月幔物質出露的初步證據、構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異構芯片、基於材料基因工程研製出高溫塊體金屬玻璃等10項重大科學進展入選。筆者最為看好的還是

異構芯片和金屬玻璃!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讓人感嘆:中國正在成長為科技強國,科學技術的“奇點”臨近,一場科技軍備競賽加速走來!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奇點”臨近,大數據正成為數據殖民時代的超級核武器,一場圍繞大數據的大國博弈早已悄然展開!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人工智能讓大數據成為核武器

早在2015年1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一項研究,劍橋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電腦僅通過對一個人臉書上點“贊”數據分析,就能夠比這個人的親朋好友更準確地預測其性格。通過對8.6萬名志願者測試發現:電腦僅需分析10個“贊”便能比其同事更準確預測其性格;通過分析70個“贊”,電腦就能超過其朋友或室友;150個“贊”超越其家人,而300個“贊”則能“擊敗”其配偶。

可見,這些看似零散無用的數據隱含著太多的秘密,當這些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就是大數據比你更瞭解你自己的原因。大數據就好比一個超級大金礦,誰有本事誰開採,小本事小打小鬧,大本事點石成金,而人工智能就是這種點石成金的技術。

長期以來,圍棋一直是代表人類智慧的最後一塊高地。2016年,谷歌公司“AlphaGo”以4:1完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2017年初,它的升級版“AlphaGo Master”以60:0橫掃中日韓圍棋高手;2017年10月,它的最新升級版“AlphaGoZero”自學40天,戰勝所有“前輩”成棋聖。以此為標誌,說明人工智能已開始超越人類智慧,人工智能的“奇點”臨近,人工智能將使大數據成為“數據殖民”時代的超級核武器!

當代人手機電腦不離手,只要連接了網絡,我們在網絡上的所有行為,每一次點贊,每一次分享,每一次瀏覽,每次搜索,每一次網購,每一次點擊鼠標,都將成為被記錄分析的數據。

這些數據積累多了就是大數據,它具有廣泛性、關聯性和戰略性,不僅隱含著太多的個人秘密,而且蘊藏著最新科技、社會動態、市場變化、國家安全威脅徵兆、戰場態勢和軍事行動等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信息。隨著人工智能“奇點”的臨近,今天的大數據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大數據不僅會出賣你的人格,而且還會暴露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所有秘密,甚至軟肋。如果我們保護不好自己的數據,就會成為大數據的奴隸,就會成為“數據殖民”時代的犧牲品!

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英聯軍憑藉空中優勢,以死亡295人的代價,僅歷時26天,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號稱30萬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彷彿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原來伊拉克共和國衛隊許多將領個人信息數據早就被美軍掌握,美軍撥出專款用來策反,往往用一枚導彈的價錢就收買一名高級軍官,讓一支軍隊不打自垮,或集體叛逃,或就地解散,或群龍無首。這讓我們第一次看到大數據的威力,伊拉克軍隊高級將領成了大數據的“奴隸”,也讓“數據殖民”第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目前,“數據殖民”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正在全球攻城略地,將會產生三大嚴重後果。

第一,對數據的大規模收集、存儲和使用,將造成新的經濟和社會力量失衡。這種不平衡將體現在數字平臺與用戶之間、僱主與員工之間、服務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政府與公民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由此產生的一大風險是在能夠影響人們生命的決定中,數據被以不當方式或出於不良目的使用,進而導致基於數據的算法決策中含有偏見和扭曲。

第二,對人類行為空前規模的追蹤將破壞人類自由的基礎,而“自我空間”是一切隱私理念的參照點,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是如此。

第三,由於數據不僅是經濟利益的來源,也是信息和知識的來源,“數據殖民”將徹底改變人們理解和治理社會、管理群體和國家之間關係的基礎。

筆者認為,“數據殖民”不同於一般的“黑客入侵”,黑客的主體一般是個體和組織,造成的損失是局部的;“數據殖民”的主體往往國家和超級組織,造成的損失是全局性的。“數據殖民”不僅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讓普通人成為“貢獻數據的奴隸”“千人千價的菜鳥”,還是對國家數據主權的侵犯,還會衍生出對國家經濟和安全的侵略。

因此,筆者強烈呼籲:數據就是空氣、就是財富、就是命根子!我們必須像保護環境那樣保護數據!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那樣保護個人數據!

像保護生命那樣保護數據!像捍衛國家領土主權那樣捍衛數據主權!

