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馆阁体、田楷、印刷体、江湖体不入流,你怎么看?

小路写字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基本上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不能把馆阁体,田楷和印刷体同江湖体混为一谈!

馆阁体在明代又称为台阁体,是为了适应科举考试而形成的一种书体,这种字体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乌,方,光”,这种馆阁体显然是为了规范,也就必然是楷书了,所以以前的读书人都会写一手漂亮的馆阁体,以前留下来的考卷,随便一张都是一幅精美的小楷作品!


但是后来一些人认为这样的楷书太死板,没有生气,于是就开始说馆阁体有问题。

田楷,这是一个新名词,就是以现代书法家田英章为代表的田氏楷书,田楷的特点就是工整,规范,漂亮,在这一点上田楷和馆阁体极为相似,于是就有很多人说田楷就是馆阁体!


那么对于印刷体来说主要是为了实用,像我们平时的打印,复印,都是用的印刷体,因为这样看起来统一,方便,也更加规范,可以说印刷体在现在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字体了。

江湖体就不用说了,充满了江湖义气,“自成一体”,但是比丑书又要好一些,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是江湖体还要有一定的书法面目,不像丑书那张胡搞。


馆阁体,田楷,印刷体都有其独到之处,不能等同于江湖体,所以说,不能武断地说馆阁体,田楷和印刷体不入流,你觉得呢?

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馆阁体,是备于法度而精纯,老辣稳健厚重,中正、中和、中庸,

这种成熟之体,不是所有人能够达到之境。

田氏楷书,合于法而有度,引领国人迈入学正楷之热,而有特不同意见人,发起了争论,说辞万种,口战不歇,孰是孰非,还待时间验正。但一种说法,这不是书法,显然不正确,有争风之嫌疑。而说印刷体,也是一种过激之断。

印刷体,这个概念,与法度不知所指,或是单一的笔画,或许是固有模式,这都是俗界或部分评析人做的定义。特殊书艺时代,特别之现象,给巷议饭后之谈资,议来议去,毫无价值。

江湖体,是谓于法度疏淡,意气个性重,施展尽显个性之表现,意法倒置,意法相害,过份豪气,过分象形之构建,变于书艺之正统,自创书貌,标新立异,其中也是法度中游戏,似杂耍之嫌疑。显然为爱好书法之国人所不赞美。但是作为一种民间娱情娱乐不失为意义重大,也算是大众文化缩影。若是以此招摇撞骗而取利,则有说不过去,然有人喜欢而贾,另当别论。

总之,以上种种,馆阁体乃法重而厚实,学之却步,需功力也,故说三倒四,说不美其理由不充分。田氏体,不是书法或喻为印刷体,似乎有胸狭而不容之嫌。印刷体,为何不能存焉?,有人喜欢,有市场,不喜之,则离之不赏罢,何有嗤之以鼻?江湖体,随它娱乐,玩累了俗了,自然消停,自生自灭。抑或其书而光大成为书之主流。实践乃检一切成敗。


狂喜淡墨a


田楷归类于印刷体是对的,很恰当,除了平正啥都没有。确切的说也就是美工字!过去每个单位都有美工,在工会搞宣传工作,都能写这类字。现在也一抓一大把!如下边手工画表格,楷书习作,还有过去那些刻章人都有这种功夫,跟书法艺术是两会事!如硬要往书法上靠,那也是学书的初级阶段,跟高级书法边都不沾!











云雪书画


我个人认为写得好要看它是不是有笔力,线条美不美?形体格局好不好?能不能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字体要规范有格调,太呆板就成了印刷体,太随意就成了江湖字,还是要学古人,多会意,写出自己的风格来!











书法大师


说馆阁体、田楷、印刷体、江湖体都是不入流的???开什么玩笑,说这话的一定是不懂书法的人,在头条可能看了几日书法方面的内容,就觉得自己懂了很多一样,乱说一气。

首先说,入什么流?难道是入“丑书”一流吗?还是“注射器书”一流?如果是跟这些比的话,还是不入流的好。

目前书法主要是两大流派,一种是以继承传统书法为主的传统派,我们熟悉的书家有曹宝麟、陈忠康、孙晓云、“二田”等等为代表,一种是号称创新的“现代”派,例如“丑书”“吼书”“射墨”“盲书”“乱书”等,以王镛、曾翔、沃兴华、王冬龄、邵岩等为代表。

