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怎么做才能让大连天津街热闹起来?

声声来迟


06年从农村考上大学,在大连开发区上学4年,毕业后回老家发展1年,11年再次回到大连寻求发展,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13个年头。有个稳定的饿不死人的工作,休息时间比较多,期间做过不少零工,基本以地摊为主。就简单聊两句大连的经商环境吧,说得不对的还请包涵。从15年还是16年记不清了,大连开始着力整治脏乱差,临街占道经营,取缔夜市,违建各种拆除,从保护环境层面确实是好事,但这样损害了一批底层百姓的谋生之路,后期规划的统一管理夜市也迟迟得不到发展,因为很多底层百姓(以外地人居多)都负担不起租金。这里不能一棒子打死,有多年经营经验的还是可以赚到钱的,但对于刚起步的小家子来说就很不友好了。我没去过别的城市,不敢妄自评价,但就大连而言商铺的租金真的贵的离谱,一个6平米的店面房租一年敢要6万还不包括转让费,大学里的一个3平的小门头房租3万转让费3万5,可能有人会说地角好房租自然就高,这是对的,我想说的是租店经营的能半年把租金赚回来以实属不易。外来人口留不住,高端人才流失才是导致城市发展缓慢的根源。大连以旅游立市,可这13年发展了几个旅游景点?来旅游的估计都好玩吐了。

总结一下,想要把这座城市发展好真的需要当代的领导给指明前进的方向。


饭炒蛋蛋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于2019年2月13日去天津街走访了一番,下面是照片

从这五张照片上看,天津街现在有多么“没人气”了吧?虽说2019年2月13日是正月初十,有的商家尚未开业,甚至有人觉得是天冷的原因,但是,这显然不是理由。

目前的天津街的“人气”别说和其它城市的繁华商业街比了,连西安路都比不了。

为什么天津街沦落到如此地步?

我觉得原因比较多,但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老住户的搬迁,让这里失去了“人气”

我们家虽然不是天津街的老住户,但是,我们家离天津街并不远,从我家步行到天津街顶多15分钟。小时候,我妈经常领我逛天百,去“大食品”买“歹的”,甚至,我们家去国泰买过冰箱。天津街商业街的很多商场,留下了我的足迹。

可惜,天津街商业街的最重要的商场——天百及其旗下的商店基本都黄了。虽然现在有了新天百,但是,根本不是以前的感觉。

我妈作为一名老大连人,有时去天津街溜达,看到这种情况,经常会和我说:“搬迁把老百姓都搬走了,没有人了,商人怎么能好啊?”

确实,商业如果想要发达,人气是很重要的,当年,随着各种搬迁,搬走了大连的老住户,也带走了天津街的“人气”。

第二,自身发展定位出了问题

作为一名大连本地人,对天津街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老字号云集的商业一条街”。确实,当年的天津街上有“山水楼包子”,“王麻子锅贴”,“牟传仁水饺”,“群英楼包子”,“李连贵熏肉大饼”等一大批老字号商铺,这些老字号商铺吸引了很多“人气”,也为天津街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可惜,随着天津街的改造,这些老字号都搬走了。而天津街的楼倒是越盖越高,港汇,新世界百货等一批高楼出现在了老街上,天津街越来越现代化。

显然,这是很多人心理无法接受的,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不愿意接受。而且,这种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在“瞎作”。真论现代化,大连很多后起之秀的商业街和商业区都比天津街现代得多,如西安路商业街就是其中的典范。

第三,网购的冲击以及青泥洼桥的没落对天津街影响很大

现在网购,团购是很方便的。网购不但便宜,而且,还送到家,让很多人不再逛街了。这对实体商业的打击是很大的。

同时,天津街商业街与青泥洼桥商圈“近在咫尺”,近几年,随着青泥洼桥的没落,天津街也受到了波及,导致人气不旺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天津街热闹起来呢?

我个人觉得,就是要重新打造天津街,恢复天津街“老字号”商业街的特色,从老字号这个方面多做文章,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首先,要把天津街的老字号特色显示出来,让那些老字号店铺逐渐回归,可以着重从饮食方面入手。

比如,在天津街商圈的周围搞小吃,尽量搞“大连特色”的小吃,比如焖子,大连海鲜,大连烤鱿鱼等等,如果不够的话,外地特色也可以一起上。先发展小吃,勾住大家的“胃”,毕竟,“民以食为天”,吃是老百姓一个永恒的话题。

