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虎!虎!虎!

銀行嚴監管態勢,仍在繼續。剛剛傳來大消息,截至2018年5月31日,今年前5月銀監繫統共開出罰單超過1400張。

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1400張罰單,覆蓋範圍從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到外資銀行等商業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

其中,有11張超過1000萬元的罰單,其中包括1張超1億元的罰單、5張超過5000萬元的罰單,共計罰沒金額9.22億元,而單張罰款金額最高為4.62億元。

違規原因包括信貸、票據、理財、信披違規,違反審慎經營,挪用資金等幾大類。此外,還有二十餘張罰單涉及房貸業務。

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整頓!處罰!規範!重拳出擊!

為了中國金融穩定與發展,銀監繫統已經走進了監管的風暴眼。

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從股市到樓市、再到理財產品,一個也跑不了!

金庸小說裡有句家喻戶曉的格言: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中國古書還有句斬釘截鐵的老話:壯士斷腕,刮骨療毒!

別說,用這兩句話來比喻中國金融監管,還挺有意思的:前一句,說明了自我改革的重要性;後一句,則說明了自我改革的艱難和痛苦。

中國金融監管的亂象,積累到今天,已是冰凍三日。內參君認為,其中最嚴重的是以下兩個問題:

1、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裡空轉,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創造財富,而是跑去炒房、炒股,搞得一邊是虛擬經濟虛火上竄,一邊是實體經濟缺血!

什麼叫資金空轉?就是說,同一筆錢,從銀行流到了表外理財,再從表外理財流到了保險,又從保險流到了股市、債市、匯市,在金融機構之間體內循環套利,但並沒有創造什麼新的財富。

從2014年初債牛開始,2014年下半年股牛開始,2015年底房地產牛開始,2016年初商品牛開始,裡面都有著大量脫離監管的資金晃動的身影。今年房地產市場一度火熱,熱錢的“貢獻”不小。

然而,炒的結果最後往往是一地雞毛。打個比方,而啤酒裡,可以有一點泡沫活泛一下,但誰見過,一杯啤酒裡,滿滿的全部都是泡沫,這樣還能讓人喝下去嗎?

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2、影子銀行大行其道,表外業務、理財業務、通道業務、資管業務、委外業務......一個個跟監管機構玩著“貓抓老鼠”的遊戲。

這個遊戲怎麼玩?一般說來,銀行和信託、基金等合作,賣理財產品。這種業務,有金融的功能,但是又沒有金融的實體,像個影子一樣。

換句話說,對於理財產品,銀行往往只是一個通道,而產品背後真正站著的,是狸貓換太子的——資管公司。

既然是高風險的股權融資計劃,而且中間通道長、監管薄弱,出現價格波動或投資失敗,是很有可能的。然而,失敗了,你可別以為銀行會幫你扛!對不起,在這種個情況下,銀行是不負有保本責任的。

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還有一些金融詐騙,玩一些新鮮的概念,卻把多少中國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攢下的一點錢,騙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這樣的金融亂象,再不下重手整治,問題愈演愈烈,總有一天要捅出大婁子,乃至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幸好,國家防範金融風險的號角已經吹響!一場金融去槓桿、強監管之戰,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

從銀監繫統這1400多張可以看出,規範金融亂象,降低金融槓桿,這次,國家是動真格的了!

一場監管風暴正在掀起,為套利而生的“金融創新”將迎來寒冬!接下來,房市、股市、債市、信託等都會還將繼續面臨資金考驗,各種各樣的炒家日子不會好過!

開出罰單、重拳出擊!銀監繫統走進監管風暴眼

不要說政府出手重,去槓桿是早晚的事。未雨綢繆,晴天修屋頂,總好過暴風雨到來時,被颳得片瓦不存。

至於我們這些中小投資者們,更要牢牢記住:

請對金融必須保持敬畏,瞭解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要知道,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不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如今去槓桿正在進行,但解決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資產泡沫可以被捅破,可債務不會憑空消失。

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睜大眼睛、捂住口袋、時刻警惕,遠離一切高負債、高槓杆的投資行為,為自己的財產構建一道堅固的護城河。

金融不是可以任性褻玩的遊戲,別讓自己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