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應試詩被譽為詠雪最佳之作,但詩人卻名落孫山

這首應試詩被譽為詠雪最佳之作,但詩人卻名落孫山

文|丁十二


應試詩,顧名思義,就是考試時寫的詩。

今天的作文都有一句要求: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古代不一樣,不僅不限制詩歌,唐宋時期,還以詩歌作為考取進士的項目之一,即應試詩。

應試詩又名“試帖詩”,也叫“賦得體”。只是宋神宗時期,由於王安石變法,試帖詩一項被取消,直到清代乾隆時期才恢復。

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相當著名的應試詩,從今天來看,這就是當時的“滿分作文”,但詩人卻因“字數不夠”名落孫山。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這首應試詩被譽為詠雪最佳之作,但詩人卻名落孫山

據《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餘雪”,按照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後思考了一下,寫出四句就擱筆了。他感覺這四句已經表達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體,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所以此次考試祖詠未被錄取。

但這首短短20字的小詩卻比這個故事更讓我們震撼和驚歎。

題目是望終南餘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餘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讚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

這個“浮”字用得多生動、自然,我們當然知道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裡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不正給人以“浮”的感覺嗎?讀者也許要說:“這裡並沒有提到陽光呀!”是的,這裡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

這首應試詩被譽為詠雪最佳之作,但詩人卻名落孫山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很好,但“霽”字更重要。詩人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餘雪的情景。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濛濛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廬山真面目”。

詩人不僅用了“霽”,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霽”。他說“林表明霽色”,而不說山腳、山腰或林下“明霽色”,這是因為“林表”承“終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而只有終南高處的林表才明霽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餘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結句的“暮”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一場雪後,只有終南陰嶺尚餘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更寒;望終南餘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不管從題目解讀,還是詩意本身,這首詩確實已經完滿了,若再增加一字都是贅餘。

這首應試詩被譽為詠雪最佳之作,但詩人卻名落孫山

清代王士禛在《漁洋詩話》裡,把這首詩和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等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

有褒就有貶,明代玉遮《唐詩選》評價此詩:“浮”字極好,詩亦佳絕,只賦得積雪,不賦得餘雪。言外之意,跑題了,你怎麼看?

你覺得如果今天的作文允許詩歌體裁,會讓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嗎?


圖片/網絡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