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說起奪門之變,被囚於南宮的朱祁鎮在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發動政變,重奪皇位。當朱祁鎮重登帝位時,明代宗朱祁鈺卻仍然躺在病榻之上,對此事毫無察覺,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


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于謙


  朱祁鈺當上皇帝之後,為了能夠穩固帝位,採取了種種措施。據史料記載,他把朱祁鎮囚於南宮之時,為了避免朱祁鎮與外人聯繫,朱祁鈺可是煞費苦心,不僅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還派錦衣衛把守。朱祁鈺對朱祁鎮的監控,不可謂不嚴格,但即便如此奪門之變還是發生了。由此可以看出,朱祁鈺對朱祁鎮的監控沒有效果。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還要從8年前說起,當時朱祁鈺只是監國,沒有當皇帝。于謙等人為了迅速控制局勢,主導了一場鬥毆事件,那就是明朝有名的午門血案。如今看來,于謙當時是自己挖了個坑,8年後自己又往坑裡面跳。


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朱祁鈺


  土木堡之役,明朝戰敗,朱祁鎮被俘虜。于謙挺身而出,他明白當務之急就是穩定人心。正統十四(1449年)8月23日,朱祁鈺監國,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誅殺王振全族,朝中群臣情緒激動,竟開口大罵王振黨羽,場面開始混亂。朱祁鈺沒見過這種場面,心中害怕,想改天再議。太監金英出來傳旨,看到這種情況,想喝退百官,但百官不依。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叱斥百官,馬順之前與王振有來往,群臣一氣之下,竟出手毆打馬順,將馬順毆打致死。群臣又向朱祁鈺索取王振的另外兩個黨羽毛貴和王長隨,然後拳打腳踢,將兩人打死。群臣打死人之後,害怕皇帝治罪,這時于謙站了出來,對朱祁鈺說:“這些大臣都是為了國家,皇帝不要治他們的罪。”朱祁鈺才監國沒幾天,心中也沒有主張,只能聽從於謙的話。


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朱祁鈺


  這場明朝有名的午門血案,史料大多肯定其正面意義,即剷除王振餘黨,振奮人心,為北京保衛戰打下基礎。但這場血案實際上是朝堂之上政治鬥爭的延伸。午門血案使得以王振為首的宦官勢力被沉重打擊,皇帝的親衛錦衣衛也被打壓,連指揮使都被打死,朝廷大權轉移到朝廷中這些文臣手中。

  王振是個專權宦官,同時還是東廠廠督。東廠和錦衣衛的職責比較相似,都是監察百官,所以東廠和錦衣衛歷來為朝廷中群臣所不喜,再加上東廠和錦衣衛權力較大,辦案手段殘酷,在歷史上留下諸多惡名。但東廠和錦衣衛都是直接聽命於皇帝,負責替皇帝監督文武百官,是皇帝的耳目。這場午門血案之後,東廠和錦衣衛雙雙遭到打擊,喪失權勢,威風不在,已經沒辦法監察百官。對於皇帝朱祁鈺而言,這無異於自廢耳目。東廠和錦衣衛不如發揮其職能,朱祁鈺就變成了瞎子,對於百官的行為也就一無所知。


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朱祁鈺


  朱祁鈺當皇帝后,將手中大權交給於謙,讓于謙主持大局,最終擊敗也先,迎回朱祁鎮,將朱祁鎮囚入南宮。在朱祁鈺當皇帝的這段時間中,文臣繼續對太監勢力和錦衣衛進行打壓,其監察百官的職能早就拋到九霄雲外。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被群臣打死後,繼位的是盧忠,卻因金刀案下臺,後來群臣安排于謙的女婿朱驥繼任。錦衣衛就徹底變成文臣進行政治鬥爭的工具,跟皇帝毫無關係。東廠自王振之後,連頭都不敢抬。由此可以看出,錦衣衛和東廠已經不能為皇帝服務,並脫離皇帝的控制。


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于謙與徐有貞


  朱祁鈺為防止有人聯繫朱祁鎮,派錦衣衛看守南宮,錦衣衛明顯沒有盡到責任。奪門之變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暗中謀劃,曾四處拉攏幫手,部署兵馬,也曾面見太后,甚至曾多次到南宮見過朱祁鎮。但錦衣衛和東廠卻毫無察覺,或者是察覺了卻沒有上報給朱祁鈺。對於錦衣衛和東廠而言,如果他們不能為皇帝服務的話,為什麼要盡職盡責地去監察百官呢?

  朱祁鈺為穩固皇位,採取了很多措施,卻忘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控制和扶持錦衣衛和東廠,讓這兩個部門代替皇帝繼續監察百官,因為這是皇帝的耳目。


奪門之變朱祁鈺為何毫無察覺?于謙八年前挖的坑,結果自己掉進去

于謙


  以于謙為首的文臣通過這場鬥毆事件,成功剷除了王振一黨,沉重打壓了錦衣衛和東廠勢力,使得錦衣衛和東廠不能去跟這幫文臣作對。但于謙肯定沒有想到,當文臣之間發生分歧時,沒有錦衣衛和東廠的監察,即便高官如於謙,也等同於瞎子。最後,徐有貞、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成功,重登帝位的朱祁鎮最先殺死的就是于謙。于謙八年前自己挖的坑,最終自己又掉了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