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導語

永樂四年,僅僅八個月,明朝軍隊就將安南(今越南)收入囊中,之後統治二十餘年。這件事無論怎麼說,都可以在明初“外交事件”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接著,朱棣下令將安南改為明朝一郡,收歸中央管轄。並且,朱棣還在安南採取政治、文化、思想上多方面的控制。此外,朱棣也知道明朝軍隊猛的來這一處,安南民間自然或多或少有怨言,雖然明軍打的旗號是“弔民伐罪,興滅繼絕”。

為了穩定安南局勢,朱棣是想法設法示好安南各階級,無論是給予死去民眾以補償,還是對知識分子予以高官厚祿。

按照朱棣的想法,安南以後就是明朝的一部分了。然而,就在他死後不久,“皇太孫”朱瞻基就宣佈從“交趾郡”撤軍。這是怎麼一回事?

再往東北一方看,明朝和朝鮮的關係發展可謂曲折,但總的來看還不至於兵戎相見。李成桂發動政變建立朝鮮以後,雖表面上對明朝比較“恭敬”,但心裡卻時常想著開疆拓土的事。所以,終洪武一朝,無論是高麗還是朝鮮,他們的表現都未達到朱元璋“萬方來朝”的期望。

而到了永樂朝,一切又迎來了轉機。朱棣以藩王繼承大統,其手段必是非凡,而在外交上也是頗為強硬,從安南被佔領二十餘年就不難發現。

而在永樂朝,李成桂已然離去,繼任者李芳遠雖然也靠著政變上位,但和朱棣的強硬比起來,他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不過李芳遠識時務,他知道朱棣好大喜功,對外強硬,安南就是好例子。再結合之前李成桂和朱元璋搞僵的前車之鑑,李芳遠索性對明朝一方極其配合。

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朝鮮和明朝雙方的外交,是建立在互不信任的基礎之上。明朝總是擔心朝鮮與女真、日本“沆瀣一氣”,而朝鮮也總是對明朝示好日本頗有微詞。

總的來說,朱元璋希望構建的天下秩序算是達成了。不過,這些都是通過朱棣強硬的外交手段或是軍事力量換來的,離朱元璋希望的“德化”還相去甚遠。

等到仁宣時期,一切會有改善嗎?

安南:宣德以後戰略放棄安南

之前說到朱瞻基戰略放棄安南,其實,這和安南國內的形勢分不開。

其實,在明軍佔領安南後不久,安南國內就開始了一場長達二十多年的反明鬥爭。朱棣也不是不清楚,所以在積極鎮壓的同時,他也在積極招安。

然而,以黎利為代表的反明起義還是風起雲湧,真像是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了。究其原因,就是安南早已脫離中華地區的束縛,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而明朝佔領安南,沒有把這個“刺頭“治理好,反而“自損八千“。二十多年的統治,非但沒獲利,反而挫傷了明朝的經濟。

朱高熾上位以後,擺在他面前便是朱棣留下的爛攤子。彼時明朝的國力已是經不起安南的折騰,而朱高熾又和他父親截然不同,“仁宗”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所以,明朝對安南的政策肯定會有所改變。永樂二十二年九月,朱高熾即下達了招撫黎利的諭旨。

安南國內情況也不容樂觀,但是黎利卻沒有接受明方的招撫,為何?前線局勢正對安南一方有利,黎利正在攻打茶籠州,怎麼能把到手的鴨子放走。

然而,黎利的“好兄弟”卻不怎麼給他面子。沒多久,陳清、陳元忠就上奏明朝政府願意接受招撫。

當然,朱高熾對於這些“有識之士”非常欣賞,當即給他們封了爵位。而對於黎利這樣的“頑固分子”,朱高熾也沒有放棄武力。不過總的來說,洪熙年間的明朝政府對安南還是以招撫為主。

