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半个多世纪前,雷锋同志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并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阐释着螺丝钉精神。

半个多世纪之后,第57个学习雷锋纪念日当天,因为疫情原因,我仍待命家中,听着收音机电台里播放的这段话,陷入深思。雷锋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值得被称颂和学习,无论哪个年代都需要雷锋精神,螺丝钉精神永不过时。

张新泰曾在《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书中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中的先进代表,他们或杰出,或卓越,为党的事业和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让人敬佩。但值得肯定的不止是这些典型人物,于社会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颗平凡的螺丝钉,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保障社会稳定,助推社会发展。工人、农民、护士、快递小哥、清洁工、保姆等等,他们一样值得人们尊敬,值得肯定。正是有了这些人,做了我们不会做甚至不愿做的事,才有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人可能会说,谁不想当将军,之所以干着又苦又累的活,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这种思想显然陷入了一种狭隘的认知观,且不说价值观和所处环境不同,单是靠自我感觉不问原因就去否定他人及他人劳动就是一种无知和偏见。也有人会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将军的位置只有一个,而上阵杀敌却需要很多兵,如果个个都争着当将军,不愿上前线,谁来杀敌?社会稳定需要很多像雷锋同志一样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也需要这样的螺丝钉,各行各业中这样的螺丝钉有很多,他们不亢不卑,靠自己的诚实劳动生活,也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社会才能高效运转。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地垂着绿荫的”。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和1861年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诗人泰戈尔的绿叶精神不谋而合,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时代都需要这种精神,愿螺丝钉精神大放异彩,永放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