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现在越来越少,学生都到镇上或者县城上学了,乡村小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新社交


现状

在我们上小学的20多年以前,农村小学里面每个班级都有五六十名学生,整个学校可能也有两三百名学生,每当下课放学的时候,校园中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热闹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的提升,农村地区生育率持续降低,这也使得农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农村小学学生数量降低的话,那些家长可能会担心,这样的学校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为了孩子的将来他们也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去镇上的中心小学,甚至是县城里面的小学读书,这就使得那些地处农村的小学生源堪忧。




勉强支撑

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如果把村里面的小学撤掉的话,小学生可能就需要走更远的路程去上学,这样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小学规模比较小,但是又不能撤销,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会勉强支撑下来。

学校的学生人数可能仅有二三十名,相对应的上级教育部门可能会削减学校的教师数量。为了维持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可能会把两、三各年级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室里面教学。虽然这样的模式,几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解决办法。将来如果这个学校的学生数量降到个位数的话,可能会引进一些独特的教育模式。


合并到镇上

在平原地区,如果村里面的小学学生数量特别少的话,那么这所学校可能会被撤销合并到乡镇上的小学。撤销以后,虽然学生上学的距离会远一些,但是如果有家长接送或者是学生住校的话,这样的合并方案也是可行的。

把村里面的小学合并到乡镇上,能够节约教育资源,首先是从师资力量上能够得到相应的保证,毕竟乡镇上的小学还是要比村里小学更加有吸引力。另外从教育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的话,这样的合并方案能够节约教育经费。从家长角度来看的话,虽然接送学生可能比较远一些,但是乡镇上的教育力量肯定是要比村里小学强一些的,家长们也愿意这样的合并方案。

网络教育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引入网络教育资源。在一些偏远地区小学,如果学生数量比较少的话,可以由班主任牵头,让学生们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能够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



饕餮视听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的一次在边缘山村的一个学校躲雨,那是十五年前的真事,接待我的是一个二十四五的教师,下面是我俩对话:

我问:你校有几个学生,几个级别,几个教师。

答:四个学生,三个年级,一年级二个,二年级一个,三年级一个,二个教师,教体育的边做饭。

?:你俩工资多小。

∴:我六百月,那个八百,我说你这么年青怎么会甘原在这教书呢?而且工资这么小,他说他家教书世家,教育局要他在此煅练后再调动。

?:那个八百是什情况。

∴:是位大爷,爱孩子。

这样的情况在边缘山区是不小的,在国家,地方教肓局,小孩家里都是困难。国家和教育部门也有洞察,想了很多办法。现在扩村可能是有效改变此况的有效途径。深山的的孩子有望连家都迁到公路旁,接送就好得多了。

还有一个办法由教育厅出面,把村教室材产买掉连同请教师的费用一起拿来补贴那些及小数的同学,如果不够国家还补贴点。把他们接到就近的学校就读继宿,即解决了学智问题又解决了学生行山路危险问题。能否可行,各地调研,因各地.有各地情况,适时适地制策。因一八年春晚会上有个小品,虽是粗部的反映,但影响不小,现在国家.社会都在重视此问题,我也是抛砖引玉,望关注此问题的有识之士有更好的办法。尽早尽快解决大家的担忧。


一口香606


乡村学校现在越来越小,通过整合,我们镇已经上正轨了。以前全乡大约每村一所村小,每所村小少则二百人,多则三百人。中心小学,学生相对集中的,比较大的小学有四五百人。乡中学高峰期,有17班,八九百人。

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适龄儿童的减少。我所在的学校,刚去时,2000年左右时,学校的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数呈金字塔形,低年级学生数多,各班人数多。当时村小学前班人数多达五十多人。到2008年我退休那年。情况开始倒了过来。倒金字塔形。即五六年级班级人数多,一年级人数开始少了。村小还有学前班,只有十几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小学开始了整合。相邻的村小进行了撤并,有的村小暂时保留一到四年级,上五六年级则会不在本村小学读书。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建成,目前全镇还有五所小学,有的村因修铁路公路等原因,几乎所有小学都是新建的。根据路途远近划片,学生就近入学。不少学生家长,都有私家车,早上骑摩托车送子女。也很方便。

我们镇的小学经过整合后,己经定型。校舍几乎全是新的,可以说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硬件软件都跟上去。有的小学成了市里重点小学的分校。原镇里的中学也是市中学的分校。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当然,国家面积大,偏远乡村的小学建设,很不均衡。虽然国家每年对乡村教育投资逐年加大,但由于不少乡村底子薄,彻底改变乡村小学的落后现状,还是任重道远的。


笨笨潮爷1


我这里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我也是小学教师一枚,小时候在村里读书,一个年级基本上都有两个班,现在在乡下一个年级总共就一个班了,而且一般只有十几个人,这两年乡下教师选调进城里越来越多,今年我们学校就来了好多个乡下的教师,也就是说,伴随着乡下学生流入城里,教师也逐渐流入城里,而且现在实行县管校聘,教师的流通性更高。大势所趋,领导层面比我们更懂筹谋。评论不够细致,喜欢我的记得关注哦



小吕老师努力奔跑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都是在村里面读的。

后来读到三年级,县里面突然下文件,要求我们去乡里面小学。

然后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在我们乡里面开始上学。

乡里面小学距离我家大约三公里左右,所以每天早上都需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晚上在花费一个多小时回家。那个时候家长是不接送孩子的,周围孩子都是结伴回家,一路上和我同行的有一百多人,经常打群架。

