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造出世界第一战舰,大和号战列舰为何最终又沦为一个笑话?

太多的不该


原因只有一点:生不逢时,日本人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华盛顿海军条约失效之前就开始秘密地建造大和级战列舰,其实这一时期正是航母兴起,战列舰衰退之时,日本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继续建造战列舰,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二战的实战变化来说,航空力量的兴起让舰炮之间的决战变成了一种梦想,在整个太平洋战争当中,美日之间战列舰之间的对抗实际仅打了几次,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全部由航母来发起和负责。

也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和的战列舰实际上,属于花费了巨大成本却收效甚微,两艘大和级战舰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反成了美军最值得吹嘘的战果了,它们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一次像样的海战,更没有与美军的战列舰进行过对射。

有限的国力让日本无力为止,同时建立一支强大的航母力量,与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最终日本人不得不为此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等于做了一次错误的投资


浴火


古事今説,今説古事!

二战时期的日本用4年的时间花费1亿3780万日元(相当于12.134吨黄金)建造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海上豪华旅馆”,而价值却只能在美帝的空军战绩中才能体现。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大笑话。


大和舰是“大炮巨舰”时代的巅峰之作,其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之一,相比较同时期主流的406毫米的主炮,大和舰的主炮无论在炮弹威力还是射程上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另外大和舰有四座三联装的155口径的副炮。

如果抛开其它不谈只说“大炮巨舰”,大和绝对是王者的存在,射的远,打的准还打的疼。这也是日本研发制造大和的初衷,“在敌人射程之外将对手轰成渣!”

大和从数据上说(缺乏实在)可以说可以完胜当时各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但是可惜大和舰输给了时代,航母时代。

战术思维的局限性是日本大和舰尴尬身份的源头,在这一点上与希特勒重视又大又重的坦克颇有雷同支出,日本建造的大和舰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民族信仰上,大和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是日本海军的精神图腾,更被称作“日本帝国的救星”。

但是这艘“救星”刚刚出世就已经“过时”了,面对大平洋战场上先后发生的大规模海战,航空母舰与舰载机已经成为海战的中流砥柱的决定性力量,这个时候船坚炮利的大和完全处于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不过好在大和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缓解”了这种尴尬。



大和舰还有个别称,“大和旅馆”。 大和号不但武器厉害在生活设施方面也是相当奢华,大和舰设有专门的食品冷库、烹饪台、料理台、配餐台,还有当时非常罕见的电气食品保温器,设有烤箱,可以烤制面包和布丁,甚至设有冷冻机用来制造冰淇淋。

另外大和舰是为数不多在舰上配备空调设备的战舰,在舒适度上甩其它普通军舰好几条街。大和号上生活设施相比较其它普通军舰而言算得上是超级VIP标准,更重要的是日本军部为了保护大和在开展前期与中期大和没有战斗任务完全是一番“生活景象”。他的用处也只是为舰上的官兵提供舒适的服役地点而已。

如果日本没有建造大和,那么可以多建造3艘飞龙级航母或1.6艘翔鹤级航母;如果大和、武藏(大和姊妹舰)都不建造,那么日本可以拥有6艘飞龙级或3艘翔鹤级航母。这样日本海军在开战之初,日本海军将有13~16艘现役航母数量上远远压过美国海军的3艘。

这样优势的兵力完全可以在战争前期获得一定的斩获,总好比待在港口的“旅馆”作用要大。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日本九州海域被击沉,这艘“日本的救星”真正的战绩只有10架美军战机。成为海军史上的“笑话”也惊醒世人,时代的力量远比武器更强大。


