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话的姜太公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

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姓,氏,名,一名,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卖肉的屠夫, 也开过酒店,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卖肉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事处,闲居在家。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 ,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 ,稳定东方。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 东海上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狂矞、华士兄弟,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就下令诛杀他们。 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报政”,即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大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 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 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 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 ,史称周康王。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姜伋继位 。齐丁公姜伋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首辅召公奭的次辅,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锐部队三千虎贲,保卫丰镐。

传世作品《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乾坤预知歌

太极未判昏已过,风后女娲石上坐。

三皇五帝已相承,承宗流源应不错。

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

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

天下由来不固久,二十年间不能守。

卯坐金头带直刀,削尽天下木羊首;

一土临朝更不祥,改年换国篡平床。

泉中涌出光华主,兴复江山又久长;

四百年来更世界,日上一曲怀毒害。

一枝流落去西川,三分社稷传两代;

四十年来又一变,相传马上同无半。

两头点火上长安,委鬼山河通一占。

山河既属普无头,离乱中分数十秋。

子中一朱不能保,江东复立作皇洲,

相传一百五十载,钊到兔儿平四海。

天命当头六十载,肃头盖草生好歹;

都无真主管江山,一百年前扰几番。

耳东入国人离乱,南隔长安北隔关。

水龙木易承天命,方得江山归一定;

五六年来又不祥,此时天下又纷争。

木下男儿火年起,一扫烟尘木易已;

高祖世界百馀年,虽见干戈不伤体。

子继孙承三百春,又遭离乱似瓜分。

五十年来二三往,不真不假乱为君;

金猪此木为皇帝,未经十载遭更易。

肖郎走出在金猴,稳稳清平传几世;

一汴二杭事不巧,却被胡人通占了。

三百年来棉木终,三闾海内去潜踪。

一兀为君八十载,淮南忽见红光起。

八双牛来力量大,日月同行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四海衣冠新彩画,

三百年来事不顺,虎头带土何须问。

十八孩儿跳出来,苍生方得苏危困;

相继春秋二百馀。五湖云扰又风颠。

人丁口取江南地,京国重新又一迁。

两分疆界各保守,更得相安一百九;

那时走出草田来。手执金龙步玉阶。

清平海内中华定。南北同归一统排。

谁知不许乾坤久。一百年来天上口。

木边一兔走将来。自在为君不动手。

又为棉木定山河。四海无波二百九。

王上有人鸡上火。一番更变不须说。

此时建国又一人。君正臣贤乘辅拔。

平定四海息干戈。二百年来为社稷。

二百五十年中好。江南走出钊头卯。

大好山河又二分。幸不全亡莫嫌小。

两人相见百忙中。治世能人一张弓。

江南江北各平定。一统山河四海同。

二百年来为正主。一渡颠危猴上水。

别枝花开果儿红。复取江山如旧许。

二百年来衰气运。任君保重成何济。

水边田上米郎来。直入长安加整顿。

行仁行义立乾坤。子子孙孙三十世。

我今只算万年终。剥复循环理无穷。

知音君子详此数。古今存亡一贯通。

子中一夫不能保,江东复立作皇州。

相传一百五十年,钊上生兔平四海。

天命当头六十年,肃头盖草又生反。

二百年来九番换,天下却无真主管。

耳东入国又离乱,南隔长江北隔关。

水龙木易承天命,方得江山归一定。

五六年来又不祥,此时天下又纷争。

木下男儿火年起,一扫烟尘木易已。

被神话的姜太公

姜太公钓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