萬物互聯加速“數據殖民”時代到來

數字經濟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隨著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加速迭代,高度依賴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數字經濟也將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新時代,一個數據殖民時代正加速走來!目前,互聯網已經過三次迭代。

第一代互聯網——計算機和計算機的聯網。互聯網誕生於1969年幾臺計算機服務器的聯網。雖然後來它不斷擴大,並且演化成個人電腦通過服務器彼此相連,但本質上依然是機器和機器相連。第一代互聯網核心基礎技術是計算機操作系統+芯片,龍頭企業是微軟+英特爾,開始出現數字經濟。

第二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本質上是人和人的連接,不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還因為移動互聯網綁定的都是真實的人,因此促進了網上的行為和線下的生活融合。第二代互聯網

核心基礎技術是手機操作系統+芯片,龍頭企業是安卓+ARM,數字經濟快速增長。

第三代互聯網——萬物互聯。萬物互聯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擴展了互聯網,從連接的本質上看,由孤立的、不連續的連接變成可以全程跟蹤的、任何時刻的連接,也因此產生了“跟蹤”經濟。第三代互聯網核心基礎技術是5G+新一代操作系統+人工智能芯片,目前5G龍頭企業是華為、諾基亞、三星,而新一代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芯片的龍頭企業還未脫穎而出,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芯片正逢其時。

梅特卡夫法則告訴我們:網絡的價值等於其節點數的平方。達維多定律告訴我們:進入市場的第一代產品能獲得50%的市場份額,後面再進來的企業則共同瓜分剩下50%的市場份額。可見,互聯網迭代讓數字經濟呈指數增長!

第一代互聯網大約有10億臺計算機聯入了網絡,第二代大約有

50億個設備入網,第三代互聯網保守估計有500億個設備入網,大膽估計能有上萬億個設備入網。毫無疑問,第三代互聯網萬物互聯時代,數字經濟必將呈現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第一、第二代互聯網的核心基礎技術幾乎是美國壟斷的,因此數字經濟紅利幾乎也是美國壟斷的;而在第三代互聯網時代,中國華為第一次打破美國技術壟斷、有能力輸出基礎設施層面的5G技術。因此,“黑客帝國”必定以舉國之力死咬華為,根本目的就是防止中國瓜分美國壟斷的數字經濟紅利!美國人是經濟動物,一切行為皆經濟!

2020年1月,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赫拉利在與任正非對話時講:

【“當前的科技軍事競賽就是一場帝國軍備競賽,很快會導致數據殖民,不需要派一兵一卒,只需要獲得某個國家的所有數據就能進行數據殖民。”】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黑客帝國”加緊全球“數據殖民”

最近,新聞發言人耿爽在答記者問時講,事實一再證明,美國才是全球網絡空間最大的國家級監聽者,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其監聽行動已經到了肆意妄為、無法無天的地步。對於“維基解密”、“斯諾登事件”,美國還欠世界人民一個交代;這次又曝出瑞士加密公司事件,美國應一併給國際社會一個說法。耿爽還透露:美國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億條移動電話記錄,窺探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長達十多年之久,每年控制中國境內300多萬臺電腦主機,向中國境內3600多個網站植入木馬。

筆者認為,以“斯諾登事件”暴露的美國從2007年啟動“稜鏡”秘密監控項目為標誌,美國就從偷雞摸狗的“黑客帝國”走向明目張膽的“數據殖民”道路,從互聯網、太空、金融、審計、數字經濟等方方面面瘋狂掠奪全球數據資源,無孔不入,企圖獲得數據霸權!

在互聯網領域看,美國是互聯網的發起者、規則制定者和實際控制者,掌握著互聯網的基本架構和總交換節點、根路由器,相對全球多數國傢俱備壓倒性的信息基礎設施和帶寬優勢。按照當前既定的互聯網數據傳輸尋路規則,哪怕是同一地區相距不遠的兩個人互通消息,他們的數據也可能會“繞道”美國。就是通過這種“流量引導”和“數據虹吸”的方式,美國幾乎全盤掌控全球網絡流量,通過持續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持續盲搜,美國初步實現“全球監控”。根據斯諾登的披露,美國安局的“上游項目”針對全球骨幹網陸纜、海纜進行分光和流量劫持,截獲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存入數據庫。可見,美國的網終霸權正在演變成數據殖民霸主!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這種手段還真是霸道絕情,對本國公民和盟友都“不分敵我”,各種數據一網打盡。據稱,美國擁有的大數據信息包含“所有形式的通信”,無論是私人郵件、手機通話、互聯網搜索記錄,還是身份信息、財產情況、社會關係,甚至停車收據、旅遊行程、購物記錄等,盡在掌握。為此,美國專門建設了超大規模的猶他大數據存儲中心,能夠存儲全球“100年有價值的通訊信息”。想象一下,連你自己都已遺忘的往事,每一個細節美國記得清清楚楚,你和過往所有的你,都赤條條暴露在美國的邪眼之下——地球人在“裸奔”!

