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校之一!

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曾有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桃李芬芳誉满天下。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现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计划,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北京师范大学积淀了百余年的办学经验,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也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

硬核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速度

用排名看学科

· 在2019年QS公布的5大学科领域共48个学科的排名情况中,北师大共有24个学科上榜15个学科进入世界200强,为历年来最好成绩。教育学位列全球第29名,较上一年提升4名,内地排名第1;语言学、现代语言、哲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发展研究6个学科进入全球51-100名,本年度进入前百学科数创历史新高。环境科学学科首次进入前100名,会计与金融学科首次上榜,位列全球201-250名。

· 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国语言文学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1,较上一年增加1个(中国语言文学)。北师大共有33个学科上榜,以全国前2名或前2%作为"顶尖学科"的标准,北师大共有8个学科进入"顶尖学科"行列,数量位列全国第4名。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位列全国第2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和公共管理位列前2%。

硬核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速度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2019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277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10位。

用成果看教学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喜获1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8项成果获评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成果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同期,北师大8门课程获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本次认定结果名列北京地区高校第3名。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目前已有90门在线开放课程在各大平台上线运营,广泛服务于校内外学习者,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 在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示名单中,共有61个项目入选,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入选8项,数量最多,位列第1。

· 2019年,教育部公示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认定结果,北师大入选2个,是全国唯一入选2个基地的单位。

硬核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速度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

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明确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重视本科教学,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构建有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个性化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始终秉承校训精神,形成扎实质朴的教风和学风。

用实力看科研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共2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 4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与完成项目荣获一等奖1项。

· 4个课题入选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入选数量位列第1,展现了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的实力。

· 获批增设"法学""社会学""工商管理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目前,北师大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28个,形成"学科领域齐全、结构层次合理、管理科学规范、人员素质精良"的整体建设格局。

· 9项目入选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拟立项公示名单,对高校和人文社科领域科研机构来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机构的实力。

硬核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速度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北京市新型智库1个。

用荣誉看名师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为北师大的师资队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019年,北师大教师团队更荣获了众多荣誉和奖项。

· 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获2020年度EGU"洪堡奖章",是第2位获得EGU洪堡奖章的中国科学家。傅伯杰院士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贡献奖等。

· 北师大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高铭暄先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高铭暄先生作为唯一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的学者、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导、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法学学术专著的撰写者和第一部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为我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 北师大王秀梅教授荣获第八届女性传媒大奖"年度女性榜样奖"。她是亚洲第一个国际反腐卓越奖获得者。作为法律人,她深入一线挑战高难度的刑事业务;作为法律研究者,在全球反腐败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作为教育者,她积极普及反腐教育,开创了中国大学与联合国合作开展反腐败教育的先河,是中国反腐教育的引路人。

· 北师大共有17名教师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涉及环境科学、地球和行星科学、农业与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10个学科。

·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

莫言教授当选为牛津大学摄政学院荣誉院士(Honorary Fellow)。 此殊荣不仅是对莫言教授在文学领域成绩的肯定,也为未来北师大与牛津大学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 北师大共5位教师入选2019年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其中贺永、秦绍正、白军红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魏浩入选青年拔尖人才;赵春明入选教学名师。

· 北师大历史学院张皓教授《1927-1950年中英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较量与争论》获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两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5人,资深教授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5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6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共计82人次。

硬核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速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北师大的最新资讯!

素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