古事今説


“大和号”战列舰做为当时最先进的军舰在第一次参加实战时就被击沉,而且没有机会发射一发炮弹。“大和号”战列舰做为帝国的精神支柱由此沦为笑柄。

在飞机还不能安全地停在船上的时候人们为了能够在海战中使对方作战舰艇丧失战斗力,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大炮搬上船,互相射击对方船只。随着火炮数量越来越多,火炮口径越来越大,船只的吨位也越来越大。慢慢地形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战列舰,也由此开启了海军的一个新时代“大舰巨炮”时代。那个时候的战列舰就像现代海军的航空母舰一样,是一个国家海军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航母就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飞机场。航母本身没有进攻能力,它依靠自身携带的作战飞机给敌人造成伤害。舰载机能够携带大量武器弹药,具有速度快,隐蔽性好,作战半径大的有点。

日本海军把“大和”号作为帝国海军的精神支柱跟宝贝似的不让参战。但是美国海军早就给设好圈套,围住冲绳不打就等“大和”号过来救援。结果“大和”号被等待多时的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围攻,没等反应过来便被击沉。

“大和”号是逆时代出现的产物,作战对象已经发生改变,它的优势根本展现不出来。


进击的罗先森


套用《我的困长我的团》龙文章回复手下关于“妖怪树”的问题,那是征服的象征。

日本海军师从英国,后又给美国当“狗腿子”,从内心是感到自卑的,不建个世界最大的“大和”号战列舰,天皇的脸上是“挂不住”的,会被外人说成日本天皇是美国的“傀儡玩偶”,丢全体“大和”民族人的脸。

山本五十六最早提出“航空母舰”制胜论,可他并没有得到“天皇”的绝对信任,只是海军大臣手下对抗日本陆军的棋子,去争夺更多的战略资源。

日本天皇不如希特勒有才,懂古德里安“闪电战”原理,也就不懂山本五十六的“航母制胜论”原理,喜欢“大和”号这种中看不中用的过时东西。

好比小男孩过家家,喜欢大,好看,威武的东西,不喜欢航母这种空荡荡的东西,所以日本天皇选择战列舰理论派,不选择航空母舰理论派。

如果不是“华盛顿”和约,美英联合压制日本海军发展,也不会给山本五十六机会,让他大力建造航母。

可整个日本海军懂山本五十六“航母制胜论”的人不多,南云中将还是半吊子水平,不向德国的古德里安,有希特勒这个“伯乐”,有曼因斯坦这个“知己”,有全体德国陆军的支持,“闪电战”已深入军人骨髄,演练了上万次,所有军工生产也必须以“闪电战”基础,做到“快准狠”才能被批准生产。

山本五十六却独木难支,日本海军只给他造了十艘航母,350架零式飞机,就叫他与拥有无限资源的美国干架,不是找死吗?

虽然偷袭珍珠港获得“全胜”,可南云中将却没摧毁美军航母,修船工厂,油料储备仓库,等于打蛇没打到七寸,只打到尾巴。

德国却不一样,从1934年希特勒上台,就举全国之力围绕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理论建军,扩军,组建“装甲师”“摩托化师”,坦克生产一代,发展一代,研究一代,使坦克技术永远不落后对手,才有“闪电战”理论发扬光大。

日本军方只给山本五十六准备了六艘重型航母,四艘轻型航母,350架零式战机,几千名航空飞行员,就敢挑战拥有无限资源,上百万飞行员的美国,不知从那里来的勇气?

而且日本海军保守思想占上风,没有在偷袭珍珠港前,举全国之力发展航母,举全国之力培训飞行员,举全国之力生产零战,并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发展一代。

当南云指挥“中途岛”海战失误,被美国人干掉四艘重型航母时,损失了三百多位有经验的飞行员后,日本海军就无法回天,只能被动挨打,成为美军的圣诞‘’火鸡大餐‘’。

反观德国碰到T34坦克危机,马上拿出预研的坦克方案,迅速研发出“豹式”“虎式”更先进的坦克,还有各种坦克“歼击车”“反坦克火箭”将苏联的T34坦克打下去,如果不是美国因日对德参战,德苏鹿死谁死还很难说。

美国被山本五十六“航母制胜论”打醒了,马上举国之力生产航母,不管大小,只要数量,并调所有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去后方培训新手,飞机也是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不分军火公司,全力生产各型飞机,达到对日“以量取胜”的初期目标。

