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都过了一个与家人相处时间最长的假期,家装姐也不例外。

往年回家过年只有一个星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觉得什么,可时日一长,妈妈做饭时总是一会腰酸,一会胳膊痛,于是我主动承担起了帮厨和洗碗的大业。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不论是切菜还是洗碗,年富力强如我,做完也是腰酸背痛,难怪妈妈总喊累!仔细回想,这厨房台面的高度偏低,站立时腰部下弯,时间一长腰酸背痛是必然。

其实啊,厨房的台面高度设计,最佳状态是根据主厨身高而定制,如果经过几个科学的小改动,根本不至于这么累!


究竟厨房台面科学的设计法是什么呢?


其实,在厨房洗、切、炒三样主要活动当中,炒菜和洗切的舒适高度是不一样的。在一些高端橱柜厂家的设计方案中,高低台面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我们来看下面这两张示意图: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台面太低洗菜、洗碗时会增加腰部的负荷,通常洗、切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时间一长,或遇上家里团聚碗比较多时,必然导致腰酸背痛;


如果灶台与之等高,上面还有架上锅的高度,相对来说手的操作区是偏高的,炒菜时不自觉架着胳膊,时间一长也是肩膀酸疼。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而如果将炒菜台面适当降低,洗切区适当抬高,就解决了这个困扰。洗切时,人不必弯腰,挺直腰杆站再久也不酸,而锅灶降低后,不需要架起胳膊,自然肩膀负荷也就轻松很多。


重点来了:为实现久站腰不酸的厨房,要做出哪些小改动呢??


1.高低台面:洗菜区高于炒菜区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一个好厨房的台面高度,要根据“主厨”的身高来定制。比较合理的洗切区台面高度为:主厨身高÷2+(5cm~10cm)。以家装姐166cm的身高来说,水池台面的高度大概在88-93cm用起来是最顺手的。终于可以“站着洗菜不腰疼了!”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而灶台区高度,有时候也跟个人使用锅的习惯有一定关联,比如你最常用的锅是比较深的炖锅或炒锅,那台面要更低一点,如果常用扁平的小煎锅那么台面高差可以适当缩小。


通常灶台和水槽台面的高度差一般建议在8-15cm左右,比如洗切区台面高度为90cm,炒菜灶台则设置为75-82cm。


顺便提醒大家,高低台面的高度差不是硬性规定,具体还要根据主厨身高、烹饪习惯,并结合各家实际使用情况综合判断来调整。


2、高区可安插洗碗机或洗衣机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受到空间闲置,有的家庭会把洗衣机也安排在厨房里,那么如何空间允许,洗衣机应该放在高区。这两年随着嵌入式洗碗机、水槽洗碗机的普及,在高区装洗碗机也是个好用到哭的神操作。


低区,可以在灶台下方设嵌入式消毒柜,如今疫情下,消毒柜的呼声渐长,或者就是常规的存放餐具的拉篮。


3.另辟更高的小餐吧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厨房较小的家庭可以在窗台处、操作台对面一侧,加做一截操作台。类似于一个小餐吧的概念,方便摆一些小家电,例如早餐烤面包机、咖啡机之类,偶尔也可以跟孩子快速用个简餐。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或者小家电区使用木质台面,并设计得高一点,与橱柜融为一体,更能合理划分厨房区域。


4、补充一些厨柜装修容易踩坑的事项:

(1)厨房门与冰箱门开启不要冲突。

(2)灶台设计要避免靠近窗口,以防风吹熄灶火。

(3)冰箱进厨房,不要离灶台太近,以免后者的热量影响到冰箱温度。

(4)水槽下方、灶台下方别忘预留插座,以防如果后续装净水设备,或是消毒柜等,漏做可能留遗憾。


厨房这个地方改动10cm,妈妈做饭再也没喊“腰酸背痛”

(5)厨房做完水电、铺完瓷砖后记得在墙面做记号,以免未来墙面如果要装钉入墙体的挂钩、收纳篮等不慎破坏内部管路。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妈妈、婆婆、丈母娘之类的人,稍一做家务就喊这痛那痛,有时候我们只是以为老人家身体不好也正常,但反过来我们也该思考,会不会是家的设计出了问题?


自己也亲自体验几次家务,试炼一下你家的这些家居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学,是“妈妈婆婆们”太矫情,还是当初装修时没有做足功课呢?如果你也有关于装修难解的题,欢迎留言给我们。


更多装修设计灵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红星美凯龙家装平台,或下载红星美凯龙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