不過,朱高熾的這種略帶矛盾的心理,卻給明方前線帶了不少的困惑。一方面,朱高熾時刻施以懷柔政策,而在黎利等“叛軍”仍作亂不斷後,命令明軍鎮壓。但是在黎利一方稍微示好後,朱高熾又想招撫黎利等。

如此往復,明軍本可解決掉黎利這個刺頭,但又白白浪費了許多作戰機會,這也使得黎利一方能源源不斷地反擊。

反觀黎利一方,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反抗後,他們深知實在是寡不敵眾,想要迅速實現獨立,可能性不大。

於是,他們轉戰南方,將戰爭時限拉長,這才有了之前的“茶籠州一戰”。而從這以後,明軍在南方几乎全線崩潰,這和明朝矛盾的心理是分不開的。

朱高熾是個短命的皇帝,在位還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接著便是宣德皇帝朱瞻基。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眾所周知,朱瞻基的性格有點像其祖父朱棣,然而他卻繼承了其父的做法,甚至進一步發展——從安南撤軍。為何?

我們先看看宣宗是怎麼想的:

太祖皇帝祖一訓有云“四方諸彝及南蠻小國,限山隔海,僻一隅,得其力不足供給得其民不足使令,吾子孫毋倚富強要戰功。”……自是以來,交阻無歲不用兵,皇考念之,深為惻然……欲如洪武中使為一國,歲奉常貢,卿以為如何?

可見,朱瞻基認同其曾祖父朱元璋立下的祖訓,即對周邊小國“不徵”,也明確提出了從安南撤軍的計劃。

不過,朱瞻基的想法卻沒有得到大臣們一致的贊成。也不難想象原因,如果此時撤軍,豈不是滅了明朝大國的威風?而從安南撤軍,豈不是“委棄祖宗之業”?況且,黎利一方尚未有明顯的示好,萬一他們落井下石怎麼辦?

再看看風雲突變的安南,此時黎利一方宣稱已經集結了數十萬大軍,在南方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而明軍節節敗退,死傷人數高達數萬。

對此,朱瞻基和其父一樣,也是調兵遣將,前去安南鎮壓黎利軍隊。不過,朱瞻基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籌劃撤軍,為何?

  • 明朝的經濟實力在永樂朝達到了巔峰,不論是遷都還是出兵安南都消耗了不少銀子,更遑論極其燒錢的下西洋了。
  • 明朝佔領安南二十多年,不僅遭到以黎利為首的軍方起義,還有許多百姓不斷抵抗。不論是法律還是生活習俗,越南和明朝都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不少在安南的明朝代表總是壓榨百姓,民眾都渴望回到原來的“安南國統治”。
  • 而對於明朝軍隊自身,多年的戰爭讓士兵甚至是將領都有了厭戰情緒,作戰的意願實在不強,何況是在戰績不佳的情況下。同樣的,安南的地方武裝也不想打,誰不喜歡和平,安安心心地過一輩子呢?
  • 再看看北方,蒙古人雖然已經撤出中原半個多世紀,但仍然有南下的心思,多年以後的土木堡之變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安南這個大漏洞必須迅速處理掉。所以他才會加強駐紮在安南的兵力,以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很簡單的道理,談判桌上誰的籌碼多,誰就更有話語權。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不過,明軍從前線傳來的戰報著實讓朱瞻基失望, 總兵官王通以十萬大軍南下卻慘遭失敗。

