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除了开国之君刘秀外,还有哪位皇帝名气最大?

闰土看历史


东汉王朝由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开始,到汉献帝于公元220年禅让于曹丕为止,共经历195年,其间共有14位皇帝。

这14位皇帝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质、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比较有名的皇帝就是:

1、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

2、开创了明章之治的两位中兴之君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

3、曾写进诸葛亮《出师表》中,导致东汉灭亡的两位祸国之君,汉桓帝刘质和汉灵帝刘宏;

4、还有一个最有名的就是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



刘秀是开国之君,在东汉的存在感最高,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天选之人,意思就是:非常幸运的人,上天选定的人。刘秀最杰出的成绩就是在昆阳之战,以一万余绿林军,大破王莽的43万新朝精锐军队,昆阳之战新朝失败,从而导致了王莽的倒台。

刘秀为人低调,善于用人,懂得隐忍,即使自已的亲哥哥刘縯被更始政权的皇帝刘玄所杀,刘秀也不动声色,主动向刘玄承认错误,表低姿态,暂时赢得了时间与生命,之后另谋出路,趁机离开更始政权,自力更生,由此创下了帝业。



刘秀仅用了12年就统一天下,先后消灭了更始政权、赤眉军、陇右隗嚣、巴蜀公孙述等割据政权统一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

汉明帝刘庄是刘秀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阴丽华,汉明帝是一位守成之君,基本上延续了刘秀时期的政策,同时积极开疆拓土,派窦固讨伐北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存在。



汉章帝刘炟是刘明帝刘庄的第5个儿子,也是刘秀的孙子。19岁即位,31岁去世,当了12年的皇帝,在位期间,减免酷刑,推崇儒学,维护丝绸之路,与他的父亲汉明帝一起创立了东汉的中兴,合称为明章之治。

但是汉章帝刘炟31岁就去世了,导致后世的皇帝普遍寿命不长,也就是从汉章帝刘炟开始的。刘炟的儿子汉和帝刘肇去世得更早,27岁就去世了,导致少主国疑,外戚专权,也就是从刘肇之后开始的。



汉桓帝刘质和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晚期的两位昏庸之主,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这里的桓、灵就是指的汉桓帝和汉灵帝。



汉桓帝是东汉第十位皇帝,15岁即位,在外戚大将军梁冀的控制下活得战战兢兢,28岁时联合宦官诛杀大将军梁冀所及家族,外戚被杀后,宦官在桓帝一朝的权力空前强大起来,也就导致后期的外戚与宦官大火拼,毁灭了东汉王朝。

汉桓帝还开启了党锢之祸,信任宦官大力打击士大夫阶层及外戚,开启卖官卖爵的先河,安于享乐,荒淫无道,让东汉政权处于毁灭边沿。



汉桓帝去世后,没有儿子,于是刘宏被外戚窦氏立为皇帝,汉灵帝基本上重复了汉桓帝的老路,干着一模一样的勾当,汉灵帝时期,外戚与宦官开始互相打击,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被宦官所杀,这里面估计也是刘宏的默许。

汉灵帝在位期间,由于民众生活困难,发生了黄巾起义,更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在汉灵帝去世后,东汉朝廷就开始了大火拼,外戚与宦官双双覆没,让董卓控制朝廷,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的小儿子,是董卓强行扶持的皇帝,董卓还毒死了汉献帝的哥哥刘辩,汉献帝打一登上皇位,就成为了傀儡,而且他的一生都是傀儡,直到去世。

由于汉献帝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年及三国崛起的时代,因此汉献帝也出现在关于三国的小说及史书中,在历史上有一定知名度,汉献帝是董卓拥立的,之后就被董卓控制,董死后被王允控制。



李傕、郭汜打败王允与吕布后,汉献帝又被李傕与郭汜控制,直到他逃出长安,来到洛阳后,被曹操迎立到许都,之后直到灭亡都在曹操父子手中控制。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于自已,于是汉献帝去除帝号,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之后就一直待在封地,直到公元234年去世。



汉献帝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也算是一代贤君,只可惜生在乱世,手中又毫无权势,被各个军阀控制,最终东汉是灭亡在汉献帝手中,但灭亡的原因却不是汉献帝造成的,他成了替代者。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毫不客气的说,其实东汉王朝在整个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算是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朝代。

再加上没有传统的演义评书,以及现代电影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都是一个完全不了解的状态。除了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还有末代皇帝献帝刘协,人们连东汉其他皇帝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更不用说东汉都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了。

而且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刘秀,绝大多数的人也只能听说过刘秀的名头而已,根本说不出刘秀的任何事迹。

所以在东汉的皇帝之中,其实最出名的汉献帝刘协,次之是桓灵二帝,再次之才是光武帝刘秀。

而汉献帝刘协之所以出名,完全是沾了曹操的光。

可以说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时期可以算得上是话题度最高的一个时期了,基本上已经到了全民讨论的地步。哪怕是牙牙学语的孩童,恐怕都知道桃园结义、五虎上将。

那么曹操作为三国时期主人公一样的人物,显然就处于话题度的漩涡之中。

而曹操的一生,又是与汉献帝交织在一起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得是哪位天子?

