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白雀園鎮賽山村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賽山村位於白雀園鎮中南部,北與涼亭鄉楊河村接壤,東與老山村相鄰,西與新縣八里畈鎮搭界,南與汪河村相連。賽山村因賽山而得名,賽山,又名唐宋山,地處大別山北麓,光山縣城東南部與新縣八里畈鎮交界處,最高海拔374.3米,山內群峰疊起,林木蔥蘢,花草繁多,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雲霧繚繞,景色宜人。神話傳說唐宋山與相鄰新縣沙窩境內的白雲山試比高低,唐宋山肆意猛長,尖端要刺破天頂,觸怒了玉帝,玉帝命雷公霹之,唐宋山被降了下來,從此唐宋山就傳名如今的賽山。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賽山奇峰千仞,氣勢磅礴。清洌的河水在山下環繞迂迴,鵲鳥在林間嬉戲追逐。這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迷人景色,再加上馬金錠地傳奇色彩,便成為許多文人墨客的創作源泉。於是,他們在這裡武文弄墨,吟詩作賦,留下了許多詩篇。明人蔡鳳翹有詩云:“一入層崖曙色平,乾坤徙倚笑浮名。人寰臺榭同輪轉,山樹飄搖似戰爭。貝葉當年翻上界,寧花此日散弦城。振衣千仞聞樵唱,疑是空中孤鶴鳴。”詩中描繪的秀嶺巍峨,曲徑通幽,樵夫對唱,音囀空谷,聲情並茂,高亢清越的動人情景,就是流傳至今的光山縣“三臺八景之一”的賽山樵唱。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明嘉靖《光山縣誌》記載:賽山其水臨仙河導源,山外恆聞山中樵歌聲,或荷薪中途行歌,相互傳於空谷間。幽中有燃以夜讀如畢,鹹其人者耶!清乾隆縣誌記載:元陳堯子於此山避兵,常遊此坡醉仙洞、睡仙石,時聞樵歌而無人。洞中不時傳來弈棋聲,南坡腳下有油鹽罐,時出油鹽可食,這就是“賽山樵唱”的由來。明人賀守約有《賽山樵歌》:“名山千鬱仞嵯峨,石室棋殘有爛柯。一曲長歌忘世慮,浮雲流水意如何。”的佳作。明人蔡鳳翹、清人蔡麟、楊載翰等均有讚美賽山樵唱的詩作流傳後世。如:“四百峰頭看聖水,三支川外聽樵歌”,“樵歌天外度,鳥語空中閒”,“三更賽山聞樵唱,萬千才子競風流”等等傳世傑作。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賽山村座落在賽山嶺東部和東南部支嶺的腳下,是兩縣、三鄉、七村結合部。從光山縣城出發,沿106國道行至白雀園鎮西南9公里大尖山茶廠入口處,一路山路蜿蜒,途徑老山村、賽一村,到達賽山腳下,可見青山環抱中,一座曲水流觴的小山村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她就是從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裡走來的賽山村。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千秋青山沒有任何墨色,依舊是人們心中完美的畫卷;萬古溪流沒有瑟瑟琴絃,依舊是人們心中的婉轉良音。發源於大尖山的劉河流域似一條澄澈的玉帶,順村莊涓涓流向白露河,匯於淮河流域,以恬靜靈秀的姿態,被歷史長河珍藏,愈久彌香。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如今的賽山村,林壑尤美,溪水淙淙,山水田園相映成趣,無不散發著迷人的光輝,一曲曲“賽山樵唱”餘音嫋嫋,向人們再現了一處安寧和樂的“世外桃源”,終將被真正懂得欣賞的人們知悉傳誦。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仙人脫靴的傳說:在賽山村黑龍關的路途上,天緣一石。石上有似於靴子一樣的深痕,相傳八仙經過此地,在此休息,脫靴倒灰塵,在此石頭上磕了一下,而留下靴痕,是為“仙人脫靴”。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油七罐的傳說:在賽山村雷盤坳小廟路邊上有一個特大的石頭出土面,體積約80方,正頂端現有若0.2方的一個石窩,相傳在遠古之時自產油七,可供一灣食用,全因人貪心不足,想多產而出售,請石匠將石窩鍛大,哪料事與願違,石窩被毀。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白雀園鎮賽一村