当美军有自知之明,采取航母抱团打法时,山本五十六就无法发挥“航母制胜论”的优势,因为手上无牌可打,后方给不了更多的航母,给不了更多的先进飞机,给不了更多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美海军却有源源不断的新航母加入,更多先进的飞机加入,更多的先进技术加入,更多的飞行员加入,做到全方位碾压日本海军。

而做为“航母制胜论”的创使国日本,却才刚醒悟,想撒下巡洋航生产线发展航母,培训飞行员时,美国重型轰炸机B29却以飞临日本上空,不给日本人时间和空间了。

所以“大和号”战列舰“大炮主义”思想,害了山本五十六,没给他足够的“牌”跟美国“赌”,导致他愤愤不平,死不瞑目。


光芒万丈34957


大家好!我是迷彩派小编,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人们会有误区,因为日本建造了大和武藏两艘超级战列舰,所以被视为最顽固坚持大舰巨炮的国家,事实上,这两艘战列舰的工期基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而美国海军的新型战列舰不但数量上大大超过日本,而且工期基本都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具体到大和级建造时,各国海军航空兵乃至航母战术都处于摸索阶段,传统海上霸主战列舰依旧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各国都发展了大量战列舰。日本为了以质量抵消数量,才搞了巨型战列舰。


毫无疑问大和号的目标是和美国战列舰对决,但珍珠港一战,不但让美国太平洋舰队战列舰损失惨重,而且也让美军醒悟到,未来海战中航母才是头号主力。这一来,大和武藏在后来航母对决中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由于其巨大的耗油量对资源匮乏的日本无疑是沉重负担。围绕着所罗门的海战,战列舰多半时间内没有用武之地,炮击美军机场,快速的金刚级可以很好完成任务,所以大和武藏只能继续蹲在后方训练或者当指挥部。


等到马里亚纳海战后,日军航母舰载机乃至航母本身都遭到重创,日本所能依靠的只有相对很完好的水面舰艇部队。此时大和武藏成为了突击力量的核心,但莱特湾海战中,美军舰载机用当年日本的航母突击战术,击伤了大和击沉了武藏,彻底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战列舰时代的终结。随后的冲绳海战,大和号也步武藏号后尘,被飞机击沉。



大和武藏耗资巨大,如果只看炮战能力,的确超群,但战列舰这种武器当时已沦为夕阳产品,再加上大和武藏并没有和俾斯麦号或者华盛顿号那样取得较大战绩,窝窝囊囊地被飞机击沉,所以被视为一个笑话。事实上,这是辉煌一时的战列舰家族的悲哀!


以上只代表本人个人观点,如果有朋友愿意与我交流,请您点赞评论。欢迎您关注迷彩派,我们将与您共同关注军事话题。


迷彩派军事


大和级战列舰从数据上来说在二战时期绝对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战列舰,但是因为日本错误战术思路,一心想着如何隐瞒大和级实力?如何给美国人挖一个大坑,然后“天降正义”,大和级战列舰闪亮登场,重创美国海军,再然后在大和级战列舰的带领下一路平推,战胜美国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日本这个梦做得不错,但是悲剧的是梦破灭了。在大航母时代来临情况下,大和级命运和日本人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在美国一堆如蝗虫一样的舰载机攻击下,大和和武藏几乎没有任何战功情况下被击沉,于是世人送给他一个外号:“大和旅馆”。而大和级的三号舰改装成航母“信浓号”首次试航,被美国一艘潜艇追击并击沉,成为了一个大笑话!大和级也见证了航母时代的来临,和战列舰时代的终结。

大和级战列舰有2艘,大和和武藏,并参与了中途岛海战。在中途岛首战被美国伏击,日本的四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母被击沉,而美国只损失了1艘航母。这时候其实美国同样已是强弩之末,而日本还有7艘小型航母,还有大和级战列舰等一众战舰在后方待战,如果狠下心拼上一把,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但是这时候日本人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怂了,从此太平洋战争攻守互换。