印刷体是属于美术字的范畴,根本不属于书法范畴的事情。江湖体是指没有传统书法的继承,就是凭借着兴趣,拿毛笔写字而已,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之前的“老干部体”,一些所谓的明星或者名人写的各种“书法”等,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法度,因为根本没有临过帖,你也看不出师出哪家。江湖体顶多就是算毛笔字,不能算是书法。

而“馆阁体”和“田楷”都是属于书法范畴里的书体。馆阁体主要是明、清两代,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和为了皇家服务,需要把字写的非常工整。“馆阁体”端庄、工整有余,而变化不足,无法达到抒情的目的,因此后来多被文人雅士所诟病。

“田楷”是对当代著名书法家田英章、田蕴章两位老师书体的一种称谓,主要是指田英章老师的书法作品。“田楷”脱胎于欧楷,融入了自己的变化,又因为田英章的书法培训做的好,也出版了很多的教材,因此学者甚众,学员们称田英章老师的楷书为“田楷”。

“田楷”还是具备了很明显的书法特征的,但近年来对于“田楷”的争议很多。主要是说“田楷”写的端庄、工整、标准,于是有人称其为现代的“馆阁体”,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但也有人说“田楷”是“印刷体”,这种说法还是有失偏颇的。

但不管怎么样说,“田楷”和“馆阁体”是属于书法范畴,关于它们的争议也是对书法“审美”情趣的一种探讨,跟所谓的印刷体、江湖体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播传统书法文化,感谢您的支持,别忘关注一下我哦。


翰墨今香


头条的编辑应该对所提的问题先把把关,什么样的问题都上台面,这样也难免降低了头条的办刊水准。先说馆阁体,它是明代流行的朝廷办公文体,恩格斯有句话叫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统治思想。明朝朝廷通用的汉字书写文体无疑就是当时最大的最主要的最广泛的流行。我们平时所说的流就是流行也就是主流,馆阁体在明朝它自己本身就是主流,你说它不入流,那便是没有了流,想想你这提法荒诞不?印刷体就是我们平时在报纸书籍及所有刊物上所见到的宋体字仿宋字,它是所有汉字刊物的通用文字,你说它不入流,那还有哪一种字体入流?最后就是提问中所说的田英章楷书,田先生用这种字体受命于国务院,为部省级官员写委任状,公行天下,你说他这字入流不入流?再田先生这楷书中规中矩,与现在中国通行楷书字模基本相同,此字模为民国时陆启胜所写,也是现有出版物的通用文体,你说它入流不入流?最后再从提问者本人出发说说这个问题。提问者能这样说这样想也有原因,也不是空穴来风。提问者所说的这个流,就是目前中国书坛上流行的以胡乱涂鸦,以至于发展到丑书横行的这个流,这是中国五千年书法史上的逆流,是中国文化历经文革之后,后继乏人,且一切向钱看形势下的邪流杂流,是旁门左道,它代表不了中国书法,肯定是暂时的,短命的,绝不会长久的。提问者深陷其中,反认他乡是故乡,我只能替题主感到悲哀。


东望长安1


最近有朋友问我,有人说馆阁体、田楷、印刷体,江湖体不入流,你对这个说法是怎么看的?

他觉得这些字体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抛开书法角度来说,这些字体是特定背景下时代潮流的产物,易于辨识,被广大老百姓所爱,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历史产物,而不是全盘否认。

在大众讨论的书法语境中,馆阁体,田楷和印刷体往往在一起进行讨论,而江湖体则时不时地流窜到上面三个概念中,常常被别人所混淆,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一下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盛行于明清两代时期科举考试的时候科举才子以及当时做官的文人大夫,他们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以及进行观察文书写作的时候,所采用的一种书法的字体,这种字体具有工整以及秀美的特点,但是因为它过于城市化,抹杀了个人的艺术创造,被人看作是呆板的艺术代表。

但是馆阁体之中也有写的比较好的,比如说清代的林则徐等人,他们的馆阁体其实就写得比较好,不是说写馆阁体的人,他们的书法就一定是不好的,有些人馆阁体际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够在比较呆板的程式中体现出书法较为灵活的一面,潇洒自如,挺拔,具有书法的美感。

而田楷是指当今的书法名家田英章和田蕴章等人创作的楷书书体。这种楷书书体以欧体作为基础,吸收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书法基本要素,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楷书样式,具有端庄秀美,工整大方,的艺术效果,因为其书风的倡导者对于当今丑书现状的抨击引起了社会上一些人的不满,因此,攻击田楷书法是美术字,也常常把它和江湖体以及馆阁体等书法相提并论,认为他的字状若算子,没有美感,实际上这是有失于偏颇的,田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多种书风融合的产物,代表了,传统书法创作以及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学习的,一味打压,抹杀其艺术性是不对的。