事实证明,如果小吃搞好了,也确实能提升一下天津街的人气。

我记得前几年夏天,天津街会有所谓的“美食节”,有各地的美食汇聚。每当此时,天津街的人气便会有所提升,说明,这种活动对人气的提升还是有效果的。

还有,既然天津街现在高楼已经都布局好了,拆是不可能的,不过,完全可以把高楼的一楼门面房利用起来,让餐饮企业入驻,其装修上要有些老字号的特色,店铺的门脸可以搞“鎏金字体”书写,或者其装修上要有老大连房屋的特色,要么俄罗斯房,要么日本房,要么玻璃框外面有木板那种感觉,搞好了这些特色,至少能吸引人气。

甚至,可以请那些老手艺的人入驻,比如,吹糖人,做棉花糖等,也可以让老字号回归天津街,让人们重拾当年的感觉。

其次,天津街中间的道路要利用起来,多摆些有大连老字号风格的铜雕塑,在和其它路口交叉处可以立一些感觉显得比较有历史感的标志,强化天津街商业街的老大连的历史沧桑感。

甚至可以在天津街上摆些具有历史感的复原模型,或者天津街附近的居民楼拆迁后留下的历史见证物,便于让来到天津街逛街的人们找回“时光倒流”的感觉。

其实,天津街还是有极大的区位优势的,毕竟,离大连火车站站南广场,地铁2号线友好广场站,虎跃快客乘车地等距离太近了,交通及其便利,假如真的打造得有特色,即使不吸引本地人,也会吸引外地人前来“参观”,要利用好这个优势。

总之,一句话,我认为,想要天津街再次热闹,必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主打“历史感,主打老大连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让天津街逐渐有“人气”,逐渐热闹起来。

作为家住在天津街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老大连人,我也希望天津街找好自己的定位,重新崛起,成为大连商业的“靓丽名片”!


大连的杂家


现在大连街上还有多少纯正的大连人?天津街,风水都完全搞破了!别说我封建迷信,一半地上,一半地下,老字号全都迁走了,弄些外来户撑场面,舞拢两年外来户也学精细了,qnmd,租金那么高,还没人气,撤吧!

缩影,以小见大,大连的未来在哪里?我儿子学校连续三年秋游都去发现王国,孩子们都去吐了!

目前各个岗位已经布满了北二代,甚至北三代,海蛎子慢慢被大碴子淹没了,厨师换了,味道变了,你这饭店谁还来?


彪哥不解梦


已经是过时了!我们那个时代物资贫乏,收入极低,消费拮据。周日,去逛逛天津街,吃点小吃,看看商品(那叫点货去了)。家里来了贵客亲属,使使劲去那里吃上一顿馆子,川菜馆,苏杨饭店,王麻子锅贴铺,修竹饭店……。那时候的消费也仅仅是看看电影,照照像,到新华书店看看书,到古旧书店转转,去天百购购物,到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给孩子买件衣服。改革开放初期,友好小吃一条街,普照街市场带火了天津街,那时外地人刚刚开始流入大连,鲜族饭店的朝鲜冷面,生拌牛肉,明太鱼风行一时。普照街的广州版服装批发货,温州的牛皮纸皮鞋,等等满街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不少,曾几何时,天津街萧条了,大概也就是大商集团成立,西部商圈的开发,加之天百关张,就越发使得天津街一蹶不振。现在,天津街也只是留在老年人的记忆中了。那些高大上,精稀贵,名优特的商品也不会给中,老年人留下什么好感。还是那句话,惠及民众是出路,贪贵求特臭满街!


战友ok


大连原来的老字号基本上都在天津街,妇女门市,裁缝店,电影院,新华书店皮货商店,洗澡堂子,饭店等等,买什么都有,很方便,早年去趟天津街叫上街里,即使住的地方离天津街很近,因为天津街有老字号,代表大连最完美的商业市场。后来不知为何改了,改成了四不像,外地人也多了,可惜了,已有多年再也没去过,心中的天津街没了,真舍不得。天津街到大连商场的这条路还真没少走。几十年了也没有走过,等天暖和了再去走走,找找当年天津街的影子。


yishuliang


我今年近六十岁了,生在天津街,长在天津街。从记事开始到现在,亲眼目睹了天津街的繁荣到衰败。过去天津街的繁荣和当时大连的商圈布局与居民居住格局是分不开的!先说商圈布局,过去大连的主要商业区是在青泥洼桥周围和天津街,高端商品基本集中在天百,大商,秋林,交电,其他商圈只能买到一些日常用品。再说居民居住格局,过去的天津街基本都是一楼为商铺,二楼以上基本就是居民住宅,周边全是居民住宅,可谓是人气十足。再看看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各大商圈遍布城市各个角落,高端商品随处可以买到,天津街改造把居民全部迁出,可以说现在的天津街,人气全无,犹如死街。有人才有商,无人就无商,所以天津街的衰败是必然的!如果想重振天津街的繁荣,必须把居民迁回,人气回来了,商业就繁荣了!