賽一村位於白雀園鎮中南部,北與涼亭鄉楊河村接壤,東與老山村相鄰,西與賽山村搭界,南與馮寨村相連,全村1608人,386戶,耕地面積726畝,17個村民組,具體是:上大沖、小胡灣、大胡灣、劉大沖、項灣、楊樹尖、晏灣、楊窪、駱莊。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在豫南老區,信陽市光山縣白雀園鎮西南隅,有一處遠近聞名的唐宋山,山的腳下,有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人傑的靈的小村莊(白雀園鎮賽一村民組)小胡灣。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據村裡的老年人講,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輕時家境貧寒要過飯,並要到我們這裡。當時,到我們小胡灣村東頭時,又病又餓,一頭倒在村東頭山腳下的田埂上起不來了。也是朱元璋命不該絕。恰巧,被一送飯村婦發現,她見朱元璋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動了惻隱之心。於是便從身邊竹筐裡拿出一罐綠豆粥米,盛了滿滿一大碗,給朱元璋吃下,又回家熬了一大碗薑糖水給朱元璋喝了。不大一會兒,只聽朱元璋腹中陣響,又接連放了幾個響屁,額頭滲出一層細細的汗珠來。就這樣朱元璋得救了。面對村婦的救命之恩,朱元璋倒身便拜,併發下重誓:他日若有出人頭地,一定要用八抬花轎抬您老人家去亨清福。村婦淡淡一笑,揚長而去。原來,那村婦並非凡人,乃是觀音菩薩特意前來搭救朱元璋的。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第二天在朱元璋倒地之處,湧出一眼清泉,村民們便在此挖井一眼,井寬三米見方,深不見底。此井一經現世便非同凡響。此井水甘甜清冽,沁人心脾,無論當天用水多麼厲害, 第二天早晨,井水仍至井口,不漫不溢。大旱之年,其他村子的水井榦枯龜裂,而此井依然綠瑩瑩。更令人稱奇的是,人站井邊,不時能看見井臺底似有花轎上浮,但卻不見遲遲上來。故此,人們便稱此井為花轎井。從此,小胡灣花轎井,方圓百里,老少皆知。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現在,花轎井仍在,井臺水依然清澈如昔,冬暖夏涼,喝起來還真有些甜味呢。每當老家來客,鄉親們泡上一杯香茗,末了總忘不了說上一句:“這茶是本地所產信陽毛尖,水是花轎井水。”說者滿臉自豪,聽者也能喝上此井水而倍感莫大的榮幸。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在賽一村有個地方叫啞巴窪,啞巴窪原來不叫啞巴窪而是叫深塘窪,這個故事也是與朱元璋有關,據村子裡的老人們講,朱元璋小時候討飯來到了唐宋山腳下,賽一村乞討,因當時的老百姓都家境貧寒,哪還有飯施捨給別人。這時幾乎討完了每個村莊,肚子還沒有討飽的朱元璋更是愁上加愁,好心的一位老人叫起元璋到深塘窪,大地主家裡去討。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朱元璋忍飢挨餓,硬著頭皮往他家走,來到他家後,看見甸戶們都在忙碌便張口乞討,可沒有一個人答話。朱元璋心想我跑了這麼多路討一口飯,連回答的人也沒有,就生起氣來,你們都是啞吧?朱元璋在地主家也沒有討到一粒米,這件事慢慢的就傳了出來,老百姓笑話甸戶見面就說你們是啞吧,時間長了人們就把深塘窪改叫成啞吧窪。


美麗白雀園一村一故事之賽一村、賽山村


文字素材:龍斌忠 hurzh88 青帝福源

圖片素材:hurzh88 月影 老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