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教师如何“少讲或不讲”?

吴力铠


师课堂上如何实现少讲或不讲?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少讲可以实现,不讲是不行的,课堂上老师一点都不讲是不行的。那么如何实现少讲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01.精心准备好导学案。将课堂知识用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注意难易度,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做,有知识科学,能够通过预习完成知识学习,完成导学案题目,能够对课堂知识提前学习。

02.辅导好课堂“小老师”。每个组挑选一到两个优秀学生担任“小老师”,老师课前对小老师进行培训,包括领学的仪态仪表,领学的基本流程,讲解题目要以启发为主,不是对答案,要关注是否每个同学都听懂。

03.强化班组文化建设。多组织一些演讲、论坛、竞聘、拓展活动、班级文化展示、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提高学生的课堂展示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像老师”到“是老师”转变。

04.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少讲,每个知识点由学生上台领学,题目由学生讲解,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堂上分小组先进行讨论,得出本小组共同的答题方法,并推荐一名“小老师”上台领学。

05.老师成为引领者。课堂交给学生,但是不能完全交给学生,老师要全程给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把题目分解到各组,“小老师”领学后,老师要及时点评,表扬优秀同学和小组,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老师还要作补充及强调。所以说老师不能完全不讲。

总的来说,老师要实现课堂少讲,一定要重视把功课做在前面,早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交给学生,能让每个孩子斗参与到课堂中去,教师教的轻松,孩子学的也轻松,教学质量一定能够提升。

大家好,我是叮当老师,欢迎关注我!谢谢!





叮当老师


课堂上,教师如何“少讲或不讲”?

我是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中学教师,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课堂上老师如果讲的太多,就成了“满堂灌”,是纯粹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参与到其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与当前课堂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是相违背的,因此老师必须做到“少讲”、“精讲”。


一、讲与不讲不是绝对的。一节课看学生生成的状态,该讲时大胆去讲,不该讲时,三缄其口,该讲而不讲肯定不对,不该讲而讲了纯属多余。问题是怎么讲,什么时候讲?


1.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有难易决定讲与不讲,比如,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你不讲,学生怎么能懂?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定要讲,耐心的讲。


2.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怎样讲。对于生活经验少,年龄小的孩子,老师要深入浅出的讲。


3.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设施设备来决定怎么讲。农村学校信息化设备薄弱,老师就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讲,反之,条件好的地方,很多实验、探究只要借助设备演示即可,不必多讲。


二、讲而有度,坚持精读,力戒滥讲。


1.许多老师废话较多,与教学无关的话一来一大篇。这种“滥讲”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权利,或许这正是学生学习兴趣不能被唤起的真正原因。不管是技能的操作,还是知识传授,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并经过大脑加工整理和储存,缺少这个内化的过程,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该讲则讲,但要“精讲”,讲课要做到:内容精要,方法恰当,语言精炼,明白生动。教师的讲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对知识探求的自主体验,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寻找、搜集和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


2.教师讲述、讲解务必做到以少胜多,言简义丰,明白晓畅。

在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论,而要讲精华,抓住规律;讲重点,不离核心;讲难点,扫除障碍;讲关键,带动全文。不管是讲授、讲述还是讲解、讲读,都要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按照教材的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较少的时间讲清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拥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知识条件下进行学习。


3.教师要把握讲的时机,引导性地讲。

教师要讲在学生合作学习后仍然有困惑时,讲在学生体验肤浅时,讲在学生探究遇卡壳时,讲在学生走不出误区时,讲在学生背景材料匮乏时,讲在学生认识模糊时。


总之,课堂教学需要“讲”,也需要“不讲”。一堂课的好和坏,我们要看课堂的情境诱人度、建构生成度、自主参与度、训练针对度,也要看讲解到位度、课堂有效度。不能单用“讲”与“不讲”来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内容的难易和课堂的变化,适时调整讲与不讲的比例,把讲与不讲巧妙和谐地统一起来。


回答至此完毕,谢谢。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峡江李哥


课堂上,教师如何“少讲或不讲”?

新课程改革以后,新的教学理念一直提倡: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应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等等,这些观念要落实的前提有一个,那就是课堂上教师要少讲或不讲。

羊老师以为,不管如何去强调学生“学”的重要性,也不能粗暴的对老师做出“少讲或不讲”的硬性要求。因为,天下没有用同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的道理。

课堂上,强调学生的“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所有的事情过犹不及,课堂上如果真正一个模式的要求老师“少讲或不讲”,那教师的作用和意义又如何体现?

