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违约也不愿去乡村当老师?

为什么很多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违约也不愿去乡村当老师?

免费师范生赔钱违约,有人道出真相:几万块钱换十年六年的卖身契

近年来,其实关于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也要违约的现象也不少见。

最初的时候,国家颁布免费师范生政策,就是培养一些来自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让他们享受优惠政策,然后毕业后可以反哺家乡,当乡村老师的。

但是,没过多久,有人就反悔了。只不过,所谓的免费师范生从来就不是天下掉下来的免费午餐。

为什么很多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违约也不愿去乡村当老师?

1.

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当初选择报考免费师范生的时候,更多的是被免学费和生活补贴的优惠政策所吸引的。

换句话说,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当初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当老师。

再加上,从大学所在的一二线城市,突然去到十八线的乡镇,这中间的落差感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这种时候,如果出现了更好的机会和选择的话,很多人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违约,尽管违约需要缴纳一笔不小的违约金。

甚至有很多人把违约当成是唯一的最后的退路,可见其决心。

为什么很多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违约也不愿去乡村当老师?

2.

但是,出现免费师范生违约也不能全部都怪学生。理性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本身也有问题存在。

免费师范生当老师以后发展空间非常受约束,教学环境也比较差,就业范围也很窄,待遇也很差。

生活很难说的是温暖,往后却能够一眼看透,这样的生活的确让人想要逃离。

而且在你的服务期限未满之前,即使你有更好的出路,对不起,也不行。

而且,很多时候,免费师范生会造成一定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很多高材生,回到乡村任教,其实并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能,有的老师甚至会出现没课可上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非主要学科的老师。

为什么很多免费师范生,宁愿赔钱违约也不愿去乡村当老师?

3.

2018年,教育部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做了一定的调整,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并且将履约服务期由10年缩短为6年,另外还能有申请调整专业的机会……

可是,说到底,这些还仍然都是治标的做法。

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乡村教师发展空间狭小,待遇低的问题,那么这样的政策调整对于免费师范生们来说,无非是多了一种违约的捷径罢了,让违约的成本反而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