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家長對孩子說:哪個同學打你,你就狠狠打回去,不要怕,爸爸給你做主,你怎麼看?

小紅人教育先生


我是堅決不支持這樣的做法的,教育孩子不能這麼做。原因不是懦弱,也不是無能,而是源於一份社會責任。



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事情,見過很多家長也是這樣的態度。目的都是怕自己的孩子吃虧,所以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

能夠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都覺得孩子嘛,還小,不懂事,動手互相打鬥一般也不會出現太大的閃失。

但是,隨著社會普遍存在的,這種不負責任的縱容孩子還手,新的問題開始普遍出現,導致很多校園欺凌現象出現,類似的新聞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糟糕。



甚至出現了極其惡劣的未成年人傷人事件,從法律角度提出了新的課題。

我們都知道,原有的法律,對未成年人是有豁免的,未滿14週歲的孩子,會免於刑事責任,嚴重的最多給予勞動教養。

這就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不公平,那麼受害者的權益誰來保障?



所以現在就出現了奇怪的現象: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校園欺凌事件,幾個學生圍毆一個學生,成年人看了無不義憤填膺,但是這種現象難道跟我們作為成年人的家長前面的縱容沒有關係嗎?

恰恰是家長們的縱容,才使這種現象有了越演越烈的趨勢。



所以,為了制止此類事件的進一步惡化,呼籲家長、學校和社會輿論,都應該改變過去的做法,對未成年人的動手包括語言方面的不節制,通通說不,從法律上也做出相應的改變,從孩子做起,給所有人應有的保障和起碼的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