王通看著前線失敗,越發認為該停止戰爭,於是給黎利下了一個和議書。大概意思就是,我撤軍可以,但是必須得找陳氏後人接任安南國王。

對於黎利來說,這件事好辦,找個傀儡就行了,於是陳暠被推上了王位。

不過,明朝與安南的和議卻惹來了頗多非議。主要集中在兩方,一方是明軍內部,另一方則是安南國內的一干“首領”。

前者如羅通等人認為自己和敵軍奮戰多年,“數敗賊寇”,而王通的“賣城於賊”,是萬萬不可聽信。因此,羅通等將領獎勵士兵,積極備戰,總而言之就是和王通對著幹。

後者如都司陳封,他們是安南人,已經在明朝政府那獲取了不小的利益。如果這時候明軍撤退,必然會遭到黎利的清算。所以,他們極力勸說王通莫要和那“賊人”黎利和議。

不過在黎利的反覆示好以及王通的強勢主導下,明軍內部不再有激烈的反對聲音。

然而,又因為雙方之間的互不信任,衝突再次爆發。王通一直在等待柳升的援軍,而黎利又給明軍打心理戰。在此期間,明軍的輕敵坑了自己的優勢,愣是沒打出幾個漂亮仗,光是節節敗退了。

最後,不可一世的明軍竟然被安南打出來個“城下之盟":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朱瞻基本來想體體面面地撤退,然而,現實又給他潑了盆涼水。在此之前,朱瞻基解決了朱高煦,好不容易在朝中樹立了威信,也得到了大多數大臣的支持——從安南撤軍。

但明軍的慘敗又讓他顏面無存,可他祖父朱棣給他留下的坑實在太大,經濟經不起折騰,

再次,明朝一直想找尋陳氏後人恢復以前安南國的統治,而黎利也像模像樣地找到了陳氏後人,不過一直為其所操控。而後不久,黎利又宣稱這個陳氏後人死亡,“不得已”才暫管安南事宜。

這點小把戲,朱瞻基能不清楚?所以,他沒有立即將其冊封為王,而是質疑陳氏後人之死。

對此,黎利一再強調陳氏後人已死,並且再無陳氏後人,明朝不相信。就這樣,大家你辯解我不信數次,朱瞻基終於妥協,授黎利權署安南國事。

不過注意,明朝政府仍未冊封其為國王,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安撫國內情緒,二是給黎利一方予以震懾,約束其行為。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不過,事情總要解決,明政府不冊封安南國王也只是權益之計。在阮文詢來訪明廷,獻上大量貢品,並承諾恢復洪武年間的朝貢制度後,兩國外交終於邁入正常化。

到了1436年,明英宗正式承認黎利的兒子黎麟為安南國王,兩國關係才完全正常。

朝鮮:友好與衝突

前文已說,從洪熙朝開始,明朝對外政策逐步由“威服”轉為“德治”。

從皇帝的性格來看,朱高熾(朱瞻基)和其祖父(曾祖父)、乃父(祖父),完全不同。雖說朱元璋想要構建一個“萬國來朝”、“以德治邦”的局面,然而其鐵腕與周邊國際形勢,卻讓他的計劃沒能付諸實現。

而朱棣更不用說,公然打破朱元璋所設立“不徵十五國”之外交策略。遙想其父面對“不聽話”的朝鮮和安南,尤其是安南陳叔明、胡漢蒼的“挑釁”,都未曾下詔開戰。

對比起來,朱元璋、朱棣都是比較“狠”的人,而朱高熾和朱瞻基則顯得比較“仁厚” 。仁宣時期,明朝皇帝都希望堅持希望回到朱元璋那個“以德治邦”、“不徵”、“不干涉”的時代。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程朱理學”逐漸佔據主流,“士族”地位慢慢上升。孔孟所描繪的理想制度,是士大夫們所追求的。而在士人的影響下,明朝皇帝的“保守”政策也得到了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和”逐漸成為主流,之前就有安南政策的改變直到撤軍,到了朝鮮更是如此。

在永樂朝,朝鮮一方囿於朱棣的強勢主導,自己沒有什麼發言權,這就導致朝鮮一方的訴求為宗主國所不知。

朝鮮並不生產金銀,而在進貢之物中,則有“黃金一百五十兩,白銀七百兩”等等。其實,放在明朝來說,並不算是什麼,而朝鮮就不一樣了。

朝鮮使臣也曾上書說到本國不善產金銀,希望以特產代替金銀。但這在朱棣眼裡,就是對明朝的不尊重。其他藩國都按時按量交東西,你為何拖拖拉拉,找各種理由?

