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谁”、“那”“了”……这些字的读法你真的清楚吗?

学过拼音的人都知道,拼音是为了讲每个字的读音都统一标准。但是在普通话确定之前,拼音出现之前,每个地方的方言有所不同,所以就会导致同一个字有着不同的发音。这种不同的发音,有可能是声调的不同,有可能是声母的不同,有可能是韵母的不同,也有可能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

发音不同,就会出现歧义,常会误解


“血”、“谁”、“那”“了”……这些字的读法你真的清楚吗?


于是,普通话的确立和推广,无疑使语言交流变得更加方便。

但是,即使是普通话,也是从方言中转化来的,我们现在所用的普通话,也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演变而来。所以,普通话无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而且就在演化过程中,一些很难改变的方言习惯一时改不了,久而久之,约定成俗,就有了口语和书面语。

那么什么是口语,什么是书面语呢?

顾名思义,所谓口语,就是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所用到的生活化的语言方式。所谓书面用语,自然就是正式的官方用语。

有了这两者的区别,就形成了一个字有两种读音,请注意,这两种读音不是指多音字的两种读音,是指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读音。

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是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它的意思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字,意思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是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读音,它的意思一般是相通的。

举例子,多音字“长(zhang)”和“长(chang)”,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而口语“血(xue)”和“血(xie)”,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应该就明白了口语书面语的不同读音区别于多音字的读音了吧?

说到“血”字,有不少一部分人可能都在犯迷糊,这个字到底怎么读呢?哪个是书面语?哪个是口语?

不急,我们慢慢看。

首先,不管你读“xue”还是“xie”,都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人敢说你读错了。

其次,这个字的两种读法是这样的:口语读“xie”,书面语读“xue”。要注意的是,有很多人读这个字的书面语读法是读错了。很多人把“xuě”读成了上声,同“雪”。但实际上应该读成去声“xuè”。

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该读哪一种?

很简单,你看两种读法的名字就知道了。平时不用分得那么清楚,因为两种读法都是对的。而当你在正式场合朗诵时,最好选择用书面语读法来读,这样会显得更庄重更专业。

一个字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读法,同样的字还有很多,如“谁”“那”“了”等等,如果你在生活中听到这些字有不同的读法,而自己不知道到底怎么读,那么请别慌张你大可随便选一种,反正别人能听懂就行了。说到这里,想起小学读过的鲁迅的文章,要求背诵并默写,常常不能拿满分,原因就是通假字太多。


“血”、“谁”、“那”“了”……这些字的读法你真的清楚吗?


所以不清楚的字,读错了也没关系,难道只有大家才能造通假字吗?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