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儒家倡導:“民心者得天下”,漢武帝時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自春秋以來一直紛亂無休的百家鬥爭,終於停止,儒家成為了治世之哲學,百家最終的勝出者,然而,此時的儒學,雖然成為了百家中的勝者,可卻已不再是春秋時期,孔子所提出的,內容最為純正的儒學了。

為了迎合統治的需要,儒學的外衣下,披著的,是外儒內法的法家學說,並且在士大夫,文人們的為人處事上,也披上了一種具有,儒家氣息的隱逸思想,同樣在“三國”時期,這種隱逸思想十分突出,幾乎這個時期的隱士群體,都融合了這種思想,同樣,這種隱逸思想是以儒家的“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的隱逸思想為主,也摻雜了一些黃老思想,依託著“三國”時期的故事演變格局背景,透露著一種專屬於“三國”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一·隱士與隱士群體

在我國曆史上,隱士可謂是數不勝數,最為著名的便是陶淵明,他可以說是隱士的一個代表,然而,縱觀整個華夏的歷史,“三國”時期的隱士,可以說是人數最多的,甚至還有一些,隱士沒有被記載到。

1、隱士的身份前提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隱士呢,首先,隱士,隱士,他的重點不在於隱,而是在於士,也就是說隱士身份的確立,它的前提,第一:他必須是是或者是讀書人知識分子,而不是山野之間打獵的村夫,獵戶等等,第二,他,隱逸的行為是凸顯一種自覺的行為,而並不是被逼無奈歸隱山林,比如說他像當時的諸葛亮一樣,臥龍不出山,是因為天下無人能夠令他輔佐,也可以說諸入龐統,對紛亂割據的梟雄,他都不屑一顧,也就是說,要凸顯儒家的無道則隱,有道則現

的行為。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2、“三國”裡的隱士群體

那麼“三國”中,其實隨處可見的就是隱士,並且,這些隱士還是一種群體性的隱居,比如說,在荊州時期,這個隱士群體就十分多了,首先是尚出山的諸葛亮,或者是他的好友崔周平,哪怕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都可以稱的上是隱士,而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說出那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的水鏡先生司馬徽了。

並且這部劇中的隱士,是十分的多樣化的,並不僅僅是在山林間,比如隱居山中的孟節,又或者是東吳陣營中,隱居家中,不問世事的張昭,張集,他們都可以稱得上是隱士,只不過,他們所歸隱的地方不同,並且他們也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問,而是觀察著世間的動態,如在東吳有危險的時候,張昭總會出為孫權出謀劃策

,又比如在隆中對時,諸葛亮雖然在隆中隱居,可當與劉備促膝長談時,卻能夠將天下大事,甚至是策略,無論是大體上,還是細小的結構上,都看的十分的清晰、明瞭,可見這些隱士也都是關注著天下的實時動向的。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二·“三國”中隱士群體的形態

那麼同樣,在“三國”中隱士的形態是怎樣的呢?這一個堪稱是群體的

隱士,又是怎樣的呢?首先看事情要從多面去看,同樣看一個人,一個群體也要從具體的幾個小類分角度,為切入點進行著手。

1、大多為過場人物

首先,第一點來說,在《三國演義》中,隱士群體數量龐大,並且貫穿全書,然而,小說中的隱士,其實往往是過場人物較多,首先,在於隱士的描寫,出場,出山,著墨最多的,第一自然是臥龍先生諸葛亮了,說他久居隆中,曾自比管仲、樂毅有安邦定國之策,其次,便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了,至於其他人,大多數都只是出現過一章,或者是一筆帶過。

比如說,諸葛亮的好友,隱士崔周平,除了劉備三顧茅廬第二次。與劉備在山野間閒談過幾句之後,便沒有再出現過,又比如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也只是在第二次拜訪未果後,在諸葛亮草廬門前遇見,其次,便是劉備三顧茅廬第一次,在一個鄉野間的小酒館館,看到的

孟公威,石廣元等人小聚,同樣,這些隱士也大多數都沒有出山的打算。

也可以說是瞧不上劉備的勢力,畢竟倡導者儒家有道無道則隱,有道則現的宗旨,若是真正,有欣賞的們,並且誠心誠意邀請他們出山的,那麼沒有一個會斷然拒絕,至於他們不答應劉備,一來,可能是擔心太過輕易被劉備清出,不被重視,二來,也是因為劉備的實力不夠,三來,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諸葛亮那樣冠絕的能力。