汉献帝刘协!

如此一来,刘协想不出名都不行。

那么桓灵二帝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三国乱世的诞生,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位皇帝一手导致的。但凡是讲到十常侍之乱,讲到董卓进京,都要提到桓灵二帝的名字,因此桓灵二帝算是东汉皇帝中热度排在第二的皇帝了。

至于说光武帝刘秀的出名,除了因为他是东汉开国之君,匡扶社稷之主外,很大程度上感谢网络的发达。一个“位面之子”的称呼,让刘秀彻底红遍了整个网络,但若是追问下去,在何处体现出“位面之子”,能答上来的却少之又少。

所有在我看来,无论是刘秀还是桓灵二帝,他们的出名都只是一种假象,只要汉献帝刘协才是真正的出名。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盗帅夜留香YE


东汉除了开国之君刘秀外,皇帝名气最大的应该是亡国之君刘协了。所谓名气就是知名度,知道他的人有多少。

东汉自开国以来共有14位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中基本没什么反响,也没人把他们的历史事迹拍成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只有刘秀和刘协的知名度比较高,都有影视作品问世。

虽然一个是开国之君,一个是亡国之君,但亡国的的原因不在献帝刘协本身,他如果生在相对太平的年代应该是个勤勉的帝王,他有着敏锐的政治政治嗅觉,但东汉末年国家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不是刘协一人之力就能解决的。

自古开国皇帝名气都很大

刘秀-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一个没落的宗亲贵族。西汉末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刘秀他们兄弟俩也加入了其中。

他们的是皇室宗亲,在起义军达到一定规模时,要建立政权,有人建议要选个刘姓的人才是正统,于是刘秀的哥哥刘縯和另一位没落的宗亲贵族刘玄都被提上名单,一开始是立刘玄为帝,史称更始帝,最后的最后,经过几次政权的演变,刘秀最终统一中原称帝。

刘秀是位仁慈的皇帝,继位之初,没有像很多开国皇帝一样,诛杀各路功臣,以防功高盖主不听其用,而是善待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

刘秀的名气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跟原配妻子阴丽华之间的爱情,当年还没娶妻的刘秀就说这么一句世人关于人生理想的名言,到现在提起刘秀就会想到他说的这句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金句。

阴丽华是刘秀还没发迹时的原配,后来为了政权的稳固不得不娶了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在刘秀称帝后,阴丽华为了不让刘秀为难,以自己没有孩子为由拒绝后位,刘秀要安抚河北派的势力,就立了郭圣通为皇后,郭圣通生的皇长子刘疆为太子,阴丽华在贵人位上16年,从没怨言,刘秀自觉愧对她,所以对她十分偏爱。

刘秀一直对阴丽华的后位耿耿于怀,建武17年(公元41年),刘秀费郭圣通,立阴丽华为后,之后几年原太子郭圣通长子刘疆多次请辞退太子之位,后刘秀答应,立阴丽华长子刘庄为太子,即后来的汉明帝。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

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他的命是真不好,他出生时,东汉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作为皇室的一员,他没有享受到该有的平安富贵,他的出生也许就是为了被人挟制的命,8岁时被董卓拥立为帝,从此顶着汉朝皇帝的头衔,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有着敏锐的政治触觉,但没有人力物力,纵有旷世的才华也无济于事,建安5年(公元200年),刘协不甘心作为傀儡,不满曹操大权独揽,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连董成怀孕的女儿董贵人也被绞杀。

刘协的老婆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付完虽没行动,但这件事还是暴露了,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伏寿被幽闭而死,连同与刘协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死。

刘协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后曹操威逼刘协立他的女儿曹节为皇后。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刘协禅让地位给曹丕,自己被贬为山阳公,从此和曹节远离政治中心,悬壶济世,医治百姓。

汉献帝刘协一生过的颠沛流离,战战兢兢,反而在离开皇帝后,融入民间,过了好几年的舒心的日子,最后寿终正寝,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综上所述,东汉的14位皇帝,出了开国之君刘秀和亡国之君刘协名气比较大之外,现在人提起来就知道,那十来个皇帝基本没什么名气,虽然其中不乏有几位明君,更有史称的“明章之治”,但比起历史长河中那些有建树的皇帝,实在算不上什么,要说名气更是知道的人不多。

