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岸邊:戰疫“玫瑰”分外紅

本報訊(特約通訊員 葉華杉 記者 程墨)紅色經典《洪湖赤衛隊》,讓女英雄韓英的光輝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今天,在湖北省洪湖市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活躍著一支“娘子軍”,她們不畏艱險,逆風而行,排“雷”守關,演繹了現代版“女赤衛隊員”的動人故事。她們就是洪湖教育系統的戰疫“玫瑰”——180多名黨員女教師。

“我們的陣地本該在課堂上,但是大疫當前,大戰在即,我們黨員教師不上誰上?”在洪湖市實驗小學教師微信群裡,校長徐虹吹響了“集結號”。

老師們紛紛請戰,43名黨員教師先鋒隊一個多小時組建而成,其中女教師就有18人。2月15日,洪湖疫情管控升級。徐虹所帶的先鋒隊受命轉戰,接管更艱險更難守的疫情“高地”——跑馬路社區沿河路西片區。進駐防區後,徐虹立即召開小組長現場督辦會,走街串巷佈置了各小組的防控責任點,每個網格安排一名黨員負責,下達“死”命令:“立即封堵,紮實摸排,堅決做到24小時封閉管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斷一天。”

是夜,寒風凜冽,雨雪交加。徐虹帶領她的團隊搭帳篷、釘路障、做排查、運物資,總是衝在最前面。老師們勸她休息一會兒,她笑著說:“大家都很辛苦,我們要抓緊時間,必須搶在天亮前把所有街巷和樓棟封堵好。”雨雪的子夜雖然溫度很低,但她的額頭卻滲著汗水、冒著水氣。

“徐虹同志以身示範,沿河路西片區的防控工作很紮實。”跑馬路社區“第一書記”、洪湖市教育局局長邱正東在督查時說,在洪湖岸邊像徐虹一樣的戰時“韓書記”,還有峰口鎮白廟小學校長高山玉、瞿家灣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李豔,她們臨危受命,不畏艱險,堅忍不拔。

防控工作最難最險的是入戶排查、測體溫。這對於缺乏專業素養,只有一個口罩、一件防護衣的工作者,簡直就是蹚“地雷”。然而,在洪湖有這樣一批女教師和男教師一起,像昔日的洪湖赤衛隊一樣,衝鋒上陣,勇當“排雷兵”。

洪湖市第二小學教師楊靜作為該校首批黨員先鋒隊員,堅守人民路和跑馬路社區防控一個多月,輕傷不下一線,高血壓病發也不休息。

在值守點,楊靜主動要求值深夜班,做小區的“守夜人”,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嚴格把關,不放過任何可疑者。在入戶排查時,一個口罩、一件防護衣、一把體溫槍、一張信息表就是她的全部裝備。楊靜負責28戶,每次排查要5個多小時才能完成。

洪湖市新堤中學的防區情況複雜,以前屬城中村,巷弄和自建房多,沒有統一的物業管理,其中跑馬路三巷空巢老人12戶、獨居老人3戶。該校29歲的黨員教師劉盼主動申請,當起了跑馬路三巷的“保姆”。她走街串巷,逐戶排查,迅速摸清了居民信息,和其他志願者一起每天對公共區域清掃消毒,給居民測量體溫,訂購和配送生活物資、藥品等。劉盼每天的手機計步器都要超過兩萬步,收集訂購單百餘份。

洪湖市實驗小學老師周世榮每天奔忙於藥店、超市、燃氣公司,自己掏錢為社區兩戶困難居民購買了鮮肉和食品,適時疏導居民焦慮恐慌情緒,居民們稱讚不已。洪湖市職教中心數學老師王鵾是五個小區的代購員,每天認真核對訂單,零誤差配送貨物,還貼心為居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她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從居民發自內心的微笑和對我微信步數的點贊,我體會到了人生的價值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洪湖市第一中學高三班主任朱豔霞、雙語實驗學校援疆教師譚暢、教研中心高中股長鮑航慶、賀龍中學辦公室主任項霞等一大批女教師,她們處處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洪湖老赤衛隊員的精神,主動請戰,奔赴抗疫一線,排“雷”守關,用生命去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還要守住“停課不停學”的教學陣地,備網課、雲相聚、做直播、當“網紅”。雖然沒有了以往漂亮的服飾、俏麗的面容,但是她們用與男人一樣的裝扮、一樣的責任擔當,詮釋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生動內涵。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10日第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