理念是用来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的,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益,确立“少讲或不讲”的理念是正确的,但绝不是,在每节课上,老师都成了一个无关的观众,那样下去,别说提高效益,原来的效益恐怕也很难保住了。

那教师如何正确掌握掌握或应用“少讲或不讲”的理念呢?

1.学生自学能看懂的不讲

自主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一些简单的概念或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这些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知识教师自然就没必要再讲了。

有的老师可能会疑惑,“我这么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呢?”,所以,作为老师,了解学情,了解自己的学生尤其重要,否则,你就只能选择不分轻重主次教学的误区。也就无从谈起教师的“少讲或不讲”了。

2.学生通过合作能完成的可少讲或不讲

合作学习也是当前很流行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学生之间讨论、启发同样也可以解决一大部分问题。

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在一个小组里学习,学生的关系会更融洽,通过兵教兵的方式,好学生可以带动全组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了解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

如果基本达到了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那教师就要尽量少讲或不讲,至多把重点的地方或学生展示中暴露的问题再强调一下。

3.学生已学会的不讲

这个在是在复习时,老师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些老师一说复习,总是从“零”开始,唠唠叨叨半天,学生早听的不耐烦了,老师还再啰嗦。

这样既浪费了复习的时间,也降低了复习的效率。要想提高复习的效率,自然应做到“抓重点,重点抓”,对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的内容就可以少讲或不讲。

4.过于偏难的不讲

在考试前,一些老师总喜欢给学生讲一些所谓的“高难度”的题,想以此提高学生的总体分数。

事实上,这样做基本意义不大,因为过于偏难的问题一般不会考,即使考已是只占极少的比重,不要说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好学生听了也不见得有多少实效。

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做到少讲或不讲,要引导学生踏踏实实的把基础的分数拿到手,这才是最主要的。

总之,少讲或不讲的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应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但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行动,把自己变成课堂上的一个看客。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课堂上如何实现“少讲”或者“不讲”,教师必须先新转换观念,上课以学生为主。结合我的经验,我觉得有以下方法方式:

1.微课法

备课时,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制作成微课,课堂上只放微课和做相关的练习,实现少讲。这种方法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理科比较好用。

2.课堂活动法

教学设计时适当加入一些课堂活动,如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学生上台演讲等,教师只强调注意的问题,不用多讲。

3.自主学习法

教师要准备多种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视频或图片放服务器,让学生自主获取。


书签老师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必须得“法”。课的内容不同,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状况,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及素养,以及孩子的各个学习阶段的差异都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中的“少讲”或者“不讲”。

课堂教学的讲课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合理选取。比如讲读课,这类课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生才开始识字,读书也不是很流畅,课堂中老师的“讲”和学生的“读”在整节课中占很大比重。一年级考试时候还必须老师读一题学生做一题,老师在课堂中想少讲是很难实现;再则讲解课比较适合小学阶段中、高年级,老师讲解与学生练习解题相结合,课中老师作适当点拨,点拨到位了,自然可以少讲,但是不讲可能学生的能力还没完全达到。最后讲授课比较适合中学或者大学里的学生,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结合要点记笔记,如有疑问则同老师交流,这样的课堂老师是无法少讲的。


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授课方式,新授课,起始课老师一般讲的较多,课堂中必须把知识点讲明白和讲透彻,学生才能听得明而学得实。练习课和复习课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与交流,这样课堂中老师反而应该少讲,让学生多讲,当学生说不明白的时候老师再介入点拨指导。

整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也制约着授课方式的采用。某个重点高中的两个创新班,说白了就是重点高中里面最强的两个班,选进去的学生都是智力水平极高,思维能力超强,他们对于教材书面知识都是采用学生自学,老师只是验收下学生的自学情况,对于这些教材书面内容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少讲甚至于不讲。老师们腾出了大量的时间都是解决学生课本外的知识拓展。如果只是普通班级,甚至于班级里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不强,那教师想少讲也不太能够实现。

课堂中要想尽可能的实现少讲,就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综合素养。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艺术强,课堂中孩子能集中注意听讲,他们的语言表述简洁凝练,指导得法不啰嗦,课堂调控能力强,因此整节课老师可以相对的少讲些而让学生多讲、多练些,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课上得再好,当他课后反思时总觉得还有改进的地方。别人成功的课堂只能够借鉴不能简单的复制,不断进取,勇于探索才是通往成功的途径。


儒家小子说教育


课堂上教师少讲或不讲,应该是未来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

什么是少讲?