我是【史料未及尔】,欢迎留言,讨论,一起探讨历史人物,事件。

史料未及尔


东汉名气最大的皇帝只能是汉献帝。

汉献帝是三国的标杆性人物,当他登基的那一刻起,汉朝虽在名义上没有灭亡,但是实际的汉朝已然不存在了。

所以汉献帝不仅仅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三国时期第一位皇帝。

在古代名气最大的皇帝,要不是英明神武,要不是亡国悲情的皇帝。

英明神武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汉太祖高皇帝、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祖、唐太宗、唐明皇、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明成祖等等,要不就是创建王朝,要不就是开疆拓土的存在。

但是有另外一种皇帝,名声也很大,那就是亡国之君,比如秦二世、汉献帝、隋炀帝、唐哀帝、宋怀宗赵昺、明思宗朱由检、宣统帝等等。这些亡国君主的名气有些甚至超过一些英明神武的皇帝。

而在亡国皇帝里面,汉献帝的名声算是中上游(亡国君主里面名声最大的应该是隋炀帝杨广和明思宗朱由检)。

汉朝是中国大一统朝代里面从开创到灭亡时间最悠久的朝代,也是中国第一次出现汉族这个名词的时代,所以汉献帝代表着汉朝最后的正统,自然容易吸引目光。

加上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天下大分裂,更加导致人民百姓思念当年的大一统的汉朝。

然后就是全民读物《三国演义》的光环叠加。

在中国,你可以不看任何史书,也可以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朝代,但是绝对不存在没接触过《三国演义》的人,就是闭塞、落后、文盲的乡村老人也有很多对《三国演义》内容非常熟悉的。

而作为《三国演义》里面最后的正统皇帝汉献帝,《三国演义》的很大一部分名声能叠加进汉献帝里面。

可以这样说,在明清时代书籍,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时代,汉献帝的名气甚至比汉太祖高皇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光武帝的名气还要大,因为《史记》《汉书》的流传范围远不如《三国演义》。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首推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

围绕着这个皇帝的人物,那真是个顶个的响当当,如雷贯耳。

董卓,吕布,貂蝉,当时在怎么,也还是围绕在汉献帝刘协周围。九岁的时候,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好了,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衣带诏。

曹操可是真真的刘协的岳父大人,最后还是禅位给自己的小舅子曹丕。

这还不算,刘备一直打出的匡扶汉室的口号,最后竟然把这位给忽略了,没错,是忽略了。因为这刘协还没死,刘备就该干嘛干嘛了。

这不是结束,才刚刚开始!

董卓,死了,曹操死了,曹丕,死了。刘备也死了。除了孙权,他熬死了大多数窥觊自己江山的人。

汉献帝刘协做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在曹操死后,被曹丕逼迫而禅让于曹丕。在历史上,一般皇帝被迫“禅让”后的皇帝难逃被杀的厄运,然而汉献帝刘协是幸运的。在他“禅让”于曹丕后,开启了他的人生新篇章,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他此时终于大彻大悟,抛弃了一切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和所谓的帝王之尊,做起了一个农民,在田地劳作。同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医学才能,从窝囊的傀儡皇帝摇身一变成为悬壶济世的郎中。他醉心于田园山水,一心悬壶济世,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随后,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他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皇帝,逃过了被杀的厄运,他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皇帝,没想到最后成了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颠覆了对亡国之君的看法。


两份回锅肉


名气有好坏,有人青史流芳,有人被骂千古。东汉的建立者刘秀,以光复了汉朝江山而留名后世。

若说东汉除了刘秀还有哪位皇帝比较有名气,我觉得非汉献帝刘协莫属。光武帝刘秀兴复了汉朝,而汉朝则在汉献帝刘协手中断送。

虽然刘协是一位亡国之君,但这位皇帝并不昏庸也不残暴。和崇祯一样,接手东汉时,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刘协也不想亡了祖宗基业,只是没办法,碰上了末世。

不过汉献帝比崇祯幸运的是,崇祯最后吊死在了煤山,而刘协则以山阳公终老。并且刘协一生遇见了两个好女人,一个是他的第一任皇后伏寿,另一个是他的第二任皇后曹节。



当汉朝当汉献帝被曹操侮辱蹂躏时,伏寿为了丈夫敢于挺身而出,虽然最终被曹操害死了还是,但刘协的确是个幸运的男人。

曹节虽然是曹操害死伏寿后,逼着汉献帝立的皇后,并且当初曹节进宫也是在曹操的强权下。但曹节是个好女人,当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时,曹节挺身而出,虽然没能阻止,但却发出了“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的诅咒。


试想如果没有愤怒到份儿上,又怎会有这般恶毒的诅咒。从这一点来看,曹节对汉朝对汉献帝忠心耿耿,这是汉献帝之福。

当然,汉献帝的名气并非因为这两个女人,也并非他是一位亡国之君才大的。汉献帝的名气还得从三国演义说起,虽然这本通俗小说中汉献帝并不是主角,但汉献帝之名此书功不可没。


