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丨沙漠蝗灾威胁几何,如何防控?访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张泽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姜永斌

3月9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提出努力确保境外沙漠蝗不迁入造成危害、国内蝗虫不暴发成灾。

早在2月1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判断此轮来自东非的蝗灾可能会延续到6月,届时蝗群规模将增长500倍,提醒全球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目前,蝗群已蔓延至印巴境内,社会各界多有担忧。沙漠蝗灾因何而起,是否会侵入我国,又该怎样防控?记者为此联系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

如境外蝗灾持续,6月进入我国风险将增大

一周前,“巴基斯坦蝗虫进入交配繁殖阶段”曾登上微博热搜榜。赴巴基斯坦蝗灾区考察的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专家认为,蝗虫密度仍较大且正进入繁殖阶段,灾情比预想严重。当地植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繁殖后孵化出的若虫不会飞,将留在农作物啃食,带来更大灾害。

资料显示,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进食量、机动性和繁殖力惊人。1平方公里规模蝗群每天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口粮。

通常情况下,沙漠中植被稀少,沙漠蝗的数量并不多。然而,最近两年,蝗灾发源地的降水很多,植物骤然增长。“充足降水给沙漠蝗的繁殖、种群扩大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去年它的种群就已经增长到一定规模了。”张泽华告诉记者。

有食物,条件又适宜,沙漠蝗成熟后就开始迅速迁飞,每天可随风飞行150公里。此轮蝗灾从去年起就肆虐非洲之角、红海沿岸国家,很快扩散到中东数个国家,进而侵入巴基斯坦和印度等更广泛的区域。

张泽华发现,冬天孵化出的这批沙漠蝗成熟期特别长,完成一个世代超过了110天,这也导致此轮蝗灾变得更加严重。“全球气候变化使原来不该发生蝗灾的地区,现在适合蝗虫生存了。”

此前有观点认为,此次发生的沙漠蝗灾存在从印巴边境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经哈萨克斯坦侵入新疆、经缅甸侵入云南的风险。

张泽华分析,前两种路径的可能性较小。“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蝗群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从环境和气候角度看,经哈萨克斯坦侵入新疆的概率也不大。”

如果境外蝗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灾害将持续暴发。张泽华认为,随着印度洋西南季风越来越强,蝗群会从印度向南、向东扩散到孟加拉国和缅甸境内。如果扩散到这个区域,下一代成虫在6月进入我国境内的风险将增大。

加强科学监测预警,实施绿色可持续防控

在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农业三大灾害。我国本土蝗灾主要发生在农区和草原区,近十多年来最高年份发生近3亿亩,平均1.5亿亩。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比较充足。张泽华也认为,综合看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沙漠蝗灾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

“沙漠蝗一旦进来,我们有多种方法可选,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张泽华介绍,我国已经形成成熟的蝗灾防控应对机制,建立了国家四级蝗虫监测预警系统和蝗灾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

以监测预警为例,张泽华说,可以在云南与缅甸交界的蝗群迁飞通道上,设置雷达监测、灯光拦截以及地面定点监测。采用精准识别蝗群的种类、密度和发育阶段的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预警害虫迁飞动态,一旦侵入可及时防控。

3月2日,国家林草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将从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加强监测监控、建立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等方面,化解沙漠蝗对我国带来的潜在威胁。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最新印发的《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进一步细化措施,要求加密布设边境地区监测站点,在农区沿中印、中巴、中缅边境线,以交通沿线及海拔较低的山口和河谷等风险地带为重点,在200公里范围内,以县为单位布设一批监测点,第一时间掌控沙漠蝗迁入动态。

不让蝗群“起飞”是蝗灾防治的原则之一,但之所以强调“绿色可持续”,是因为传统药物灭杀的方式虽然见效快,同时会破坏生态链,对地区整体生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对此,张泽华所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国家农药管理机构联合制定了防蝗真菌农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研发了新型微生物治蝗专用药剂,为蝗灾生态治理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张泽华认为,下一步还要研究沙漠蝗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他同时表示,此次蝗灾不仅是受灾地区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面对蝗灾威胁,加强国际合作十分重要。“全球范围的灾害,需要国际社会来共同应对、协同防控。”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8025058031828997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