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中國男籃未來備戰2023年男籃世界盃和2024年巴黎奧運週期,還應不應該繼續搞雙國家隊制?

有夢經過的時候


惡果前人早已種下

雖然世界盃失利,連帶奧運會的希望都非常渺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雙國家隊就失敗了。搞紅藍隊的初衷,是讓一些未必有能力直通國家隊,但是有潛力的新人提高自己。他們水平提高了,聯賽的整體水平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一直以來,聯賽都是為國家隊讓路,信蘭成上任以來,把聯賽縮水到38輪。這樣的惡果就是球員根本沒有足夠的比賽來提升自己,而為了成績有的俱樂部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找兩個超強的外援,圍繞著外援來組建球隊,國內球員只要有3D能力,把外援創造出來的空位投進去就行。一段時間後,國內球員逐漸藍領化,有潛力有自主進攻的新人得不到上場時間和出手機會,就慢慢淪為平庸。

聯賽輪次少了,CBA的商業價值自然就縮水。一個職業聯賽,一年只打4個月,打不進季後賽的球隊甚至只打3個月就放假,剩下漫長的8個月大部分球隊只能放羊,有的球員甚至盼著早日放假去打野球,得到的收入有時比打比賽還高。

而國家隊長期集訓的結果,是當時有國家隊或準國家隊實力的二十來位S或A級球員長期得不到休息身心俱疲,而B級和C級球員則長期放羊,長此以往失去了提高的動力。

雙國家隊為年輕球員創造機會,老將體面退出

姚明上任以後,除了增加聯賽比賽場次外,還力排眾議推出了雙國家隊制,改徵召製為邀請制。

雙國家隊的好處首先是集訓和比賽的球員增加了一倍,涉及到的球員大為增加。紅藍隊剛組成時人數已經達44人,兩年下來共有80多人進入過兩隊的集訓名單,幾乎已經是把所有潛力球員一網打盡。這種規模的集訓名單增加了基數,新人出頭的機率也大大增加了。

而邀請制則顯示了姚明上任後人性化的做法,不少傷病纏身或者職業生涯已經走下坡路的老將其實已經對國家隊萌生退意,他們更想利用假期來休養治療自己的舊傷。礙於以前徵召制不去會落個心裡沒有國家榮譽的話柄,只能硬著頭皮去訓練,在場上也不敢太發力,邀請制讓他們可以體面地退出國家隊。

而紅藍隊培養新人的效果 是非常顯著的,趙睿在廣東的第一賽季表現搶眼,但場均7.5分的數據在後衛中並不突出,在紅隊得到球員時代是神射手的李楠的點拔,投射三分大有長進,他也完成了四年從NBL到CBA再到紅隊,最後入選合併後的國家隊征戰世界盃的直線上升。

阿布都在青年隊時曾率隊拿過冠軍,但是升上一隊後,由於李根正處於巔峰狀態,他得到的機會廖廖。前兩個賽季只有場均只有4分和3.1分,加入紅隊後他的成長速度驚人,在對新西蘭的比賽中他砍下23+12的豪華數據。隨著李根因年齡和狀態下滑,阿布都接過了他的位置成為新疆的主力小前鋒。

孫銘徽與他的兩位廣廈隊友雙子星胡金秋和趙巖昊,在國青時代並不顯眼。聯賽表現也遠不如兩人,但在對韓國的比賽中上半場6投命中拿到19分後,他似乎打開了自己的心鎖,在壓哨作為國家隊12人的最後一名入選後他信心爆滿。在本賽季他的得分一發不可收拾,在對遼寧的比賽中狂砍37分,生涯最高的場均13分一時風光無限。

最後一個我要說的是爭議很大的於德豪,場均2分是被全網嘲諷了很久。但是他在漫天的嘲笑聲並沒有懷疑自己。9.1分3.7籃板3助攻的數據非常全面,其不惜力的瘋狗防守也讓當初鄙視他的人由黑轉粉。

規則改變是主因

本屆奧運會入圍的規則改為由世界盃的名次而定,而里約奧運會則是由亞錦賽決定,難度不是同一級別。雖然抽到的波蘭和委內瑞拉已經是實力稍弱,但男籃要贏他們,也是不容易的事。能和波蘭纏鬥到最後一刻,已經是超水平發揮,敗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實乃技不如人。

男籃這些年屢陷低谷,積弱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恢復往日榮光,也只能繼續磨礪自己。

雙國家隊應否繼續

雖然雙國家隊給球迷帶來不少驚喜,但是下屆世界盃和奧運會中國已經不是東道主,預選賽一樣要為出線而戰,抽籤也不會再有本屆的好運。所以要不要繼續還是應該看具體情況。希望男籃能越來越好,球迷也不用再為失利而沮喪。支持自己的球隊減少謾罵,才是一個好球迷應該做的。


籃球歸之路


是否繼續使用紅藍國家隊,那麼還要看紅藍國家隊這個方案達到了怎樣的效果,這樣的效果是否又達到了中國球迷,中國籃協的目標呢?顯然,2020年中國男籃幾乎無緣奧運會(落選賽也是凶多吉少)並沒有達到大家的目標,那麼僅看這個方案的效果又如何呢?是否有正向的效果,或者說沒有進入奧運會並不應該由雙國家隊背鍋呢?