諸葛亮決定跟隨劉備,一來是敬佩他的人品,二來時敬佩他的真誠,在《出師表》中,就曾寫道: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諸葛亮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忠心耿耿之人了,在他死後,身為蜀漢丞相的他,家中除了幾畝田地之外,一點多餘的錢糧都沒有,只可惜,諸葛亮雖有能力,卻只得其主,不得其時,最終活活累死在五丈原。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2、與俗世“若即若離”

其次,《三國演義》中的隱士,並非全隱,大多數是類似於半隱,什麼是半隱?就像之前說的,諸葛亮雖然是隱士,可對於天下大事卻十分掌握,故而,才有了隆中對這樣的,千古奇談,其實不只是諸葛亮,“三國”時期的隱士群體,他們都並沒有與世絕緣,而是時刻關心著世間的動向。

就比如,水鏡先生司馬徽可以說是隱士,然而,在遇到劉備之時,卻也知道劉備仁義的名號,以及漢室後裔的關係,再者,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九伐中原,在第六次的時候,用諸葛亮留下的八卦陣困住鄧艾,險些讓鄧艾身死,多虧了司馬望識破了陣法,將鄧艾救出之後,鄧艾再詢問,為何會破此陣之時,司馬望只說道:在幼年之時,遊學於荊南,曾與崔州平、石廣元為友,講論此陣”

告之,從而他們將陣法以及破解之法告知於我,可見這些隱士們雖然不出山,可在背地裡,無論是兵法韜略,還是當今國情,都有所研究,也可以說他們是隱藏在暗處的幕僚。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3、最為集中的諸葛亮

那麼,作為隱士群體的代表。諸葛亮可以說是隱士的人間性格最為集中的一個,首先,他

久臥龍中,卻知天下大事,儘可而為劉備謀劃,跨荊州、益州,之後,益周為大本營,輸送糧草,從荊州出兵,只取中原,並且,常自比管仲樂毅,可以看出,在諸葛亮的心中,他的骨子裡,是希望並且有能力成為向管仲、樂毅那樣的名士,輔佐一位諸侯,稱霸天下的。

從而,說他是隱士,可他在骨子裡卻懷揣著一顆士子之心,並且在小說中,劉備第二次前往茅廬,求見諸葛亮之時,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在草廬吟出一個:“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可以聯想到,陳勝,吳廣起義之時,所說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孔明同樣是一個身懷鴻鵠之志的天下奇才。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三·“三國”中隱士群體所表現“人間性格”的原因

中國的隱士文化,可以說是讀書人的一種,而隱士文化,從最初的發展到確立,已經成為了一種儒道文化合力的產物,它既體現著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又融入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從而體現出了一種以儒家思想為主導,隱逸思想為輔導的隱士文化。

1、“隱”與“獨善其身”

“三國”中的隱士群體,他們的隱,是隱與獨善其身相融合的隱逸之道,東漢末年黃巾紛亂,百姓可謂是民不聊生,而至此動亂之際,他們便隱居下來,用於提升自己,之後等待有識之士來請他們出山,給予天下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用一句話來總結並形容他們最為恰當,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2、刻意為之

其次,書中的隱士,他們大多數也都是刻意為之的,在表面上他們飲酒作樂,然而,諸如之前說的,他們卻並非全然的放鬆,選擇隱居,也不是如陶淵明那樣什麼不做,而是在背地裡研究當時

兵法、陣法,等等等等,並且在這方面,作者羅貫中也是有些刻意為之,就比如小說之中的隱士羅士博,他並不是隱士,而是一個幕僚,屬於曹操一方的幕僚。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3、價值期待

人們都說好的東西,那麼即便是不熟悉他的人,也會說他好,而歸隱起來,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身邊的人,身邊的人就會敬畏他,並且

一傳十,十傳百,那麼他的名聲就起來了,就更有利於真正的明主尋找他,並且出山輔佐。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聊聊“三國”中隱士群體的“人間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