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衝擊,多⽅防控復⼯復產

近⽇,在中國⾦融四⼗⼈論壇(CF40)線上季度宏觀政策報告論證會上, CF40學術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 委員餘永定在會上表示,現階段我國⾯臨的主要⽭盾是控制疫情和恢復⽣產之間的⽭盾。⽽這對主要⽭盾的主要⽅ ⾯,正處於前者向後者轉化但⼜尚未完成轉化的階段。由於疫情的特殊性和未知性,現階段很難說發⽣反覆的概率 有多⼤,⽬前控制疫情依然是⽭盾的主要⽅⾯。 “疫情帶來的損失有些已經充分暴露,有些尚未充分暴露,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潛在⻛險。”CF40⾼級研究員 張斌在中國⾦融四⼗⼈論壇2019年第四季度宏觀政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特點有⼆:

其⼀是短期性。疫情在短期可導致經濟陷⼊停滯,對經濟的負⾯影響⾮常⼤。但⼤概率上,隨著疫情的好 轉和結束,整個經濟會逐步恢復到正常軌道。

其⼆是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不同部⻔之間存在很⼤差異。

從已暴露的 ⻛險來看,中⼩企業特別是服務類的中⼩企業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最⼤,這在勞動密集型⾏業中表現更為突出。 但究竟該如何平衡恢復⽣產和防控疫情?CF40成員、中國⼈⺠⼤學副校⻓劉元春表示,在疫情發展仍處於⾼ 度不確定的狀態下,政府更應強化底線管理。


應對疫情衝擊,多⽅防控復⼯復產

其中要特別注意四點,⼀是要全⾯管控輿情,⼆是要防⽌出現⼤規模 失業;三是要防⽌現⾦流斷裂導致社會過度波動;四是要在輿情管控中講⽅法,體現政府的責任感。 CF40成員、⻓江證券⾸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伍⼽表示,⽬前抗擊疫情與復⼯復產之間的⼀⼤掣肘,就是⽼ 百姓對於疫情不確定性的恐懼。此時,政府的信息輸出與宣傳引導極為關鍵,應出臺更多指導,提供更多教育信 息,及時處理好社會群體的情緒疏導⼯作。⽆論疫情能否很快過去,都應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分層、分類制定對應 ⽅法進⾏差異化探索,以穩定公眾情緒、合理復⼯復產。 “⼈⼝流動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也是復⼯復產的關鍵。”餘永定指出,對此,國家可以制定統⼀的開⼯防疫 標準,使企業有章可循,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儘快恢復⽣產。但抓防疫是為開⼯創造條件,決不能以抓防疫為由⽽ 不開⼯。為使上級政府有效調動下級政府和企業領導的積極性,可以採取必要的獎勵機制——對於確有困難⽆法開 ⼯的企業,不能強⾏勒令企業開⼯;對於以防疫為名⽽不作為者,嚴格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