猫爷历史观


整个东汉王朝一共有十四位皇帝,最出名的自然是汉光武帝刘秀,除了刘秀之外,个人认为最出名的一为汉献帝刘协,二为汉灵帝刘宏。

汉献帝出名是因为《三国》,汉灵帝出名则是因为昏庸。

汉灵帝刘宏

刘宏在位的时候,东汉虽然将倾,但是权力依旧还攥在皇帝手里,远远比后面汉少帝汉献帝的时候好得多,只是汉灵帝实在是太过昏庸,将原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汉又向万丈深渊里面推了一把,其实我们基本可以把汉灵帝比作秦朝时候的胡亥,两者的昏庸是完全不相上下的。

我们可以大略的说一说汉灵帝在位的时候都干了什么事。宠信宦官在汉灵帝这一代是最严重的,东汉历史上极为出名的“十常侍”便是在汉灵帝时期出现的。除此之外,卖官敛财,有人走后门买了个司徒花了五百万钱汉灵帝还惋惜的和身边的小太监说卖亏了。而且刘宏荒淫无比,裸游馆,做“宫中市场”,让宫女嫔妃在里面扮演角色叫卖,这些都是汉灵帝做出来的事情。

正是因为汉灵帝罕见的荒淫无道以至于让人有不可思议的感觉,所以后世的文学作品上经常会提到汉灵帝,汉灵帝也由此而出名了。

汉献帝刘协

汉灵帝去世之后,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刘辩,只是后来董卓专权,废掉了刘辩,改立了汉灵帝的次子刘协为帝,便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其实要比汉灵帝强多了,只不过生不逢时,到了他这一代皇帝已经成了一个傀儡,自身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利。先是被董卓操控,董卓死后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不甘心被操控,暗中给董承下令让他想办法杀掉曹操,但是后来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

后来,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给自己,在汉献帝禅位之后,曹丕给他保留了天子礼仪,最后在公元234年去世,活了五十四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其实这两个皇帝虽然出名,但是一个是坏名声,另一个是惨名声,远远不如汉光武帝刘秀的好名声,整个东汉王朝的存在感在整个历史上是有点低的,反而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汉献帝也是沾了三国的光,不过若是汉献帝能够生在东汉前期,也能够算是一位贤明君主的。


晓天讲历史


在这之后,汉和帝肇亲理政事十分勤勉,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的美誉。在他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用人上也是赏罚分明,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正是他的努力下,东汉的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繁荣期,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元之隆”。

据统计当时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可见汉和帝确实是政绩上堪称东汉历史上的翘楚。可惜的是汉和帝英年早逝,据史料记载他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



所以笔者认为汉和帝算是东汉历史上较为有功绩且名声显赫,望采纳,谢谢🙏


有趣的历史段子


大汉一朝,华夏威仪享誉海内外,并给华夏儿女冠上了汉姓。从汉高祖刘邦的推翻暴秦,到汉武帝刘彻的开疆拓土,再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力挽狂澜,每一段历史都是辉煌与璀璨。

东汉王朝虽然没有西汉王朝强大,历任皇帝也没有西汉的有名,那么除了汉光武帝刘秀,东汉还有哪位皇帝名气比较大呢?

刘庄是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光烈皇后阴丽华,先是被封为了东海公,后来成为东海王,之后又立为皇太子,在中元二年正式继位。继位之后还是沿用刘秀制定的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求严格并注重监察,将权利集中在手中,并且严格规定后妃的家人们不得封侯干政,防止外戚干政。

对外则继续消灭北匈奴,命令窦固征伐,又命班超出使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户,佛教也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在对国内的经济生产也很重视,兴修水利,救济贫农,使人们安居乐业。创造了“明章之治”。

汉明帝还是个善于纳谏、提倡节俭,在光武帝的时候就倡导纳谏和去奢,这在明帝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正在修建北宫,但是尚书钟离意上书劝谏说天下大旱,应该先进行赈济灾民,汉明帝立即下令停止修建北宫。汉明帝在死前遗诏说:“无起寝庙,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石椁一丈二尺,藏二丈五尺,无得起坟。万年之后,扫地而祭……”汉明帝是以身作则,对当时的吏治有较大的影响,在后来出现了大量的清廉官吏,如周紡、第五伦等。

虽然有些史书把汉明帝视为“苛切”之君,但是这是对臣子的要求,在涉及民生方面明帝毫不含糊,还实行“假民公田”以解决破产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在对西域的统治上,汉明帝也把汉武帝时期确定的羁縻管理推进一步,改为积极经营,实现了对西域的实际统治。


历史中简堂西域鹰眼


汉和帝刘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