從太空領域看,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的衛星和軌道資源,其在軌衛星佔全球總數43.4%,是中國的3倍、俄羅斯的6倍,尤其是在全球110多顆偵察衛星中美國佔比接近50%,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太空偵察監視系統。美國安局和英政府通訊總部共同運行、“五眼聯盟”全體參與的“塔爾馬項目”,廣泛截取監聽由通訊衛星傳輸或中轉的電信通話數據和互聯網數據,形成來自空間的海量信號數據源。由塔爾馬項目衍生的“福爾薩特項目”,通過獲取移動通信的電磁信號實現在“五眼聯盟”勢力範圍內的手機定位。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從金融領域看,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全球銀行結算系統(SWIFT),目前有200多個國家、11000家金融機構使用該系統,每年處理的交易信息多達65億條,而且還呈指數級增長。SWIFT就像一個全球金融中央監視塔,誰控制了這個記錄著全球金融活動的機構,誰就擁有國際金融的霸權。“911事件”之後,美國財政部就開始動用SWIFT系統,追蹤恐怖分子機構之間的交易記錄,以便挖出各個恐怖分子機構之間的聯繫,提前知道恐怖分子行動計劃。當時,SWIFT雖然不願意,歐洲也有人抗議,但是迫於反恐壓力,歐洲最終還是默許了。美國因此獲得了對SWIFT的控制權,美元霸權也因此有了實際控制平臺和手段。

從審計領域看,1994年朱鎔基總理視察國家會計學院,破例題詞“不做假賬”,大家印象深刻。可見,他對當時我國會計系統很失望。於是,下決心引進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畢馬威、安永、普華永道。目前,它們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很快,僱用了多達10多萬最優秀的中國員工,佔有著中國50%以上的審計市場,而中國國內的2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佔比不到一半。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在中國賺幾百個億,掌握著最為全面、最為準確的中國經濟信息,比國家發改委掌握還要好。數據殖民時代到來,這將能是我國經濟安全、國家安全的重大隱患!

從數字經濟看,目前美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互聯網企業有3家,美國數字經濟規模12.34萬億美元、佔GDP比重59.28%、全球第一;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互聯網企業有4家,中國數字經濟規模4.73萬億美元、全球第二、佔GDP比重為34.8%。儘管中國數字經濟增速是美國的2倍多,但是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38.3%,中美兩國數字經濟實力還有較大差距。

美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數據公司和數據處理能力。全球最大的大數據營銷服務商美國安客誠公司在上海、北京、江蘇設立“大數據戰略據點”,通過與境內公司開展所謂“數據合作”,蒐集包括境內消費者信息、用戶註冊信息、網絡言論在內的海量數據,再拉上同屬美國的數據分析公司睿碼控股,對網民言論進行分析,通過身份解析,形成針對每個網民的“網絡畫像”。幫助特朗普勝選的那個“劍橋分析公司”,也曾專門成立過中國數據採集小組,琢磨著建立“中國民眾信息數據庫”,通過網絡數據收集和商業購買途徑獲取數據。

可見,當大數據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能源、新動力之時,大數據就是大國博弈的新領域新空間,從數字經濟規模看美國數據殖民戰略正在以絕對優勢瘋狂擴張。

美國數據殖民及其戰略套利方式

美國不僅從全球掠奪數據資源、獲取數據霸權,而且還形成了一套利用數據霸權敲詐和剝削它國的戰略套利方式,這就是美國在數字經濟時代、建立在美元霸權基礎之上的國家生存方式——數據殖民戰略。

美國數據殖民戰略有三大支柱:數據霸權為全球數據套利提供事實依據,長臂管轄為全球數據套利提供法律保障,美元霸權下的全球銀行結算系統(SWIFT)為全球數據套利提供平臺和工具,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建起美國全球數據套利機制。

從實踐看,美國數據殖民和戰略套利,通常又是通過長臂管轄和全球銀行結算系統(SWIFT)來實現的。

所謂“長臂管轄”,就是美國最高法院從“最低限度的聯繫”這一長臂管轄原則出發,把長臂管轄權從跨州的權力逐漸擴展成跨國的管轄權。

所謂“最低限度的聯繫”,只要是產品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產品使用美國技術、資金和零配件,在美國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元支付,用美元來計價簽訂合同,使用美國公司的支付工具,收發電子郵件使用設在美國的服務器,等等,都可能構成“最低限度的聯繫”,美國都能根據本國法律對其它國家商業機構行使長臂管轄權。

美國長臂管轄法律有四大金剛:針對行賄的有《反海外腐敗法》,針對跨境貿易的有《出口管制條例》,針對上市公司的有薩班斯法案,針對互聯網業務的有《澄清境外合法使用數據法案》,形成了長臂管轄法律全覆蓋。