日本一直小心的隐藏着大和级战列舰,无论是吨位还是460mm主炮,对外宣称大和级的排水量没这么大,主炮也没这么大,而且美国人还当真了。在中途岛海战后,这时候还是美国航母的真空期,而这段时间应该是大和级战列舰耀武扬威的阶段,可以说只要日本派出大和级应战,几乎没有对手。

但是日本海军不是这么想得,日本海军想法是保密大和级战列舰的真实实力,一致不让其参与实战,而大和在中途岛海战后相当长时间里,基本当成了一艘运输舰,为那些日本的岛屿运送物资。而日本海军则精心策划着一场与美国海军对决的翻身杖,然后给美国海军一个大大的惊喜,让他们见识一下世界最强战列舰的威力。


但是美国的剧本就不是这么写了的,美国全国工业潜力全开,在参战的短短的3年10个月时间里,造了130多艘航母,其中大型航母20多艘,还不包括正躺在船台上进行建造的部分。茫茫多的航母舰载机让日本发现,大和级战列舰460mm主炮在蝗虫一般的舰载机面前根本无任何用武之地,而大和和武藏也分别200多架舰载机围攻,世界第一战列舰就这么憋屈的被击沉了,自然就成为一个笑柄了!


狼烟火燎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便疯狂地扩充海军力量。随后,他们在对马海战中消灭了俄罗斯的海军主力,从而变得更加狂妄,而海军装备也就成了他们侵略扩张的工具。


一心要统治亚洲争霸世界的日本,在战列舰的建造上当然也下了极大的功夫。从而制造了超级巨型战列舰——“大和号”,并拼命在上面安装口径巨大的舰炮,光战列舰上火炮,就多达十几门,超级巨型战列舰“大和号”就是他们在这种追求下的产物。

据一些历史资料显示,这艘种的战舰,舰体全长竟然达263米,而舰宽就有38.9米,建成时标准排水量竟达到了65000吨,全舰重量分配如下:


船壳20,212吨,装甲21,266吨,防御板1,629吨,武器系统11,611吨,主机设备5,300吨,舾装1,756吨,固定设备417吨,非固定设备641吨,鱼雷75吨,导航,光学设备95吨,电力设备1,108吨,飞机111吨,锅炉水297吨,预备食用水212吨,重油4,210吨,润滑油61吨,轻质油48吨,合计重量69,100吨。

在大约80年前的1941年12月的一天,这艘超级战列舰,终于正式完工,战列舰的主炮口径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庞大的身躯让大和号在全船熄火后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终停下。因此,这艘叫“大和号”的战列舰,可以说是其战列舰建造的顶峰,说它是一座用钢铁打造的奇迹也许并不为过。

不过,建造这么巨大的战舰,肯定是耗资巨大。据统计,在大和号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约有1500亿日元,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砸近200万日元。其实,大和号动工制造时,日本已经陷入经济危机,并且这时”中日战争“已经打响,于是国家创造的财富,他们几乎都用在了战争方面,因上大和号战舰的建造,他们而是勒紧裤腰带,倾尽国本之力,才勉强建造出来的。

但是,他们却不以为然,反而以此为荣,以为有了这艘大和号战舰,他们在军事上就可以耀武扬威,就可以任意的向他国挺进了。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大和舰在试航中进行了首次主炮射击,并将9颗各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凶猛的打向2万米外的海域。并且,就在同一天,从日本联合舰队6艘航母上起飞的日军航空队,还空袭了美军珍珠港,并击毁击伤了美军太平洋舰队里,几乎所有的战列舰。