朝鮮使臣:……

本來,李芳遠寄希望於朱棣,認為他能改變現狀,卻不料得到的是這番回應。而在朱瞻基這,朝鮮使臣再次上書,沒想到得到了肯定。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而在耕牛問題上,事情也有轉機。在明朝初年,明朝政府曾數次向朝鮮購買耕牛以發展遼東經濟,而且每次都是幾百幾千,永樂年間甚至上萬。而在宣德年間,朱瞻基聽聞了朝鮮的國內情況,深為感概,於是將本要的一萬隻牛減少為朝鮮自己決定數量(最後六千頭),而這也是明鮮雙方的最後一次耕牛交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朝鮮位於明朝東北部,正是蒙古、女真、朝鮮、明朝四國的交匯地。相較於朱棣的鐵血,仁宗宣宗採取“外求修好,內嚴邊備”的策略,主要發展經濟。

而當恢復“不干涉、不徵”之後,明朝也把這種國策遷移到了蒙古。只要對方沒對自己造成實質性的打擊,就儘量不出兵。

也正因為此,蒙古在此期間逐步趨於統一,也開始騷擾周邊勢力,這就比如說女真。

由於蒙古的侵擾,女真一下亂了天,再加上明朝“不干涉”的態度,女真也開始不守規矩,也開始騷擾明朝邊境。明朝對此只是斥責,並未有軍隊鎮壓,這也助長了女真的氣焰。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好了,背景說完,進入朝鮮。此時朝鮮的執政官是朝鮮歷史上最富盛名的君王——世宗大王。在他的統治下,朝鮮進入了全盛期。

國內經濟的富足,也支撐著軍隊的發展。朝鮮國已不再是幾十年前軍糧撐不了一兩月的高麗了,而且“兵農制”也讓朝鮮軍隊生源得以不斷補充,火炮的推行又讓朝鮮軍隊戰力得到飛躍式的發展。總的來說,朝鮮已經成為東亞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而女真的侵擾也體現在朝鮮上,尤其是李滿住部,給朝鮮的國防帶來了巨大壓力。由此,雙方多次爆發衝突,這還牽扯到了明朝。

朝鮮一方以邊境不安為由,在鴨綠江附近新設一郡,這就引起了明朝遼東將領的不滿。此後,朝鮮多次聲稱要征討建州女真,並且也付諸了行動。

儘管朝鮮每次出征前,都給明廷打了招呼,但明朝對於朝鮮的“正義戰爭”還是頗有微詞。但是,明朝對於建州女真的“放縱”又使得朝鮮不得不做出回應,雙方的間隙由此而生。

而在明朝中後期,隨著建州女真強大,雙方的軍事合作才愈加頻繁。可殊不知,為時已晚!

結語

從周邊形勢和國內環境來看,明朝的經濟和國力在永樂年間被消耗,而北方的蒙古又虎視眈眈。所以,為了國內的發展,明朝統治者不得不採取緊縮的外交政策。

而較皇帝性格來看,朱高熾、朱瞻基都較朱元璋、朱棣更為保守。而朱瞻基甚至在宣德三年仿照朱元璋寫了《帝訓》,其間表達了他保守的外交策略,並且也貫穿他的整個執政生涯。

明朝仁宣時代對外政策的收縮——以安南、朝鮮為例


客觀來講,明朝的外交緊縮政策確實對明朝經濟的恢復起了促進作用,也以“不徵、不干涉”換來了邊境的和平。但是,這些都是相對的,對於“不徵之國”是如此,那其他國家或者部落呢?明朝外交的保守,確確實實引發了蒙古的不斷侵擾,也讓建州女真“野蠻發展”,從長遠來看,對東北軍事的影響又是消極的。

《論宣德至弘治時期》、《明初中越關係》、《明朝前期對外關係的構建》、《明朝與朝鮮》、《安南國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