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2020年項目建設開工,全市59個項目集中開工、37個項目集中投產

  搶抓“項目化”機遇 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市舉行2020年項目建設開工投產活動儀式

  李俊明宣佈項目集中開工、投產 鄭連生講話 王珍王建廷劉鋼柱等出席 全市59個項目集中開工、37個項目集中投產

忻州2020年項目建設開工,全市59個項目集中開工、37個項目集中投產

圖為忻州市2020年項目集中開工投產活動儀式現場。本報記者 範濤 攝

  本報訊 (記者楊峰雷)3月9日,忻州市2020年項目建設開工投產活動儀式在豆羅工業園區舉行,全市共有59個項目集中開工、37個項目集中投產,這是我市搶抓“項目化”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標誌著我市今年項目建設進入了全面加速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李俊明宣佈忻州市項目建設集中開工一批、集中投產一批正式開工、投產,併為宏厚建材新型高強輕質牆體材料生產線項目投產點火。市長鄭連生講話。市領導王珍、王建廷、劉鋼柱、崔建新、王月娥、武憲堂、裴峰、安書田、範建民在主會場出席開工投產活動儀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新年主持,並通報全市集中開工一批、集中投產一批項目情況。

  鄭連生強調,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市舉行2020年項目建設開工投產活動儀式,就是要表明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鮮明態度,表明我市堅定不移推進項目建設的強大決心,不斷推動忻州產業的轉型升級,讓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越來越富裕、越來越美麗。全市上下要以這次儀式為起點,不斷把“七個一批”項目建設引向深入。一是要堅持產業第一。產業興,城市興;產業強,城市強,產業是城市發展、強大最重要的基礎。全市上下要在不斷提升鞏固傳統產業的基礎上,以裝備製造、光電、半導體、大數據等產業為依託,打造忻州標誌性、引領性的八大產業集群;要打造以雜糧食品、中藥材、肉製品、釀品、飲品、保健食品為代表的新型農產品精深加工六大集群,不斷髮展文旅、康養、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真正讓各大產業做大做強,不斷推動忻州更好發展。二是要堅持項目至上。產業要靠項目來支撐和承載,項目是明天發展的希望。全市上下要牢牢堅守包裝一批、招商一批、簽約一批、落地一批、開工一批、在建一批、投產一批項目,“七個一批”項目滾動梯次推進、統籌發展,夯實產業發展的項目基礎。三是要堅持企業為重。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群眾就業的場所,是稅收的源泉。全市上下都要牢固樹立企業為重、職工至上的理念,著力為企業和職工搞好服務,改善企業的基礎設施環境,及時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助推企業成為新形勢下創造財富的重要載體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要堅持服務為本。政府的本質是服務,要著力在服務產業、服務項目、服務企業上下功夫,不斷引深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完善“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繼續開展“減免緩幫扶替”,特別是當前要推動防疫背景下促進經濟增長政策的落實,切實把企業的事辦好,體現政府為民、服務、效能、誠信的追求。五是要堅持創新為要。要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從實際出發,在促進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企業做大做強上著力、盡責,讓創新生態厚植於忻州政府、社會、企業,讓以創新推動產業、企業發展成為忻州的主旋律。六是要堅持人才為根。要牢固樹立來了忻州就是忻州人、忻州人人可以成才、只要為忻州作出貢獻就是人才的理念,激發每個忻州人的創新活力和激情,尊重每個人才的創造和貢獻,讓每個忻州人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通過努力,力所能及地推動忻州發展。

  鄭連生要求,要充分發揮開發區(產業園區)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作用,讓開發區(產業園區)成為忻州新一輪轉型升級、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的主力軍,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工作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精心謀劃,精細服務,精準發力,推動了一批落地項目辦結審批手續、一批在建項目完成設備調試驗收,分別具備了開工、投產的條件。3月份全市共集中開工項目59個,總投資112.8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5.88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32個,基礎設施類項目14個,社會民生類項目13個;集中投產項目37個,總投資33.95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22個,基礎設施類項目8個,社會民生類項目7個,為全年“七個一批”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活動儀式上,忻府區領導彙報該區集中開工一批、集中投產一批項目情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工信局負責人作表態發言,開工項目單位恆瑞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彙報項目開工準備情況,投產項目單位宏厚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彙報項目投產運營準備情況。

  參會領導和嘉賓共同為恆瑞資源再生利用加工項目開工奠基,共同見證宏厚建材年產90萬方新型高強輕質牆體材料生產線項目投產點火。

  各縣市、忻州經濟開發區在分會場同步舉行項目建設開工投產活動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