这下,日本凭着他们的大和号,真的大扬其威,甚至有称霸世界的架势。不过,不知为什么在整场太平洋战争期间,身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的大和号,却一直没有真正的参入。后来,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说:“帝国需要一个精神象征。”原来,大和号的名气太大了,容不得有一点闪失,所以它被当做钢铁铸造的精神图腾,给供奉了起来。因为它如果被击毁,将对日本国民的士气,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但是,真老虎假老虎,终究会露出马脚的。4年之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已经推进到日本本土之上。在1945年4月,美军发动冲绳岛战役,这时几千艘美军战舰,将冲绳围住不殴打。此时,日本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下令将“大和号”投入到保卫冲绳岛的战斗之中。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精神图腾”,在还没有到达指定地点的时候,就被美国的航母舰载机,给炸得稀烂,而全部沉于茫茫大海之中了;而且,战舰上的2000多名官兵,都没有发发一枪一弹,就与他们的“镇国之宝”大和号,一同消失在日本帝国覆亡的前夜里了。

可以说,正是对“大和号”,这种战略战术武器的错误判断,加速了日本当时的失败,其钢铁铸就的“精神图腾”,最终沦为一个笑话,成了日本帝国灭亡的加速器。


超能博士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大和之所以被人当成笑话只是因为日本战败了,所以已经沉没的大和就成失败者,在人们特别是中国人的眼里失败者没有话语权,所以大和就成了各位茶余饭后的笑料、“文人墨客”笔下的争相讨伐的对象。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希特勒与日本海军高层都是蠢蛋,然后自己就列出了一大堆他们是蠢才的理由,那么在坐的各位都比他们聪明吗?我想每人敢保证自己会比他们聪明吧。


日本是航空母舰领域的先驱,而在早期航母的地位也是仅次于战列舰的地位也是日本用航母打出来的,那么日本就真的不重视航母的发展吗?不,日本在开战前拥有全球最多的航母,最好的舰载战斗机。那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日本不重视航母而日本,而美国却很重视航母呢?

答案是国力,都知道美帝土豪,它是什么东西好就造什么,后面爆兵造出了一大堆航母就给人美国从一开始就很重视航母的假象,要知道美国人除了建造航母外它可是还拥有当时全球最大的战列舰编队的,2艘华盛顿级、2艘南达科他级、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相比日本仅建造两艘大和级有错吗?况且大和还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哈哈哈哈,“大和旅馆”可不能称为世界第一战舰,充其量只能称为当时最大的战列舰罢了。凭借其高达7万吨的排水量和9门460mm巨炮,确实是旷古绝佳的癫疯之作

在大和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建造费用为1.378亿日元,按当时日元的含金量计算,为12.134吨纯金,相当于3艘飞龙级航母或1.6艘翔鹤级航母的造价。大和号一共安装了22895吨装甲防御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威力巨大的460mm主炮,但其身管寿命仅为200-250发。妥妥的一部烧钱机器!

编制舰员总数2300名,其中,厨师都是从当时日本最高档的酒店、豪华邮船上征用来的。在海军征召的兵员中,有日式酒家和餐馆服务经验的人都优先分配到大和级上。舰上冷库的总容积223.4立方米,酒保仓库还存有50多吨酒保品,如酒类、烟草、糖果等,与此同时,各生活工作区域都通有冷暖空调。由于大和号上生活设施完备,居住舒适,而且自日美开战以后几乎都停泊状态,不上战场、生活惬意,故而有“大和旅馆”的美誉。

大和舰建成服役之时,恰好赶上战列舰的霸主地位被航空母舰所取代的时代。太平洋战争期间在美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的打击下,“大和”号几乎无所作为。虽然威力强大但却生不逢时。1945年4月7日,在冲绳岛战役中遭到美海军航空兵猛烈攻击,14时23分,在被命中鱼雷10枚、炸弹24枚后沉没,全舰仅幸存269人。其总战绩也就是击落数架舰载轰炸机……

由于大和号战列舰的传奇和悲情,即使在沉没了半个多世纪后,在日本民众的心中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故而大和号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

以上是专门负责搞笑的大和号战列舰和负责YY的宇宙战舰大和号,欢迎留言讨论!


归去来兮Roc


日本人是战术高手,战略侏儒,一贯擅长点错科技树。

大和号就是在航母时代到来了,它却做了个登峰造极的战列舰,是日本一贯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