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荆州八岭山:

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曾祥裕 曾海亮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我在湖北荆州考察时,听弟子黄医师说荆州自古以来有王气一说。

从公元前689年至前278年,延绵411年,楚国在荆州度过了自己的全盛时期。

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

西汉初年,封临江王于此地。楚国帝王生前的霸业在荆州,而且死后也葬在这块王气之地。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

三国孙吴孙晧时,有望气者说,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邺宫不利。

孙晧便迁至武昌。为压荆州的王气,孙晧又征发民工挖开荆州界中大臣名家之墓。后施旦在建邺反,孙晧杀之,又派数百人鼓噪入建邺,杀施旦妻子,称天子派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以应前望气者之言。

荆州王者之气在于龙脉雄健。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从风水解读王气之地就是龙脉雄健,气势壮观。 《管氏地理指蒙》谓:“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

风水名著《葬经》将之描述为:“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巅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

《灵城精义》也有阐述龙气的文字:“山乘秀气,水乘积气,石乘杀气,平乘嵴气,又云山谷异形平原一气,此山川之大势,乃山川之真性情也。……若见秀丽所丛,便是真气所聚。……故以峰峦之秀气为生气耳。……若见诸水所积,便是真气所锺……故以水之积气为生气……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察以眼界,会以性情,若能了此,天下横行,此以气势言也。”

那么能够体现荆州王者之气的龙脉在何处呢?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弟子黄医师介绍说,荆州的八岭山,又称龙山。这里风景优美,林木葱郁,“纵岭八道,蜿蜒若游龙”,因此被古人视为风水宝地。古代帝王将相把风水宝地视为自己生命归宿之地,以求自己死后得到山川之灵气,荫护后裔,维系江山永固。

这天,阳光明媚,我们兴致勃勃一起去八岭山探寻龙穴。

由荆州古城西行8公里即是八岭山古墓群,它东距楚故都纪南城6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1988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岭山属荆山余脉,呈南北走向,绵亘30余里,整个山地由八道崇岭组成,其山势宛若八条蛟龙,因此又称“龙山”。

明清以来称八岭山。其海拔最高点为101米,最低点为42米,属丘陵地形。古时楚地潮湿,地下水位很高,八岭山秀峰突起,符合了楚人择高而葬的习俗,地理与交通的便利遂使八岭山成为楚国高等级贵族的归葬之所,堪称我国的一座“地下文物宝库”、“地下书库”、“地下博物馆”。

我们走进八岭山,观察到山坡隆起处往往古墓密集。现已探明,大型封土堆古墓葬就有498座,无封土堆古墓不计其数,其中以楚墓居多。

史载楚国有18位楚王、五代南平国五代帝王以及明代11个藩王均厚葬于山中。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要知道,每一座山都可能藏着一个王公贵族的秘密,每个古冢都有一篇神奇的故事...... 。

据史书记载:“楚庄王葬于古龙山。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此冢高大似山,陪冢成行,气势非凡。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我们走着走着,看到八岭山中部有个叫平头冢地方,据说这是八岭山特大封土堆古墓。

相传蜀国名将关羽得到青龙偃月宝刀后,欣喜若狂,跃身上马,挥舞宝刀,当马驰过此冢时,关羽兴起,对准冢子上部平削一刀,此冢即成平顶,“平头冢”因此得名。

这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不可当真。

八岭山的王气吸引了一个个楚王的青睐,生前都争先恐后把自己的陵墓圈定好。我们这次重点考察了明辽简王墓。


汽车在树荫中穿行,越接近明辽简王墓,越不见人影。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荆州八岭山:山势宛若八条蛟龙,贵族向往的王气之地

明辽简王墓位于八岭山中部。墓主朱植,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封辽王,就藩广宁(今辽宁北镇县)。建文中,“靖难”兵起,建文帝召植还京,以荆州之湘王身死国除,改封荆州。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薨,谥曰简,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下葬于此。

该墓于明末被盗。1987年予以清理。墓现存封土高3.5米,周长120米,墓周有茔城。墓室以砖石发券砌成,平面呈“十”形,有前室、中室及两耳室。重棺置于后室。清理出土120余件身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木俑,30余件金、银、漆宴器以及一盒墓志铭等文物。

据说,明辽简王墓为目前我国南方发掘清理的唯一明代藩王墓,被誉为“南方的地下宫殿”。

现已修复了墓室、墓道、牌坊,并辟有陈列馆,对游人开放。

我们顺着下行的墓道走进阴冷的墓室,墓室门前竖有墓志铭、分底盖两块,中间用四个圆形铜片分隔,并用三道铁箍包扎。盖面上刻有"故辽简王之墓"六个大字,底面上刻有辽简王的生平。整个墓志铭全被城砖密封。

经测,明辽王墓坐穴为艮兼丑,水流庚酉。一般王公贵族的墓地都讲究堂局有气势。

从风水格局来看,明辽王墓左右护砂也具备,明堂较为开阔。当然它无法与北京的十三陵相比。

荆州八岭山有王者之气,为了沾一点王者之气,当地建起一个八岭山公墓,它的宣传册上写到毗邻辽王墓,占地192.8亩,是一处“先人营造千年、安宅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不过有的墓位价格昂贵,引来舆论谴责。

从辽王墓园出来,对八岭山的王者之气有了直接感受,由此想到风水学的“望气说”,信手写成随笔,将我的所行所思,与同仁分享。

(本文配图采用朋友作品,谨致谢意!版权归属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