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央企offer,如何选择?


面对央企offer,如何选择?


临近毕业或临近跳槽,面对林林总总的各类招聘信息,同学们总是无从下手。尤其是做具体科研和业务的同学,本来天天就对着冰冷的仪器和一堆直男,让他挑一个工作,除了问问待遇之外,真是无从下手。由于大家对于中央企业和国企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人员管理模式不太熟悉,以为进去了哪个单位都一样,其实是不同的。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平台不同,对于以后的发展也是云泥之别。所以,昨天,小编专门推送了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名单,让大家擦亮眼睛,认准真央企,真总部,别被个别公司和猎头给忽悠了。今天我们就聊一下央企的人员管理模式,并从人员管理权限的角度出发,去谈一谈如何选择央企,让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更得心应手、得偿所愿。


面对央企offer,如何选择?

央企领导人员管理模式

根据国资委网站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又称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共96家,其中前49家企业一把手由中组部任免,又称为“副部级央企”,后47家企业一把手由国资委党组研究任免。除中组部任免的干部外,其他央企的领导班子成员都由国资委党组管理,具体由国资委的企业干部管理一局、二局负责。对于中央企业一级子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由本企业党组管理。

对于各央企而言,是按照人员管理权限来对各单位进行管理的。央企党组负责总部部门负责人层级的干部、各一级子公司的领导班子任免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外部董事的派遣,具体由各单位人力资源部或党委组织部负责。总部部门内部处室人员的任免由各单位人力资源部或党委组织部负责,该层级人员任免就不用央企党组研究了,直接由人力资源部或党委组织部负责。一级子公司对下属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参照管理。


面对央企offer,如何选择?

如果选择央企?

​对于找工作的同学们而言,首选的当然是央企的总部。国资委管理的央企有49家一把手为副部级,属于中组部直接管理的干部。其他均为正局级,但是也是中组部关注的干部。中央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每一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在某个领域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管理的资产以万亿计,管理的人员以百万计。所以为什么一个央企的老总可以直接去接任副省长、省长、部长,根本原因在于其管理的资产和人员,能够调动的资源比一般的省都要大。所以才有这样的管理体制。央企总部的部门平台高、级别高、发展好,待遇好,同样的竞争也很激烈,不仅需要学历、学校,还要比拼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因为央企庞大的分支体系和与国计民生的密切联系,进入总部,你的视野、格局将与你在一个专业公司有天壤之别,可以说,基本上不亚于你在一个一般的中央部委工作。所以首选是央企总部。


面对央企offer,如何选择?


其次,首选的是央企一级子公司总部。央企一级子公司可以进入总部,一把手可以任央企的副总裁,一级子公司的部门长可以提拔任总部副职,从而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遴选进入国家机关或者各级党政机关。参照刚开始讲的央企的管理模式,只有一级子公司才能与总部机关联系,二级公司职能与一级公司联系。

在当前国家改革的大背景下,央企总部已经成为研究公司重大发展战略、统筹各领域、各区域资源、提高公司整体发展实力的管理机构,具体的行业细分就直接在一级分公司。所以很多综合性央企的一级子公司本身就是行业的领军企业,所以退而求其次,进入一级子公司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绝大多数央企的一级子公司都是全国性企业,其管理难度、管理规模、协调资源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同时,由于改革的关系,央企基本上都是大集团公司,跨越很多个门类,同样门类的公司可能分属于不同企业。例如,中石油、中石化是专业性很强的企业,其分公司涉足也多围绕着石油、天然气展开,不外乎是石油炼化、开采,再或者是上下游比如,炼油设备、勘探、开采设备等。但是还有一些企业,比如通用技术集团,下属公司有医药、机床、邮政设备制造等,每个子公司的门类与集团的种类没有特殊的行业关系,要说有,可能也就是通用。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央企的一级子公司,绝对是行业翘楚,即使是类似通用集团的大杂烩公司,其所属的医药企业,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医药进出口领域、特色药等领域都是行业领先的。

面对央企offer,如何选择?

再次,首选是央企一级子公司的的区域总部或者在省会城市的央企分公司。中央企业管理为垂直管理,干部也为垂直管理,一般不与地方有交叉。但是由于央企的特殊地位和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其与行政级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很多央企在地方单位与地方政府的交流非常紧密,人员交流也很频繁。同时,央企的区域总部一般管理的范围都是几个省,而分公司的设置基本上每个地区都会有分公司存在,这样的资源和人员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退而求其次,进入区域总部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如同政府管理一样,越往下越难以公开透明,越难以绕开各种关系的弯弯绕绕,所以进入区域总部的难度有时候比起大一点的公司和总部还是有些困难。地方上总有一些关系和人员是你难以拒绝的,而在央企,在北京,这种关系相对来讲就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