印刷体应该不用多介绍,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电脑上的手机上的书本上的字体基本上都是印刷体。

而所谓的江湖体,常常是指一些没有经过专业的书法训练,或者说没有系统的学习书法的人,他们在书法创作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一种任涂抹信笔为体的书体,这种书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一个人极具个性的一面,但是他们的书写不能够称之为有法度的书法,只能够称之为江湖体毛笔字。

以上就是关于这些书体的概念,我要说的是,田楷不等于印刷体,也不等于馆格体,而馆格体也不等于其他任何核中的一种,他们是各自独立,而有些是互相渗透和交叉的一些概念。

上述的这些书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有一些缺憾,他们在艺术上的确具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他们之间的优点,吸取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够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松风阁书法日讲


这几种体,最大的问题是失去了书法的精髓所在。千篇一律,好无迟涩之态,没有什么精神,让人感觉纳木。好比漂亮的女人没有气质,看第一眼好看,第二眼一般,然后开口说话,感觉德比配位,小鸟穿凤衣的感觉。








父子书画记


不入流不知是谁危言耸听,满嘴胡话。馆阁体,田楷、印刷体、不入流。要说其中的江湖体有部分不如流到完全有可能。翰墨书道的理解不入流就是传统经典法门的东西。


馆阁体只不过灵动不足,工整有余而已。实际上,馆阁体本身就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书法,虽然艺术性不高,但说没有一点艺术性也不符合事实。

田氏楷书据说也制作成了字模,就是变成了印刷体美术字。实际上这几种字除江湖体以外都是有其艺术价值的,说其不入流,实际上是胡言乱语,不负责任的话。

在说江湖体,那就复杂了,其中不入流的大有人在。不过翰墨书道这里的江湖书法说的不是一般能够写毛笔字人的书法,或水平一般的书法作品,而是那种没有一点传统书法章法和吹的云天雾罩,那种人的书法。这种书法才是真正不入流的,如下面附图的展现的情况。




如果书法往这个方向发展,才是真正的入流和我们的最大的悲哀。






艺术图示的东西可以说毫无艺术性可言。


翰墨书道


说馆阁体、田楷、印刷体、江湖体不入流中的不入流我不知道它的含意究竟指啥?是指不入晚清时期书法流派中的帖派碑派,还是指这些都算不上书法?听口气,我猜可能是后者。那么什么算书法,什么不算书法呢?我认为,书法必须同时具备三条标准,否则就算不上书法。这三条标准是:一是,写的必须是中国字(包括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二是用传统的技法去写字。传统的技法包括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等。其中笔法决定线条的质量和变化,结体决定上不上"体"。三是遵循一定的法度。用这三条标准去衡量上述四种书体,我们立即可以看出,印刷体和江湖体不是书法。原因在于,前者是印刷出的,不是写出来的,谈不上什么笔法墨法和变化。后者不上"体",如果江湖体上"体"了那就不叫江湖体了。这样看来能称得上书法的只有馆阁体和田楷了。

为什么说馆阁体和田楷是书法呢?我们先来看馆阁体。馆阁体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它是由欧、赵两体融合而成。其特点是烏黑、方正、光洁、大小齐平。可以说,馆阁体在楷书中是比较完美的。正是这种完美使它缺乏个性,最终走进了死胡同。再来看田楷,田楷基本上学的是欧体,其特点是端庄秀丽法度森严。但缺点是缺乏欧体的险峻。客观地讲,无论是馆阁体还是田楷其用笔用墨和结体都非常精到,它表现出来的功力不是一般努力所能达到的。但是这两者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就是取势上的平。馆阁体已很难走下去这是不争的事实,田楷究竟能走多远我们现在很难预料。但不管田楷今后发展如何,这同不入流却是两码事。我认为,尽管我们强调学楷书应从晋唐入手,学古人的,但古人留下的具体指导方法和资料很少,有些具体方法只是打比方,如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只能意会,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楷书先学田楷也有它的好处,一是它的教材较多较系统並有教学视频,直观性强,便于自学。二是法度森严,一笔一画细致入微,有法可依,便于掌握。三是学田楷的人较多,便于交流和请教。至于田楷缺少个性的说法,我认为,有没有个性不在于田楷,而在于学书者。我们学的是技法和法度而不是个性,个性是在学了之后悟出来的。学书者在掌握了田楷的基本技法后,在同一书体中博釆众长,逐渐就能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书法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