事實上,這個鍋的確不應該由雙國家隊背,更多的問題是球員的進取心以及國內體制綜合起來所造成的結果,但是雙國家隊這個政策說實話效果也並沒有起到什麼特別正向的效果。正如斯科拉在評點中國籃球的時候說的,一個國家它只需要找到五個打籃球好的人,而不需要那麼多打的差不多卻沒有一個能carry局勢的人。


雙國家隊紅隊21人,藍隊23人,的確有人在參加之後回到CBA後有長足進步,比如原帥,但是更有人參加了國家隊集訓後反而打的人沒了,比如睢冉,小丁,劉曉宇,可見雙國家隊雖然讓更多的人參與了國家隊的比賽,但是說實話漲球真的太有限了,就集訓和亞洲範圍內的那點賽事,真的比CBA的強度強嗎?而且無論是表現越來越好的還是表現越來越差的,更多的我覺得和他們的自身有關係,也並不是雙國家隊的功勞或罪過。雙國家隊這樣看來更像是一個聊勝於無的政策。


中國隊本次奧運失利,從表面上看就是沒有人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沒人敢出手,尤其是大強隊的時候,除了易建聯,其他人基本全部啞火,在關鍵的焦灼時刻,敢出手的只有郭艾倫,方碩寥寥幾個人,但是說實話他們這幾個身體素質還不行,平時訓練的標準差易建聯太多,所以可以看到打韓國科特迪瓦這樣的弱隊時,郭艾倫周琦搶眼的不得了,出手明顯增多,郭最後還投進了關鍵球。但是隻要對手強度一上來,波蘭尼日利亞,這些人就全面隱身,除了易建聯能大肆拼殺,剩下得分全靠這些人零敲碎打。不是批評男籃球員,只是說,他們要麼是天賦不夠,要麼天賦夠的又沒像人們希望的易建聯那樣努力。


所以紅藍國家隊只是一個方法一個政策,但是他聊勝於無,繼續執行未嘗不可,不執行也沒什麼影響。想要中國籃球更好,籃協必須從找好苗子做起,認真培養,也不要給太多曝光,保持他們的進取心和努力的心態,至少能讓中國能出現下一個易建聯中國,才能勉強丟不掉亞洲霸主的名號吧!


紫曉envy


中國男籃除易建聯,其他人都是千里馬因為伯樂太多,不用誰都有人反對,


愛下棋的民族


搞雙隊制去選拔更優秀的球員這個還是不錯的,有兩隊就有更多球員可以去展現自己,和鍛鍊自己,最後把兩隊最優秀的再集合起來這樣實力也會更強一點,對中國籃球的發展有利


有liao視頻創造


雙國家隊制,我想主要是應付近期和遠期目標而定的,又要成績還要鍛鍊新人……3.4年,我覺得時間挺長,也沒有急迫切的指標任務,按正常的就可以了!新老隊員在一起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就目前來看提高隊員水平不在雙單問題,而是基本功訓練和聯賽水平提升


夏目漱石82


目前中國男籃根本沒有資本和條件像當初那樣組建雙國家隊,一旦如此,別說備戰2023年世界盃和2024年巴黎奧運會,就連世預賽都出不了線。

姚明在2017年的時候,力排眾議推出雙國家隊政策,李楠率領紅隊,杜鋒執掌藍隊,雖然說遇到了不小的爭議,但是總算是為國家隊培養出了阿不都沙拉木、孫銘徽、趙睿等不錯的年輕球員,為中國男籃輸送了不少即戰力和潛力股。

在世預賽上,無論是紅隊還是藍隊,都遭到了慘敗,紅隊雖然客場擊敗過韓國,但是主場就被對手復仇,然後又輸給約旦、新西蘭等隊,而藍隊更是在擁有易建聯的情況下,主場慘敗新西蘭,客場加時被黎巴嫩擊敗。

可是,即使如此,中國男籃仍然照樣進入世界盃,也沒有太多人去批評姚明這麼做,原因很簡單,中國男籃是2019年籃球世界盃的東道主,自動進入世界盃,在世預賽上的戰績根本無傷大雅。

所以我們看到,除了中國男籃敢將國家隊一分為二外,其他國家隊隊沒人敢這麼做,就連東京奧運會東道主日本都不敢。

然而現在,我們不是世界盃東道主了,再搞雙國家隊無疑是找死,世預賽出不了線,就參加不了世界盃,更無法衝擊巴黎奧運會,就算是姚明也不敢再這樣搞了。

當然,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比賽,比如說亞洲盃預選賽之類的,姚明還是有魄力讓青年隊去參加的,哪怕慘敗也是鍛鍊隊伍。


大嘴爵爺侃球


搞雙國家隊有用?要有效果的話,直接搞30個國家隊


雲龍捲風1


問題在於,要把最好的球員聚到一起,交給有能力的主教練團隊,去帶領打比賽,訓練基本功,打熱身賽,而不是持觀望態度,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後緊緊張張的湊到一起,也沒有磨合到位,球員各想各的,也沒有戰鬥力,不敗才怪。六月份,東京奧運會的男籃資格賽要繼續開打,但目前中國國家男籃的大名單還沒有出來,怎麼更好訓練備戰?去打兩場硬仗,希臘隊和加拿大隊,這是一個嚴重問題。











旺旺Sir


沒有必要,應該劃定一個大名單,多與外國比賽,增加比賽經驗以及陣容的演練。


雨季等待


各有各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