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典型的人多地少,耕地資源有限,農產品高度依賴進口。

雖然如此,日本農業的整體生產卻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而且城鄉差距非常的小。

可以說,日本農村除了人口密度比城市低以外,基本和城市沒有什麼區別。

從最北端的北海道,到南部的九州地區,農村的面貌都很一致。

整潔的民居,修剪整齊的花木,再偏僻的山村也會有公路、上下水設施,道路硬化率非常高,農村幾乎沒有土路。

超市、郵局、醫院、加油站、體育設施在農村也一應俱全。汙水也能夠得到淨化,垃圾也會被回收。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日本孩子在農村一樣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哪怕一所不足百人的中學,也會有音樂室、比賽用游泳池、足球場、綜合性體育館等硬件設施,教學樓也依照最高安全標準建設。

公立學校的教師、校長都屬於國家公務員,由國家直接發放薪水,這是為了避免因各地經濟水平不均衡導致的教師薪資差異。

可以說日本農村早已實現了現代化,甚至因為環境更好、壓力更小,有些人感覺比城市的生活還要舒適。

1、農民年收入不比首相少

更令人吃驚的是,日本農民的收入非常可觀!據瞭解,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農民平均收入超過城市居民的國家。

這裡舉兩戶日本農民的例子。

永尾宗男,原來是當地町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已經60多歲了,退休後就在家裡耕種祖傳的稻田,三町地,總共45畝地(這在當地並不算多)。

畝產稻米是700斤左右,三町地一年產量一般在3萬斤,收入是380萬日元,相當於24萬元人民幣。

扣除秧苗和農機折舊成本,以及臨時僱人幫忙的支出,純利潤是50%,也就是純收入為190萬日元,也就是12萬元人民幣。

除了收割時需要臨時請幾個人幫忙之外,平時這45畝農田的管理,永尾老人一個人就足夠了。

原來這得益於日本農業的高度機械化。永尾說,耕種的所有環節都使用農機完成,撒農藥也是用一架小型的無人機。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除了農忙時節,當地農民一般都會另外在溫泉旅館、滑雪場或農產品加工廠裡找兼職工作。通過這種兼職,來補貼家用。

像永尾先生,他除了耕種這45畝地之外,還抽出一部分時間去町政府幫忙處理工作事務。

所以種地年收入190萬日元,加上他每月兼職16萬日元,加上夫人一個月10萬日元的收銀員工資,夫妻兩人的年收入也可以達到500多萬日元,相當於30萬元人民幣。

這種收入水平,雖然跟東京的上班族比起來相差不大,但是城市生活成本高昂,而農村稻米蔬菜都是自己種植的,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以外,每天的開銷很少,所以年收入的含金量很高。

佐藤先生是一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除了種植大約150畝水稻田之外,還養了100頭牛,有一個種植藍莓的果園。

佐藤家也算了一筆賬,種糧食的收入,一年有1000萬日元。牛是日本著名的豐後牛,一頭牛可以賣80萬日元,50頭就是4000萬日元(一年賣一半)。

再加上藍莓和藍莓醬的收入,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超過8000萬日元,相當於500萬元人民幣。扣除成本和臨時僱人的費用,實際年收入至少也有5000萬日元,大約340萬元人民幣。

這個收入在日本算什麼水平?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年收入大約是5000萬日元,佐藤這一戶農民家的年收入,至少比安倍晉三要高,更是東京一般公司白領年收入的至少十倍。

所以,在日本,農民生活好到什麼程度呢?像永尾先生家,除了一個大宅子之外,家裡還有三輛汽車,除了夫妻倆各一輛之外,還有一輛商務車,偶然供孩子一家人來時使用。

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退休養老金和城裡人一模一樣,沒少一分錢,因為日本實行的是全民統一的國民養老保險制度。