就这样一直到小学毕业,开始上初中。就在初一下半个学期,县里面又说要和校。不过这次不是我们去别人那里,是别的校区和到我校来。然后,我们学校学生和外来学校学生发生了很多冲突,一直到我们一届毕业才开始好转。

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乡村小学必然会被取缔!当人数少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有取缔措施!所以乡村小学慢慢会成为过去式。

当时,我就读的乡村小学,就是在一个班只有20多人的时候被取缔。现在,学校被改建成了一个食品加工厂。


管亚丰


吐槽的蛋前来回答

话说现在经济发展迅速有经济基础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镇里或者县城里上学,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氛围,

包括我父母也是在我小学就不让我在村上的小学上学,

宁愿每个月多花钱租车接送我上下学,

包括村子里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

同时也导致了我村小学出现一个班级只有十几人,

有时出现师源不足的情况更会两个年级一起上课,

比如三年级四年级一个老师一起给上课,

后来村子里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差,

几乎每个村小学都会出现这种学生人数少的情况,

后来市里面发话讲:合并教育资源,村小学实行了合并,比如我们村的学生都跑到了隔壁村去上学,

这种情况不仅针对于小学初中,这种情况连高中都会出现,

我就读的高中后来和另外一个高中也合并了,一个校园分为了俩个学校,师源也全到了一起,

所以这种情况真的很尴尬,

一些乡村小学和普通高中正面临着招生难,福利低,

我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但我对这种教育模式真的感到悲哀。

我是吐槽的蛋 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一游晨


现在乡村学校,确实越来越少。就是有乡村学校,学生也少得可怜。我的一个同学,现在一个乡村小学教书,若大的一个学校,只有她一个人和一个学生。据她讲,这个学生的家长,跟她说,如果她调走了,学生就转到城里读书去了。记得我80年代读书的时候,村里的学校很红火,学生也很多。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你到一个村的学校去看看,几个学生。即使乡中心完小,也就几十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从大的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速了农村人口的个迁移。我的故乡在一个小山村,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赚到钱以后,在城里买房,那么子女也就相应地到城里读书了。

二,乡村学校的师资不足,教学环境与设施差。这就导致了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家长不愿意把孩子留在乡村学校受教育。

三,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交通便利,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

综上所述,乡里的学校减少,学生外流是趋势所在。虽然国家看重农村教育,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我觉得都很难改变农村学校的面貌。


王子英语


现在农村的学校的生源是越来越少了,有条件的家庭要么迁到城里去了,要么就在镇上或者是乡里租房带孩子上学,这种情况对于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来说是非常普遍的。

光哥去年就在一个南方的偏远乡村支教。整个学校设备都配备的很齐整,各种体育设施,多媒体及书籍等等一应俱全,可以说,硬件条件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生源。

我支教的学校里,虽然有四个年级加一个学前班,但是总的学生数也才三十个人,非常的少。反而是学前班人数最多,有十三人,当然年龄是在三到六岁之间,所以平均分到每个入学年龄段来说,也是二到三个人。

在正式的年级中,一年级学生是三个,二年级才一个学生,三年级八个,四年级五个。而且由于乡村学校有教师配额比,所以,我所在的学校正式老师就一个,我和另外一位老师都是代课老师。

乡村小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我觉得,依现在城镇化的进程及人们的迁移趋势来讲,越来越多的小村小学,特别是偏远的小村小学将会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人都是往高处走,哪里能有更大的发展,社会的资源就会流入到哪里,这是不可更改的规律。

所以,振兴农村,也是需要人才的,只有有人,才有发展。


小城光头哥


记得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每个村都有小学和初中,慢慢的变成村里面只有小学,3—4村一个初中,再慢慢变成现在几个村一个小学,初中都逐步转移到了镇上。这一切的变化是由于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上学的适龄儿童越来越少了。乡村小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我想有以下二点:

第一,撤点并校是趋势。任何事情的发展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由于农村的适龄儿童越来越少,每个村都有小学一方面不适应现有情况,另一方面也不能保证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交通条件更加便捷,将几所乡村小学合并,便于更新硬件设置,集中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结合实际情况创办寄宿制学校。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有大量的留守儿童,特别是边缘山区,撤点并校之后上学距离远,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诸多问题,家长不在身边,学校可以从生活和学习全方位管理,比在家里由老人管理要好的多。

总之,一切的一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本着教书育人、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


易佳易课堂


乡村小学越来越少这个情况在我们这里也有体现,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一个村的小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之前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年轻人观念不断改变,最多要两个孩子,很多甚至只要一个孩子,造成学校一个年级的人数也就二十多个,乡村学校的资源本来就不多,这样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资源。

第二,乡村老师逐年减少。这个是非常明显的趋势,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在乡村教小学,工资不高,而且可能很多人看不到前途发展的希望。以我们村的小学,我当年的小学老师现在很多都去了县城教学,留下来的老师都是老老师,或者是一些新来的年轻老师,但是也不会待很久。

第三,镇上,县城教学质量好,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对孩子发展更好。这也是很多家长让孩子去镇上或者县城甚至市里面上小学的原因之一。

第四,现在一些农村家庭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好,能够支付起孩子到县城或者市区学校上学的钱。

综合以上原因,乡村小学在现实中其实生存还是比较艰难的,很多都是通过几个村小学合并来解决的,这样可以把资源集中起来,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用处,但是却也苦了一批学生,有些离家相对比较远,乡村学校又很少配置校车来接送,他们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很难保障。

所以,我还是觉得国家应该给予乡村学校资金投入,地方在合并小学的基础上,能够配置校车,给予孩子必要的安全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