近年來,美國通過長臂管轄和SWIFT,實施數據殖民和戰略套利的例子比比皆是。

①2012年,美國向SWIFT施壓,讓SWIFT停止向伊朗提供金融信息服務。這是有史以來SWIFT第一次向一個國家的金融系統終止服務,對伊朗的金融系統是災難性的。後來,這還成了美國跟伊朗談判的重要砝碼。

②歐洲各國銀行也嘗夠了美國利用SWIF的金融監管處罰。2014年6月美國對法國巴黎銀行處以89.7億美元罰款,2015年5月全球知名的五大銀行被美國處以56億美元的罰款,2017年德意志銀行被美國司法部處以高達14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

③2015年,中國銀行在美分支機構因拒絕向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提供GUCCI案相關被告在中國銀行的中國境內賬戶信息,被認為構成“藐視法庭”處以按日累計的每日5萬美元的鉅額罰款。

④2017年,美國以向伊朗和朝鮮運送受制裁的電信設備為由,對中興處以8.92億美元的鉅額罰金。

⑤美國對華為一輪又一輪的打壓,依據的也都是長臂管轄法律,根本目的在於阻止華為和中興主導全球數字基礎設施。

其實,美國的長臂管轄直接獲利還是小菜一碟,關鍵在於不戰而屈人之兵、小戰而屈人之兵,維護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推行數據殖民戰略。

奧巴馬總統曾公開宣稱:現在美國總統的戰爭權力擴大了,不僅要為捍衛美國利益而戰,進行人權戰爭,還要為維護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而戰。

可見,短期獲利並不是美國的真正目的,維護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維護美元霸權才是美國的國家根本利益。

數據殖民時代的大國博弈

筆者認為,各國對待大數據的態度,如同對待海洋權益一樣:霸主講航行自由,弱者講權益保護。於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152個國家簽署並批准加入,但美國至今沒有批准加入。於是,美國一方面無理要求它國遵守《公約》,另一方面卻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挑釁別國主權、強推海洋霸權。根據《公約》,簽約國可以主張不超過12海里的領海。但是,美國只認可其它國家3海里的領海主權,而美國的領海主權則是1945年杜魯門宣佈的:美國的領海管轄延伸至其大陸架。

針對美國的數據殖民政策,歐洲和俄羅斯都在國家層面全力應對。

俄羅斯2019年12月舉行首次國家級防“斷網”演習,還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基於區塊鏈的獨立支付系統。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歐盟也在講求建立獨立於美國的歐洲貨幣基金組織和銀行結算系統。歐洲2018年還出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堪稱史上最嚴數據法。明確規定:數據的所有權屬於數據的提供者,要像管理銀行那樣管理大數據平臺公司。

2019年7月11日,法國參議院通過數字稅法案,隨後由法國總統馬克龍簽署後執行,全球首部數字稅法落地實施。2019年9月12日,法國司法部門對谷歌公司處以近10億歐元的罰款和稅款,並最終達成和解。

大數據正成為“核武器”,美國由“黑客帝國”走向“數據殖民”

英國在2018年底也發佈了數字服務稅通知,將於2020年4月1日起開徵數字稅。西班牙、意大利和奧地利等國家也已開始探索開徵數字稅。可以說,一個全球開徵數字稅的時代加速走來!

筆者認為,開徵數字稅,不僅是數字經濟時代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而且還是宣示數據主權、防止數據殖民的重大舉措。開徵數字稅本質上是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重大觀念變化和國家稅收政策的重大調整,歐洲開徵數字稅是經濟增長乏力、弱勢一方的防禦政策。

開徵數字稅只是一個開始,數字經濟時代呼喚建立數據資本市場,首先要明確數據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和數據交易規則。這才是應對美國數據殖民戰略的治本之策。

對我國而言,中國僅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遠遠不夠,還應該加強數字稅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數據資本市場。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增長較快、在GDP中佔比較低,可暫時不徵收數字稅,因為徵收數字稅會影響數字經濟增長和互聯網企業“走出去”。下一步當數字經濟規模佔比接近發達國家50%的佔比之時,就應該開徵數字稅!

總之,我們必須高度警惕美國數據殖民戰略!如果說歐洲出臺《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是第一個從法律上對美國數據殖民說“不”;俄羅斯舉行國家級防“斷網”演習,是第一個從危機管理上對美國數據殖民說“不”;那麼,華為的5G和鴻蒙操作系統,則是第一個從技術上對美國數據殖民說“不”。必須進一步匯聚起全球對數據殖民說“不”的力量,讓美國數據殖民寸步難行!

如果現在我們認為不到這一點,不能形成有效地阻擊美國數據殖民戰略的共識共為,20年後我們可能都會成為美國數據殖民的“奴隸”,全球都將生活在美國數據殖民的陰影之中。

【本文原載“戍天九思”,授權察網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