2 、日本政府的扶農政策

日本農村的發展,也跟政府對農民的政策性補貼密不可分。

每年日本政府要對農民補貼4-5萬億日元,基本相當於本土的農業總產值,也就是農民產一半,政府補一半。

補貼主要分兩種。

一種是對購買農業機械,譬如像收割機、耕田插秧用的拖拉機等設備,日本政府都給予20%的補貼。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二是對於長成8成熟的稻穀作為飼料使用的農戶,以1000平方米稻田,也就是一畝半稻田補貼8萬日元,大約5000元人民幣。

像永尾先生一家3萬平米的稻田,全部種上糧食,在稻穀8成熟時收割作為飼料的話,政府就會補貼你240萬日元,也就是15萬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你只要把水稻種上,不管收成好壞,到時把8成熟的稻穀交給政府收購,就可以得到240萬日元的錢。

這一政策也導致一部分老年農民乾脆把土地出租給大戶,然後從大農戶手中獲取土地租金,一般是1000平方米5萬日元,大約3000元人民幣的租金。

而且日本的土地地價便宜,永久產權。還有一個現象是,大面積的耕地兼併在日本非常盛行。

安倍政府從2016年開始對大面積地皮減徵固定資產稅,強化對閒地的徵稅。

同時法律上不再要求農地持有者必須為農業關係者,也就是說,像順豐這樣的公司,也可以考慮持有農地、搞農業,比如每單快遞送200克無公害大米。

那麼土地的大面積兼併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呢?兼併農地有效地整合了資源,於是農業的規模優勢和效率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3、日本化肥用量極低

日本農業另一個先進之處,在於有機農業水平高,化肥的使用量非常少,農產品的安全係數高。

以蘋果為例,日本絕大部分的果園有機質含量都在5%左右。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這是什麼概念?對比下中國就知道了。我國有機質含量不足1%。由於大量使用單一化肥,我國的果園土壤已經非常貧瘠。

大部分中國的蘋果園,每年產出幾千斤上萬斤果子,到了冬季,樹葉清掃後弄回家燒炕,修剪下的枝條拉回家點爐子做飯,土壤得到的補充卻少的可憐,僅僅是幾袋化肥。

一邊是產出上萬斤東西,一邊是補充幾百斤單一化肥。所以說,在果園土壤肥力方面,如果按照目前的做法,50年內我們不一定能趕上日本。

因為一個是逐年增長,進入良性循環,一個是逐年下降,形成惡性循環,這如何能趕上呢?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日本的稻米,每公頃化肥用量只有18公斤左右,也就是每畝地1.2公斤,這即便跟歐美相比,也是相當低的一個值。

日本全國的化肥用量只有108萬噸,也就是說,日本全國的化肥用量,只有江蘇省一個省的三分之一不到。這倒不是因為日本耕地面積小,而是中國用化肥量實在太大了。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的化肥用量都是非常驚人的。中國耕地面積只有美國的一半,但是化肥用量卻是美國的一倍。

過去十年日本化肥用量減少到73%,而中國則增加到159%。歐美日每公頃用量不過120kg,而國內官方數據都有450kg,實際上每畝地用量達到80-100斤的比比皆是!

化肥用量大點,短期內可以提高一點產量,但是土地損傷了,長期產量則會下降。而農民為了避免虧錢,就必須再多加化肥,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化肥用量快上天了。

4、本土農產品賣得高價

比起進口的中國農產品,日本老百姓更喜歡選購日本本土生產的農產品,雖然價格比前者高出不少。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為了保護農民免受國際競爭壓力,日本政府採取關稅壁壘限制外國農產品的進口,比如日本對大米進口的關稅高達778%,乳製品進口關稅為360%。

因此日本國內的農副產品價格遠遠高於國際水平。所以在日本也會出現一個西瓜頂一個月房租這種奇葩事。

農產品價格的提升也使得農民的收入水平很高。

羨慕:這個國家農民收入比白領高,退休養老金跟城裡一模一樣!

可以說,在日本農村,你只要勤奮勞作,收入並不比城市的居民來的低。

這也是日本許多農民不願意去大都市裡生活,不願意去城市裡做農民工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們在農村的生活,實際上要比城裡人過得滋潤。

本文來源海外眼,更多海外資訊請及時關注海外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