F怕瓦落地


重振天津街这一课题,由来已久。十几年前有关部门几经召集方方面面人士进行调研和探讨,给出的答案也是方方面面的。因为我工作在天津街区域,对此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天津街居民数量的减少。过去天津街本地和周边住宅密集型,大都是二三层小楼,房间小,居住的环境差,人口众多,一个小院居住十几户人家,一户人家孩子少者三五个,多者八九个,个别甚至更多。现在经过改造和新建,居住空间增大,居住条件改善,人口分流,过去有几十万人生活在天津街区域,现在恐怕只有十几万人了。

二是天津街商业网点分流。过去商业网点(生活用品、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都集中在天津街一条街的路上,工作、生活、学习都把天津街作为主要途径;现在商业网点分散,各种商品买卖随处可买,天津街不再是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的集散地。

三是天津街如今缺乏特色。过去天津街就餐饮行业星罗棋布,各有特色,比如从西门开始有金华面馆、马家饺子、杨家吊炉饼、四川饭店、糯米香、苏扬饭店、王麻子锅贴、等等。照相馆、书店、电影院、剧场比比皆是。现在特色小吃东一个西一个不集中,门头也不醒目,加之现在人们也不局限在吃上,各种特色菜四面八方应有尽有。天津街也就形成不了气候。

四是天津街不再是大连唯一中心。过去大连的中心在中山,中山的核心在天津街,现在这个格局已经被打破,西有西安路商业圈,北有华南商业圈,西拓北进成为大连新的商业格局,天津街的辉煌也就无从谈起。但是也不是没有新思路。个人观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个要突出特色。做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不苟同相似的服务,如突出糯米香,王麻子锅贴,杨家吊炉饼,马家饺子等和儿童用品娱乐系列活动,适合孩子饮食和娱乐休闲服务,后者的秘籍有关部门应该理解。

一个要突出服务。上海的新天地就应该借鉴,步行街有各种各样好吃的,有各种各样娱乐的,有各种各样休闲的,累了有可供游客随时休息椅子;各个商家的服务也是一流的。

一个是突出便捷。如今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出游观光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首选,建立许多停车场是当务之急,天津街附近停车场能不能成为第一个不收钱的地区。(今后一段时期内商业区域不收停车费,就是最大赢家),其奥秘有关部门自己悟吧。

一个是突出合力。集各种优势形成合力,管理部门给予商家优厚待遇待遇(包括税收、低租费,营造良好的经验环境,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消费。

最后一个用文化打造天津街。建立建设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书画、摄影、收藏、古董展览,相声小品二人转演出等等。

都可以拉动天津街的繁华。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当然不一定准确,只是个人多年的理解。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滨城和鸣


题主问的是天津街,但我觉得你倒不如问问大连。这座城你能看到未来吗?特色是什么?未来发展重点是什么?靠什么吸引人材?老大连人已经开始从全中国哪里也不如大连的想法中醒来了。大连要想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向,你发展旅游,先说说你有什么吃的玩的,玩的别跟我说老虎滩、圣亚,哪个海滨城市没有海洋馆?内陆城市都有了;吃的别跟我提歹街,可能还不如某个不知名小县城的夜市火爆;商场就更别提了,哪个地方没有大商场?大连现在唯一能支撑自己的也就是因为地处东北最南端的地理优势。政府必须给大连定好位,带领大家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反正我作为一个大连市民没看出来大连想重点发展什么,想朝哪个方向走。


风云珀


本人2015年盛夏,携全家老小到天津一游,结果刚进市里寻找预订的酒店,在交通岗被交警同志敬礼,说明了大天津市的禁行规定,我深受教育,交警同志很友好的给我开具了罚单,并友善的提醒我:马上银行就下班了,请速到银行接受处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可以依据这张罚单在市内开车行走并免于处罚。我对交警队文明执法感到非常满意,并感谢了他的人性化提醒,火速驾车在北京时间下午五点五十分找到了银行,银行的柜员正在做着下班的准备,对我的到来丝毫没有不耐烦,带着和蔼似春天般的笑容为我服务,待交完了罚款,银行的柜员也对我报以了感谢的微笑,并递上了罚款收据。真的是感受到了大天津对外敞开的大门,充满了礼仪、文明、素质和温情,经过全体家人共同的讨论,第二天一早就火速离开天津,并决定:此生再也不去天津了[害羞]


逸智非凡997


我是出生在大连,老家是山东的,再有两年就退休了,在这将近60年里大连的变化感觉就像是昨天似的,想当年天津街的繁华以及青泥洼桥商业圈的兴隆,能和中国各大城市比美,想回到三、四十年前的样子已经不可能了,做为一个大连人我真是感到悲哀啊[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