在课堂45分钟时间内,教师对全班讲授所使用的时间尽可能地少。所谓尽可能地少,是指教师要精讲,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仔细斟酌,力求达到最大效果。

什么是不讲?

某些课堂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比由教师讲解,对学生学习更有帮助,这种情形下,教师最好闭嘴,改用眼睛观察,用脑子思考。

如何做到“少讲或不讲”?

道理很简单,只是做起来难而已。首要条件是把课备好,教材有哪些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情是什么,怎样针对学情设计教学,课堂上如何把控节奏,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等等。其次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度参差不齐,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例如全班性少讲,但个别学生可能要多哆嗦几句,多数学生不用讲,但个别学生需要单独辅导。

因此,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衡量少讲或不讲,更不要拿一块表去给教师计时,规定讲多少分钟是少讲,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多半被证实是瞎捣乱。


爱数学做数学


从每节课的满堂灌到老师不讲或不讲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有的改变都是艰难却需要坚持的。坚持下来就会看到成效。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观念要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一节课50分钟,并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内容。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内容?领会了多少内容?自己有拓展提升了哪些能力?一般情况下,老师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会的越多,其实不然。教师讲的越多,有可能都是以教师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还原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课堂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学生参与的多与少体验的深刻与否都在于是否在老师的引领下参与了活动。而活动的设置就有老师来安排,老师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观念也要发生改变,让学生都动起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且得到最终的解答。 因此老师要首先转变观念。


接着,写备课教案的时候应该明确到时间安排。把大部分的时间分给学生。例如在讲解课老师讲解占用三分钟,学生分析15分钟。那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安排好,这15分钟的活动。这样逐渐形成习惯,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师只是在旁边引导和帮助。

还有,学校也可以建立监管机制。每个老师每节课说话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从监管到自觉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逐渐的老师会发现自己少说和多说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学生更乐于参与你的课堂。监管机制下的成长也是有必要的。

最后明确,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在课堂当中永远是配角,主角儿一定是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学生乐意参与的。


我是帅帅妈


以后的趋势就是课堂上老师不满堂灌,提倡精讲少讲。

要做到少讲或不讲,需要老师和学生良好的合作。

1、学习新知识之前 老师要备好课。备好课就需要老师熟悉教材,知道要讲的内容的重难点,还要备学生。平时要观察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找到适合班级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也要预习好新知识。以往的学生很多并没有预习新课的习惯,有部分会预习的学生又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这样就会使得老师上课不得不多耗时间讲解内容。

3、有了老师备好了课及学生预习好了课的基础,老师再来上课就不必花很多时间细讲每一个知识点,老师只需要把握好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在做练习巩固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4、老师少讲或者说不讲,也是要长期坚持。刚开始没有形成习惯,老师和学生都按以往的方式上课听课,只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形成新的上课听课模式,以后的课堂就会高效起来。

5、各科老师之间也要合作交流。最好各科老师统一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要数学老师已经在用新的模式上课了,语文老师还在满堂灌,这不利于学生快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化学姐话教育


“限时讲授,合作探完,踊跃展示”是我们南通市教师局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十二字方针。

限时讲授,教师少讲,学生多展示,促进了南通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南通高考全面、大幅度领先江苏,也说明了这一点。

限时讲授,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功夫去研究教材,理顺知识结构及应用、搞清知识的发展过程,花更多的功夫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召开究教学设计,预设好课堂的教学方案,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素质,才能轻松地驾驭课堂。

建立学生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质疑、交流、总结中学习知识、形成方法,逐步用学生合作学习来代替教师的满堂灌。


新语星说


老师课堂少讲与不讲。关健在于备课,温故而知新。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与平角,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有关,教师抓住这个关健引导学生进行角的移动。学生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即得知识又开发智。这里就体现了少讲与不讲,教师启,学生发,学生做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