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七江龙山寺,那一处昔日胜迹正缓缓走来

隆回七江龙山寺,那一处昔日胜迹正缓缓走来

“龙降甘霖同沾法露,山荫心性共发菩提。”这幅嵌字对所写的龙山禅寺,位于七江镇枫木村二组,距七江镇街4公里,鸟树下2公里。枫木村二组地势平缓,山川毓秀、地道钟灵。此处的山都不高,是平地凸起的那种小山包,远远的看去,恰似一个个洒落大地的绿色大绒团。山川之间布满大小不一的农田,座座风格各异的乡村别墅矗立在纵横纤陌边。

龙山禅寺座落在坎水口之阳的龙山山腰,两面开阔,倚靠的的龙山上长满翠竹和灌木。禅寺占地约800平方米,由新修大雄宝殿和一栋两层的僧舍斋房成“丁”字形构成,大雄宝殿左侧一栋三层民居相伴,一条约3米宽的水泥路沿左侧山势直达寺庙。禅寺尚无山门,大雄宝殿前的院坪也还未硬化,黑黄土的院坪上,春风吹生的一层浅浅的、嫩绿的小草伸着懒腰慢慢地长着。立在院坪边上的焚香炉似乎有点倾斜,急需修葺。

大雄宝殿远远地看去,与当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居没多大差别,只是屋脊两端微翘的檐角、歇山顶、盘龙的廊柱、彩绘的壁画、殿门上的“龙山寺”三个大字,这些元素才显示出这是一处佛教场所。步入殿堂,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着释迦佛、药师佛、弥勒佛、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两边为十八罗汉及护法神,殿中常用法器俱全,左侧悬挂一座铸铁大钟,墙上有少量彩绘佛画。大雄宝殿后还有两间未拆除的腐朽不堪的老禅寺厢房,从老厢房的用料讲究,似乎显示出龙山禅寺曾经的辉煌。

龙山禅寺现在没有常住僧尼,由附近一位居士打理寺院。平常极少的香客前来消厄祈福,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才有举行法会。殿内蜡烛长明,长明灯不灭,香烟缭绕,只是无晨钟暮鼓、也少了拜忏诵经,多了一份幽雅宁静。

隆回七江龙山寺,那一处昔日胜迹正缓缓走来

从禅寺的复修碑记获知,龙山禅寺年代久远,寺宇辉煌,原本佛教胜地。自胡氏七世祖才赞公,于明朝武宗正德元年(丙寅公元一五0六年)建寺以来距今五百年矣。近代高僧释戒舟法师、越凡老大士、离爱老大士、恒守、高安老和尚、福昙老素士、释天龙和尚及徒弟演教,徒孙宽学、曾孙宏兴等先后住持龙山禅寺。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当时龙山禅寺的住持释天龙和尚(字常悦),被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有对联赞曰:浩荡乾坤,祥云掩拥,颂吾师鹤发童颜,如来弟子多福寿;无边佛海,慈光焕发,羡长老古稀悟道,人民代表得皈依。

龙山禅寺曾几度整修,但仍沿旧制,建国后寺院分配释天龙和尚居住。禅寺香火一直以来长盛不衰,香客信士络绎不绝。惟世沧桑多经变故,至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间,佛像法器经书诸般设施皆毁于一旦,禅寺建筑被用作生产队谷仓。

龙山禅寺原有佛殿皆属木料、历史久远,腐朽不堪、面临倒塌。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寺庙古迹尽得保护。2005年,为满足广大满信众的需求,当地民众捐资,居士献资出力翻修殿宇,复修大雄宝殿,2012年在释宽学(法名惠成)积极倡导经与本地村组民众协商,又得各方善男信女支持,居士再次献资出力,由释聞喜、释维旺、释维聪、释宏兴主修,胡仲谷、邹才奎、胡耀亮、刘同贤、陈满秀、阳桂贞助修,翻修兴建用作僧舍斋房的殿宇横楼一栋,增添佛像法器设施,禅寺焕然一新。

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佛道斗法传说:高僧释戒舟法师住持龙山禅寺期间,老百姓对戒舟法师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一老道士在听闻后,心生妒意。自恃道法高深,决定同晚异地放焰口一试高下。(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该法会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度。亦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隆回七江龙山寺,那一处昔日胜迹正缓缓走来

老道士在自己家里烧纸焚香,舞弄法器,弄来一只大蝴蝶,施以法力,大蝴蝶听从老道士法令直飞相隔遥远的龙山寺,将龙山寺佛徒海灯扑灭。戒舟法师见来者不善,依然禅定心境,只见他双目微闭,口念经词,鸣尺一下,刚刚被扑灭的海灯立即振燃,正在作法的老道士忽觉手臂一麻,刚刚还叮咚作响的法器,顿时静寂无声,无论老道士如何作法摇晃法器,就是发不出声来,忙碌一阵,技穷败下阵来。老道士明白戒舟法师确实是名不虚传,自此后潜心修道。

“鹫岭祇园,梵宫香国,”修复后的龙山寺,胜迹得已重光,问道参禅,亦有佳境。我坐上车离开龙山寺的一刹那,耳边似乎回响起了深沉而悠远的钟声,仿佛络绎不绝的香客,他们手提供品,.正从四面八方向着香烟缭绕,晨钟暮鼓,木鱼声声,经声朗朗的禅寺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